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借天改明-第1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光启这时候讲的累了,不过却也歇够了,就向钟进卫告辞,准备回工部衙门去处理公事,回头再把他的《兵机要诀》、《选练条格》给钟进卫带过来。

    钟进卫没有衙门可去,现在就泡在工地上,等着实验炉建好出成品看看,顺便可以认真读一下孙承宗给的兵书。

    巳时时分,一群锦衣卫突然出现在京师东大街一家玉石店。

    幸好这个时候还早,店铺开门也没多久,还没有顾客,所以没有骚扰到任何人。

    锦衣卫把店里的人都控制了起来,然后押着带来的一个人,在一处隐蔽处直接抄出了一个账本。

    领头的锦衣卫千户翻了翻账本之后,冷笑几声,留下几个人看着店,自己带着其他人,转身就出了店门,直奔锦衣卫衙门而去。

    很快,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率领大群锦衣卫杀回刑部衙门,找到了刑科给事中何楷,向他出示了供状,账本。

    何楷一看御史袁弘勋的家仆袁安把什么都招了,还帮锦衣卫找到了受贿用的账本,无奈之下只好把章盖了。

    骆养性收好驾帖,也不发一言,转身就走。心里想着,正是欠抓,如果昨天就盖了驾帖,就只抓一人而已。

    结果强词夺理,不肯盖章,一定要自己使些手段。这下好了,又捞到一条鱼,一次两人。

    原来高捷家早就在锦衣卫的监控之下了,袁弘勋家来人前往高捷家,虽是夜晚,也早被发现了。

    之前的时候骆养性只是想抓上辞呈的两人,所以就放过了到高捷家的袁安。

    没想这些文官不识相,就怪不得自己了。

    袁弘勋在督察院被锦衣卫抓走,高捷在家里被锦衣卫抓走,都关到了锦衣卫大牢。

    这事,一下轰动了京师官场,触动了众多官员敏感的神经。

    下午的时候,前前后后有几拨人都去了内阁问消息,言语中多讲不能让锦衣卫嚣张起来,因为锦衣卫一嚣张,他们的日子就难过了。

    温体仁心里有数,因为第一次探问高捷病情的时候,就是内阁派人去的。

    现在来问的人多了,他作为文官之首,也要有个交代,就把刑科给事中给叫到了内阁问情况。

    何楷就给诸位内阁辅臣做了说明,并言明自己也是看到确凿证据后才盖的章,并非惧怕锦衣卫而不敢秉公执法。

    这不就结了,温体仁把何楷说的情况让人转达给探听消息的文官。

    你温体仁是以清廉著名,不用担心什么。但大部分人心里有鬼啊。借口厂卫凶狠如虎,恐重现天启年间的“白色恐怖”,不放心两位御史,进了锦衣卫大牢,怕是会屈打成招,凶多吉少,又闹到了内阁。

    温体仁看闹得人太多,不好处理。想了一会,就答应去见皇上。

    傍晚时分,温体仁见到了崇祯皇帝,向他禀告了外面文臣的反应。

    他说完之后就劝崇祯皇帝道:“陛下,眼下正是抗虏的关键时期。前些天已有两个御史被处置了。现在又是两个,最要紧的是,这两个御史的罪名只是锦衣卫的一面之词,如果由锦衣卫来审结,群臣怕是不服。”

    崇祯皇帝上次刚为一万两银票的事发过火,也因此授权给了锦衣卫。

    现在搁了一天,火气没有刚听到的时候那么大。此时见自己信任的温体仁也有劝谏之意,就问他道:“以首辅之间,该当如何处置?”

