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借天改明-第2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历史上不一样,江南地区乡会试提前了半年在应天府举行。江南的士子纷纷动身赶考。

    应天府俗称南京,古称金陵,为大明王朝的留都、南直隶首府。一时之间,在南京的酒楼妓院,士子云集,不时能听到这些地方传出诗词歌赋的朗诵吟唱,还有对眼下时事政事的高谈阔论。

    十里秦淮河,为金陵最繁华之地。河畔多青楼妓院,金粉楼台,鳞次栉比;画舫凌波,浆声灯影,人文荟萃,商贾云集。

    在这四月时分,柳树发芽,桃树开花,花红柳绿之间的秦淮河岸边,停着一艏画舫。

    船首挂有几支红灯笼,上有一个“王”字,提示此画舫为金陵名妓,善做和事佬的“和气汤”王小大所有。

    王小大不是寻常风尘女子,她出身名门,因世道多变,转而沦落风尘,故而才貌双全,并且卖艺不卖身,引来了一批文人雅士的追捧。

    这不,画舫中不时传出一些士子的声音,听似在品论文章。

    不过当他们听得岸边传来马蹄声时,连忙迎出画舫,果然是他们期待之人,连忙躬身作揖道:“恭请西张先生。”

    这个西张先生敏捷地翻身下马,让人看得清楚,只见这人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无论谁见了都要暗赞一声俊哥儿。

    他把缰绳直接丢给随行的仆从,而后满面笑容地一边走进画舫一边拱手还礼道:“让各位久等了。”

    此人就是复社的领袖张溥,而迎接他的四人,被人称之为复社四配的赵自新、王家颖、张谊、蔡伸,都是复社各地的社长。是张溥的得力干将,一直致力于复社的扩张。

    五人进入画舫之后,画舫就离岸驶入秦淮河。

    张溥大马金刀地在主位坐下,主人马小大则侍奉在他的身边。四配则分居左右,看着张溥。其余仆人歌姬等,则都退出了船舱。

    “各位的事情做得如何了?”张溥坐直着上身,看着他左右的四配问道。

    赵自新是四配之首,首先拱手回答道:“回先生,学生已为乡试之后的金陵大会广为宣传了,一些名人也皆送了请帖,大部分人都欣然应允。”

    张溥点点头,看向下一个。

    ”回先生,学生分社人数已扩充至二百余人,特别是近段时间以来,童生纷纷报名参加我们复社。”王家颖恭敬地回答道。

    “童试乃是我复社兴起的号召力所在,但你不能局限于童生人数的增多,更应关注多打通一些县、府的关系,以便我们提交给他们的名单都能取得生员考试的资格。”张溥在听到王家颖的回答后,微微皱了下剑眉,朗声提议道。

    王家颖心中知道张溥说得没错,因为只要过了童试,有了生员,也就是秀才的身份,就可以免除徭役,不用跪拜官吏,也不会受刑。因此虽然还没有当官的资格,可这生员的身份还是有非常多的人想要得到的。

    复社,或者说是复社的前身应社,就是看准了这一点,然后着力控制童试,一举成为江南第一大社,最后合并其他社团成立了复社。

    科举时代的考试,有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考试,其中乡试以上都有朝廷重臣参与,因此不易控制。

    只有童试是地方官主试,复社就是利用银钱、美女以及各种关系收买了地方上的相关人等,加之复社中人也多有本事,事先会给出各种考试范本供其学习。因此,凡是参与复社的,就比别人多了很大的几率中秀才。

    “学生明白,只是经费已有不足,因此在结交县、府的关系上,稍微不尽如意。”王家颖低着头低声解释道。

    张溥一听,伸手从袖子里掏出一些银票,分了一小叠出来,递给王家颖道:“经费不是问题,但也要用到好处才行,明白么?”

    王家颖马上站起来,一边伸出双手恭敬地从张溥手中接过银票,一边应承道:“请先生放心,学生明白。”

    张溥听得点点头,他对王家颖的能力还是比较放心的,因此也只是这么交代了一句而已,从来没有查账之类的举动。

    他之所以这么做,或者也是因为钱不是他自己的缘故,反正都是那些盐商出的。

    当初自己意气分发,和同乡张采一起,纠结了众多生员,一起批斗阉党余孽,昔日的大明首辅,当时辞官归家的顾秉谦,广发檄文,揭其罪状,冲入其豪宅,洗劫资财,纵火焚烧。从而引起了盐商的注意,被选为其代理人。

    从此以后,凭着盐商资助的银子,加以自己的本事,狠狠地干出了一番事业。如今只要大明的士子,见自己的面只敢称呼为西张先生。

    不过张溥并不满足这点,他的一个更大的野心,就是操纵大明朝政,唯我独尊。

    张缚并不是一个习惯白日做梦的人,因为按他的规划,若干年之后,还真有可能会被他实现的一天。

    在历史上,他就被称为大明朝在民间的“皇帝”,甚至比崇祯皇帝这个正牌皇帝,还要有威势得多。

    试想大明的官员不是进士就是举人,而进士和举人则又来自于生员。如果到了那么一天,全天下大部分生员都是复社中人,那么若干年后的进士和举人还不都是复社中人了?

