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明史-第8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不到啊,朕怎么也没有想到。”朱祁钰感叹了一句,“东方,你认为现在应该怎么办?”

    “陛下,臣认为,江山社稷为重,皇上龙体为重。远征之事,可近可远,并不需要一蹴而就。此次远征业已达到目的,皇上保重龙体,业后仍能挥兵西征,扫平欧罗巴。”东方明燃这番话说得很小心,“臣认为,陛下应该马上起架回国。”

    朱祁钰微微点了点头,目光转向了顾成林。

    “陛下,臣也认为应该如此!”顾成林说完就低下了头。

    “萧涯离,你的意见呢?”

    萧涯离迟疑了一下,说道:“陛下龙体为重,臣认为,陛下应该回国休养。”

    “哎……”朱祁钰叹了口气,说道,“此次远征,朕本想彻底的解决帝国可能受到的威胁,谁能料到,谁能料到……也罢,朕近日就回国,可远征之事绝不能有所耽搁。”

    “陛下……”东方明燃还以为皇帝要继续远征呢。

    朱祁钰压了压手,接着说道:“朕回国之后,由东方先生协助顾成林与萧涯离将军,负责西面远征军的作战事务。顾成林……”

    “臣在!”

    “你为西面远征军总司令,萧涯离将军为副司令,东方先生为高级顾问,有什么事,你们得商量着办。”朱祁钰好像有点不放心似的,还多看了顾成林一眼,“扫荡欧洲的事情,由你来全权负责。这么多年来,朕一直相信没有看错人。你的能力,还有你的表现,一直让朕认为你有足够的能力担当起重任。此次,朕无法继续参加远征,顾成林,你会让朕失望吗?”

    “陛下,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即便粉身碎骨,也绝不辜负陛下重托!”

    朱祁钰笑着点了点头,然后说道:“朕现在就加封你为帝国统军元帅,总管帝国海军,海军陆战队远征作战事务,负责欧洲西部地区的远征行动,以及远征后的善后工作。顾成林,从现在开始,你就是帝国海军元帅了!”

    “陛下……”顾成林立即跪了下来,“陛下知遇之恩,臣没齿难忘,必当精忠报国,以谢陛下!”

    朱祁钰让内侍把顾成林扶了起来,然后又朝萧涯离看去。“萧将军,你虽大器晚成,可作战勇猛,处事冷静。朕任命你为帝国远征军大将军,全力辅佐顾成林元帅,你能担当此重任吗?”

    萧涯离也立即跪了下来:“陛下,臣死而后已,必不辜负陛下厚望。”

    等到萧涯离起身之后,朱祁钰才向东方明燃看去:“东方,你虽不为明臣,却为明使。这么多年来,你行走西方,为帝国获取了大量的情报,功不可没。朕原本想在远征结束之后请你当帝国外交大臣,可……”

    “陛下,臣等所做,皆为陛下,皆为帝国,绝无非份之想。”

    朱祁钰笑了起来。“东方,你这就是客气话了。今后你用心辅佐顾成林元帅,远征结束之后,你再回帝国,朕回给你一个安排的。”

    “谢陛下!”

    迟疑了一阵,朱祁钰又说道:“尽快派人前去把杨天奉,卫广,卫平,陈豫,谢正卿等人请来,朕在回国之前,还要给他们做一番安排,不然朕放心不下远征大事啊。”

    二十日后,杨天奉等人赶到了直布罗陀要塞,此时朱祁钰已经到了直布罗陀要塞。随即,朱祁钰对东面远征军的安排做了一番调整。

    杨天奉为东面远征军元帅,总管军政要务,卫平与陈豫为大将军,辅佐杨天奉,卫广为前将军,谢正卿为左将军,张国涛为右将军。

    从朱祁钰的安排上来看,很明显,杨天奉与顾成林为东西两面远征军的统帅,而且两人都晋升为了元帅。在帝国军队里,除了元帅之外,还有一个大元帅,而大元帅只有一个,那就是皇帝本人。另外,元帅职务也多为虚职。后来,帝国形成传统,只有军种司令才能为元帅,因此,杨天奉与顾成林也就是公认的帝国陆海两军的第一任正式司令官。

