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门-第3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绰时词厮盟昭搴芄獠蝗ィ昭逑敫跎煤昧牧模还跎桓帷A跎尉跷蚝芨撸酪桓龉幕实凼蔷粤牟坏玫摹

    于是苏彦便跟孙小鱼还有几个曾经的嫔妃住进了九皇子府,过着很无趣的生活。

    第一天,皇宫那边过来颁赏,给了他这个新晋封的“南王”很多东西,基本也都是一些家居用品,基本是宫里他和他的嫔妃们经常用的那些家具物品,刘愈想的很周到,让士兵一同给他送了回来,尽量让他适应在九皇子府的生活。

    第二天,颁赏的又来了。这次带来的不是家居摆设。而是不少的珠宝玉器。苏彦仔细辨认了一下。觉得很眼熟,原来是他当了皇帝以后臣子送给他把玩的宝贝,有很多还是他曾经喜欢了一段时间的好东西,后来都是被搁置在旁很久没理会的。当他拿着这些死物,觉得很没趣,他开始满家满院子的寻找蛐蛐看看能不能找出两只来斗斗。可惜北方的蛐蛐没有能过冬的,苏彦找了白找。

    第三天,还是宫里边来送东西的人。好吃好喝的。外加绫罗绸缎,还有一些地契,苏彦看了半天有点明白不过来,因为这些地契哪的地都有,天南海北的郡县,他开始犯嘀咕,到底刘愈想把他封到哪里当这个南王?难道是在长安城的九皇子府当一辈子的囚犯,然后收着四海土地的田租?

    第四天,宫里边再来人,这次不是来送东西。而是来传旨。苏彦得到了正式的赐封,只能被要到巴蜀一代当南王。苏彦的封地距离原本河间郡王的河道郡很近,苏彦还听说那里距离汉中也挺近的。但只是听说,他从来没去过,心里没底,他怕那是个鸟不拉屎的地方。

    “能不能跟师傅说说,我……我想去淮北,那里挺好的。”苏彦对来传旨的女官说,那女官有些慌张。毕竟跟她说话的是曾经的皇帝,现在的落毛凤凰,但怎么说还是个王爷,好像还挺受新女皇礼重的。

    女官恭敬的表示会回去向皇上禀明,苏彦也就很期待地等候起来,他想起来两年前随着刘愈和他那个七皇兄去淮北省纳粮时候的情景,那明州郡是个好地方,蛐蛐特别能斗,民风也不错,有小长安城的感觉,他感觉能在那里当一辈子的王爷也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

    结果第五天,传旨的女官又来了,不过不是昨天那个,而是一脸漆黑的曲宁。这次曲宁也是来传旨,不是来颁赏的旨意,而是斥责苏彦的“不识大体”,苏彦跪在地上听完圣旨的内容很沮丧,因为刘愈不但拒绝了他自请去淮北当王爷的奏请,还下旨训斥他,这让他很委屈。

    “不去就不去,谁稀罕。”苏彦从地上爬起来接过圣旨,脸上似乎在赌气。

    曲宁瞅了他一眼道:“南王殿下,旨意是如此,但武义侯有话让下官转告,您想去淮北是不行的,倒是可以给您换个地方当王爷,只能从这三个地方选。”

    曲宁递过来一张纸条,苏彦一看便知道是刘愈的笔迹,上面写了三组六个字,“常梨、南野、和顺”,苏彦皱起眉头问道:“曲医女,这三个地方在哪,你知道吗?”

    曲宁又从怀中拿出一副折叠的地图道:“这是武义侯让下官转交给您的大顺国图,请您自己找寻。下官告辞了!”

    “慢走,不送!”

    曲宁离开九皇子府,苏彦迫不及待打开了顺朝的国图,开始在上面寻找刘愈所写的三个地方,他从北边开始寻找,从金尧城再到辽东六郡,再到长安城以南的地方,见到长安城的标注,他有些感慨,再往东找,还是没找到,不过他倒是找到了明州郡。沿着明州郡往南便是淮南,有徐州城和建康城,找了半天,他有些气馁的时候,才在最下面的角落里找到了这三个地方。

    “果然是鸟不拉屎的地方!”

