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千宋-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四女轻轻一笑:“这就叫不是善茬?应该说小孩子急功。这呆久了谁不知道他是县官?这么快就按耐不住要摆现自己。年轻人就是年轻人,回府。”

    ……

    第二天,刘四女就知道自己错了,衙门口竟然贴出了告示:文房失火,本县之内所有衙役名册被烧毁。三天之内,所有在册衙役、县尉、县丞(建康狱丞)到衙门重新造册。如有未到者,以擅自离职处理。

    这下身为衙役的龙头县尉、县丞两人可就慌了。这要不要去造册呢?不去造册以后就没身份了。当然刘家是吃好喝好,但是你要没了那身份,人家还会给你吃好喝好吗?要说人家是知县,只要文书吏部一递,自己也就和朝廷没了干系,以后再敢穿衙门里的衣服出来,那可是冒充官差。一干衙役围了两人问:“怎么办?怎么办?”

    “我们去问刘老爷。”

    刘四女也是头疼,没想到这小子出这么一阴招,三个儿子是指望不上了,只能和刘三商量,最后决定,去!

    ……

    “参见大人。”一干衙役和县尉、县丞约好一般出现在公堂。

    欧阳正摆现官服,左右看看后问:“觉着帅不帅?”

    “……”一阵沉默后,一名衙役牙疼一般哼道:“帅。”

    “哎呀,这小子有眼光。叫什么?”

    “张大牛。”衙役老实回答。

    “欧平!”

    “在!”

    “给他造册,他就是……你要当县尉还是县丞?”欧阳坐下来问。

    欧平没等他说话拿册子念道:“县尉每月俸禄五贯,县丞每月俸禄六贯。”

    哇!所有人一片惊叹,原先就一贯左右的工资,直接翻了五倍。张大牛立刻喊道:“卑职当县尉。”有自知之明,县丞是文官。

    “记上!”欧阳笑咪咪再问:“本官是不是特亲切?”

    “是!”几乎所有人一起回答。

    “这个……”欧阳楞了一会,你们也太踊跃了吧?

    欧平在一边提醒:“大人,只能有一名县丞。”

    欧阳问:“那怎么办?”

    欧平:“明天再说?”

    欧阳一拍惊堂木道:“退堂,明天辰时再议此事。”也不甩一群衙役,自己走人。

    欧平交代:“非衙门造册人员,非有事不得在衙门停留,各位自便吧。”说完他也走。留下一群人大眼瞪小眼。

    欧阳到唯一干净的小屋,脱了官服道:“我还以为多少有一两个能用的人。”

    “即使先前能用,这么几年过去,也早就没用了。”欧平问:“少爷,现在怎么办?”

    “等老刘家应招呗。”欧阳呵呵一笑:“当然我们也不能闲着。”

    ……

    第二天辰时末,没有一名衙役到来。欧阳知道刘家是准备和自己干到低了,他也不着急,和欧平出去闲逛。这么几天下来,再加翻看一些典籍,欧阳算是了解了阳平全貌。要说宋朝确实不凡,竟然有将近20%人口是县城人口,30万人口的大城市有三十多个。当然,这个不会阳平。(可以YY下,如果没有外族入侵,中国将能早一千年进入资本社会。)

    阳平是个中等规模的县城,县城有人口五万,下辖八乡六十一村,农村人口20万。徽宗年代,宋朝人口将近五千万。阳平有二十五万人也不奇怪。每乡每镇有乡役,设户长、耆长,有里胥这样的乡兵差役。村一级一般不干涉,或者是欧阳大伯这样的族长当里正,或者是一些有威望的长者担任日常鸡毛之事的裁决者。不管户长、耆长平时一般都不管事。真有事他们也处理不了。

    欧阳边看县志边笑道:“看来一个知县其实还挺忙的。”

    “大人哪里话。”一个三十多岁的少妇将酒菜放在桌子上道:“我看大人每天来我家酒楼喝酒,哪有忙的。”

