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1624-第2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俄国人和帝国都需要和谈来结束这场战争,但是帝国已经吃进去了就绝不会再吐出来,虽然帝国希望和俄国人达成五到十年的和平协议,但如果俄国人不肯妥协,朕不介意和俄国人继续耗下去。”朱由校强调道。

    “陛下,根据东厂的线报,俄国人现在的情况比帝国更为困难,据说去年的盐商暴乱,就是因新的盐税法令导致的,而这新的盐税法令就是那位俄国使团的大使莫罗佐夫提出来的,他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税收,增加俄国的国库收入。”陈四道。

    “朕认为帝国应该增派在鄂毕河一带的兵力,给俄国人更大的压力。”朱由校建议道。

    “现在补给是最大的问题,帝国在鄂毕河一带驻扎有五万大军,这几乎已经到了极限,这五万大军的消耗堪比整个沈阳都督府大军的消耗。”孙传庭回应道。

    “屯田,我军是否可以在鄂毕河一带实行军屯?”朱由校问道。

    “托木斯克周边有大量的耕地,但如果帝国无法与俄国人达成和平协议,军屯的困难是很大的。而曼加泽亚的屯田难度则更大,就算屯田也很难解决军队所需。”洪承畴答道。

    “曼加泽亚的问题好解决,曼加泽亚一直西北亚的贸易重点,朕决定大力发展曼加泽亚的商贸,一旦商贸发展起来了,粮食问题自然就能轻易解决,你们不要低估了商人的本事,如果有利可图,商人能将粮食送到任何地方。”朱由校道。

    “的确,如果无法达成和平协议,商人是不可能去曼加泽亚的。”孙传庭提醒道。

    “朕可以做出一点让步,以万历二十六年的俄国人实际控制的区域为准。”朱由校想了想说道。

    “如果以这条线为准的话,鄂毕河与叶尼塞河的中间区域,帝国大概控制的范围只有四成,而俄国人的控制范围会达到六成。”洪承畴看了一眼地图道。

    “陛下,如果退回到万历二十六年的俄国人实际控制线的话,对托木斯克倒是没有任何影响,但是对曼加泽亚来说,却有极大的威胁,从这一线到曼加泽亚之间已经无险可守,曼加泽亚完全暴露在俄军的威胁之下。”陈四道。

    “陈都督,我并不这样认为,曼加泽亚背靠蒙恬城,两城互成犄角,曼加泽亚看似失去了前方的屏障,但实际上曼加泽亚最可靠的保障却是蒙恬城,只要蒙恬城在,俄军对曼加泽亚的威胁并不会增加。”洪承畴反对道。

    “臣也认同洪大都督所言,只要蒙恬城到曼加泽亚的防线构建完善,俄军就很难拿下曼加泽亚了。”孙传庭道。

    “那就按朕前面所言来办,这是这次和谈的底线,朕不会再做任何的让步。”

    “诺。”

    ……

    俄国人跟大明人都希望能达成和平协议,相对于西伯利亚,欧洲才是俄国人的最感兴趣的地方,俄国人一直对欧洲非常有野心。

    沙皇阿列克谢是个虔诚的东正教徒,东正教的大牧首尼康提出,俄罗斯沙皇应该成为整个东正教世界的统治者,而俄罗斯的首都应该定于君士坦丁堡,莫斯科及全俄东正教大牧首相应地应该成为整个东正教世界的精神领袖。尼康的这个想法得到了沙皇阿列克谢的支持。

    俄国人之所以能拥有西伯利亚,最初只是为了皮毛生意,沙皇对于遥远的西伯利亚根本没有概念,他只是派了经常与西伯利亚汗国打交道的一个商人家族斯特洛冈诺夫家族去向西伯利亚汗国收取毛皮。该家族的部属,哥萨克人叶尔马克,率领一支八百四十人的小队伍上路了,结果这支队伍用了十多年的时间灭掉西伯利亚汗国。

