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高科技军阀-第2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象“海马”号这样的可以发射潜载火箭弹的潜艇,不但是中国海军所独有,在现在的这个时代的世界各国海军,也是绝无仅有的。

    而这种武器的设计者,不是别人,正是那位有着“”名头的年轻的边防督办杨朔铭。

    此时此刻,就在发射前的这一刻,赵恩宝还是想不明白,这位算起来当海军时间并不长的年轻人,是怎么想出这样的武器来的。

    “准备完毕。”副艇长报告道。

    赵恩宝在潜望镜前再次校对射击诸元完毕之后,沉声命令道:“发射!”

    “看,石井君,那是什么?”

    精赤着上身的艺妓宫本千叶子指着窗外远处夜空中突然闪过的道道红线,向伏在他怀里喘息的军医中尉石井四郎说道。

    石井四郎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然看到那如同流星般滑过天际的红色光芒,这些东西应该是从海面上飞过来的,呈抛物线般的落在了远处的岸上。

    石井四郎心里一惊,他脱开抱着自己的十五岁的年轻艺妓的怀抱,就这样一丝不挂的站了起来,来到了窗前,他死死地盯着红线的着落点,似乎在等待着那里发生的剧烈爆炸和升腾起来的火光。

    但是让他感到惊奇的是,他等了好一会儿,也没有见到爆炸发生和火光出现。

    “到底是什么东西?”宫本千叶子惊奇的在他背后问道。

    “应该是从海面上发射过来的,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石井四郎答道,但他的目光并没有离开窗外的异景。

    又等了一会儿,红色光芒全部消失了,而大阪城依然笼罩在一片祥和宁静之中,仿佛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

    石井四郎的心里不知怎么,感到一种不安的悸动,他本能的觉察到,这些怪异的红色光芒,很可能是敌人以某种不知道的方式在进行破坏行动,但可能出现了什么意外,导致他们使用的这些东西失去了效用。

    “很可能是中国人的间谍在搞破坏活动,但没有成功。”石井四郎转身回到宫本千叶子身边躺下,将手重新探到了她的怀里,抓住了她温软滑腻的一只鸽子乳,安慰她道,“不用担心,我们的巡逻队会去处理他们的。”

    听到他这么说,十五岁的少女放下心来,向他露出一个讨好般的可爱笑容。而随着他抚弄力度的加大,她再次发出了甜美诱人的喘息。

    看到她的反应,石井四郎的身体里再次勃发出野兽般的欲望,他狞笑了一声,将她压在了身下。

    石井四郎出生于1892年6月25日,原籍是***千叶县山武郡千代田村,其家是占有千代田村一带土地的大地主,当地农民对石井家族有着封建式的效忠意识,使石井家族经常利用这种“愚忠”为其效力。石井四郎一共兄妹4人,他是次子,在家排行第四。念中小学时,石井四郎就表现出了很强的记忆力,但因为他的性格傲慢自大,因而同级同学中很多人都觉得石井四郎即鲁莽自大,又鄙陋粗暴。

    1916年4月,石井四郎进入京都帝国大学医学部,1920年12月毕业,当时28岁的石井四郎决心成为一名陆军军医,为***帝国和天皇效劳。所以在大学毕业后不到一个月,他便入了近卫步兵第三联队,作为见习士官,开始接受军事训练。1920年4月9日,石井四郎被任命为军医中尉,分配到了他向往已久的近卫师团。

    1920年8月1日,石井四郎被调到了大阪第一卫戍病院,在繁华热闹灯红酒绿的大阪城,因为家中富有,足够供他大把大把地挥霍,所以他的手头从来不缺钱花。因此石井四郎的放荡本色完全显露出来,很快便获得了“色鬼”、“夜游神”和“酒鬼”的名声。他白天在医院工作,晚上则整夜狂欢于酒馆、艺妓馆,而他最喜欢玩弄的,便是十五六岁的艺妓。