    “珍娘,一起喝一杯。”欧阳招呼。这珍娘是这家王家酒楼的老板娘,她男人姓王,恩,是废话。早些年已经挂了。她就和两个伙计一个厨子支撑着这家不好也不坏的酒楼。

    “珍娘可不敢喝。”珍娘笑着朝左边一看。

    欧阳会意,他早知道有尾巴跟着自己。不过还是道:“谢珍娘。”

    “不客气,大人来一次,相当珍娘来两桌客人。珍娘谢大人还来不及呢。”珍娘招呼:“大人慢坐,我去厨房看看菜怎么还没上。”

    “有劳。”欧阳继续看县志:“晕,有六家赌坊,我怎么才见了五家。不得了,都是有二十年以上的历史老赌坊。”

    “少爷打算……”

    “胡说,你少爷象是个到处打劫的强人吗?”欧阳正色道:“不要与民争利,咱要当清官。”

第52章 甘信() 
‘咚、咚!’一阵击鼓的声音从不远处传来。

    欧平一边道:“有人喊冤,少爷,要不要去看热闹。”

    “看什么热闹,人多地方少去,小心贼又盯上你。”欧阳道:“看这县志,前几任县官名声都还不差,十有八九是马屁精编的。”

    “大人?”珍娘出厨房见欧阳还在看县志忙道:“大人,有人击鼓鸣冤。”

    “是哦,吵死了,你这酒楼开在县衙附近也不是什么好事……”欧阳突然大汗,一手拍掉欧平筷子:“靠!上班了。”原来是别人看自己热闹。

    ……

    一白衣女子和一布衣年轻男子正在衙门外四处张望,附近围观群众一大群。欧阳整理下头发上去问:“什么事?”

    “你是?”

    “知县。进去再说。”围观人真多,欧阳没想到,自己几人一进去,呼啦的看热闹的把衙门门口堵上,看热闹乃是中国人的天性。

    “叫升堂吗?”欧平问。

    欧阳回头看了眼眼神迷茫的一男一女道:“不升。”升了还得换衣服。欧阳在堂上一坐问:“何人何事击鼓?”别是卖白菜。

    男的左右看看,很是犹豫一会后才道:“小民甘信……”

    话说这个甘信也是个读书人,但一来这家伙不认识茗卿,二来点背,从十五岁考举考到了二十四岁,仍旧没有中举。但是学业没成,不妨碍爱情。爱情的萌芽是一个几年前明媚的春天,经过也很狗血。一富家女的风筝飘到了念书的他的脚边。然后‘刷、刷’来电。但按照逻辑推理,富家女和穷书生的恋爱一般会遭遇到富家女家里的强烈反对,事实上确实也强烈反对。女的叫苏亭亭,她老子是拥有官府给予的贩盐权,在阳平那还是有一定实力和影响的人物。

    接下来故事更狗血,两人虽然在家庭的阻力之下,依旧你脓我脓的自由恋爱。但最后问题出来了,虽然甘信哭求、哀求、恳求但一点用处也没有。苏老爷已经相中了米庄的独子,正在找人看生辰八字。这一男一女那哭的啊……四处求救无门后,决定徇情。徇情前看见欧阳这衙门开张,以死马权当活马医的来请县官给他们做主。

    但一看这知县,两人心里都是凉梭梭的。年龄不大,没个手下不说,连官服也不穿。

    “就这事?”欧阳很失望,还以为有什么惊天大案,原来是这样的鸡毛蒜皮的人家的家务事。

    “就这事。”

    欧阳一拍惊堂木喝道:“围观每人十文。”

    “……”围观全部跑光,欧阳别的名声没有,但是逼小贩签借据的故事倒是传开来。大家一致认为,这知县穷疯了。

    “你回去和你爹说,你肚子里有孩子。不嫁是不行了。”

    甘信忙道:“不成,这样不是坏了亭亭的名节?”

