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组团游三国-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哈,耿兄过谦了。”周瑜把话题一转,“其实这里还是有很多误会的,如此混乱之际,这位王兄还冒险留下这个告示,实在令人费解。”

    耿浩也觉得周瑜的话有些道理,想辩解几句,周瑜挥手示意先听他讲完,“而少将军曽听你说过天降队,所以才会对耿兄有所怀疑,况且,有传闻董贼在胁迫朝廷西窜之际,曽有贵重之物遗落在宫内,而耿兄你有主动申请巡查宫城,怎能不让少将军起疑?”

    耿浩觉得周瑜的分析的确很有道理,也觉得自己去宫内找玉玺这件事有些荒唐,不免也有些惭愧,低声道:“周将军您”

    “哈哈,不可不可,”周瑜笑道,“周某只是少将军的朋友,岂敢称‘将军’。”

    “啊,周公子,哦、不,该称周郎才对。周郎,其实我只是好奇,想见识下皇宫,才向少将军申请去巡查的”耿浩开始给自己圆谎,“看到了被封的井口,才感到好奇,因而”

    说道这里,耿浩突然醒悟过来:不对啊,怎么把错误全推我身上了,你们私吞玉玺反倒有理了?心里想着,嘴上却不敢说了,今天算是见识了孙策这个翻脸不认人的家伙了,以后在他面前,可以要再多留几个心眼

    耿浩故意自揭短处说道:“其实,巡查宫城我也是有些私心的,我原指望能捡些破旧的字画回来临摹临摹”

    “哈哈,耿兄果然风雅之士也!”周瑜打着哈哈。

    孙策站起来,缓缓说道:“唉,算了,我也不为别的,只是怕耿兄你误上了乱臣奸佞的贼船,到头来丢了性命。”

    耿浩也赶紧借坡下驴地说道:“是、是,我知道少将军是为我好,只是你方才瞪着眼睛指责我,我觉得委屈”

    孙策摆摆手道:“不说了,今日你与公瑾初次相识,本当痛饮一番,只是此刻正值国难,待回江东我为你和周郎设宴。”

    孙策走过来,双手抱住耿浩的双臂:“耗子哥,你莫要怪孙策,在此朝纲日凌、诸侯纷争之际,凡事都要小心,你我相识虽短,但孙策始终视你如兄长。”

    耿浩见孙策说得动情,也不禁感动:“少将军,你不要说了,我、我在这里也就你一个兄弟。”言罢耿浩眼泪又要涌出。

    孙策又道:“今日之事,到此为止,大家莫要提了,耗子哥,尤其是宫内之事,千万不要向外人提及啊,以免多生口舌。”

    孙策双手像钳子般捏了捏耿浩的臂膀,耿浩原本想煽情一下,掉几滴眼泪,但孙策的举动让耿浩明白了,这不只是关心的拥抱,还是严厉的警告!

    俗话说,身正不怕影子斜,看来,玉玺真的是被你们孙家得到了啊。

第44章 五木 公款旅游() 
辽东赴高句丽的“经贸代表团”出发了,百十多人几十架大车,车上高插着各色各样的旌旗,表明这是辽东太守的官方队伍。

    果如公孙度所言,辽东公孙太守在北方还是蛮有威望的,“代表团”所经之地,大到县城小到驿馆饭舍,全都给予高规格的接待。

    有一次,十来个看似山贼的凶恶之人与车队迎面不期而遇,也是避退到道边让车队先过,以示恭敬。

    五木原本惴惴不安的心也逐渐放回了肚里,但他也慢慢发现,自己这个“贸易大使”完全是个摆设,队伍里任何事情都有人管理,不仅不需要他费力劳神,甚至好多事情都不告诉他,因为这个“代表团”里有真正的“团长”——公孙恭。公孙恭的身份并不公开,对外只是宣称是五木的帮手。

    五木觉得公孙度这样安排一定有什么企图,不过他也懒得想,乐得当他的傀儡团长,悠哉游姿地享受这次公款旅游。

    队伍走了两天,五木感觉有点不对,他出门前研究过地图的,高句丽在东北方向啊,怎么车队始终往北走啊。公孙度解释:要先去北边夫余国,前次夫余王来提亲带了好多礼物,这次顺路回访一下。

