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云轻叹一声,便将刘备如何置关羽于死地不顾,拒不肯南下前来救援之事,也向关银屏如实道来。
关银屏先是身形一震,旋即冷笑道:“怪不得陛下一直说,那刘备满嘴仁义道德,实则却是一个心狠手辣,不折不扣的伪君子。”
“唉,我也是刚刚如梦初醒,看清了刘玄德的真面目,没想到才隔几天,连关羽的真面目也一并看清了,这个世界,还真是跟我想象的大不一样,大不一样啊……”
赵云神色黯然,默默的垂首叹息。
关银屏也感慨了半晌,这才想起了正事,便道:“云叔,如今真相已然大白,你还要继续执着下去,为了刘大耳那个伪君子,宁死也不肯归顺大魏天子这个真正的明君,真正的天命之主吗?”
执着下去吗……
关银屏一席话,令赵云心头为之一震,种种思绪绪,如潮水般从心底涌起。
他想起了刘备是如何虚伪的哄骗他,却心坚如铁的要抛弃了他们。
他想起了涿县城中,关羽如何狠心到把全城百姓都饿死,也要残忍的搜刮掉他们的救命口粮。
他又想起,方才关银屏跟他所说的,关羽是怎样害死自己的侄儿,抛弃了自己的母亲……
那一幕幕黑暗龌龊的真相,如刀子一般,将他心中的执念,切的寸寸而断。
“银屏啊,你这是想让我赵云做叛徒,让天下人耻笑?”赵云叹息着反问道,但语气却明显已动摇。
关银屏却正色道:“云叔,那刘备虚伪卑鄙,不仁不义,你为这样的人尽忠而死,根本就是愚蠢,那样才会真正被后世人耻笑!”
愚忠!
这两个字,如利刃一般,令赵云心头一疼,将他最后的心理防线撕开了一道口子。
“她说的对啊,我赵云乃是顶天立地的大好男儿,岂能为了一个不仁不义的昏主,就这么屈死,那我不是太愚蠢了吗?”赵云的脑海中,一个理智的声音,不断的反问着自己。
此前在见识了刘备的虚伪绝情后,赵云早就寒了心,只是为了履行对刘备的誓言,方才冒险杀了回来,方才不肯归顺陶商。
而现在,听关银屏道明了关羽的所作所为,一番苦劝之后,赵云心中的执念不知不觉中已是达到土崩瓦解的边缘。
关银屏眼见赵云还有犹豫,不由就急了,厉声道:“云叔,你一身武道,难道真就要这样白白的为大耳贼殉葬,被天下人耻笑吗!”
赵云身形剧烈一震,所有的犹豫,都在顷刻间瓦解一空。
沉吟许久,犹豫了许久,赵云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毅然道:“罢了,你说的对,刘备不仁不义,根本不值得我赵云为他去死,我决心归顺大魏皇帝。”
赵云终于愿意降了。
“云叔,你决不会为你今天的选择后悔的,我这就去禀报陛下,你且委屈一会。”关银屏也长吐了一口气,欣喜而去,直奔大帐。
兴奋的闯入大帐后,关银屏便将赵云愿降之事,报与了陶商。
陶商精神一振,眼眸中不禁燃起了惊喜之色。
他原还担心关银屏实力不行,说降不了赵云,已经琢磨着请上官婉儿来,动用劝降天赋来招降赵云。
却不想,赵云也是个深明大义之人,并没有被所谓的愚忠枷锁给困住,竟然这么快就决定归降了。
“快,快把子龙给朕请来。”陶商欣喜的喝道。
须臾,赵云便再次回到了大帐,这一次,他身上的绳索已被解开,卫兵们是客客气气的把他给请了进来。
再次看到陶商时,赵云的脸上已看不到丁点敌意,眼神已被对君王的敬重所取代。
他轻吸一口气,缓缓步上前来,拜于陶商跟前,不卑不亢,从容道:“云愿归顺于陛下,从今往后为陛下舍生忘死,万死不辞,还请陛下收纳。”
义薄云天的赵云,终于臣服在了自己脚下,心悦臣服!