(二百五十九)消失的证据() 
过了不一会儿,在宫本千,和村民们聊天,打听当年的情况。”

    “一天,我还碰到了一位70多岁的老大爷。聊着聊着,大爷拉起裤腿,给我看他腿上留下的一大块黑黑的疤痕,说:‘***人当时不仅撒了鼠疫、霍乱,肯定还撒了其他的细菌。你看我这腿,就是***人撤退后不久烂的。当时十里八村烂腿、烂手、烂脸的人可多了,很多人当时就烂死了,没死的一辈子都在烂。早两年在我们村子随处可见烂腿的老人,但现在活着的只有我一个人了,过不了多久,在这人世上,你就见不到我了,但我有两个遗憾——我想知道我中的毒到底是***人撒的什么细菌?我还想向***人讨个公道呢!要不然死不瞑目呀……’听了老人的话,我很是心酸,突然又冒出一个念头,一定要把这些幸存老人的悲惨经历记录下来,不能让这段历史就这么不明不白地消失!”

    “这种细菌到底是什么?怎么会一辈子都好不了?我带着这个疑问,开始进行了调查。”

    “我的好多朋友知道后,也加入了进来,而且后来伴随着调查的深入,当年侵华日军制造的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细菌战的秘密就这样被我们给揭开了。怎么样?厉害吧?”

    “为了能在受害者离世之前见到他们,在不掌握确切信息的情况下,我们能做的,就是背着器材,喘着粗气,跑、跑、跑……”

    “要把一件***法西斯战犯们在高度机密的状态下制造的历史迷案,在60年后找到证据并揭穿,这当中的艰难和复杂可想而知。虽然困难重重,但我们大家都没有气馁,为了寻找科学依据,我把患者的症状和发病经过,与当年侵华日军生产的细菌武器的致病机理进行了比较,并向国内所有能联系上的细菌学专家请教。在苏联出版的细菌武器指控案《审判材料》中,记录有日军高桥隆笃中将等人的供词,他们承认日军当年制造和使用了最厉害的炭疽、鼻疽细菌武器;臭名昭着的日军731部队头子石井四郎中将对浙赣线细菌战评价为‘收到颇大的效果’。许多地方的档案资料和侵华日军731部队俘虏的口供也都证实,日军731、1644等细菌部队,当时确实大量生产了炭疽菌,并在1942年7月至9月间多次在浙赣铁路沿线地区实施了炭疽攻击,江山市的档案还把烂腿病作为战时损伤统计。这些烂腿老人的发病时间、地点、年龄及发病状况,与炭疽、鼻疽的感染症状完全吻合,根据这些资料,我们大家得出了一个共同的结论:这些烂腿老人,就是侵华日军细菌战炭疽受害幸存者。”

    “2000年5月,我背上大得可以装下一个baby、重达50斤的摄影包和三脚架等摄影器材,在前期调查的基础上,开始了我的‘长征’。”

    “时间一直是我面临的最大的一个困难。那一年年初,我因为工作需要而调往杭州。工作岗位任务很重,我必须在完成份内工作的情况下,全部利用业余时间自费搞调查。这四年,为了跟时间赛跑,我一直在赶,赶节假日的时间,赶双休日的时间,赶在大都在70岁以上的受害幸存者们去世之前能够见到他们……”

    “我在浙赣铁路沿线累计数万公里的乡村路上,骑过摩托车,搭过拖拉机、三轮车,偶尔也租过200块钱一天的‘的士’;而更多时候,还是喘着粗气,背着器材,跑、跑、跑。尽管如此,我每次调查到一个村庄,老人们都会说这样一句话:“小姑娘,你来得太晚了,他们都死了。你要早几年来就好了,那时村里烂腿的到处都是。听到这些话,我总是会忍不住掉下泪来……”

