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枭臣-第5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解决完了这些问题,李茂本该立即带兵北上,但小舅子赵构有点不着调。

    几乎一天跑来见李茂一趟,没说话先开始哭,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刘备附体呢!

    李茂既然给赵构出了主意,自然不能甩手不管,这些天已经让人查了查赵家的家谱,总算理顺了赵匡胤这一支血脉现在的情况。

    赵匡胤的儿子没有得到皇位,但是名气在后世可不小,最出名的就是赵德芳,是赵匡胤的第四个儿子,被后世的各种演义弄成了“文化名人”。

    如今赵匡胤的子孙爵位传到了第六代,宋太祖的六世孙是秀安僖王赵子偁,听这个王爵的封号就知道日子过的不怎么样。

    李茂想帮着赵佶挑一位东宫太子,自然不能是赵子偁,所以目标选择是赵子偁的儿子赵伯圭。

    不但年纪幼小,还是赵匡胤的嫡系七世孙,可谓根正苗红很符合各方面的条件。

    至于赵佶愿不愿意,李茂压根没问过赵佶的意见,信安军先从舆论造势,大宋江山社稷这几年的动荡,根子就出在赵光义身上。

    赵光义这一支儿德不配位,皇位应该归于正溯,也就是赵匡胤那一脉。

    赵佶险些没被李茂这一招给气死,他儿子女儿生了几十个,又没有到断子绝孙的地步,怎么能把皇位还给赵匡胤那一支。

    但是在绝对的实力面前,赵佶说话形同放屁,根本没人听,还被迫写了一份罪己诏,承认赵光义这一支德不配位,自愿把东宫储君之位传给赵匡胤的七世孙赵伯圭。

    这样的骚操作,让李纲等人瞠目结舌,但是一点反驳的意见都提不出来。

    他们当然知道李茂这么强势的安排绝对另有用意,但作为士大夫的一员,儒家的弟子,当然愿意三纲五常回归正统,不但不能反对李茂,还得配合李茂。

    这件事一宣布,内阁大学士们哪怕忙的吃饭喝水的时间都不足,也抽出时间在李纲的府上商议了一番。

    欧阳珣连连摇头,“李茂这一招,简直就是釜底抽薪,赵伯圭我没有见过,但据说今年还不到两岁,一个两岁的奶娃子做东宫太子,将来不就是汉献帝吗!”

    朱胜非这些天经手了无数银钱,但都是一笔笔账目,眼睛都有点对眼了,听了欧阳珣的话,忍不住反驳道:“不管李茂有什么目的,让皇位正溯回归本源,这是天大的好事,太祖在天之灵想必也会欣慰啊!”

    李纲和宗泽等人交换了一下眼神,正因为这一点,才让他们一点脾气没有。

    这天下是赵匡胤打下来的,如今又回到赵匡胤后人的手中,谁能挑出半点不是?

    别说他们,天下的士子,宿老名儒们,怕不是集体要嗨翻天,是谁解决了五代藩镇之祸源?是谁提出与士大夫共天下?是赵匡胤啊!

    人们再次见识到了舆论的力量,无论是某人圈定的罪己诏,还是东宫太子的归属,被信安军炒的热火朝天,再次占据大义名分,然后顺便把自己的私事儿给解决了。

第九二六章 封藩() 
李纲看看左右,“诸公,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官家的龙体一天不如一天,秀王真的入主东宫,麻烦可是不小。”

    秀王就是还不会走路的赵伯圭,册立东宫太子的旨意还没有颁布天下,但该走的流程必须有,顺理成章的先加封为秀王。

    在座的哪个没读过几车的书本,赵伯圭这是奔着汉献帝第二去的,这一幕也像极了当年柴荣丢掉后周江山,同样的身体不好,而登基的柴宗训又年幼。

    神宗皇帝当年梦到南唐后主,赵佶就在那一天出生,这多少有些戏说成分,但眼跟前的事实点滴不假,同样是窃国的套路。

    欧阳珣有些丧气道:“拦不住的,李茂既然打了这个主意,就不会容许别人破坏,我们只能在这个范围内腾挪,难道还能再来第二次靖康宫变?信安军可不是吃素的,远不是李邦彦之流可比,是真的敢杀人,我等不怕死,但我等死了,还有谁能稍微制衡一下李茂?”