    灭掉西伯利亚汗国之后,俄国人发现西伯利亚当地居民的战斗力弱得令人发指,为了获得更多的皮毛,俄国商人继续东进,一路上势如破竹,一直到罗曼诺夫朝,俄国政府才正式插手西伯利亚的事务,仅仅用了几十年的时间,俄国人就控制了整个西伯利亚。

    失去西伯利亚,对于俄国人来说,并不是切肤之痛,但一旦大明越过鄂毕河,进入伏尔加河流域,对于俄国人来说,才是真正的危险来临。

    此次俄国人的底线也是要维持鄂毕河的现状,他们需要时间在鄂毕河构筑对大明的防线。

    朱由校适当的让步,对于俄国人来说是求之不得的事情,双方在经过数日谈判之后,终于达成协议,双方约定以万历二十六年的俄国人实际控制线为暂定的边界,双方签订了十年的停战协定。

    直到双方签订协定之后,朱由校才出面接待了莫罗佐夫为代表的俄国使团。

    “帝国与沙皇俄国应该是能和平共处的两个国家,沙皇俄国需要出海口,需要通往西方的窗口,而帝国需要的是恢复祖先的荣耀,西波尔自古便是帝国的领土,如果沙皇俄国愿意让出伏尔加河以西的领土,帝国愿意支持俄国西进。”朱由校毫不掩饰自己的野心。

    朱由校知道现在的西方一片混乱,不但国家之间战争不断,而且政教之间也是冲突不断,甚至神权与世俗权力之间也有很大的冲突,例如俄国内部马上就将要陷入激烈的政教冲突之中。

    “陛下,此事我不能做主,我只负责此次双方的谈判,此事需要阿列克谢沙皇亲自做决定。”莫罗佐夫微笑着拒绝道。

    “这只是朕的一个建议,希望你能带给阿列克谢沙皇。”朱由校不以为然地说。

    (本章完)

第448章 和平协议() 
    ";宴会过后,参加宴会的大明朝臣都没有离去,而是留了下来,朱由校在宴会上的话令他们非常震惊。

    “陛下,如果要夺取伏尔加河以东的区域,大军需越过乌拉尔山,这一仗无疑将会成为帝国最为困难的一战。”洪承畴轻声道。

    “朕不会如此鲁莽的,越过乌拉尔山意味着什么,朕心里明白,朕要的是乌拉尔山以东的一个完整的西波尔。”朱由校解释道。

    “陛下,臣认为耗费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去征服西波尔,还不如将目光投向其他的地方,反而能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臣听闻陛下的手下败将和硕特部以及女真人在被驱赶出帝国之后,却在其他的地方攻城掠地,分别建立了自己的国家,臣认为在西波尔投入的每一分远不如在其他地方投入有效果。”孙传庭道。

    一直以来,帝国内部就存在着反对出兵西伯利亚的声音,如果说征服中南半岛以及吕宋等地方,能为帝国带来巨大的收益的话,那么出兵西伯利亚完全就是一件赔钱的买卖。

    “俄国人称西波尔为西伯利亚,这个名称源自蒙古语,在历史上,唐朝时,唐皇便在此设立羁縻州郡,在名义上拥有统治权,到元朝时,蒙古人便直接统治了整个西波尔。帝国推翻暴元而立,在理论上,帝国应该拥有对元朝的领土的继承权。”朱由校解释道。

    “可是西波尔属于化外之地,就目前而言,土地极其贫瘠,一切所需全靠帝国供给,这对于帝国来说是一个极其重的负担。”

    “在地理上,帝国到西波尔大部分地区的距离都要比俄国人到西波尔的距离要近,而且进的还不止是一点半点。既然俄国人能统治这里,那么帝国也应该能统治这里。从沙皇俄国在西伯利亚的驻军来看,朕发现俄国在整个西伯利亚的驻军非常少,在沙皇俄国与帝国开战之前,在整个西波尔的驻军不过只有一两万人而已,这就使得他们在西波尔消耗极低,朕决定首先缩减东西波尔省的军队,将东西波尔的驻军数量缩减到一万人以内。”

    “至于在西波尔的帝国百姓,朕相信他们一定能够生存下来,帝国百姓适应环境的能力不比俄国人差,甚至比俄国人还要强,帝国百姓种植农作物谋生的能力是其他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而朕会永远免除整个西波尔的农税。”

    “可是帝国的百姓大多都不愿意北迁?”