    这让五木联想到憔悴的公孙雪儿,他隐隐感觉到些什么,心里一丝丝的痛。

    公孙恭倒是个不错的旅伴,虽也是官宦世家子弟,但没有官宦子弟的傲慢,也远比藏龙阁里的学霸们有趣,一路上和五木荤荤素素地闲扯,倒也让五木开心了许多。

    没几天,队伍来到夫余国境内的一座小城,夫余国远处极北寒地,人烟稀少,小城也简陋寒酸,不过夫余王对辽东太守的使团的接待还是非常热情的,特地派了一名王子特地到小城迎接招待辽东使团,公孙恭悄悄告诉五木:不要和王子多说什么,如果有什么说不清的,便推给公孙恭来处理。

    夫余王子的招待晚宴虽不奢华,但也足以展现主人的热情了。原木搭建的大厅外,熊熊的火堆上烘烤着整只的鹿、羊、野猪,厅内略显拥挤,几案上摆满了当地的特产。

    豪爽的北方夫余人没有中原人那么繁复的礼节,简单客套几句,夫余王子便张罗着大口喝酒。五木家在青岛,自小就擅饮,虽说这三国时代的北方烈酒远没有青岛扎啤好喝,但主人热情的感染下,五木还是频频干杯。

    整只的烤野味被抬了进来,烧烤的肉香瞬间弥漫了整个大厅。“真是香啊!”五木挑着大拇指由衷地赞叹,主人最爱听客人夸赞自己的招待,夫余王子哈哈大笑,宴会在一片欢乐的气氛中进行着

    酒过三巡,夫余王子端着酒来到五木面前,五木赶紧站起身。

    “前番我夫余王陛下遣使节赴辽东向公孙太守商议和亲,请问公孙太守可有答复?”

    五木不知该如何回答,一旁的公孙恭赶紧站起:“王子殿下,公孙太守已然同意和亲之事,只待天气转暖,便派使团护送公孙小姐来与殿下成亲。”

    “哈哈哈”夫余王子开心地拉着五木干了酒,五木呆呆地盯着公孙恭,公孙恭连拉带拽地把五木按坐下来,五木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公孙度果然要把雪儿嫁给夫余王子。

    五木暗骂公孙度:你没必要费这么大心机把我骗出国吧?五木暗骂自己:邓森林你真特么没用,眼睁睁看着自己喜欢的女人嫁出去!五木暗骂这个时代:如果在我的时代,我怎么受此侮辱!

    “啪、啪、啪”夫余王子拍了几下手,几名身穿民族服装的女子来到大厅中央,跳起了豪放的舞蹈,人们喝着、叫着、笑着

    五木端起酒,咕咚咕咚喝了起来,“哈哈哈”五木也跟着大家狂笑,他醉了。

    五木不知自己这次醉了几天,只知道车队不停地走,自己不停地迷糊、恶心和头痛。

    车队从夫余小城一路向东南到达高句丽的王城——国内城。

    五木逐渐好转起来,虽然每次想到自己心爱的女孩要被嫁掉仍难免心痛,但他也无能为力。毕竟我不属于这个时代,五木这样安慰自己。

    汉朝末年的高句丽也和汉朝一样的分崩离析,所属各部族纷纷拥兵自立,内乱不断。国内城虽是一国之都,却也透着一股衰败的气息。北方天寒地冷,城镇远不如中原一带那般密集,国内城再残旧,毕竟也是王城,街上人来人往,倒也显得热闹。

    抱怨、不满、愤恨积压在五木心头,但毕竟是受了公孙度之托做“国际贸易”,五木强打起精神,准备发挥下自己的特长,做一把漂亮的贸易,以免被辽东公孙家瞧不起。

    但五木很快就发现自己没机会表现了,这高句丽虽然是“国外”,但地域狭小物资匮乏,大部分资源都要靠与辽东一带交易获得,因而时间久了,常与辽东交流的高句丽人都能说汉语,至于那些商人们就更甭说了,古汉语远比五木讲得更像文言文(这话咋这么别扭呢,谁帮俺改改)。