    欧阳珣这话说到了点子上,只要李茂没有谋朝篡位,一天没有把赵宋江山变成李家天下,他们还有闪转腾挪的余地,一旦撕破脸,信安军直接使用武力,那真是半点的机会都没有。

    一直默不作声的宗泽突然说道:“既然拦不住,那就只能和折可求与刘延庆等人通气了。”

    李纲见宗泽欲言又止,“汝霖兄,有什么话尽管讲,我们身处这样的境地,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只要对江山社稷有用,畅所欲言便是。”

    宗泽见其他人也看过来,把心一横道:“内阁不是刚刚收到消息吗!杨幺流窜到了荆湖北路,甚至拿下了江陵府,钟相也在进逼江南,而折可求却跑回了西北,秦桧去了夔州路,这些人哪个不是想做李茂第二,甚至还有更大的野望,与其这样,不如继续之前范宗尹的藩镇之法,但只要略加变通,必然会让李茂和其他镇抚使手忙脚乱。”

    李纲见宗泽说的底气十足,拱手作揖道:“愿闻其详。”

    宗泽只说了两个字,“封藩。”

    李纲等人豁然开朗,他们都是聪明人,一下子就想到了宗泽这一招的厉害之处。

    首先是李茂不可能反对,也没有脸皮反对,皇位都回归了赵匡胤一支,那么作为赵佶,不能亏了自己的亲儿子吧!

    赵佶的儿子不少,如果都封与藩国,并且让王爷们就藩,不但可以在名份大义上压制各地的镇抚使,还能让朝廷和宗室摆脱李茂的钳制。

    至于宗泽说的联系折可求和刘延庆,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通过京城之事,洞庭湖之事,谁都能看出来折可求和刘延庆靠不住,但正因为靠不住,才好让他们把水搅浑,让李茂和信安军顾此失彼。

    宗泽的这个想法,不算新鲜,汉初刘邦把国家封建给儿孙,造成了刘濞之乱,后来朱元璋分封朱家天下,也发生了朱棣靖难之役,所以不但不新鲜,还是一步后患无穷的臭棋。

    但对李纲等人来说,这是最有可能实现的阳谋,毕竟范宗尹起了一个坏头,恢复藩镇广置镇抚使,已经弄的一团乱,那么再分封藩国,让赵佶的儿子们就藩,再坏还能坏到哪里去?

    李纲等人这些天忙碌的做着本职工作,将各自分管的那一摊打理的井井有条,劳心劳神之外,也看出李茂的用意是把他们拴住。

    但该有的斗争必须有,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否则几代人吃赵家的皇粮,不能白吃啊!

    艮岳之内,秋意盎然。

    李茂打算明天就离京北上,临走前来见赵佶一面,有些话很有必要交代一二。

    赵佶被迫写下罪己诏,把皇位传给赵伯圭,心里不痛快却又无可奈何。

    赵缨络按照李茂的喜好,冲泡了一壶茶水,给父皇和李茂倒了一杯茶,然后就冷场了。

    李茂示意赵缨络坐下,“陛下,臣明天就要带兵北上,女直人在北方寇边,臣决定这次即使不能彻底解决女直人,也要让他们再也无力针对大宋。”

    赵佶老眼瞥了瞥李茂,语气略带一点点破罐子破摔道:“等到那个时候,有没有大宋还是两说呢!”

    李茂笑了笑,“陛下,有句话说的好,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边患从来不是小事,早年间有匈奴突厥,近的有五胡十六国,这都是教训和沉痛的记忆,燕云旧地是怎么丢的?还不到二百多年,陛下应该不会忘记。”

    赵佶现在懒的听这些国家大事,反正跟他一文钱的关系都没有,他不过是一个傀儡,想多了是给自己找罪受。

    但是李茂提到异族,赵佶忍不住轻哼一声,“李爱卿的信安军是怎么起家的?还不是借助唃斯罗人,党项人,如果没有那些异族人帮衬,李爱卿能有今天?过河拆桥可不好啊!”