    “先生,先生?”复社四配看到张溥嘴角微微露笑,却对张谊、蔡伸的禀告并无反应,只好轻声呼唤道。

    王小大早已是张溥的枕边人,见此状况,知道张溥走神了,伸出纤纤玉手扯了扯张溥的袖角。

    张溥被王小大一扯,从回忆中醒过神来,却也不露尴尬之色,对四配说道:“很好,很好,我很满意,就是有二点各位别忘记就行。”

    “请先生示下。”四配齐声恭敬地请示。

    “一是要继续保持和各级县、府的关系,保证我们复社的人能过童试;二要多吸收一些有名望的士子,一起为复社的壮大努力。”

    “是,先生。”四配齐声答道。

    “我这里也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这对吸收名士加入我们复社有很重要的意义。你们趁此次士子云集金陵之际,在拉拢那些名士时可向他们透露一二。”张溥得意地宣布道。

    四配一听,都有点意外,盯着张溥,等待他的下文。

    “公子,什么好消息啊?”王小大代四配出声问道。

    张溥伸出一手轻轻拍了拍王小大的玉脸,然后说道:“朝廷派往江南主持乡试的重臣乃是内阁辅臣周延儒,我与他的关系极好。。。”

    他说到这里,就没有再说了。未说完的话已经很明显是什么意思了,四配一听,大喜过望,纷纷恭喜张溥,预祝这次金陵大会肯定大获成功。

    张溥也不谦让,得意地笑了,而后又对他的得意干将把一些大会的准备工作细细做了布置,才与王小大自去厮混了。

第381章 八百里秦川() 
张溥的美梦在这个位面上,因为钟进卫的出现,不可能得到实现。

    只是现在这个时间点,不但张缚不知道这个结果,就连事先有提醒过崇祯皇帝的钟进卫,也是没有想到复社的最终结果是如何。

    此时的钟进卫,正和他的护卫们一起,日夜兼程地赶路。

    自从商队留在榆林,他们没有了这个拖累,速度就是快,短短几日,钟进卫一行人就过了黄土高原,进入关中平原了。

    关中平原,又称渭河盆地,或称之为八百里秦川。自战国时期由秦国修建郑国渠以后,就成了物产丰富的宝地,是中国自古以来最为重要的粮食产区之一。

    钟进卫自从进了关中平原后,看到眼前的景色一变,不时能看到大片的绿色,让这些天看多了黄土高坡的他心情一下变得大好。

    现在虽是小冰河时期,气温低,秦地多干旱,但关中平原的灌溉设施还是比较完善的,因此钟进卫路上见到的树,并没有被人扒皮。

    钟进卫想着,要是八百里秦川,都是像自己看到的小麦一样,长势不错的话,这产量应该能够支援陕北吧。

    毕竟钟进卫第一次来这里,对于明朝时期的产量还不好确认,因此不敢得出准确的结论。

    他想到这里,放慢了马步,直起上身,舒展了下有点酸了的身子,而后转向左边,对顾百川道:“你看这小麦,不错吧!如果八百里秦川基本都是这样,你估计能得多少,够不够秦地的百姓度过灾年?”

    顾百川一听中兴侯问出如此高深的问题,不由得有点为难地回答道:“侯爷,要是您问属下,这里的官吏那些人看着有作奸犯科之嫌,属下能拍胸脯回答您,答案肯定八九不离十。但您要问属下有关这农活的,属下实在答不上来。”

    钟进卫一想也是,顾百川是京师人氏,出身锦衣卫,供职东厂。他怎么可能会知道这些农业问题呢!

    于是,钟进卫对顾百川笑了下道:“理解。”

    然后他又把头转到另外一边,想重新找个人问问。

    在他右边的马祥麟一看中兴侯转向自己,抢先苦笑着说道:“侯爷,您别问末将。末将只擅长于上阵杀敌,对这农事也是一窍不通。”

    钟进卫无语,假装绷着脸训道:“那怎么行,你不是石柱土司么,应该能做到上马能打仗,下马能治理好部族,怎么能只知道打仗!”

    马祥麟哑口无言,中兴侯这么说也有道理。可自己的性子就喜欢舞枪弄棒,不喜笔墨纸砚,要让自己做到中兴侯说得这点,真是太难了。

    幸好钟进卫没有继续和他探讨有关下马会治理部族的事儿,而是喊了声:“李老四!”

    李老四就在他们三人的后面,听到中兴侯喊他,连忙答道:“小人在。”

    “你好像是农民出身,你来回答下刚才我问得问题。”钟进卫说完后,注意听着后面李老四的回答。

    等了一会,钟进卫仍然没听到李老四的回答,以为是马蹄声太响,以致掩盖住了后面李老四的回答,就再次大声道:“李老四,我听不清,答得大声点。”

    顾百川在一边倒是听得清楚,笑着回答钟进卫的话道:“侯爷,老四这厮压根没答。”

    钟进卫无语,只好再问道:“你个李老四,我的话你都不回了,胆子真大了啊!”

    李老四不敢不答了,哭丧着脸回道:“侯爷,八百里是多少啊?”

    李老四的话音落了之后,变得很安静,只有马蹄声在“的的”地响。

    钟进卫想起李老四这厮,当初自己教一二三四的时候所闹出的笑话。没文化,真得很可悲啊!

    他自个回忆了下李老四的事迹之后,才大声说道:“李老四,本侯爷决定了,这次回京师后,把你关侯府里,让于叔的孙子教你读书写字,不出师就别出门了。”

    顾百川在一边听了,当即哈哈大笑起来,同时还有王鹏的笑声,钟进卫却也跟着笑了。他们笑得李老四满脸通红,而马祥麟莫名其妙。

    就这么一边说笑一边赶路,倒也减少了好多旅途的疲乏。

    王鹏的眼睛尖,看到远处有人,就对钟进卫说道:“侯爷,前面有人,您不妨问问他们本地人,说不得能给您一个答案。”

    钟进卫抬头往前望去,发现在远处的路边是有人,田地里也还有一些人在干活。

    于是,“驾”地一声,当即催马快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