    五木彻底明白了,暗骂这公孙老儿你特么至于吗你?这特么根本就用不着我,你特么犯得着这样吗?不就是因为你闺女吗?我特么不和你闺女好我特么还能死咋的?一连串骂了几个“特么的”,五木心里稍稍畅快了点,既然用不找我,你邓大爷我还就啥也不干了,反正是你花钱请我来消费的,我还就好好消费消费。

    从辽东运来的货物多,手下人每天忙着买进卖出,五木和公孙恭便四处闲逛,毕竟是国外啊,这好吃的、好玩的还是蛮多,尤其从五木这个角度看,这两千年前的“朝鲜西洋景”也别有一番情趣。

    不过,两千年前的北方,好吃的好玩的也就那么几样,没几天,五木和公孙恭就吃遍了玩腻了。

    这天晚饭时间,五木正琢磨着今晚吃点啥,公孙恭来到他的房间,神神秘秘地告诉他:有好去处了!

    公孙恭不让随从跟随,只是告诉贴身家人自己要和邓公子出去逛一逛,便领着五木拐弯抹角来到一座大房前。

    大房内灯明火亮,欢声笑语,门额牌匾上写着些高句丽文字,高句丽文下面有三个小小的汉字:百花宫

    妓院!

第45章 教授 少年群英会() 
诸葛玄等到了宜城,恰好刘表也刚刚到,诸葛玄引教授见了刘表,刘表又向他们分别介绍了蒯良、蒯越、蔡瑁、黄祖等人。

    蒯氏兄弟为官已久,品阶虽不高,但在荆州也颇有根基。

    蔡氏、黄氏也都是荆州大族,蔡氏一族姻亲复杂,人脉广阔。这蔡瑁的姑夫便是前文几次提及的原太尉张温,那可是位列三公之人。

    众人难免恭敬客套一番,蔡瑁却独独喜爱小孔明:“这娃儿俊逸出尘,某若有女子,定许与此子。”众人大笑,蔡瑁虽是半开玩笑,但后来小孔明还真和蔡瑁攀上了亲戚,蔡瑁的姐姐是黄承彦之妻、诸葛亮的岳母,蔡瑁自然是诸葛亮的娘舅,这是后话了。

    蒯氏兄弟、蔡瑁、黄祖均召集了各自宗族武装来力挺刘表,有了三个荆州望族做后盾,有了数千兵马,刘表心里有底了,下一步商议如何进驻襄阳、如何处置荆州其余的宗族势力了。

    教授于这些权谋兵戎之事不感兴趣,刘表也不强求。

    蒯越安排教授和明儿在自己的宅院暂住,待荆州大事处置妥当,再来接取他们。

    教授和明儿在蒯越宅院里呆了几天,明儿便有些厌烦了,闹着要去城外转转。

    教授感觉宜城还算安静太平,便领着明儿出了城,但不敢远走,只在城边溜达溜达。

    城外偏僻的角落,一个年龄与明儿相仿的孩子蹲在地上玩耍,教授和明儿走了过去。

    那孩子抬起头,双眼细小,好似没睡醒的样子,瞥了两人一眼,继续摆弄着地上的一堆石子和小木棍。

    石子和木棍三个一堆五个一伙地摆着,看似杂乱无章,却又好似有条有理。

    教授看不懂,拉着明儿要走,明儿挣了一下,显然是对那孩子的游戏感兴趣。

    教授笑了笑道:“那你就和这位小伙伴一起玩吧。”说完,便坐到旁边的石头上。

    明儿蹲到那孩子身旁,讨好着问道:“我和你一起玩好不好?”

    那孩子不屑地打量了明儿几眼,一副怀疑的表情,明儿见那孩子没出声反对,便跑到旁边,撅着屁股拣拾石子和木棍。

    明儿蹲到那孩子对面,也在地上摆布起来。

    那孩子皱起眉头,紧盯着明儿摆布的石子木棍,一会却又兴奋起来。

    两个孩子开始挪动自己一方的石子木棍,时而你进我退,时而左右移动。

    教授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