    做完这一系列的安排之后,朱祁钰就启程回国了。这次,朱祁钰选择的主要是海路,因为他的身体一直没有完全康复,所以走陆路要麻烦得多,而且当时西亚地区并不稳定,因此走陆路也不是很安全。

    十日后,船队到达了亚历山大港,花了五天时间穿越了苏伊士运河区,顺带视察了运河的修建工作。从苏伊士到大苦湖的河道已经基本上修通了,现在主要的工程集中在了北面,从大苦湖到地中海这一段。随后,朱祁钰就搭乘了一艘快速战舰进入了红海,两月之后,舰队到达了科兰巴,锡兰亲王到码头来迎接了皇帝。在科兰巴停留了半月,到信风来临的时候,朱祁钰再次上路,于二十日后到达了狮城。李天正专程总澳洲赶了回来,结果朱祁钰的病情加重,他没有能够见到皇帝。两月之后,舰队到达大沽,朱祁钰的身体也奇迹般的康复了很多。上岸之后,他没有做任何停留,一路马不停蹄的赶往了京城。

    到达京城的时候,天色已经暗了下来。朱祁钰没有回新宫,而是直接去了于谦的家里,当他看到灵堂的时候,差点又晕倒了过去。

    “陛下——”

    朱祁钰强打精神,没有让自己在众人面前显得那么的脆弱。他快步走到了灵堂前。“于谦,朕来晚了,朕回来晚了……”

    于谦的儿子于冕跪在一旁,无声的抽泣着。

    当朱祁钰收到于谦病危的消息时,于谦就已经去世了。可以说,这是给朱祁钰最为沉重的一次打击,是他不得不在远征结束之前就回国的主要原因。

    于谦在帝国中的重要性是不能用语言来形容的。如果将明帝国比喻成一个强壮的巨人的话,那么朱祁钰就是这个巨人的大脑,而于谦就是这个巨人的脊梁。每当巨人的拳头挥舞起来的时候,都是依靠脊梁支撑着的。可以说,这么多年来,朱祁钰南征北战,于谦做出的贡献最大。而且,朱祁钰唯一信任的也就只有于谦,每次出征,朱祁钰都可以放心大胆的将国家大事交托给于谦,而不需要为后方担心。从这一点来看,于谦更像是帝国的大管家,是朱祁钰最主要的辅国大臣。

    于谦病故,这不仅仅对朱祁钰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对整个明帝国来说也是如此。也许,在当时明帝国可以没有朱祁钰这样一个皇帝,那些将军迟早有能力帮帝国打下整个世界,可帝国绝不能没有于谦这么一个重臣。如果没有于谦,帝国远征军恐怕连粮草供应都无法保证,那还怎么远征?另外,帝国多年来的发展,都在于于谦大力推广新政,以及于谦所解决的内部矛盾。如果没有于谦,帝国恐怕早就爆发内乱了。

    当时,唯一能够让朱祁钰放弃远征,急忙赶回国内,也就只有于谦病亡这一个可能。可以说,在朱祁钰的眼里,帝国可以少任何一个人,唯独不能少了于谦。少了陈懋,朱祁钰可以自己做总参谋长,或者是安排别的将军来顶替陈懋,比如罗国栋,卫平,严广儒等等,这些将军都有足够的能力来顶替陈懋。没有顾成林,下面还有龙四海,姬雄等人顶上去,没有了杨天奉,还有陈豫,卫广等人可以顶上去。而谁能顶替于谦?薛希濂只是法制方面的专家,而朱文正更适合玩阴谋手段,丁用也已经老了,柴汇被贬,东方明燃就只是个搞外交的。还有谁能顶替于谦?

