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上皇的一片苦心,定会感动无上皇,感动天下人的!”王晨也没再和赵桓多说什么,以有事要忙告辞了。
也就在王晨与赵桓这次说话的当天,派到金国境内的密探传回来情报,说回师国内的金军一部精锐,在草原上与东征的西辽军队展开激战,结果耶律大石不敌溃败。这支由完颜宗弼率领的金军精锐人马在继续追击,估计耶律大石能率主力人马完全撤离,已经是很不错的,根本不要想收复故辽之地。
在听王晨说了这事后,虞允文有点小心翼翼地说道:“元帅,相信耶律大石也猜到金军的回师是因为我大宋与金人签订和议,停止了战争之故,他们一定恼于我们的反复无常,以后肯定不愿意与我大宋合作。”
“不愿意和作又如何?”王晨不以为然,“经过这几场战役,我大宋军队的士气得到了根本的改变,百万雄师,足可以傲视天下,不需要与任何国家合作对付谁,以后啊,只有他们合作起来对付我们的份了。燕云之地收复,北方胡人南侵的大门被关上了,以后他们想南侵,只有做梦的份。接下来,是要我们继续北征,收复曾经属于我汉人的地盘,复盛唐疆域的时候,到时无论是女真人,还是契丹人,或者党项人,都要乖乖地臣服于我大宋的脚下。”
“元帅,卑职多虑了,”王晨说的这般豪气,虞允文心里的一点担心也消失,有点不好意思地解释道:“元帅,卑职只是觉得,我们这样做,让残辽的力量被削弱,以后可能会因为我们失信而转投向金人,共同对付我大宋!”
“共同对付我大宋又如何?”王晨依然不以为然,“国与国之间的相处,并没有永远的友谊,利益是永远的,为了利益,什么事都可以去做。辽人与我大宋交战百年,相对于金人来说,他们与我大宋的仇恨更加的深,现在损他们一把又如何?当作对他们的报仇吧!以后,我们肯定会与契丹人起冲突,盟友变敌人,只是时间的问题。想想两年前,我大宋还与女真人联合攻打辽国。”
“元帅说的不错,国与国之间,只有永远的利益,而没有永远的友谊,”听王晨这样说,虞允文也马上接受了这样的论点,他笑着说道:“元帅,此次金人彻底被我们打惨了,估计几年内都没有实力南侵,那你说,接下来我大宋最容易起冲突的地方除了燕云之地外,还有什么地方?”
“当然是西夏!”王晨指着桌上的地图,青海那一片地方说道:“彬甫,想必你也知道,现在我大宋军队的短板就是骑兵的缺乏,没有足够数量的马匹,要建立一支精锐的骑兵那是痴人说梦。我们现在虽然迫使金人每个提供八万匹战马,但这不是长久之计,他们可以随便找理由断供,所以我们必须自己想办法。青海一带是非常好的牧马地,特别是青海这个大湖附近,能放牧的马匹数量绝对超地我们的想象。但现在这一带在西夏人的掌握之中,为了夺回这块原本属于我汉人的牧马地,接下来,我们肯定要与西夏人作战。”
王晨如此肯定的话语让虞允文挺是震惊。
第二百二十章 准备工作先做好()
虞允文当然震惊,毕竟现在我大宋与金人正在进行这般大规模的战争,而在这次大规模的战争中,原本与金国联盟的西夏人,并未有什么动静,最多只是虚张声势。
要知道,在与我大宋军队打战之前,金人可是一再要求西夏出兵,共同攻打大宋的。
这样的情况下,要对西夏人动武,那有点师出无名,会让天下人愕然。
但有一点虞允文认同王晨所说,要想办法将青海一带的牧马地尽快夺回来。没有好的牧马地,就不能持续的产出良马,也就不能组建一直精锐的骑兵。没有精锐的骑兵,怎么可能打败北方游牧部落?
自大宋立国以来,就是苦于牧马地失去,没办法得到更多的良马,因此才没办法建立强大的骑兵,没办法与盛唐一样,在和游牧部落交手时候占上风。
不过要夺青海之地,与不能攻西夏,又相互矛盾,虞允文一下子没理清思路。
“彬甫,你不要担心我大宋对西夏出师无名,”王晨意味深长地笑笑,“要打仗吗,任何理由都可以找出来,连金人南侵我大宋,他们都有冠冕堂皇的理由,我大宋收复故地,有什么不能做的?青海之地,在唐朝时候就是我中国的领土,必须要回到我大宋的怀抱中才行。”
说这话时候,王晨是一脸的坚定,当然也是一脸的“无耻”。
听王晨这样说,虞允文也终于明白过来,没再说什么,跟着王晨哈哈大笑起来。
他完全被王晨的激情所感染。收复河山,复我疆域,及至开疆拓土,这是任何一个武将都渴望做的事,虞允文也是一样。如今看到了希望,我大宋军队的力量得到了空前的增强。连强大的金*队都这么快被击败,王晨这番话充满了诱惑,如何不让他浮想联翩?
想到有朝一日,大宋的铁骑驰骋在天山脚下。胡人部落臣服于我大宋,虞允文想想就激动。
王晨不是一直在说要复汉唐时候的雄风吗?丢失已久的天山、西域,如果有一天重回到大宋的怀抱,那是件多么激动人心的事?虞允文渴望自己终有一天,率领大宋铁骑,征战在青海、驰骋在天山南北。如果他有一天能刻石记功于燕然,必将永载青史,就如盛唐时候的李靖、李世勣、裴行俭一样。
“元帅,卑职希望有一天,能率军征战于青海之滨。驰骋在天山、燕然!”满心激动的虞允文,在王晨面前傲然站立,大声请命。
王晨伸手拍拍虞允文的肩膀,大笑道:“你肯定会有那么一天的,希望我也有!”
