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敢这样拿朱元璋举例子的,普天之下,除了张佑之外,恐怕再无二人了,众人暗暗咋舌,敬佩之余,却也颇受鼓舞。
尤其是玛丽,她来华日久,对于明朝的历史还是十分了解的,最佩服的就是太祖朱元璋了,闻言得意的冲徐光启一笑:“听到了吗徐大人,不怪伯爵大人能创格物所了,人家这才是正儿巴经研究学问的态度。”
徐光启翻了个白眼儿,有心跟她继续争辩,碍于张佑的话,到底还是忍了下去,别过脑袋,干脆不再看她。
“好啦好啦,你俩别再争了,玛丽小姐,还是说说你这混凝土的配方吧。”郭造卿打圆场道。
“主要成分是石灰,粘土,炉灰,经高温烘烤磨粉,掺杂在一起,加上沙子和水搅拌成泥……”
“听着好像没问题呀,”张佑自言自语,忽然醒悟失言,急忙岔开话题:“刚才你说性能不稳定,怎么个不稳定了?刚才我摸了一下,那不是挺结实的嘛。”
“这次是凑巧,我都不知道怎么回事,您稍等一下,我给你去取前几次留下来的样品。”说着话,玛丽小跑着回了屋,很快又端着一个簸箕跑了出来。
簸箕里有七八块拳头大小的混凝土块,颜色更白一些,玛丽随意拿了一块递给张佑,自己也拿了一块,双手用力一掰,顿时分作两块,再用力捏了一下,其中一块化作粉末,顺着她的指缝落在了地上。
张佑的力气要比她大得多,根本就不用掰开那混凝土块,直接用力一握就变成了粉末。
他笑了:“我想我找到你这混凝土性能不稳定的原因了。”
“啊?不可能吧?就这么握了一下就找到原因了?”饶是徐光启对玛丽的这个发明并不怎么感兴趣,闻听张佑此言,仍旧瞪大了眼睛。
玛丽更觉得不可思议了:“伯爵大人,您不是在跟我开玩笑吧?”
郭造卿和兰琪却对张佑很有信心,前者道:“快点说吧,子诚,不许卖关子。”兰琪,则对玛丽说道:“你可别小看他,,这家伙聪明着呢,没准儿真找到原因了。”
“他要能找到原因,我就……”
“你就如何呀?”张佑笑吟吟地问道。
“我就拜你为师!”
“那倒用不着,”张佑嘿嘿一笑,熟悉他的,都知道他又在打什么鬼主意了,不禁全都竖起了耳朵,
便听他道:“只需要你将这混凝土日后的开发权以及销售权交给格物所就成,不白给,你获得二成的干股以及为这种新生事物命名的权利,另外,日后若格物所以外有人按照你的配方生产这种混凝土用以牟利,你有权利申请格物所出面,向那人收取一定的费用……”
“还有这种好事?”围观的人们眼睛纷纷亮了起来。
“这不是类似英格兰政府颁布的特许令状嘛!”玛丽说道。她所说的特许令状,指的是由英格兰国王颁布诏书,对新近的发明或者新引进英国的技术,授予在一定期限内的垄断权。实际上这是封建特权的一种形式,并非现代意义上的专利——而张佑适才的那番话,其实就脱胎于专利保护法。
这是他灵机一动想起来的,以前并未想过这个问题。
他不是全才,没有听说过玛丽所说的那个特许令状,自然也不知道具体的内容,所以他老实的摇了摇头:“你说的我没听说过,我刚才说的这些,乃是我最近想出来的,用以鼓励人们发明创造的动力,从今天开始,不光光是我格物所的人,任何人有了新鲜的发明创造,都可以跟格物所合作,得到与你相同的权利。当然,利润分成可以商量,之所以只给你二成干股,乃是因为你所做的实验,全部是在我格物所的支持下才能完成……大家都听到了吗?日后你们有了发明创造,将会得到和玛丽一样的待遇。”
“真的吗总管大人?”