这一刻,陶商是何等的畅快,简直比打了个大胜仗还要高兴,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子龙快快请起。”陶商大步上前,亲手把赵云扶了起来,感慨道:“朕原以为子龙你会执迷不悟,没想到朕还是看走眼了,子龙你当真是深明大义,给了朕一个大大的惊喜啊。”
赵云则正色道:“云和城中那两万将士,为了刘玄德舍生忘死,他却全然不顾我们的死活,把我们抛弃在了这座死城中,自己逃回了蓟城,这种不仁不义的昏君,云若再为他殉葬,便是那天下第一号的蠢人!”
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少女之心的转变()
赵云道出了自己的心声,他已对刘备失望之极,对关羽失望之极,所以才恍然觉悟,归顺陶商。
“好!子龙不愧是子龙,汉国人皆醉,唯你独醒!”陶商欣然大赞,“朕得子龙,何愁汉国不灭,天下不平!”
眼见陶商如此器重,赵云心中稍安,却又道:“陛下,臣还有一个不情之情,望陛下准允。”
“子龙有什么话,但说无妨。”陶商一拂手,大度道。
赵云便轻吸一口气,拱手道:“实不相瞒,臣当日离开涿县之时,曾跟关羽许诺,无论结果如何,臣都会回来向关羽复命,臣虽然归降了陛下,却不想做那失信之人,恳请陛下准许臣往涿县城外,亲口把刘备不援的事告诉关羽。”
原来如此。
陶商微微点头,心中暗赞赵云,果然是个守信的君子。
“除此之外,臣还想借此时机劝说一下关羽,劝他不要再为刘备卖命,率两万兵马开城投降大魏,归顺陛下。”赵云接着又道。
陶商眼中顿时精光一亮。
关羽这个人确实惹人厌,陶商早想宰了他,出一口心头恶气。
不过,如果能不牺牲自家士卒的性命,不费吹灰之力拿下涿县,还收降了两万精兵的话,这口恶气陶商倒也能咽得下去了。
何况,关羽乃是汉国大将军,又是刘备的结义兄弟,他若是能归降自己的话,对刘备和整个汉国,将是何等沉重的打击。
想象一下刘备听到关羽投降之后,那震惊到要跪的德性,就着实是向人神往。
沉吟须臾,陶商一拂手,欣然道:“朕岂能不让子龙你做言而有信的君子,子龙你要去劝降关羽就尽管去吧。”
陶商竟然答应了。
“谢……谢陛下。”赵云愣怔了一下,方才拱手感激,那意外的表情,显然是没有想到陶商会这么的信任他,答应的这么快。
陶商却又叮嘱道:“不过子龙你也要千万小心,当心关羽恼羞成怒对你不利,毕竟刘备关羽这种人,急起来是什么事情都可能做的。”
听得陶商这般关心他的安危,赵云心中愈发感激,忙拱手道:“多谢陛下关心,放心吧,臣自会小心,臣去去就回。”
说罢,赵云拱手告退。
陶商答应了当然不会反悔,便传下旨意,大营任由赵云自由出入,还给赵云一匹好马,还了他兵器,让他单枪匹马直奔涿县南门。
望着赵云离去后,关银屏方才好奇道:“没想到陛下竟对云叔如此信任,陛下这样放云叔前往涿城,难道就不怕云叔一去不回吗?”