    “不知众位爱卿了解过俄国人对西波尔的征服过程吗?在俄国人对西波尔的征服中,俄国的民间力量是出了大力的。如果说俄国在西洋的扩张是政府行为的话,那么俄国在西波尔的扩张多半是民间行为,直到后面俄国征服才接手的。”

    “当年俄国商人为了获取西波尔的皮毛,他们自发地向西波尔扩展,俄国才得以逐渐占据了大半个西波尔,俄国普通民众尚且如此,可见沙皇俄国是一个多么可怕国家,扩展侵略已经深入了他们的骨髓,朕不会允许在帝国北方再出现一个强大的帝国,朕一定要在有生之年将整个国家扼杀在萌芽状态。一旦这个国家发展起来,将来帝国需要花费比今天多出十倍甚至百倍的人力、财力、物力才能解决。”

    “帝国百姓不愿意北迁?这应该是朝廷要想办法解决的事情,但只要西波尔还在帝国的手中,对西波尔的移民就不会停止,就如同今天的冷洲一般,那怕是五十年,一百年,这都是必须做的事情。”

    虽然朝廷上下很多人都不理解朱由校在西伯利亚的坚持,但朱由校却坚定不移地在这条路前进。从地缘政治来说,进入西伯利亚不但是为了领土,更是为了阻止一个庞大的帝国出现。而根据后世的历史,这个帝国曾经侵占和强行从我国版图上剥离的国土,据不完全统计,至一九四五年止,共有五百八十多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一半还要多!

    英国上世纪外相哈默斯顿说:“国家与国家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这成为了国际关系的一个基本准则。

    ……

    大明与沙俄达成和平协议之后,双方按照约定,撤回到了约定的边境线内。但双方都知道这个和平是短暂的,双方都开始在边境线上构建新的防线。

    曼加泽亚则被改名为祖逖城。在朱由校的大力扶持下,这座逐渐走向衰落的城池,又再次走向了繁荣。在大明占领这座城池之后,朱由校重新开放了这里港口,成为了最开放的城市。虽然祖逖城最大宗的商品依然是毛皮,但是大明的丝绸、陶瓷、茶叶等物品已经在这里出现了。

    西方的几个强国早就想从北方打开前往东方的新航线,朱由校这个决定无疑是迎合了西方的几个强国。祖逖城迅速地再次成为西北亚的经济贸易中心,从祖逖城出来的商品销往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以及汉萨同盟国家和地区。挪威、丹麦、尼德兰、苏格兰、英格兰都是主要贸易对象。

    祖逖城的发展带动了整个地区的繁荣,商人们的到来,吸引大量的工人和农民前来,一条新的丝绸之路正在形成。

    大明与俄国的短暂和平也为朱由校赢得了时间,满洲国在美洲的大肆扩展,使得满洲国再次进入了朱由校的视线,朱由校决定派兵进入阿拉斯加,威慑满洲国。

    考虑到补给等问题,朱由校决定先期只派遣了一千人远征阿拉斯加,朱由校的目的是在阿拉斯加建立第一个据点,为以后讨伐满洲国做准备。

    八月底,大明的北海海军载着这一千人抵达了三圣湾,虽然这一千人无法威胁到满洲国,但却是朱由校在美洲扎下的一颗钉子。明军的到来,使得整个满洲国上下都陷入了慌乱之中,但满洲军却拿明军毫无办法,没有海军,满洲军根本无法威胁有海军支持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