    “陛下说的是,但是和臣所说的异族有不一样的地方,这里面还牵扯到一个文化认同,陛下当初伐辽的时候下过一道圣旨,让北伐大军不得对辽国汉人动刀兵,臣当年抗旨不遵,但有一点认同陛下的看法,甚至更进一步。

    为何?因为臣觉得契丹人已经不算是异族,他们崇拜,并且融入了儒家文化,耶律延僖都说恨不得生在天朝中国,这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所以臣伐辽之后,并没有对契丹人压迫太甚,而契丹人,辽国汉人,也很快的融入到了大宋,臣的信安军也是如此,已经被大宋同化了,是大宋的一份子。

    然而女直人不一样,他们刚刚崛起,还没有接触汉人儒家的机会,因此他们非常危险,有可能颠覆大宋江山”

    赵佶没往心里去,但是一旁的赵缨络听的很认真,她在信安军中,在燕京呆的时间不短,感触更深。

    特别是近年来可以随意出入王府,对李茂的话深表赞同,如今在信安军治下,无论是唃斯罗人,党项人,还是契丹人,已经慢慢的融为一体,甚至多有通婚。

    她相信再过百年时间,契丹人和党项人,将成为历史上的名字,因为本身已经融合在了一起。

    李茂以此打开话匣子,还没等他说到正题呢!一个女官小步快跑来到李茂身边,低声说了几句。

第九二七章 主动权() 
赵佶和赵缨络听的清楚,是内阁大学士要进宫见驾,自从赵佶恢复帝位,鲜少能见到外臣。

    这也是赵佶暗气暗憋着恼之处,因为李茂明目张胆的剥夺了他作为皇帝的尊严,明确的告诉旁人他就是一个傀儡。

    李茂笑着点头,转首对赵佶说道:“陛下,每月初一和十五举行一次大朝会,应该可以吧?臣之所以限制朝臣们入宫,也是为陛下的身体和安全考量,人心啊!最难琢磨,若是有人心向赵桓,在金殿之上一怒拔剑,后果不堪设想。”

    赵佶闻听色变,他没有亲眼目睹过靖康宫变,但是绝对不想经历那样的事情。

    而且正如李茂所说,赵桓可是做了不短时间的皇帝,他都能言语蛊惑孙傅张叔夜,赵桓就不能?真要是发生点意外,后悔药可没有卖的,如此说来李茂当真还有些好心在内。

    李茂不是危言耸听,他自认看人的眼光很准,有历史上的记载和眼跟前的行径相互印证,无往不利。

    但自从历史来了一个大劈叉,他也不敢保证看人百分百准确,历史上就没有秦桧走的这一步,而秦桧可是左右了两宋之际的强力人物。

    说明他的这对翅膀造成的蝴蝶效应已经开始放大,今后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不会太让他意外。

    正这么想着,意外接踵而至,内阁大学士们来到艮岳,李纲起头,当着李茂的面把内阁草拟的封藩建议摆在了桌案上。

    李茂在细节之处把控的很好,先把这份公文递给赵佶,赵佶一边看一边脸色变换,身子轻轻发颤,这让李茂心里生出一丝不妙的预感。

    果不其然,当李茂看完了这份封藩之书,有种被敲打了一闷棍的恼怒,却又无法当场发作,因为李纲把一切都算计到了。

    李纲的眼神有些复杂,但依然没有退缩和李茂对视,“凌云,范宗尹犯了大错,封藩可以将这个错误尽可能的弥补,我相信凌云的眼光和格局,一定会同意封藩之书,这也是对陛下的补偿,凌云以为如何?”

    李茂着恼过后,脸色丝毫不变,闭上眼睛思考了一会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