“按伯爵爷这意思,只要有新发明,岂不是马上就能发财了嘛!”
人们兴奋的议论了起来,有人问道:“要是我有了新发明不想跟咱们格物所合作……”
他的话没说完就被张佑打断了:“那不行,外人有了新发明,可以不跟咱们格物所合作,但是,咱们格物所内的人若是有了发明,则必须与格物所合作,如有违反,别怪我不讲情面。”
问话之人是个木匠,张佑有点印象,却想不起来他叫什么名字。
他尴尬的挠了挠脑袋,刚要说些什么,旁边那人就道:“老段你傻了吧?发明创造可是件烧钱的事儿,远都的不说,就说玛丽小姐研究得这混凝土,起码也花了上百两银子了吧,要不是所里支撑着,你能拿出这么多银子?哦,花着所里的银子,发明出东西来,自己挣钱?这天下间哪有这种好事嘛!”
那个老段愈发尴尬,争辩道:“我这不就是问问嘛,万一有人抱着这种心思呢?伯爵爷对咱们多好啊,我老段可不是那种没良心的人。”
旁边那人还待再说,张佑摆手制止了他:“不用说了,我相信,大家都是有良心的……另外,其实跟所里合作肯定要比你们自己单打独斗要有优势的多,就比如这混凝土吧,让你建个厂恐怕拿不出那么多银子吧?就算能找到愿意出银子的,能不能给到两成干股怕也难说,就算也给到了,他的销量也肯定比不过咱们格物所,别忘了,咱们可是和宝和店合作的。”
“伯爵大人说的有道理,现在,还是先说说混凝土性能不稳定的原因与解决办法吧!”玛丽早就有些不耐烦,终于找了个话缝插了进来。
第三百二十三章 入宫告黑状()
张佑冲玛丽招了招手,玛丽疑惑的凑近,听他附耳说了一句什么,瞪大了眼睛:“就这么简单?管用吗?”
“试一试,不就知道了吗?”边说边往外走,最后一个字出口,张佑已经出了小院。
“不能暴晒,要随时保持湿润……前些天天气好像一直挺好,难道真的是因为这个原因吗?”玛丽喃喃自语,用的却是英文,搞得众人愈发的一头雾水。
兰琪当先追了出去,紧接着,郭造卿和徐光启也反应过来,跟在她的后面追出了小院儿。
“忘记在什么书上看见过,这种混凝土不能被阳光暴晒,尤其是这样的季节,最好能不时的浇点水,这样干下来了才结实。”张佑随意编了一个瞎话来应付好奇心爆棚的三人,看着他们惊讶的目光,感觉由于水汽蒸发而显得潮湿闷热的天气也不是那么难以忍受了。
许多事情就是这样,表面上看来复杂无比,其实真正的原理却像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而科学研究,就是这个化繁为简的过程与手段。
张佑不是天才,他不过是十分幸运的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罢。
张佑最近太忙,难得来一趟格物所,赵士桢闻讯赶来,两个火器天才加上一个郭造卿,你一言我一语的跟说了许多最近遇到的困难,能解决的他就帮着解决,解决不了的,他也按着记忆,尽量帮他们指明一个正确的研究方向。
兰琪一直陪在他的旁边,虽然很多东西都听不懂,不过感受着三人时不时的佩服目光,仍旧感觉与有荣焉,心里甜丝丝的,如饮琼浆。
“传业解惑”终于告一段落,徐光启和赵士桢满意离开,郭造卿忽然道:“对了子诚,通政使闵廷甲和佥都御史魏允桢上书,言遵化铁冶生产规模太大,每年产生熟铁并精钢凡四十余万斤,尽归内库,导致民间用铁短缺,皇店所售铁器又价格太高,有与民争利之嫌隙,申请关闭遵化铁冶,允许民间冶铁……”
