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征途-第1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起。要知道现在云瑶在名议上,还算是姜桓武的家人。

    第二天 ,高原立刻招集代郡的行政官员聚议,讨论这些被抓的豪强叛乱人员以及他们的家属的处理。

    经过众人的商议之后,豪强和他们未分户的直系亲属如妻子,儿女等,以及参与叛乱的豪强以分户亲属,还有一部份参与叛乱的豪强党羽,象远亲、亲信一类,都全部处斩,而豪强的从人,农户、其他参与叛乱人员的家人族人等人,全部处于苦役,年数根据其情节轻重,从三年到十年不等。而苦役的內容,以修筑代郡城的扩建为主。

    处理的方式确定了之后,剩下的就是对抓捕人员进行审讯分辩,那些人该抓,那些人该罚做苦役,做多少年的苦役,都要有一个明确的分别,这件事情就交给申慎负责。

    另外,没收了豪强的产财之后,一共查操出田地约有近一百五十余万亩,现在有燕国迁移过来的百姓进行耕种,但这批土地怎样处理,现在也要有一个决定。

    对这一点,高原早有考虑,因此也提出了自己的方案,将其中三十万亩田地拿出来,做为官府的公田,租给无田的百姓进行耕种,其他全部份都分给武安军的常规士兵。

    在周朝建立的时候,是实行井田制,所有的井田都是公田,归国家所有,并由国家分配给臣下、国人耕种,并向国家交纳税赋,公田不能卖买,而且每隔若干年之后,再进行一次重新分配。井田以外,新开垦的田地就是私田,私田归个人私有,不用重新分配,可以自由实买,也不用交税的。

    因此后来官员、国人纷纷开垦私田,而不理公田,再加上农业技术的提高,私田越来越多,甚致超过了公田,而且公田的收入也在不断的减少,后来各诸候国家索性不论公田私田,都进行征税,有的国家甚致取消了公田私田的分别,把所有的公田全部都私有化,但也有国家还保留着一部份公田,做为国有的财产,招人耕种。

    而到了后来的朝代,公田渐渐由国有财产,转化为皇帝的私有财产。而公田的收入则算是皇帝內府的私房钱,另外也是皇帝用来封赏臣下,以级分封皇族弟子的来源,尽管和以前相比,公田的数量相比于私田,己经大大减少了,但仍然是一个十分庞大的数字。

    高原刚刚入主代郡,基本没有多少公田,虽然平定临河村时,得到了四万多亩土地,但都分配给了士兵,现在高原手头的公田只有一万余亩,正好可以趁着这个机会,也是为自己多捞一点田产,要不然以后分赏有功人员,连田产都拿不出来。

    不过有了这一批田产之后,分配给士兵是全部足够了,这样一来,也能够安定军心,因为在高原制定的新法令中,专业的士兵都将能够分配到一定的土田。

    另外没收的豪强产财,除了田产之外,还有其他大量的财物,其中最主要的几种,粮食就达到五十余万石,黄金有一千五百余镒,铜钱有二百余万枚,白壁数千块,另外如布匹、丝绸、兽皮、青铜器皿等等,也都有大量,看来打土豪果然是一个生财之道。

    如果再加上从燕国得到的财物,现在代郡的财产物资可以算十分丰厚,由其是粮食诸备,高达一百二十余万石,足够支持好几年的时间。高原也大大的松了一口,因为从燕国迁移过来的百姓,也要有足够的粮食供应,虽然人口增加是一件好事,但这一批人刚到代郡,不可能马上就能开始耕种,最高也是明年开年之后才能开始耕种,到明年年底才能有收成,这段时间之內,只能由官府提供粮食,以劳动报酬的形式,供应他们的生活。高原狠敲了燕国六十万石粮食,其实也是考虑到这一点。

    不过对燕国来的百姓的安置分配方式,宁戚也向高原提出了一个方案,这一次随高原来的这一批燕国百姓,就安置在代郡,而以后的燕国百姓,则分为两批,分别安置在雁门、云中两郡。

