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组团游三国-第2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华佗提醒耿浩,孙策的语言能力怕是很难恢复了。

    耿浩很是伤感,爱说爱闹的孙策不能开口说话,耿浩觉得他一定很憋得慌。

    但不管怎么说,保住了性命,恢复了知觉,还是值得欣慰的。

    孙权回信了。或者说,孙权的命令到了。

    孙权的信中并没明确提及孙策的事情,但对耿浩为东吴所做的一切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夸赞耿浩事事为东吴利益着想,不愧“忠义”二字,赏赐钱财若干,已送至耿浩家中,勉力耿浩继续为东吴多做贡献。

    耿浩明白,孙权这就是同意自己寻一隐居之所,将孙策供养起来。

    孙权信中还说,已命程普军中划拨大笔钱物,作为耿浩的生活用度。耿浩清楚,赏给曲阿家中的,那是给自己的,程普军中划拨的,自然是给孙策的“遣散费”。

    具体事宜,孙权命耿浩和鲁肃商议。

    但,把孙策送哪去呢?耿浩没有主意。

    鲁肃早就离开了,说是去程普的水军营寨和荆州方面来人“谈判”。耿浩没办法找他商量,只能去找华佗商议。

    华佗游医各处,医术高超,结交的人颇多。

    华佗说,除东吴界内,外面也有很多富豪友人,会给自己面子,接纳孙策疗伤。华佗说出好几处地方,但耿浩都觉得不合适。那些名门大户,都住在繁华之处,把孙策这样一个“名人”安置在闹市中,实在不合适。况且孙策在长江两岸征战多年,早年就名满天下,“粉丝”颇多,仇人也不少,安全问题就难以解决。

    “最好找个适合隐居的地方,让孙将军慢慢恢复,即便不能痊愈,也可以安享余年。”耿浩每每想到孙策可能要在床榻上渡过余生,便感觉阵阵心酸。“虽然不能在东吴界内,但也不能离得太远,万一吴啥时候改了主意,也方便把孙将军护送回去。”

    华佗想了一会,眼睛一亮:“如此,倒有一个好去处。”

    “哪?”

    “天柱山,左元放在那里修炼,山青水美,甚是幽静。”

    耿浩详细询问了天柱山的情况。天柱山位于皖地(就是今安徽境内),离耿浩所处的鄱阳湖很近,过了长江,向北不远就是。

    左慈这样人选的炼丹修道之所,一定是错不了的。

    耿浩立刻做出决定,将孙策迁到天柱山隐居疗养。

    隐居疗养,自然就不能前呼后拥带着整队的兵士去了,况且这一百多兵卒大多有家眷在江东,也未必愿意跟着去。

    耿浩思索再三,决定只待几名一直侍奉孙策的婢女,再带上两名无牵无挂、始终追随侍奉孙策的老兵。

    一切准备停当,只等鲁肃完成与荆州的谈判。

    没过几天,鲁肃回来了。

    远远看鲁肃步履轻快,耿浩猜测,鲁肃与荆州的谈判肯定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上次信口开河,惹得鲁肃大发雷霆,这一次,耿浩不敢乱讲了,陪着笑脸等鲁肃先开口。

    “好消息,好消息啊!”鲁肃一见耿浩面,就叫道,虽然声音很低,但仍难以掩饰兴奋之情。他告诉耿浩,经过与荆州代表蒯越的讨价还价,双方达成了一致。

    荆州无论在经济、军事方面都较东吴强大,但因面临曹操威胁,不得不放下身段,主动向东吴示好。

    双方以长远利益为重,同意摒弃前嫌,搁置争议,友好相处,互不侵犯。

    荆州方面做出几点让步,包括:恢复与东吴方面的贸易,允许东吴驻柴桑军队就近于荆州界内采办军需,最大的让步是,将实际控制的几处东吴县城归还。

    作为回报,东吴方面承诺不会趁火打劫,不会配合曹操从东面水路进攻荆州,免除荆州江夏一带的威胁,以便荆州可以全力以赴对抗曹操。

    为了敷衍曹操,荆州方面也同意东吴在吴楚交界一带练兵,甚至举办虚张声势的军事演习。

    “子敬大人这一次可是不辱使命,为咱东吴立了大功啊!”耿浩都觉得自己太过谄媚。

    “嘿嘿”鲁肃满脸得意,神情中一付“外交谈判舍我其谁”的样子。

    “还有一个好消息呢。”鲁肃故作神秘地对耿浩说。

    “还有好消息?”