    “都要死了,还说名节。你们真指望下辈子还会混在一起啊。”欧阳道:“不要说。收买一个郎中,然后就说你不舒服。然后郎中一来大惊:哇,有喜了。你!”欧阳指甘信道:“在苏府前跪上一天表示诚意。如果这样都不成话,那就去死吧。”

    “这个……”一男一女犹豫。

    “死都不怕,还怕丢点人?那就只能说明你们爱情不够坚贞。一点牺牲怕什么。”欧阳道:“哪家父母不疼孩子的,你爹就怕你受苦,所以才不让你们在一起。要是他看……这小子叫什么?”

    “甘信。”欧平一边提醒。

    “恩,看甘信确实很有诚意,女儿肚子又被搞大了,勉强就招你做个上门女婿。”

    甘信忙道:“甘家三代单传……”

    “哈哈!你都快去自杀灭种了,现在和我说三代单传?”欧阳道:“两个人在一起就好,难道你还怕你娘子的孩子不叫你做爹?没有什么事情是两全齐美。你又要娶人家,可家里连张能睡两个人的床都没有,你凭什么?就依仗人家亭亭喜欢你?小子,亭亭长的可是漂亮,脾气又好,为了你愿意一死。而你呢?人不是你这样做的。”

    “……谢大人责骂,小民如同醍醐灌顶。”甘信拜谢。

    “恩,走吧!记得事成后过来付钱。”

    “钱?什么钱?”甘信迷茫问。

    “你这事属于家事,本不是本县管理的范畴。你再看你们哪有见官的礼节……”欧阳侧头问:“你觉收多少?”

    欧平回答:“盐商,有钱,多收点。”

    “恩……”欧阳想想后道:“本县这边还缺个主薄,试用期三个月,试用期期间月薪一贯。你要干的话就是县衙的人,今天就算是上司为下属支招。要是不干,就付十贯钱咨询费。当然,你还一个选择,不听本县的,直接和你准娘子一起投了白水河。反正尸体一冲就到了上谷,不在本县管辖的范围之内。”

    “……”甘信的脑袋完全没办法接受欧阳这一番话,一时间傻住。

    倒是苏亭亭一拽甘信跪下道:“谢大人。”她内心聪慧,知道欧阳顺便送给甘信一个工作,加重甘信的筹码。至于成不成就看甘信自己,人家说很清楚,试用你三个月再说。当然,有这三个月,也够时间成亲的。

    “亭亭,可我还想考举……”

    欧平一边道:“考举是你死读书读出来的吗?知道这位是谁吗?”

    “……”甘信摇头。

    “此乃当今连中三元的金科状元。”

    欧阳转头交代:“低调。”

    “是。”

    于是甘信就在苏家门口跪了一夜,期间还被揍了两次。直到第二天将近响午,苏家老爷才让他进门。

    ……

    “第四天了。”欧阳道:“看来这些人是想和我们硬扛。”

    “少爷,你真有把握斗的过?”

    “这你就不懂了,你们都以为我背后没人,当然,确实也没人。但是这件事上我背后相当有人。那些御史甚至是蔡京都在看着。他们可不想有人坏了规矩,他们更怕哪天皇帝一高兴就将这刘四女封了知县。”欧阳道:“刘四女算是皇亲国戚,可惜一无官,二无职,三无权。他就能搞点小动作。贴榜。”

    “是!”

    刘家院子立刻收到了消息,家丁来报,新任知县张贴布告招募衙役十五名,其中三名女性。要求识千字。男性年龄20—35,女性年龄20—50。另外招仵作一名。三天后亲自面试。一旦合格试用期一个月,每月700文,转正后月薪四贯。年底有花红、双薪。

    县尉道:“刘老爷,一干兄弟都不干了,都闹着要回衙门当差。”

    刘四女冷笑一声:“他有那么多钱吗?和下面人说一声,不就是四贯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