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前收拢的明军士卒比民壮多了一些战斗经验,此时,正在大声的向身边同伴传授经验,等看到了再打,切忌浪费。
很快,抬着云梯的建虏出现在火光映亮的地方,呐喊着迅速向城墙奔来。紧跟着云梯后面的,则是大批的建虏。
城墙上的弓箭手首先开射,紧跟着,火枪和土枪也跟着响起。几门火炮反而没有多大用处,太近了打不了,太远了看不清。乱打的话,浪费火药,县尊不允许的。
左应选听到警钟响起,很快就往城墙赶过去。路上遇到一些慌乱的民壮,就出声安抚。因此,耽搁了下,等他到达城墙上的时候,双方已经在厮杀了。
左应选迅速登上箭楼,灭掉火把后,在黑暗中观察城墙内外的场景。
城外的建虏正源源不断地从黑暗中涌出来,已经冲到城墙底下的建虏都是身穿几层盔甲。
城头虽有不少箭支射下去,但当场射死的建虏基本没有,基本上都是身上挂着箭还在往前冲。
只有一些倒霉的建虏被射中盔甲缝隙,跌倒在地,然后被其他建虏拖到黑暗中去了。
反而是城头的一些火枪土枪发威,每一枪,总有建虏被打伤,失去了行动能力,偶尔几个则当场毙命。
但是火枪土枪的装填速度太慢了,天黑看得不是很清楚,又加上比较紧张,动作就比平时慢了三倍不止。
城头上防守的身强力壮之士,已经开始搬动滚木礌石往下砸了。
有的是把手中的滚木礌石举过头顶往下砸,有的则是搬到城头上就直接推下去的。
被用力砸中的建虏往往倒地不起,而推下去的滚木礌石,不说有没有砸到,就算砸到了,恐怕也难让建虏失去战斗力,因为有一些建虏手中有盾牌护着。
左应选向楼梯口的衙役命令道:“快让民壮把城内的滚木礌石送上去。再传令,往云梯处砸,先砸断建虏的云梯。”
两个衙役马上领命,分别去传令了。
左应选命令下达后,就再次观察起战场的情况。
此时,已有不少云梯靠上了城墙,建虏开始登城。
身穿厚甲的建虏并没有首先攻城,而是在底下扶住云梯,由后面跟上的穿轻便皮甲的建虏攀登云梯。
守城的人,不管是士卒,还是民壮,都知道不能让建虏爬上来,火力就集中到了云梯边。穿着轻甲的建虏往往爬到一半,不是被砸,就是被射中,掉落了下去。
左应选看着眼前这段城墙应该无事,但现在全城四角都受到了攻击,不知道别处如何,有点担心。
于是,不再在箭楼待着,开始沿着城墙,一边巡视一边大声鼓劲。身后跟着的衙役大声重复县尊的话,使县尊的话能在这喊杀声中传到所有人的耳中。
“不要慌,狠狠地打建虏。”
“你们身后就是父母妻儿,他们都是靠你们护着的。”
“谁要是为昌黎战死,家里的老父老母,由本县来送终,年幼子女由本县抚养。”
“。。。。。。”
沿途听到左应选话的守城兵卒、民壮,犹如吃了一颗定心丸,又知自己没有退路,因此也不用军纪约束,努力杀敌。
一些特别勇敢强壮的兵壮,就搬起礌石瞄准了云梯砸,几下就能砸坏云梯,让建虏上不了城。
这时候,东边的天色已经露出鱼肚白,亮光开始打破黑暗的垄断。
守备石国柱也在巡视,碰上了县令左应选。他大声汇报了下自己看到的情况,和左应选这边的情景基本差不多,都守住了。
正在攻城战中,两人也没多少交流,又各自巡视开了。
城下的建虏已开始用弓箭反击城墙上了,但数量不多。在被射伤几个兵壮之后,手持远程武器的人就找上了他们。
城墙上的弓箭和火枪土枪胜在量多,而底下射箭的建虏则是胜在精准,因此,双方基本各有伤亡,谁也没有压制住谁。
当城墙上有伤亡出现的时候,一些没见过血的民壮初始有了恐惧,但随即就记起县尊的话,咬牙坚持着,不为别人,为家人,也不能退缩。
天色已大亮,济尔哈朗和阿巴泰看自己这边因为准备不足,基本就没人能攻上城头。带来的七十余架云梯也折损的差不多了,大批建虏拥在城墙被动挨打。无奈之下,只好鸣金收兵。
城墙上的兵壮看到鞑子退去,有力气的欢呼,脱力的或靠或坐在城墙上。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脸上的喜气。
济尔哈朗和阿巴泰是最后撤回大营的,临走之时,因为天色已大亮,看清了城头上并没有多少明国的正规军,全是百姓服饰的民壮而已。
不由得他们两人心中暗恼,要不是太大意了,应该能一举攻下昌黎的。
下回攻城必定要准备充足,认真对待,打下昌黎。
第185章 昌黎战间隙()
济尔哈朗和阿巴泰收兵回营之后一统计,死了四十二人,伤五百二十三人。
多数是死于枪弹,受伤的则多为箭伤和砸伤。
和明国打了多年的仗,早就料到了这些。两人也不以为意,只是有点可惜第一次攻城太大意。
建虏三更天就摸黑起来饱餐,而后在冬日凌晨潜伏攻城,打到现在已是疲惫不堪,因此纷纷回营帐休息。
济尔哈朗和阿巴泰命令之前留守营地的兵卒再行打造云梯,只是可惜周围没合适的材料,只能拼凑。
昌黎县衙大堂,领头的乡绅都聚集在这,也不顾身体的疲惫,一个个兴奋地聊着。
没过一会,昌黎县令左应选和守备石国柱从后堂转出来。
乡绅们一见,纷纷上前见礼,没有什么比打胜仗更能让人服气。