    “2001年国庆长假七天,对我来说真是个‘黄金周’。那一年我们刚认识,知道我为什么没过来陪你了吧?10月1日早晨4点半的时候,我就骑着向朋友借来的摩托车出发了。到达金华地区的后溪河村,沿路向村民们作调查。天气很热,刚到中午,随身背的五瓶矿泉水就被我喝光了。我感到头晕,想吐,四肢无力,意识到可能是中暑了,连忙大剂量地吃了自备的人丹和十滴水。七天下来,虽然晒脱了皮,车碰坏了,腿摔伤了,但这些都不算什么,因为这七天中一共调查采访到10名受害幸存者。”

    “四年的时间里,我在许许多多的好心人的帮助支持下,在侵华日军实施细菌攻击的浙赣铁路沿线地区,包括杭州、金华、丽水、衢州、上饶等地的20多个县市的800多个乡镇村,寻访、调查了200多名受害幸存者,拍摄了数千张底片,并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和论证。”

    “一回想走村串户调查寻访的日日夜夜,我的心每时每刻都在受到强烈的震撼和撞击……”

    “我记得,那是2004年2月24日,我接到一个电话。是衢州市龙游县湖镇一个老奶奶的儿媳妇打来的。她说,她婆婆快不行了,你要不要过来看一看?”

    “2月28日那天的早晨,杭州正下着淅沥小雨。在路途中,看着车窗外的小雨,我感到这小雨好象就是老人流下的眼泪,又好象是老人的创口在流血。这是我第3次到这位老人家。老奶奶躺在床上,已经神志不清,瘦得窝成了一团,看上去有点怕人。我把脸凑近。有人对老奶奶说:‘看,谁来了?’老奶奶睁开眼,看了我一眼,动了动腿部还缚着一大块纱布的炭疽创口。我眼含热泪,用颤抖的手为老人拍了一生中最后的一张照片。老人满含仇恨的眼神,同时又充满期待,好象在期待我能为她讨回公道。我和老人对视着,我用眼神告诉老人,您放心地去吧,我就是倾家荡产也要为你们讨回迟来的公道。老人似乎读懂了我的眼神,吃力地动了一下脑袋和烂腿,安详地昏睡了过去,就再也没有醒过来……”

    “我用同样的方式和心情送走的日军细菌战受害者还有很多。他们都拖着溃烂的腿,痛苦地熬过了60多个春秋,他们在弥留之际那期待的眼神,永远留在我心底,激励着我揭开真相!”

    “为了让我所调查的惊天秘密被更多人知道,光凭我一个业余调查者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让此事成为铁证、史实,就必须得到国内一些专家的论证。我费了许多周折,找了许多专家,但让人生气的是,他们当中很多人并不了解这些,不相信一些90后年轻人的努力。”

    “在军事医学科学院的一个研究所,我把我收集到的资料给他们看,其中,一位中年女士说,我专门去调查过这些烂脚的老人,我们研究得出的结果是南方的‘烂脚病’。我当时问她:‘您去过浙江、江西调查吗?’她回答说没去过,说她调查的地方是海南。我马上对她说:‘浙江、海南都属南方,但海南与浙江距离1000公里以上,而且海南是***带地区,气候条件完全不一样,怎么能统称是南方的烂脚病呢?’她听我就么说,就不言语了。”

    “经过我们大家的努力,后来一些专家终于郑重地对外界宣称,以前‘中国炭疽幸存者已不存在’的研究结论是错误的,应该更正。他们也说,在浙赣地区,侵华日军细菌战炭疽受害幸存者是确实存在的,还有部分人是鼻疽受害幸存者。”

(二百六十)黄金谜踪() 
“他们同意我们的看法,即我们所见到的烂腿病患者,就是60年前日军在这里进行细菌战时投撒的炭疽菌、鼻疽菌的受害者。这样,侵华日军细菌战实施的炭疽、鼻疽攻击,通过许许多多人的努力,终于成为一个铁定的史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