    “臣以为,锦衣卫抓获之人,也该由大理寺、刑部一起审理为好。”因为被抓的嫌疑人都是御史,因此温体仁并没有说都察院,为的是避嫌,否则就是一般所说的三法司审案。

    崇祯皇帝听温体仁这么一说,脑中马上回想起当初自己还犹豫是不是不再禁足厂卫的时候,钟进卫说过的话。

    当时钟进卫也建议,锦衣卫行侦缉抓捕之职,有确凿证据后,疑犯交由大理寺审理,东厂旁听来防止可能存在的诬陷、冤枉、或者无理翻案的情况。

    当时正是听到钟进卫的这个建议,自己才答应把厂卫放出来的。

    想到这里,崇祯皇帝点点头道:“就依首辅之意,朕传锦衣卫指挥使过来交代一下。”

    温体仁见崇祯皇帝如此信任自己,一说就同意,不由很是感激皇上的纳谏。恭敬地行了一个礼,退了出去。

    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接到皇上召见的旨意,心知是什么回事。

    他吩咐手下尽快让那两个御史认罪,然后自己带着已有的证据赶往文华殿。

    见到崇祯皇帝后,也不等崇祯皇帝询问,他首先禀告说手头有一部分证据,证明被抓两人都有贪污行贿受贿的嫌疑。

    崇祯皇帝一听,就先让他把证据呈上去看了。

    崇祯皇帝看得越来越生气,这数额还不少,特别是那账本记载的东西。某某玉石,进价才几分银,但卖走的价钱却是几百上千两,个别还有上万两的。

    骆养性都已有标记注释了,这些其实就是行贿的手段。要向御史袁弘勋行贿,就去他家开的玉石店中,买这些不值钱的东西。交易完成后,袁弘勋就会给买主办事。

    只是因为时间太短,还来不及一一查明所办何事,有多少好处。

    崇祯皇帝看到最后,想改主意,就让锦衣卫审算了。这些蛀虫,不用再查都应该知道,其实就是受贿。

    但就在崇祯皇帝话要说出口的时候,又想起温体仁和钟进卫说过的话,要是把权力全部集中到锦衣卫手中,会造成许多冤假错案,不是说这一起,为的是防止以后出现冤假错案。自己也已经答应过他们,不会这么做的。

    更重要的是,崇祯皇帝和以往的皇帝不一样,他是临时当上皇帝的。在他当皇帝之前的信王时期,就深深体会过厂卫的白色恐怖。因此,虽然现在屁股坐的位置变了,但他还有一定的认识。

    于是,崇祯皇帝马山改口让骆养性把人犯和收集到的证据移交给大理寺,由三法司一同审理。

    骆养性听得一怔,没想崇祯皇帝会所这话,他马上说道:“陛下,臣还有证据未曾取得,如果人犯直接移交给大理寺,怕是他们会以下人或者家属顶罪。不如抓到人犯后,由锦衣卫先拘押个十二时辰,取得足够证据后再移交给大理寺。”

    骆养性对锦衣卫的手段还是有自信的,一天时间要不能撬开人犯的口,那么基本就是无能的表现了。

    崇祯皇帝也不想放过这两个贪官,想了一下道:“如此也好,以后被抓人犯可以由锦衣卫拘押十二时辰,如有足够证据,则移交大理寺,由大理寺来审理定罪。”

    骆养性一听皇上答应了自己的要求,心中暗喜。连忙告辞准备回去连夜审讯。

    但他又被崇祯皇帝叫住了,他叮嘱骆养性道:“不得动用刑讯逼供,否则大理寺那边看到了会以此为由,向朕弹劾你的。”

