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烈-第2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麒正在吃得满嘴流油,闻言一擦嘴说道:“都送去了,我们这仗可真是打得轻松,伤亡不到两百,俘虏了四万多,军械粮草缴获无数,战士们打的大仗就数这次好打了。”

    李佐国露出微笑:“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安禄山的军队打不了下风仗和硬仗,不过最主要的是我们已经太强了,吃完了饭就命各营回营,再休息下。”

    李麒不解的问道:“为什么不一鼓作气攻长安?现在儿郎们士气正高。”

    “我们也给李亨两天的时间准备逃跑啊,这样一攻李亨万一被抓住了怎么办?我们的军力已经展现给唐军看了,要是聪明的话领军的将领会带着李亨离开的。”李佐国笑道,随后脸色严肃了起来:“要是李亨不走,那么我也不介意俘虏一个大唐的太子。”

    安庆宫已经乱了,内侍和宫女们都在收拾东西,宫里的规矩这时候已经没人理会了,安西军就要打进来了,能够跟随太子走的宦官和宫女毕竟是少数,六千人的内侍和宫女留下来的只有各自保命了,谁知道安西军进城之后是个什么章程?

    李亨愤怒的将手中的一本书砸向跪在面前的尉迟长龚:“废物,就这样放弃了吗?打都不打就要我逃跑,长安丢了我怎么向父皇交代?”

    尉迟长龚抬起头坚定的说道:“太子,长安已经不可能守住,只有突围南下,收拾兵力再与安西叛兵决战,您呆在长安就只有落在安西军手中了。”

    李亨气呼呼的说道:“不是还有十万兵?怎么安庆绪来了能够守住,李佐国一来你就直接劝我逃跑?”

    尉迟长龚深吸一口气,脸上露出痛苦之色,作为将军尉迟长龚不愿意逃跑,但是他知道如果不走就走不了了,双方士兵的战力不在一个档次上面,何况尉迟长龚深知长安的一些大户世家是个什么德性,现在外面的两家分出了胜负,估计会有不少人想着要将长安献出去谋求富贵,长安已经是死地。

    “太子,臣愿死守长安为太子断后,大唐国运系于太子一身,臣无能,就让臣和长安共存亡吧,太子您一定要走,不然大唐就真的没有希望了,长安的守军在安庆绪手中损失巨大,现在要守住那么长的城墙完全是不可能的,请太子速做决断啊。”尉迟长龚连连磕头,声音惶急。

    李亨这时已经从愤怒中清醒了过来,苦笑道:“长安就这么丢了?我怎么面对天下人?那个当年的一个小小武官,现在已经那么强了。”

    尉迟长龚说道:“太子在则大唐还在,请太子立刻动身,安西军击破安庆绪部没有消耗实力,随时可能对长安发动攻城战。”

    李亨长叹一声:“走吧,尉迟将军你也不必死守长安,保护吾出城吧,其他的人我不相信,我怕到时候直接将我送到李佐国面前去了。”

    尉迟长龚一愣,确实是这个道理,就点头道:“那好臣一定保护太子殿下安全南下,现在请太子速速准备启程。”

    李亨还想说什么,但是话到嘴边化作一声叹息,转身往殿后走去,站在身后的李辅国连忙跟上。

    李亨脚步急急在回廊之下行走,身后跟了十几名侍卫和宦官,这时整个安庆宫都是乱串的内侍和宫女,李亨先是大怒,随后浑身无力,自己没有办法保住这份基业,当然也保不住这些宫内人,一名宦官身后背了一个包裹从回廊一侧冲出,差点撞上了李亨一行人。

    李辅国上前一把推开这个宦官,大吼:“张朝臣,你这奸徒,干什么去?”