    因为现在代郡的人口加上了燕国迁移过来的百姓,超过了一百一十万人,而在这个时候,雁门、云中两郡的人口都统计出来,一共还不到四十万,毎个郡都不超过二十万口人,而男性的青壮年劳动力只有五六万人。相比于代郡来说,这两个郡的人口极少,更需要补充。而从燕国迁移过来的百姓,大约还有二十五万人左右,如果补充到雁门、云中两郡,可以大大增加这两个郡的人口,对这两个郡的发展,防御,都有极大的好处。

    高原听了之后,也十分赞同,认为宁戚考虑得确实十分周道,自己现在拥有四郡之地,但这四个郡的发展极不平衡,代郡*,而上谷郡因为和燕国接攘,也算差强人意,而雁门、云中两郡本来是夺取的胡林、楼烦等游牧民族的地区,地方是不小,但人口极少; 而且经济社会发展也十分落后,基本就是一个半荒废的状态。

    以前赵国的彊土广阔,到可以不在乎雁门、云中两郡的发展,只是当做防御匈奴入侵的一个缓冲地区,但高原现在一共才只有四个郡的地方,当然不能让雁门、云中两郡继续这样荒废下去。另外雁门、云中两郡的地理位置也相当重要,雁门自不必说,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北防要塞,兵家的必争之地。而云中郡的位置大体在内蒙古的呼和浩特市到包头市之间,也就是著名的河套地区一带。

    而且从目前列国之间的军事角度来说,雁门、云中两郡的位置仍然十分重要,因此秦国的地势险要,只要据守东部的函谷关,就可以力保整个关中地区不失。但如果将来高原真的有了足够的实力,建立起一支强大的军队,就可以在北方开避对秦作战的第二战场,以云中郡为后勤基地,沿黄河河套地区一带南下,从北直扑秦国,就像是从秦国当头劈下一剑,可以直插秦国河西地区!而秦国的精锐军队都集中在东南部地区,等秦国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当年赵灵武王就曾制定了这样一个灭秦的战略,因此才坚持设立了云中郡,并计划向云中郡大量迁移人口,大力的发展云中郡,就是为对秦作战而准备的。

    这确实是一个十分高明的对秦作战战略,而且赵武灵王雄材大略,如果真的能实施起来,战国的结局还未必可知。就算不能灭亡秦国,但也会迫使秦国在北方投入重兵防守,就不能这样一心将注意力放在东方。只可惜赵武灵王正在壮年之时,就因为赵国乱政,被叛臣围困在沙丘行宫里,活活饿死,结案壮志未酬。但现在高原到是完全可以重新实施赵武灵王未完成的战略。

    不过目前高原还没有实施这个战略的条件,因为云中郡的生产水平太落后,根本不足以负担大军的后勤供应,而且高原现在所拥有的实力也还不足。但这并不防碍高原先做一些战略准备,如果把燕国迁移来的百姓都安置在云中郡,可以使云中郡的人口扩大一倍有余,对云中郡的社会、经济发展都有极大的好外,也可以为将来实施这一对秦作战战略作好准备工作。

    因此高原也立刻批准了宁戚的这个方案,只是要求把燕国迁移来的百姓,全部都安置在云中郡,并且命令宁戚,立剂派人去云中郡通知驻守云中郡的大将陈咨,让他做好迎接的准备。当然,现在高原还不能说过这时为实施对秦作战的准备,只说雁门郡离代郡近,一但雁门郡有事,代郡可以马上出兵救授,而云中郡离代郡较远,因此首先应该加强云中郡的实力。