    “你往那边看。”

    耿浩顺着鲁肃手指的方向看,只见鲁肃随行小船上下来两个人。

    “教授?王队!”耿浩瞪大眼睛,楞在原地。

    “耿校尉!”王队叫道,周围毕竟有很多东吴将士,王队不能喊耿浩的外号“耗子”。

    “哥哥啊”耿浩紧跑几步,冲了过去。

    三位队友紧紧抱在一起

    王队教授随蒯越来到柴桑,原本想直接寻找耿浩,没想到东吴方面的谈判代表是鲁肃,教授在曲阿时和鲁肃很熟,听说两人来寻耿浩,鲁肃便答应二人,待处理完公务,亲自带二人去见耿浩。

    欢聚的酒宴摆设起来。

    鲁肃为东吴争得巨大的利益,心情爽快。

    队友重逢,也是天大的喜事。

    孙策病情大有好转,华佗也忍不住喝上几杯。

    杯筹交错,鲁肃华佗及耿浩等人很久都没这么畅快过了。

    恭喜、祝贺、叙旧,要说的要唠的实在太多。

    不知不觉,众人都已微微有些醉意了。

    鲁肃毕竟是东吴高官,又有重大公务在身,明日要赶回曲阿复命,提议再干一杯,酒宴就此打住。

    耿浩这才想起孙策隐居疗养一事还没有和鲁肃商议,赶紧将孙权回信递给鲁肃。

    鲁肃看罢信,又详细询问了耿浩的想法。耿浩将自己的计划一一向鲁肃做了汇报。

    鲁肃点点头,只说了一句:“早些动身吧。”

    耿浩见鲁肃没有异议,心里便没了压力,兴奋地告诉鲁肃:“孙将军恢复得很好,已经认识人了,子敬大人要不要去探望一下?”

    “哦?”鲁肃没想到孙策恢复如此迅速,刚要起身随耿浩去探望孙策,却又迟疑了。寻思片刻,对耿浩淡淡一笑:“某公务太多,还是不去了吧。”

    耿浩瞬间明白了,鲁肃若是太过关心孙策,这消息一准会传到孙权那里。在这种问题上,为官之人不得不小心谨慎啊。耿浩有些失望,做官有什么好?喜怒哀乐都不敢流露,亲情友情要为前程让路,耿浩有些替鲁肃悲哀。

    鲁肃当然不会悲哀。

    鲁肃拿着孙权的信,指点着上面“忠义”二字。

    耿浩很是疑惑,这是孙权称赞自己的词语啊,难道有什么问题吗?

    鲁肃低声提醒耿浩:“少尊为何如此褒扬?原本可以写上‘不愧忠义校尉’,而信中却写的是‘不亏忠义二字’,耿先生难道不懂吗?”

    耿浩茫然地摇摇头道:“子敬大人,你也知道,我这个校尉是个棒槌,啥都不懂,求您开导开导吧。”

    鲁肃道:“你既要护送孙将军离开东吴,再顶着少尊委任的官衔妥当吗?”

    耿浩想不通有什么不妥,但鲁肃的意思就是“不妥”了。

    但耿浩不傻,“难道少尊让我辞官?”耿浩倒不在意这个空官衔,但也隐隐感觉到,在孙权眼里,自己已经渐渐失去了作用。“让我辞官,那我辞了就是了,顶着个官衔,我反而别扭。”耿浩心里多多少少有些失落。

    鲁肃拍拍耿浩的肩膀,笑着低声道:“耿先生莫要丧气,少尊是不会亏待你的,辞了官,却少不了你的赏赐,做个无忧无虑的财主岂不是更加快活?”