    那宦官张朝臣是李隆基的淑妃的管事太监,李隆基出逃连淑妃都没带,张朝臣当然也就留在了宫中,这时听说了太子要走,连自己伺候的淑妃都顾不得了,收拾了东西就想出宫去,没有想到会碰见太子。

    张朝臣一看太子就在面前,吓得脸如土色跪倒在地:“奴婢该死,奴婢的家人都在长安,奴婢想回家去,就算死也和家人在一起,太子饶命啊。”

    前面说得凄凉,最后直接暴露了怕死的样子,李辅国骂道:“现在想跑?太子面前如此,洒家杀了你。”就要命身后的侍卫斩杀张朝臣。

    李亨摇摇手,有气无力的说道:“算了,是我无能,不能护住长安,让他去吧。”说着就往前走,看都没有再跪着的张朝臣一眼,李辅国狠狠的瞪了张朝臣一眼,跟上李亨扶住了李亨的胳膊,一行人走进了深宫。

    张朝臣没有想到自己还能够捡回一条性命,擦擦额头的冷汗,站起身就走,但是腿吓软了,起身就摔了个马趴,他急急起身,头也不回的就小跑着离开了。

    在廊下的一丛花树边,一双眼睛看着刚才发生的一切,花树一动,一个身穿小黄门服侍的宦官走了出来,眼中含着恨意盯了李亨离去的方向一眼,这人正是潜入长安的郑春云。

    郑春云对大明宫和安庆宫都非常熟悉,安庆绪攻城大明宫的太监宫女都集中到了安庆宫,人多了之后郑春云混进去也就比较容易了,忍住了一巴掌拍死李亨的冲动,郑春云记得李佐国安排的任务,走到了离自己刚才藏身处不远的一个假山边上,在假山上面掏掏摸摸一阵,假山下面传来一阵声响,假山上一块石头向内缩回去,露出了一个一人多高的洞来。

    郑春云身形一闪进入了洞中,随后又是一阵声响,那个洞消失了,外面一阵寂静,仿佛根本没有人来过一般。

    当晚郑春云就见到了李佐国,李佐国十分惬意的躺在一多条毛皮铺成的床上,郑春云换过了服饰进了李佐国的营帐,一进门郑春云就跪倒在地向李佐国行礼。

    “起来吧,都检查好了,密道都能够用吧?”李佐国问道。

    “常奴将大明宫到安庆宫的三条密道都走了一遍,只有一个入口在靠近城墙的地方被堵住了,其余的两条密道都在。”郑春云恭恭敬敬的回话。

    李佐国挥挥手说道:“不要那么一本正经的,起来坐下说话,我们算是师兄弟,不要像是见了皇帝一样。”

    郑春云脸上露出笑容:“镇守以后就是皇帝,常奴怎么能不恭敬些,大唐的天该换了。”

    李佐国摇摇头:“现在说这些还早,长安都还没有拿下。”

    郑春云说道:“长安唾手可得,横扫天下也是指日可待,为了大都护常奴愿意等着看李隆基的下场。”

    李佐国听见郑春云说道李嗣业,撑起身体正坐:“长安打下来就是我们的极限了,需要消化占领的地方了,李建勤那边送来的情报我才看了,我们攻得太快,很多地方不稳,不少的官员还心向李唐,几个县还居然又反了,还有一些人组织起来专门刺杀我派去的官员,毕竟大唐百年江山,人心不可能一下就靠向我们。”

    郑春云说道:“常奴知道,安西军中不少战士都是胡人,很多人都看不惯安西军的组成,认为我们是和胡人没有两样,不过这种想法在官员中居多,底下的百姓倒是不抵触我们,至于这些官员,敢闹事的杀了就是了。”

    郑春云话中杀气森然,李佐国歪头看看郑春云,看着郑春云十几岁的模样,脸上还显得稚嫩却杀气腾腾的说话,不由得笑了起来:“你这小子杀气见长啊,不可能把这些人全部杀完,现在我们是需要他们的,只不过起来明火执仗反对我们的就要杀,特别是那些降了又反的,我会吩咐李建勤去做,不过是在打下了长安之后。”