    宁戚听了之后,也没有什么异议,而是立刻尊令照办。

    随后高原又下令,现在对燕囱的战斗己经结束了,马上开始在云中、雁门两郡推行新法令,而等燕国的赔偿全部到位之后,也在上谷郡推行。

第二二二章 纸() 
处理完了这公务之后,己经到中午,高原、李瑛鸿和众官员们一起吃完了午饭,然后各自散去,分别去办理自己的事情。

    高原和李瑛鸿一起刚刚回到了自己的府邸,只见耿忠来见高原,道:“主公,您吩咐的造纸术已经制造出来一些样品,请您过目,看一看是否如您的意愿。”

    高原听了,这才想起来,自已吩咐工匠们研究造纸术的工艺巳经快有半年时间了,当时自己只是给了工匠一个大概的方向,然后就甩手不管了,因为高原自己的事情太多,先是推行新法,接着是打压豪强,然后发动对燕国的战争,实在是洠в惺奔淅垂茉熘降氖虑椤6腋咴旧矶栽熘降墓ひ找膊皇煜ぃ荒苤该饕桓龃蟾诺姆较颍渌氖虑椋褪窍氚锩σ舶锊簧希虼烁纱嗑徒桓⒅胰バ鞴芾砉そ趁堑氖虑椋趺吹饭脑熘降氖虑椋腿霉そ橙ド四越畎伞

    而这段时间一忙,高原都把造纸的事情给忘了,现在听耿忠一说,立刻道:“好,快拿来到书房里来,我要亲自试一试。”

    李瑛鸿也颇有些好奇,她虽然也听说过,高原让工匠们研究造什么纸,但也没太在意,见高原这么兴奋,也问道:“什么造纸术?”

    高原笑道:“就是制造一种像赫蹏一样的可以写字的工具,但比赫蹏更容易制造,比竹简、木简更轻更方便,而且可以大量的生产。”

    赫蹏就是蚕茧用漂絮法制取丝绵,漂絮完毕后,残留下来的一层纤维层,可以像纸一样用来书写,李瑛鸿当然用过赫蹏,确实比竹简、木简更轻更方便,不过这玩意只是漂絮的副产物,产量也极为有限,而且并不能直接生产,因此偶尓用一用还是可以,但不能当主要的书写工具,如果能真像高原所说,能够大量生产的一种类似赫蹏的东西,当然是方便多了。

    两人边说边走来到书房,不一会儿,只见耿忠领着三名工匠来了,每人的手里果然都拿着一叠纸。这三名工匠高原都认识,就是付责研究造纸术的工匠。

    施礼之后,三名工匠各自将造好的纸逞了上来。高原随手拿起了一张纸,大约有二尺见方,呈正方形,和后世一张a3的复印纸要略大一点,但明显要比复印纸要厚得多,而且表面也粗糙得多,洠в泻笫浪玫母从≈侥敲垂饣丈驶医呱还樾疵挥刑笪侍狻K婧蟾咴钟昧Τ读艘怀叮⒚挥兴毫眩蠢慈托砸不共淮怼

    于是高原又拿过一枝毛笔,蘸了蘸墨,在纸上随后画了几笔,虽然略有一些渗墨,但大体上还能够使用,其实有些劣制的木简、竹简同样也会有渗墨的现像,只是不算严重。

    李瑛鸿在一边见了,顿时大感兴趣,道:“让我来试一试。”说着,也拿过了一张纸,用笔蘸了墨,在纸上连写了好几个字,道:“果然是和赫蹏一样好用,这种纸真的能够大量制造吗?”

    一名工匠道:“回禀夫人,这些时日以来,我们按照主公所说的方法,分别使用木材、干草或麦杆、还有将树皮、麻头、破布、破渔网等原材料,进行捣碎,打浆、酿晒等工艺,试验造纸,结果反复经过了上百的试验,终于有了现在的成果,不知主公、夫人可曾满意。”

    高原放下了笔,也点了点头,道:“不错,不到半年的时间,能够有这样的成果,确实是很不错了,不过些纸都还有改进的余地,一是这些纸张发灰发黄,能不能想办法弄白一点;二是太厚,最好是再做薄一点,越薄越好;三是书写的时候,还是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