左应选笑着抱拳还礼,然后,在案几后坐了下来。用手示意底下众人也坐,这次是给他们每人都备了凳子的。
看大家都坐下了,左应选开口了:“幸赖各位相助,同心同德,没让建虏偷袭得手,守住了昌黎。在此,本官代朝廷、代昌黎百姓谢过各位乡佬。”
说完之后,表情庄重,站了起来作了一揖。众人纷纷还礼。
客套完了之后,左应选脸色沉重,宣布道:“此次守城,兵丁,民壮共计牺牲二十四人,伤一百二十三人。本官都已记下姓名,战后上报朝廷,在昌黎立祠纪念,受百姓香火。”
一说这个伤感的话题,大堂上就沉静下来了。
“诸位,这第一仗,昌黎是守住了。但鞑子必不甘心,还会再来。因此,还请各位乡佬用心守城,不得马虎。”
左应选说完后,看看底下众人,像是都要说话表态,就把双手伸出稍微往下虚按,然后说道:“本官和守备商议之后,对第一仗中暴露的问题,做了归纳,现在由守备进行讲解,而后群策群力,查漏补缺,改进防守。”
守备石国柱闻言从座位上站起来,走前几步说道:“诸位知道,我们没有盔甲防护,对于建虏弓箭伤害的防护比较薄弱,兼之建虏射得准、狠,因此我军不幸牺牲之兵卒都为建虏弓箭射中头部所致。”
说到这里,他又补充了下:“这次建虏可能是大意,并没有多少弓箭手压制城墙,但下一次就不好说了,因此,我们必须得解决此事。”
“第二,鞑子身披重甲,箭支难以给其致命伤害,如何解决此点,至关重要。另则,下次建虏必携大量盾牌掩护,如何处理,又是一个问题。”
大堂上的乡绅听着一个个问题的提出,脸色都凝重起来。
“第三,给予建虏以杀伤的火枪土枪,装填速度过慢,半响才有一发,如何解决?”
“第四,第一日的滚木礌石消耗甚多,城中供应不上,以致几处城墙短时竟无滚木礌石可用,如何解决?”
石国柱说完后,朝左应选抱拳拱手,而后退回座位。
左应选在石国柱讲解的时候,已坐回座位了。现在看石国柱讲完了,他就补充道:“还有两事,也是迫在眉睫。”
石国柱已经把一堆问题砸到乡绅的头上,他们正在思索有什么好办法把这些问题解决掉。
这时,左应选说还有两件事情,一时之间心里都有点沉重,纷纷看向左应选,看县尊还要说什么难题。
左应选看所有人都已注视自己,就说话了:“乡兵们拿命护着昌黎,但县衙库房并没有多少银两,虽说是大义所在,但如不能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怕其悍勇之心难以持久。”
早上在城墙上,左应选许了不少诺言出去,却没有能力兑换,现在是解决这事的时候了。
乡绅们知道县尊说这话的意思,这件事相对前面的事情来说,很容易解决。
万人杰首先站起来向左应选抱拳道:“学生薄有资产,愿捐白银一千两。”
其他乡绅一见万人杰抢先表态,也不甘落后,纷纷解囊。因为他们知道,帮知县,就是帮自己,他们和知县是一条绳上的蚂咋。
左应选很高兴地看着他们踊跃捐款,心想下一件事应该也没问题。
等所有人都表态完了之后,左应选再道:“第二件事,鞑子围城,必不是一两日之事。朝廷援军何时能到,还是未知数。”
这话说的所有人的心头都是沉甸甸的,孤城不守的道理谁都懂。
“本官先前为什么留下那两个败类的狗命,不是因为两国相争,不斩来使的狗屁道理,而是给他们留一线希望,也为我们能多拖一日是一日。”左应选说出了昨日所做之事的目的。
大堂上的众人,一听,这才完全明白了县尊的用意。心里暗暗佩服,不愧是昌黎父母官,深谋远虑啊!
“今日开始,战兵饱餐,辅兵次一等,其余人等以粥度日。然则就算如此,官仓的粮食也不足支撑多日,还需各位鼎力相助。”左应选说完之后,看着底下众人。
乡绅们都明白一个道理,此时不付出,等到建虏进城的话,就是什么都要付出了。因此他们再次进行新一轮的表态。
集资到了守城必须的钱粮之后,知县左应选主持,把石国柱素所说的事情,一件件的和乡绅们商议,得出结论,然后马上行动起来。
昌黎城中的首脑们在忙,但在靠近城墙的民房中,却倒着横七竖八的乡兵,盖着被子,打着震天的呼噜入睡中。
但有一人,却睡不着。此人中等身材,力气很大,建虏的云梯就是被他砸坏了两架。
他名叫罗霄,益州人士,与父置气,发誓出人头地才衣锦还乡,本想去关外力取战功,却遇到建虏入关,被难民裹挟进了昌黎。
战时的物资太贵,罗霄的盘缠很快用尽,又不屑干出打家劫舍的事情,因此受冻挨饿。
幸亏昌黎百姓信神佛,讲报应,不时接济他,才得以活命。
当昌黎组建民团时,他积极报名,回报昌黎百姓。不过他羞于提及姓名,每逢别人问起,都支吾应付。
也亏得他抗虏积极,又有接济他的百姓见他和善,就为他作保,因此并没有人怀疑他是不是建虏细作。
他躺在炕上想着,在这仗中多立战功,这样战事结束后去求县尊,说不定能得举荐,前往军中效力,应能尽快出人头地,如此也不会负了自己出来的志向。
可谁知世事难料,罗霄最终是出名了,但却不能衣锦还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