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老汉家最值钱的就是那头黄牛,已经十五岁了,在牛龄中算是高龄了。
就是因为这头黄牛,他才能租种了钱家的十五亩土地,而且还是上好的水田。
张老汉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女儿出嫁了,嫁的不太远,就在邻村,而且还是换亲!
这种接亲的方式在农村很常见,就是两家人都有一子一女,然后两家结亲,你家儿子娶他家姑娘,他家儿子娶自家姑娘!
这样一来两家就更亲了。
张家之所以能够换亲,也都是因为那头老黄牛,这头黄牛可低五个人的劳动力,换亲之后,两家人自然都收益了。
光说话也没意思,陆山叫汪二喜拿了一瓶酒和一只烧鸡还有一包花生,三个人就围着桌子吃了起来。
张老汉也不是笨蛋,看到人家拿出了烧鸡和白酒,就知道人家不是没吃的,而是就着这个由头给他钱的!
当下张老汉对陆山的感激不得了,谈话之中真话也渐渐多了起来。
“先生,这就真好喝!”张老汉滋了一口,美美道,“多少年了,没喝过这么好喝的酒了!”
“老伯喜欢,我给您留两瓶!”陆山笑道,村民是最淳朴的,只要你真诚的对待,他们会把心窝子掏给你!
“不,这使不得,使不得,我能够有机会喝上一杯就已经是幸运的了!”
“酒酿出来就是人喝的,没关系,我那里多着呢!”陆山笑道。
“那老汉我就多谢先生了!”
“二喜,取两瓶就给老伯,免得明天早上给忘了!”陆山吩咐汪二喜道。
“知道了,先生!”汪二喜起身去取酒了。
“老伯,我看你印堂暗淡,紫府之中隐隐的一层黑气,最近似乎有一灾劫?”陆山虽然没有多么吩咐的农村工作经验,不过他却知道,中国这个古老的封建社会,密信已经深入到国人的骨髓里,只要是涉及到鬼神,那越是愚昧的地方越是会被相信!
如果他有时间,相信也可以从张老汉嘴里问出实情,可那不是他想要的。
但若是以鬼神的方法,倒是很快的能够将实情问出来。
“先生如何得知?”张老汉三倍酒下肚,一股热意上涌,对陆山的戒备之心早就消失的干干净净。
“我早年的异人相授,学会了一点儿相面之术!”陆山老神在在道。
“先生还懂得相命?”张老汉惊讶的张大嘴巴。
“会一点点,经常说不准的!”陆山道。
“先生,您能不能给我看看,看怎么才能让我儿子和儿媳妇回来?”张老汉仿佛溺水的人抓到了一个救命稻草问道。
“老伯,您的儿子和儿媳妇怎么了?”陆山问道。
“三天前,我儿子和儿媳妇去县城集市上卖东西,这一去就没有再回来,后来听同村的回来的人说,她们被拉去当壮丁了!”张老汉叹息一声。
张老汉的儿子张元熙是远近闻名的猎户,从小就十分好动,不太安分,娶妻生子之后倒是好了很多,这一次他们打了一些猎物,妻子小娟也织了一些粗布,打算到集市上买掉,然后买些家用物品回来,谁知道,两人这一去都没能够回来!
同村的人回来告诉老汉夫妇,两个人被城里的“自卫军”跟征用了。
这可让张老汉夫妇急坏了,张元熙如今是家里的唯一的大劳力,他要是去当兵,那家里的天地可就没人种。
没人种地,那一家老小吃什么喝什么,何况连媳妇儿也一块儿被征用了,那老的老,小的小,这日子该怎么过?
老两口呼天抢地,那也没有办法,小老百姓怎么跟有枪杆子的斗?
就在这么着彷徨的过了两天,四处托人打听,却不想有一场祸事将领了!
一群大兵冲进了村子,说是征收军粮,每户至少两百斤!
两百斤粮食可不少了,这临近秋收至少还有好几个月,两百斤粮食那可就是一家五口人近两个月的口粮!
下云村又不是什么富裕的村落,常年也就维持一个温饱水平,这粮食要是一征,那全村老少就要挨饿了!
村长带头求减免一些,但人家不答应,说是上面制定的规矩,按照劳动力征收,一个劳动力一百斤!
老张家,张老汉刚刚四十九,不到五十的免征的条件,张大娘也是,因此老张家四个劳动力!
这就是四百斤粮食!
这四百斤粮食张老汉倒是拿得出,可是给了粮食,一家人吃什么?
张老汉一咬牙,交了粮食,但是,却想不到,自己家里的那头黄牛让“自卫军”个看上了,二话不说,拖了就走!
这张老汉哪里肯依,上前一把拽住缰绳,就是不肯!
然后即上来两个人拼命的拽张老汉,于是,就扭打了起来。
最后那牵牛的人,拔出手枪来,对天连续开了三枪!
张老汉惊吓之下,这才松开了缰绳,家里唯一的一头黄牛就这被牵走了。
看着这样一群人耀武扬威的赶着牛车,满载这粮食离去,全村老少默默的站在村口,敢怒不敢言!
临走之前,那些人还冲着村民们站立的地方前面,连续开了数十枪,打的地上一片碎石乱飞,子弹没有伤着村名,飞溅的石头倒是伤了好些个人!