“朕向来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朕相信子龙,就像朕相信你一样。”陶商豪然回答,语气之中,透着帝王般的自信。
关银屏娇躯微微一震,心中思潮澎湃,那看向陶商的目光中,除了敬畏之外,又平添几分钦佩。
如果说她先前归降陶商,一方面是因为对自己父亲绝望,一面方面也是畏于陶商的之威,虽归降了陶商,但对陶商的感情,更多只是敬畏而已。
如今,亲眼见识了陶商海一般的胸怀,非凡的气魄,她岂能不对陶商心生钦佩。
那一颗少女的心思,也在悄然之间,产生了微妙的感情变化。
大营之外。
赵云离了魏营,单枪匹马,直奔涿县南门而去。
城上此刻正轮到了文丑值守,借着火光隐约瞧见有一骑而来,顿时心生狐疑,却叫士卒戒备,先不要急着放箭。
片刻之后,赵云进至了护城壕前。
借着城头火光,文丑一眼认出赵云,顿时大喜,忙叫道:“是子龙回来了,快打开城门,放下吊桥,放子龙入城。”
赵云却将盘龙枪一横,高声道:“城门就不必开了,速去请关云长来城头吧,我有话跟他当面说。”
文丑一怔,一时没转过弯了,便笑道:“有什么话,等子龙你进了城,见了关将军慢慢说也不迟。”
“我是不会入城的!”赵云提高了音量,决然道:“文将军你就不用再说了,还是快去把关云长请来吧。”
文丑这下就笑不起来来了,赵云的态度让他心生了不好的预感,只得按下狐疑,喝令人速速去城中飞马请关羽前来。
此刻,县府之中,关羽尚自踱步于堂中许久,焦虑不安的等着赵云的消息,心里巴望着刘备赶紧来救他。
司马懿则站在一旁,一句话也不说,心中不知在琢磨着什么,却没有如关羽那般充满了期待,似乎对刘备的来援,并不抱太大希望。
正当焦虑时,士卒却急匆匆来报,声称赵云已经回来,但却坚持不肯入城,要请关羽前往城头说话。
关羽顿时大喜,惊喜着赵云总算是回来,多半给他带回了好消息。
转眼关羽却又狐疑起来,既然赵云都回来了,却为何不赶紧入城,非要叫他往城头说话。
关羽也不及细思,忙是匆匆出府,策马直奔城头。
司马懿的心思不知比关羽要机敏多少倍,立刻就感觉到了一丝不妙,只好怀揣着不安,也紧跟着一并前往城头。
片刻后,关羽怀着一腔的期望和狐疑,脚步匆匆的登上城楼,借着火光一望,城外果然是赵云。
关羽便招手道:“子龙既然回来了,必是见着了天子,天子是否已在大举进攻魏狗?拼力的要来救本将?赶紧入城说话啊。”
赵云深吸一口气,高声道:“这里说话也是一样的,云此番突围,确实是见到了刘玄德,不过那里他却不是在进攻魏军,而是已经在北退蓟城的路上。”
此言一出,城上关羽神色立变,文丑等一众将士们也个个神色惊变,无不是震惊失措,甚至都没注意到赵云已对刘备改称为了“刘玄德”。
“你……你说什么!”关羽声音颤抖,一时还没有转过弯来,没领悟到赵云言外之意。
赵云便提高声音,一字一句道:“那我就把话说的再明白点,刘玄德已经决定抛弃关将军你,抛弃了涿县为他死守的两万将士,你们已经沦为了他的弃子!”
城头,先是一阵沉寂,接着就陷入了一片哗然。
那些饥寒交迫,吃尽了苦头的汉军士卒,个个惊到目瞪口呆,万万不敢相信,那个他们为之死战的天子,竟然如此无情的抛弃了他们,置他们的生死于不顾。
震惊之后,便是极度的失望,极度的悲愤,委屈的泣声,愤慨的骂声,渐渐在城头此起彼伏。
关羽的那那赤脸上,原本已涌起的希望,也顷刻间分崩离析,表情凝固在了愕然惊怖的一瞬。
“不可能,天子跟本将情同手足,天子他绝不可能抛弃本将,绝不可能——”悲愤之下的关羽,不愿接受这残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