    苏彦早就听说过,大顺朝是以中原为根基,中原富饶,东边是海西边是荒漠,而越往北往南越贫瘠,现在刘愈居然让他到最南边的三个小破地方去当南王,还只能从三个地方选一个,萝卜里选青菜心情是绿油油的,怎么选?

    苏彦心情糟糕头顶,马上出门对着连乎生大闹一通,声称非要见刘愈不可,本来他闹完了也就完了,以为刘愈不会给他机会再当面提出要求,谁知道当晚刘愈还是亲自过来了。

    “住的可好?”刘愈坐在椅子上,淡淡问道。

    “这里还挺好,要不,我不去藩地了。师傅,我在长安城里老老实实的,绝不到街上乱跑,要不,您就这么关着我,我一天……要不一旬……一个月出去一次,不能再多了,我不想当一只关在笼子里的鸟……”

    刘愈瞅了一眼可怜兮兮的苏彦,心说这小子适应自己的身份倒还挺快。当刘愈得知苏彦大闹时还以为苏彦眷恋着皇位希望回到以前当皇帝时候的生活。

    “知道为师为何要让你去这三个地方?”刘愈问道。

    苏彦一愣,头像拨浪鼓一样摇了摇。

    “自从你当了皇帝,征东定北,现在也就剩下南方这一块地方还有些不太平。你去守着,当一个有用的王,为大顺朝巩固坚实的基业,不比当一个闲散的王有意义的多?”

    苏彦一听脸色好像吞了苦瓜:“师傅是让我去守卫疆土?那个……那个我可不会……上次在徐州我可啥都没干……”

    “让你去当王,又没让你带兵打仗,怕什么?”刘愈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苏彦的衣冠,训斥道,“如果不乐意,为师就调你去北方守着金尧城,那可是个苦寒之地,死了都没人给你收尸。好好想想吧。”

    刘愈也算明白了,有时不能跟人讲道理,用点强硬的苏彦怎么都要服从。理越讲,往往会让人觉得他好说话,可以讲交情谈条件。(。。)<;/dd>;

第四百五十七章 家事天下事() 
启昌元年冬天来的早,雪也下的格外多,就好像是一年的雨水在这一冬差不多都下完了,过了年关,天气也渐好,随着气温的回升,春意也浓了几分。

    长安城要在正月十三才会解除戒严,在此之前,新皇登位有几日时间了,朝廷上下的主旋律是平稳过渡,在长安之外大致也是这个声音。

    天子改换,而且是军人篡政后的禅位,想顺顺利利一切都平稳也难。朝廷的朝臣大多数并不担心这个,他们还是担心自家事更多一些,而跟刘愈走的比较近的,尤其是韩升,这几日则一直在忧虑此事。

    韩升在上任右相之后也尽力做到了鞠躬尽瘁,在执政方面他虽或及不上他的几位能干的前任,比如说被抄家灭族的徐翰,又或者是曾经的左相李佑纯,但较之袁博朗之流他还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对于蓝和,他不想去比,也不屑于去比,两个人性格本就不合,韩升务实干,而蓝和则的门路则有些偏,更重于发展人脉习驾驭之术。

    这也是韩升入朝为相之后失人脉身边无人帮扶的缘由,在朝堂上能帮得上韩升忙的,满打满算也就四五人,而其中隋妤是他最得力的帮手。虽然隋妤是女儿身。

    韩升并非没有政治主见之人,在刘愈发动军事政变的当晚,他还是义正言辞地跟刘愈这个“逆臣”划清了关系,但在刘愈表露了无意于皇位,也无异于动摇苏家国本之时,韩升的态度发生了转变。而在苏彦和苏碧也接受了“禅位”这提议之后,韩升再没说什么,以他对刘愈的了解。刘愈不只是说说,他是真不想自己去当皇帝受累。韩升在思虑过后,觉得让琪儿登基或许是当下唯一的选择,既可以让朝廷跟军方化干戈为玉帛,又能稳定苏家的基业。前提是刘愈真的不会自立为帝才可。