第三百九十五章:下云村调查!呼叫月票!()
“混账,该死!”愤怒的陆山差一点没把自己手中的酒杯给捏碎了,这可是张老汉家相当值钱的一套瓷器了。
“先生,你说什么?”张老汉眼圈红红的问道。
“没,张老伯,您继续说!”陆山忙掩饰过去道,张老汉说的应该是“自卫军”唐聚五的部下。
唐聚五的队伍扩张太快,必然会让很多社会闲散人员钻了空子,泥沙俱下,军纪难免会得到有效的监督!
尤其是刚刚站稳了脚跟,很多方面需要梳理整顿,这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平静下来,陆山也有些理解了,这不是这些人的本意,只是下面的人无法无天惯了。
好在他们还有所顾忌,只是抢走了粮食和耕牛,并没有伤人!
但是这也不是这些人逃脱处罚的理由!
“他们抓走我儿子也就罢了,可我那儿媳妇是个女人,再说孩子还小,还要喂奶,这让我们老两口怎么办?”张老汉想起那还在襁褓之中的孙子,老泪顿时下来了。
“实在是太混账了!”陆山骂道。
事实上部队拉壮丁这种事情不新鲜,可也要有个度,拉了人家丈夫,还把人家媳妇也捎上了,哪有这样的事情,这还有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
这不是害了这一家人吗?
自卫军是自发组织起来抵抗日寇侵略的,同时不也有报国护家乡的责任?
居然派兵到乡下来强征军粮,还强行拉走了老百姓的耕牛,粮食没有了,还可以想办法,只要渡过这段青黄不接的时候,等地里秋粮收上来,就有了。
可耕牛那是一家人的希望,没有了耕牛,就不能租种更多的田地,没有田地。哪有粮食,一家人的温饱都变成了问题,这等于断了张老汉一家的希望!
这要是是东纵的人,回部队后第一个要杀的就是他!
问题出在。这是唐聚五的部队,现在部队还没有整编合并,这件事就不太好办了,而且这恐怕非个案!
这伙“自卫军”如此嚣张跋扈,怕不是第一次干这样的事情了。
东纵――自卫军已经下达的关于土地改革和减租减息的基本政策。不知道在这里有没有施行?
按照陆山的计划,土地改革和减租减息政策公布之后,就会相应派出工作著到各村镇进行工作指导和监督,以防止下面的人员出现以权谋私的现象,导致本来一项惠及农民的政策变成一项恶政!
“张老伯,我这一路走过来,听说的都是一项政府的新政策,不知道你听说过没有?”陆山问道,这里也算是新政权的核心区域了,土改和减租减息的政策应该不会不知道吧?
“先生说的是减租减息吧?”张老汉叹息一声道。“这要是施行起来,那对我们这些老百姓来说可就太好了,但是,这很难”
“很难,为什么?”陆山惊讶道。
“现在离秋收还有三个月,谁知道三个月后会怎么样呢?”张老汉道,“就拿我租种的钱家的地吧,已经同意了按照新政府的规矩,把租子减掉两成,这样的话。我每亩地可以多出五十斤的粮食来,十五亩地那就是七百五十斤,加上我自家重的五亩地,按照现在的税赋。今年的收成一般的话,可以留八百斤粮食,比之前多了两三百斤,但是,自卫军一次征收军粮就四百斤,他们这一走。一切都回归从前,那么实际上我们非但没有任何好处,反而白白损失了四百斤粮食,这只是明面上的,还有其他方面,若是再有军队来征收军粮,我们那点儿口粮根本经受不住”张老汉给陆山算了一笔账,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陆山一瞬间愣住了,老百姓淳朴善良,可他们并不笨,并不傻,反而在某种程度上非常有智慧,也具有一定的长远目光。
他们考虑的不错,如果自卫军一离开,他们又要回到从前,甚至还因此而被连累,日本人不是以“通匪”的罪名屠杀了三千平顶山的百姓吗?
就因为自卫军数次从平顶山路过,他们没有给日军通风报信,他们就屠杀了整个平顶山的百姓!
陆山意识到,如果这个问题不处理好,很容易让本来支持自己的老百姓心生怨恨。
因为日军一旦大部队进攻,必要的撤退和放弃是肯定的,但有些后果就要放弃区域内的老百姓去承受了。
坚守防御,那是肯定不行的,可怎样才能消除老百姓心中的顾虑呢?
停征军粮!
只有这样才能让老百姓切实的感受到新政权是真心的为老百姓出头的,为打击日本侵略者的存在的。
想到这里,陆山不禁为自己购买了十万担大米的决定感到庆幸,有了这么一批粮食,加上之前缴获的和从一些不法商人和地主没收过来的粮食,那么支撑半年问题不大。
陆山没有直接会指挥部,而是找了一个小村子借宿,其实就是想了解一下民情。
毕竟他制定的东西都是闭门造车,他认为是对给老百姓带来实惠的政策,但实际上施行出来会有出入,而且还会引发诸多的问题和矛盾,实地调查一下,也是让自己做到心中有数,而不是一味的靠想象制定政策!
一种制度的灭亡,往往需要文明的进步才能带动,实际意义上的制度并没有灭亡,比如说税收政策,那基本上都是一脉相承的,而整整是制度恶化的还是人本身!
如果严格按照制度来办事,那这世上就没有贪官了,当制度也会制约发展。
所以说要打破先有的制度,就必须有一个适合他的土壤。
向前半步那是巨大的进步,向前一步,那是突破,向前三步,那就是深不见底的悬崖了。
陆山意识到自己走的太快了,在没有取得一个相对可以保持的住的根据地就开展了土改和减租减息。
这项政策本身没有错,错就错在它实施的时候不当,这里面固然有他争取民心的想法,但这么做反而害了百姓的话。他宁愿不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