    也难怪朱祁钰如此悲伤,如此心痛。在于谦倒下之后,竟然没有人能够顶替于谦,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如同于谦那样来顶起帝国的脊梁,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在这个时候出来为帝国,为皇帝分忧。

    当朱祁钰抚摸着于谦的灵位时,心里的悲痛是可以想像的。当他看到了于谦病危的书信时,就已经知道,就算他插上了翅膀,也不可能见到于谦最后一面了。一路上,朱祁钰想了很多,而他想得最多的,还是怎么来安排于谦之后的帝国内政。在管理内政方面,朱祁钰已经进步了很多,可他知道,自己绝不是于谦那样的人,绝无法像于谦那样把一个庞大的帝国管理得井井有条,更不可能如同于谦那样,为帝国的战争机器提供足够的动力。那么,还有谁能够充当于谦的接班人呢?

    此时,摆在朱祁钰面前的问题远比远征军遇到的麻烦更严重。如果没有一个稳定的国内环境,远征就等于白说,就算远征胜利了,也无法保证获得所有的胜利果实,甚至无法保住之前所获得的胜利果实。一个稳定的国内环境才是帝国的基础,才是帝国的根本。不管远征结果怎么样,都必须要建立在一个稳定的国内基础之上。一个强大的帝国,才能够维护帝国所建立起来的新秩序。

    当然,由于谦病故而引来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内阁改组,政府改制等等,这些都是朱祁钰要面对的挑战。无可否认,朱祁钰在帝国的地位是不会受到动摇的,他在帝国百姓心目中的形象也是无人可以比拟的。可问题是,一个伟大的皇帝,就必须要有很多强力助手,要有能够协助皇帝的伟大人才。

    而这也直接带来了一个新的时代,在于谦之后,朱祁钰也认识到,帝国不能够仅仅依靠少数人才,而且,帝国的扩张也不是无限制的,帝国必须要走内部发展的道路,巩固帝国的根基,已经成为了最为重要的事情!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CMFU,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795章 终章 夕阳余辉() 
明帝国朱祁钰时代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分水岭。一是红夷入侵南洋,这是明帝国最终向欧洲扩张,也就是后来数次西征的根本原因。第二个分水岭就是于谦病故,从此开始,明帝国的扩张速度慢了下来,并且以国内发展,巩固内政为主。

    这两个分水岭实际上就是明帝国在重外与重内两个方向上的转变。红夷入侵南洋之后,明帝国的基本政策都是以扩张为主,通过扩张来达到发展的目的,而且发展的动力也是扩张。而于谦病故之后,朱祁钰开始重视国内发展,扩张的速度放慢了很多,国家的发展也不再以扩张为基础了。

    三个月之后,朱文正被正式任命为帝国第二任总理大臣,负责总管帝国内政外交事务,并且直接向皇帝负责。而朱文正只在这个位置上干了四年,就因病辞职了。帝国的第三任总理大臣是前外交大臣何山。何山也只当了五年,就因为能力不足而辞职。而朱祁钰时代的最后一任总理大臣为于谦的儿子于冕。也正是从于冕开始,于氏家族成为了帝国最为显赫的政治家族,其地位仅在帝国皇族之下。

    朱祁钰也再没有发动远征,至少没有亲自率军远征。对欧洲的远征行动在四年之后结束,当瑞典王国的古斯塔夫国王承认了明帝国的宗主国地位之后,远征结束。虽然,在此之后的十多年里,明帝国的远征军仍然在世界各地征战,包括后来在新大陆上对几个印第安国家的远征行动,但是朱祁钰再也没有参加过远征,甚至可以说,远征只是明帝国继续巩固自己世界霸主地位的行动而已,而不再是帝国的主要任务。

    陈懋在两年因老辞职,罗国栋成为了帝国第二任总参谋长。五年后,杨天奉接任了这一职务,此时杨天奉已经是帝国陆军元帅,陆军司令,帝国陆军头号人物。而在朱祁钰时代最后的一位总参谋长是顾成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