    骆养性听了先是微微一愣,然后不在乎的答应下来。

    锦衣卫有的是手段,让人看不出刑讯逼供的痕迹,不下数十种。皇上说把人犯交给大理寺审讯,怕也是那些文臣怂恿的,那我就让你们看看锦衣卫的厉害。

第181章 昌黎动员() 
昌黎只是一个普通的县城,不像抚宁一样,边上有个卫所,建虏来攻之前卫所军队已入抚宁协助防守。

    昌黎县令左应选,山西榆次举人,于危难中出任知县一职,到职才三日。永平城陷消息传到昌黎时,人心惶惶。

    左应选当机立断,发布告抚民。组织百姓和从卢龙撤到这里的散兵游勇,及本城为数不多的军士守城。

    县衙大堂,左应选身穿七品绿袍官服,坐在上首。

    守备石国柱手握腰刀,直立于左上角。

    堂上没有衙役,只有一群老壮乡绅分列两边。

    这些乡绅有的是本城居民,有的则是城外入城避难的。他们的共同点是,有钱有势有威望。左应选知道,昌黎能否守住,至少要看这些人能否出大力。

    “众位乡佬。”左应选响亮的声音在县衙大堂响起,底下的乡绅一听县尊发言,就不再交头接耳,看着左应选,听他说什么。

    “建虏肆虐京畿之地,烧杀劫掠,无恶不作。诸位应该是听说过的吧?”左应选问底下乡绅。

    乡绅们纷纷点头附和,不说建虏实际上本来就凶残,光是话语传播的放大效应,都能吓死一批人。因此,城外的百姓,不管有钱没钱,都已逃进城里来了。

    “本官是临危受命,怕死就不来你们昌黎了。你们尽管放心,本官绝不抛弃你们逃跑,也不会出卖你们去跟建虏换取自身平安。”左应选一边说一边注视着底下众人脸上的表情。

    乡绅们一听县尊的表态,之前看布告之后还是有点惶惶的心就放了下来。

    左应选把他们的神态变化都看在眼里,接着又说出他的要求:“本官已开始组织百姓、溃兵、本地兵卒衙役守城。然则动员力度还不够,众多百姓仍未响应,各项物资也不充足。因此,希望各位能和朝廷、和本官一起同心协力,共抗建虏,守住昌黎。”

    堂上的乡绅就怕官府不抵抗,现在县尊做了表态,提出的要求又是合情合理,就纷纷表示支持。

    其中一个孔武有力的壮汉,身穿秀才服饰,站出来向左应选一抱拳道:“学生乃安山生员万人杰,自幼习武,薄有家财,愿为县尊效犬马之劳,抗击建虏,保境安民!”

    “好,好。”左应选一见,连声赞道。

    有了人做榜样,其他乡绅也纷纷捐款捐物,为守城抗虏尽一份力。

    左应选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拱手对底下乡绅作揖,然后道:“各位乡绅慷慨相助,本官替朝廷,替昌黎百姓谢过各位。”

    “不敢当,不敢当。”

    “县尊不必如此,护卫家乡,也是我等之责。”

    “县尊不可,折杀小民了。”

    “。。。。。。”

    乡绅们纷纷出言还礼,气氛很和谐,很热烈。

    左应选也不坐了,站着道:“各位乡佬,安静。”

    当县衙大堂安静下来后,左应选问道:“如果各位乡佬不再有问题的话,本官就开始分配任务。”

    大堂内静了一会,没人有问题。左应选满意地点点头,准备说话。

    那知此时,位于大堂外侧的左边,人群的后边,一人低声道:“县,县尊,以我们昌黎县城能防住那么多鞑子么?”

    县衙大堂内正是安静的时候,因此,那人说话声音虽然小,还是被堂内的众人听得清清楚楚。

    马上,堂下的人自动让出一条路,把说话人暴露在知县的视线范围内。

    万人杰也转身一看,认得此人,喝道:“何六,好歹你也走南闯北过,如今争下一份家业,反而怕了不成,说话都如此小声,像个娘们。”

    万人杰不知道,真是因为何六在外面走动的多,耳中尽是听到建虏如何如何的厉害,又见昌黎只是个县城,不说强兵,就是弱兵都没几个。人数最多的兵丁还是收拢前线退下来的散兵游勇,心里实在没谱。

    听万人杰这么一说,其他人纷纷指责何六,把何六也说恼了,挺着胸大声回道:“我何六也不是孬种,今日站这里,就是响应朝廷的号召,为抗击建虏,尽一份薄力。只是形势严峻,才有此一问,并不是怕了建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