    耿浩点点头,取来文房用具,当即写了一封言词恳切的信,向孙权说明自己要暂时离开江东,不适合再担任校尉之职,当然,最后少不了向孙权再表达一番忠心。

    耿浩写好信,托鲁肃转呈孙权。

    酒席散了,鲁肃和众人作别,匆匆离开,赶回自己的行营,准备明早启程。

    鲁肃走了,华佗休息了,三位队友才有机会好好聊一聊。

    耿浩听说那个天坑竟然真的能穿越回去,感到无比惊讶。当听王队说蔡鹏已答应和大家一起回家,耿浩也不免心动了。

    可是,自己还没安置好孙策啊。

    耿浩向王队和教授说明了情况。

    三人商议一下,决定教授随蒯越返回荆州,去新野汇合蔡鹏。王队跟随耿浩护送孙策去天柱山,待安置好孙策以后,王队耿浩赶往新野,和教授蔡鹏汇合。

    三人商议,无论如何要先打探到五木的消息,大家是一个团队,不能轻易落下一个队员。至于是否穿越回去,等有了五木的消息后,再商量。

    耿浩内心一直很矛盾,自己到底属于哪里?是二十一世纪的家?还是这个时代曲阿的家?

    见王队和教授不再坚持让自己跟随大家穿越回去,耿浩心里不再纠结,他也想念队友们,尤其想念蔡鹏。听王队说蔡鹏在刘备军中混得风生水起,耿浩也急着去看看蔡鹏蔡伯飞将军到底是何等威风。

第292章 蔡鹏 勘察博望坡() 
诸葛亮的到来,并未对刘备军营产生颠覆性的影响。

    虽然刘备拜诸葛亮为军师,但暂时并无战事,这个军师职务很难发挥什么作用。

    按理说,没仗打,军师可以指挥练兵啊。

    但刘备军中兵少,一大部分又在关羽张飞麾下,驻扎在新野城北,不方便调动回来进行训练。

    说是不方便调动,其实不然。

    刘备军队驻扎在新野,实行轮防制度,关羽张飞蔡鹏赵云所部,轮流在新野北部,也就是更接近曹操地盘的要地驻扎。以前,蔡鹏就曾在外驻扎过。

    现今,正轮到关羽张飞驻防在外,这哥俩对大哥刘备召回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孩子”做军师非常不满。口头上,哥俩抗议刘备的做法,被刘备申斥了一顿,关羽和张飞就使出软功夫,以各种理由拒绝执行将他们调回新野的命令。他们的想法不是没有道理,自己的部下训练刻苦,战斗力强劲,若是被那毛孩子军师胡乱调教一番,练懈怠了怎么办?

    刘备也不是没有顾虑,所以也就容忍了关羽张飞的行为。

    新野城附近,只有蔡鹏属下的一千多人。

    刘备和诸葛亮曾去蔡鹏营中巡视,看过蔡鹏指挥的操练,诸葛亮赞不绝口,夸蔡鹏训兵有方,不拘一格,营中将士不仅作战技能突出、精神状态也非常好。

    得到诸葛亮的赞许,蔡鹏挺得意,但说实话,蔡鹏真的希望诸葛亮能挑出自己训练的一些毛病,这样不仅可以提升战斗力,蔡鹏也希望诸葛亮能展示一下自己的才能。

    刘备也曾客气地想将部分兵权移交给诸葛亮,但诸葛亮拒绝了。

    诸葛亮的理由是:兵者,以忠诚为先。现在分出兵权,势必影响士气。其实,大家都明白,诸葛亮不过是因为刚入军营,寸功未立,没法真正掌控这只队伍罢了。

    诸葛亮没有兵权,但他并没闲着。

    虽然眼下战事未起,但曹操南侵是必然的。

    诸葛亮除了和刘备探讨天下大势之外,更多的时间,是在新野周边实地探查,在原有地图基础上,绘制更为详尽图谱。

    这一天,诸葛亮再次来到蔡鹏军营。

    刘备军中,蔡鹏对诸葛亮是最为钦佩的,虽然诸葛亮尚未展露任何才学,但蔡鹏知道,诸葛亮绝对是尚未腾飞的卧龙。

    蔡鹏客气地询问诸葛亮的来意,诸葛亮说,希望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