“什么时候的事儿?”张佑惊讶的打断了郭造卿。
“你不知道啊?我还说问问你的看法呢……就是今天早晨的事儿,我去兵仗局办事,听高春河说的。”
高春河本是御马监的监官,原兵仗局掌印恶疾暴亡,张鲸捷足先登,推掌家刘钰接任,可惜他屁股还没坐热乎张鲸就死了,兵仗局掌印的位置自然又落回了李文进本来就想推荐的高春河头上。
“遵化铁冶是怎么回事?”张佑隐隐有些印象,却分辨不出到底是来自后世的记忆还是来自本体的记忆——穿越好几个月了,很多东西已经融汇在了一起,后世种种,反倒如梦。
“那是咱们大明官营铁冶规模最大投产时间最长的铁厂,隶属工部,位于蓟州境内遵化县城西八十多里的地方,日出铁四次,不但能生产生熟铁,还能炼钢。嘉靖八年以后,那里一年可以产生熟地四十多万斤。由于这个冶铁厂所用的劳力大部分都是蓟州六卫所所属的军匠,所以,我对那边很熟悉,去过好多次。”
张佑微微皱眉:“事情应该不是表面上那么冠冕堂皇吧?闵廷甲我不太了解,那个魏允桢可是个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儿,没有好处的话,他不可能这么积极。”
郭造卿呵呵一笑,说道:“你这小子说话忒损,不过倒也贴切……其实说穿了也简单,不过是有人看中这块肥肉了而已。”
“我猜猜,可是原辽东总兵李成梁么?”
郭造卿大惊:“你怎么猜出来的?”
“这还不简单,以前戚帅为蓟州总兵多年,这个遵化铁冶平安无事,如今二位总兵刚刚对调便出了这一档子事,怎么也跑不了李成梁的关系……这个老家伙,本来二镇总兵对调便有点他之意,怎么仍旧不思悔改,新位置没坐稳就开始找事儿了?”
“其实这事儿去年就提过了,得到了工部侍郎丘橓的支持,不过是太傅大人尚在其位,冯保也掌印司礼监,这才没有得逞吧。”
“丘橓如今不是刑部侍郎了么?”张佑对这家伙印象颇深,不免问道。
“嗯,就是因为这件事情他得罪了曾省吾,后来张诚替他说话,这才转到了刑部。”
怪不得历史上这两人一道去查抄张府了,果然是狼狈为奸啊。
张佑皱了皱眉头,内廷外庭势力错综复杂,那李成梁的门子倒是挺广,跟谁都能搭的上话,历史上说他为人圆滑,倒是一点都不冤枉他。
“陛下是什么态度?”
郭造卿说道:“上午刚刚发生的事情,陛下怕是还不知道呢吧。”
说着一顿,又道:“本来这事儿我也不在意,关键魏允桢的奏章中还提到了咱们格物所,说什么为了修建炼钢厂,刚到密云就与当地百姓发生了冲突,日后炼钢厂建好,不定要惹出什么事端……”
“我倒是操他大爷了,”张佑拍案而起:“老虎不发威,真拿我当病猫是吧?不行,我这就入宫见陛下,上次李植弹劾我这小子就在后头捣鬼,我没搭理他们,这一回,说什么也不能轻饶了他!”
张佑连午饭都没吃就带着兰琪进了宫,兰琪顺道去看李太后,他则气呼呼的去了乾清宫。
“怎么了这是?谁欠你银子不还还是咋的?”
朱翊钧正盘坐在炕上批阅奏折,见张佑神色不善,不禁停笔打趣。
张佑没有马上回答,而是先扫了一眼炕桌上高高摞着的那两沓花花绿绿的奏折,跪倒见礼,起身说道:“陛下勤政为民,真是天下黎庶之福……微臣听说,通政使闵廷甲和佥都御史魏允桢申请关闭遵化铁冶,不知道陛下有没有看到这两个折子?”
朱翊钧一愣,说道:“不是去年提过嘛,太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