    但刘愈将要以什么身份立身于朝堂,这是一个大问题,背后默默无闻的“皇夫”,又或是以监国的身份。现在能定这件事的不是他韩升,也不是朝廷里的朝臣又或者是新登位的女皇,能决定自己处境和立场的只有刘愈本人。刘愈才是如今顺朝的实际掌权者。

    韩升认为刘愈不会甘心退居幕后。刘愈还是会用他的影响力来稳定朝纲,毕竟光以十四公主的政治影响力不足以定天下民心,刘愈辅政势在必行。

    这几日时间里,韩升也基本每天都要在皇宫内外行走,他跟刘愈私下里也多次谈及此事,刘愈好像有些懒。懒得去为自己筹划,这使得他的态度也很暧昧,令韩升弄不懂他到底是准备退居幕后还是要辅政。在正月十二雅前殿关于第二日解除长安城戒严的一次例会上,刘愈的一句话让韩升似乎明白了他的心思:“该谁做,就谁做。”

    韩升想了想,大概是刘愈只想掌控着天下的兵权,而将辅政的事交给文臣。军政分离。

    事实上。刘愈也的确是这么想的。

    军人参政本就是大忌,朝廷想安稳发展,让一些统领军队的武将指指点点,易发展成军国至上的国家,不利于天下民生的安定。刘愈倒不是担心自己不知分寸,而是怕自己立下这样一个军人治国的先例,使得顺朝在他之后进入长期的动乱中。

    文臣做文臣的,武将做武将的,刘愈也相信只要自己能掌管好天下的兵马,那琪儿的皇位就会做的稳稳的。就算是他力不能及。还有女军主帅徐轩筑从旁辅助。

    在辅政的文臣上,刘愈想了半天,除了韩升也没其他人适合,除非是有后起之秀又或者是隋乂和李糜能快速成长起来,刘愈已经决定将这两个老友往治国之能臣的方向发展。虽然两个人都还很稚嫩。隋乂当官有些儿戏,走的不是正统为官之路,而李糜则有武将血统,怕是朝堂上文臣不服。刘愈突然间便想起来已经被他们三个疏远了很久的一位老朋友,胡轩,此时的胡轩正在太学院读书,只要毕了业,也会从基层官员做起。这也是官家公子哥的特权。

    中国古代政治,说是君主制,其实更接近于寡头政治,就是当权的阶层不断转换着控制国家的朝政。而窜国者基本也都是前朝的权贵,隋唐宋自是不提,就连看似好像是崛起于草根的朱元璋,其实他是个篡权的武将,还是利用的裙带关系。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这时代的贵族很注重家族官政体系的延续,朝廷也给他们创造了这样的机会,以太学院为代表,只要是官家的嫡子入学,毕业后都能在朝廷里谋一份差事,官职虽低但有后台的背景下他们崛起也很快,而刘愈也很荣幸是他们中的一员。

    长安城尚且如此,山高皇帝远的地方郡县更是垄断风盛行。

    大顺朝地方的政治,基本已经被地方的宗族所垄断,就算是郡守和县尉不是本地人,但他们也能通过自己的方式来掌控地方的行政。至于现下的科举,便显得累赘而无关紧要,毕竟科举出身的官员大多数也是官家出身,科举就好像是麻痹天下士子的一种形势,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这很像刘愈在后世进行的某种考试一样,天下的士子即便以科举的形势晋身朝堂,在没有背景的情况下也根本无从爬升到高位。不能到高位,那他们的子嗣也无法享受到贵族阶层的待遇,那他最好的结果也仅仅是成为地方宗族的代表,而无法成为统治阶层。

    更甚的是,因为苏彦去年对长安城大家族的一次清洗,竟能让长安城里官缺骤然宽裕,甚至有很多衙门配额不满,这惠及了很多候缺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