    李佐国伸个懒腰说道:“此间事了你就会安西去,现在摊子铺得太大,我家里需要一个高手守着,不然我不放心,毕竟就算是安西也有人对我反唐不满,你和师傅在我家坐镇我就安心了。”

    郑春云站起身帮李佐国脱去外衣,然后端起地上的一个铜盆,里面是一盆清水,郑春云熟练的将毛巾搓好递给李佐国净面,说道:“常奴明日就出发回龟兹,镇守请放心,府中的安全常奴回照顾好。”

    郑春云说着脸上一片黯然,李佐国知道他又想起没有保护好李嗣业的事情了,拍拍他的肩膀说道:“那事不怪你,不要老记在心中,回去照顾好我的妻儿,你可是我儿子的师叔。”

    郑春云擦擦眼角,服侍李佐国睡下,然后轻轻吹灭了帐中的灯,转身出了帐篷,那一夜郑春云在李佐国的帐外站了一夜。

    

第五十三章 虎踞长安() 
长安乱了,还能够出城的百姓和世家大户都在准备出城,但是不知道城外的安西军到底是什么态度,结果在大唐守军悄悄的打开了南门放出了一千多百姓出城,结果安西军并未阻拦的情况下,能够走的百姓和大户们就准备出逃了。

    南门打开了一道副门,大约三万多人一涌而出,其中还有不少马车,那是拉着细软财物,这是夹杂在百姓中的长安富户的马车,这次安西军却没有视而不见,在这群人走出长安城不到一里,安西的骑兵出现了。

    这些人大惊之下纷纷回头想逃往长安,但是城上的唐军又怎么敢这个时候开门?而能够逃回南门的人都是出门晚出城并不远的人,安西骑兵非常有经验的在城上唐军射程之外轻轻的一个小弧线的内切,就将大约两万人给圈了起来,跑向南门的人安西骑兵并没有去管,反正跑不远。

    骑兵只有三千人左右,但是面对两万多手无寸铁的百姓却是最大的威慑了,安西骑兵没有大开杀戒,只是勒令被围的人蹲在地上,所有携带的财物和粮食全部上缴,然后将这些人又重新赶回长安城门。

    骑兵就在不远处监视,南门上的唐军也不敢开门,就这样僵持了下来,不多会安西的辎重兵到了,将地上的财物粮食全部装车,至于那些马车,也全部成为运送东西的工具了,随后辎重兵退走,安西骑兵只留下了三百骑在南门外监视。

    城上的唐军在门外的百姓的哭喊中试着开了一半的副门,让城外的百姓进城,结果安西骑兵并没有趁势夺城,这一幕就是要表明安西军的态度,长安城的人口不准走,李佐国现在就是需要人口,长安城常住人口居然能够超过百万,虽说因为战事逃走了一部分,但是此时城内的人口还是达到了六十万。

    此次放百姓出城也是尉迟长龚的一次试探,就安西军的反应,结果发现先前逃走的一千多百姓并没有被赶回来,说明安西军已经放任他们离开了,而且安西军也没有展开屠杀的行动,这对尉迟长龚来说就是能够突围的最好的反应了。

    李佐国并没有闲着,安庆绪留给李佐国的四万多俘虏可是上好的兵源和劳力,李佐国和手下的众将正在忙着整编俘虏,俘虏是不会直接编入军中的,一是影响战斗力,二是俘虏的忠诚没法保证,所以李佐国安排俘虏是先编成一个大营,然后安插进安西军的军官进行管带。

    主要就是进行筛选和甄别,将能够用的士兵挑选出来,进行安西军的军事训练和教育,让他们尽快的成为能够使用的兵力,而挑选剩下的士兵则往安西送去,成为修路大军中的一员,就算是去修路也不是拿他们当奴隶一般的使用,不但饭食管饱,每月还有银子,只不过在干满三年之前是不能拿银子的,当干满三年之后就成为了自由人,那么要到那里去安家就由得他们自己挑选。

    这样将俘虏分流有不少好处,最显而易见的就是不需要用大量的兵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