说起这件事后。王晨也将一支特别行动队召集起来,将他们派往西夏境内,负责打探西夏境内的情况,当作他们进一步的实战训练。再令率军镇守太原,在后续的行动中没太多表现的韩世忠部,派出人马往西,加强训练。争取早些适应高原地形。
同时他也传令给镇守与西夏接壤的麟州、府州、丰州的几位折姓大将,折可求、折可同、折可致等人,让他们做好与西夏人开战准备,严防西夏人可能的入侵。
要想持续获取战马,那青海之地必须要尽快得到,王晨不介意很快就与西夏人交手。
而要与西夏人交手。有一支现在并没过多调动的军队,王晨是必须要依仗的,那就是折家军。
现在的折家军主力,主要还在麟州、府州、丰州等与西夏接壤的地方。而折家将系列中,主力将领也仍然在这一带。特别是折可求这个主镇麟州、府州、丰州的折家当家人,在这一带镇守了多年。
随着老一辈的折家将相继离世,现在折彦质和折可求成了折家军中的顶梁柱。
折可求是现在折家将中辈分最高、年龄最大者,是折家的当家人,他在折家中的威望无人可比。
而折彦质是折可求之兄折可适之子,比现在主镇麟州、府州、丰州三州的折可求小了一辈,但地位却已经在折可求之上,不过因为家族的家规所定,折彦质还是要听从折可求的话。
与折可求同辈的折家将还有折可久、折可与、折可规、折可通等人,但他们的能力都不怎么样。倒是与折彦质同辈的几个人,折彦文、折彦适、折彦若、折彦颜、折彦野等,在军中逐渐露了头角。
大宋军中武将成一系的情况很严重,这些折家系的将领,与折可求同一辈的,现在都在麟州、府州、丰州一带,而与折彦质同一辈的都在其军中。但无论是在麟州、府州、丰州的折家人,还是在折彦质军中的折将家,折可求有什么命令,他们还是不敢不从的,连折彦质都是这样。
王晨非常想改变这种小集团、山头主义的情况,但为了保持麟州、府州、丰州一带的稳定,为了提高折彦质部的战斗力,并没将他们折散,甚至这次北伐时候,也没动用折家将的力量。
当然,他这样做,目的就是防止西夏人的趁火打劫。
但与金人之战停歇后,他要采取行动了。
折彦质手下的折彦文、折彦适能力都很不错,王晨想将他们弄到自己帐下。
他这样做,目的有二,一则想削弱这种武将家系的力量,避免生乱;二则让自己麾下能战的将领进一步增加,并能影响到折家将这样的老牌武将家系力量,进一步增加自己的影响力。
与折家将相比,在前些年非常有名望的种家将,随着种师道,种师中的殒落,已经人气不在,后辈的种家人,在随种师道、种师中征战过程中,已经全部战死,仅有的种家人,还是旁室左支。
在征战中,王晨一直渴望手下能征善战的将领越来越多,无论是折家将、还是种家将的后人,他都希望能将他们搜罗到手下,让他们为国征战。
他相信,这些家系的后人,血性依然存在,他们自幼长于军中,对军旅生涯会更加熟悉,只要能力还可以,稍加调教,就是一员战将。
在做出这些安排以后,王晨也给折彦质去了一份密信,将他的安排说明,要折彦质给折可求写一封信,将大概意思讲明,要折可求做好讨伐西夏的准备。
………………………………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距王晨率军抵达幽州近两个月了。
在王晨的治理下,幽州一带已经慢慢安定下来,并呈现一定的繁荣。
幽州是内地联系关外的一处重要关隘,来往内地与关外的行商之人非常多,宋金两国之间的战事停下来后,行商之人也多了起来。不过现在对贸易方面王晨还是严格掌握,决不让那些关乎战略的物质,比如铁器、硝石等物流出燕云,但这样也阻止不了行商之人赚钱的热情,他们从关外贩了很多东西入关售卖,幽州因此慢慢热闹起来。
与幽州类似的是,其他燕云之州也在慢慢恢复秩序,一些因为害怕大宋军队占领后施以报复手段的当地汉人,在打探到大宋军队占领燕云之地后没有任何屠杀的行为,还非常礼待当地的汉人,甚至官府免除了燕云之地三年的赋税,这是天大的好事,许多逃离的人听到此消息后,纷纷返回燕云。
许多跟随金人逃离的人,到了北地后,生活都是无着落,而且他们听说,大金国要强制遣返北地所有的汉人,被遣返者财产都要充公,这消息让他们害怕的同时,也纷纷起了主动南归的念头。
一时间,关内关外,到处都是南归的汉人。
金人依照协议,也开动动员并逐步遣返北地的汉人。只不过他们做这些事并不是很情愿,也想趁机捞一把,结果引得汉人越来越恐慌,争相南逃。这也给金国及燕云之地带来的新的隐患,初步击退了耶律大石进攻的金人如临大敌一样,将国内大部兵力都动员起来;而燕云一带的宋军也是如此,怕出现骚扰的王晨,也令全部人马,都处于最高戒备状态,以免形势失控。
北地的汉人因为各种原因陆续南下,回归燕云一带,这让王晨挺是欣喜。
如今的燕云一带,因为大量人口的逃离,显得挺荒凉,许多村镇都没有居住,许多田地抛荒,王晨希望诸多的汉人南归后,能彻底改变这一带的荒凉景象。
他在下令全军戒备,以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