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像诸葛亮这样长辈皆已过去的青年人,衣缘只能选择素色。
这是五木未曾想到的,不过店主说,只有衣缘有此规矩,五木便决定在深衣下摆(下裳)处,用刺绣图案加以弥补。图案是诸葛亮亲自挑选的万里江山图案,五木嘱咐,必须用不超过三色的柔和色调刺绣,以免将儒雅脱俗的风格弄得和土豪一般。
深衣各部位的尺码都有定数,但这样裁剪缝制出的衣服,穿在身材修长的诸葛亮身上,会使其显得粗笨。
五木嘱咐店主缩减领缘、袖缘、下裳缘和腰带的尺寸,同时适度调整袖口和腰部尺寸,使得深衣穿上以后,更合体、更有飘逸感。
五木最得意的地方在于对深衣肩部的处理。他发现诸葛亮的双肩不够平直,也就是俗称的“溜肩”,穿上宽大的深衣后,显得有点“颓”。五木吩咐店家在深衣肩部内侧缝制暗袋,用精薄竹片作为内衬。
穿上定制的深衣,诸葛亮立则挺拔,动则飘逸。
鹤氅类似带袖的披风。五木为诸葛亮设计的鹤氅,样式上并未做大的调整。主料选用脱俗、富有朝气的青色,配以滚花衣缘。五木觉得鹤氅上常用的大幅的团花图案过于庸俗,舍弃,取而代之的,是在左前胸处,缝缀一只精美的羽毛,既作为装饰点缀,又像是私人定制的logo,清新而脱俗。
五木对深衣和鹤氅进行的改造,在布店店主看来,是具有颠覆性的。不过诸葛亮不这么认为,反而觉得五木的修改的确与众不同。
诸葛亮何等聪明,已经初步领悟到五木为自己所做的形象设计的思路。
对于选择发冠,诸葛亮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诸葛亮刚刚二十岁,可以戴冠了,但是他没有官职,按规矩不可戴官帽,只能带平民可用的帻巾或幞头。
但是,若戴方形帻巾,就像在脑袋上扣上一片圆白菜叶,滑稽且寒酸。戴上普通的幞头,又像在头上扣了个西瓜皮,更加难看。
诸葛亮亲自设计了一种头巾样式,用青色丝带编织成长巾,系住发髻,余下的头巾垂在脑后,既似帝王贵族冠上垂旒,又不逾越礼制。
诸葛亮为自己的设计取名“纶巾”。
自古,冠也属于衣类,称“冠衣”,冠衣须与深衣大氅和谐搭配,而诸葛亮所设计的纶巾,同五木为诸葛亮量身定制的深衣鹤氅十分契合。
五木没料到,诸葛亮不仅聪明,而且还具有引领潮流的时尚眼光。
配饰选择是五木的又一得意之作。
五木在襄阳跑遍所有经营配饰的店铺,里面尽是珠宝玉器,或工艺粗糙,或色彩艳俗,都与五木的整体设计不符。
就在五木失望之余,偶然看到地摊上,有人贩卖从江岸上采集的石子,石子圆润晶莹,难得的是,石子有漂亮的纹理,粗看似文字,细看又不可辨认,这正合五木的设计理念,为诸葛亮增添出低调且富有文化内涵的另类奢华。
当五木拿出用丝线串连的“文化石”,诸葛亮都被惊呆了。
看着诸葛亮将“文化石”佩戴在身上,五木想起了那块华歆赠予自己的那块玉佩,上面有着“爱”字形纹理的玉佩,五木想起了公孙雪儿
“邓兄,如何?”
诸葛亮的问话打断了五木的沉思,五木长出一口气,现在没空回味遥远的记忆了
整束好深衣,扎上纶巾,披上鹤氅,带上配饰,诸葛亮仿佛变了一个人,潇洒飘逸。
诸葛亮十分高兴,忍不住向五木展示起他在家勤奋修炼气质的成果,举手投足之间,果然仙风舞动,神采飞扬。
五木咧着嘴,挑着大拇指赞道:“太有范了!”
诸葛亮显摆了一圈,却皱着眉,抬起脚,愁眉苦脸说道:“邓兄,尚无屐履。”
五木笑道:“我早已为你想好了。”
鞋子是五木比较头疼的问题。秦汉时期,无论是雨天穿着的屐,还是平时穿着的履,样子都十分难看,尤其是男子常穿的方头履,简直是丑陋之极。
诸葛亮对当下流行的鞋子也不满意,最普通的皮履(古时获取皮革容易,皮子缝制的鞋子是最低等的),穿着极不舒服。简易草鞋只适合平日劳作时穿着,且和深衣鹤氅极不搭配。丝绸履虽舒适,却不耐穿。
诸葛亮满脸愁容:“如何是好?”
五木微微一笑,胸有成“鞋”地道:“莫急。”
五木掏出几双在襄阳为诸葛亮定制的鞋子,以皮为底,棉布做垫,丝绸绷面,精工缝制。这种鞋子,不是难看的方头,而是圆头略尖,前部微微上翘。穿着起来,不仅舒适,而且极为美观。
诸葛亮试着在屋里走了几个来回,便小心地脱下,十分爱惜地道:“如此精致,居家时,还是赤足吧。”
“哈哈,省着点穿也好,这种鞋子,一般店面还真做不出来呢。”五木说完,突然盯着诸葛亮的双脚,眉头紧皱。
“哎呀!”五木看罢诸葛亮的双脚,拉过诸葛亮的手,“啧啧”地不停摇头,又盯着诸葛亮的脸,叫道:“不行不行。”
“呃?”诸葛亮疑惑,不知五木是什么意思。
五木指着诸葛亮的手脚道:“你这手脚,也太粗糙了。”
诸葛亮低头看看,果然,由于常年耕地砍柴,双手双脚都已粗糙干裂。
“这样可不行,太影响形象了,你再看你的脸,晒得黢黑,穿上这么时尚的深衣大氅,给人的第一印象绝对不是运筹帷幄的军师,倒像是一夜暴富的老农。”
诸葛亮尴尬地笑笑,无奈的表示,干农活难免啊。
“太影响形象了,坚决不行,必须整改!”五木给诸葛亮下达了限期整改通知,并亲自拟定了整改措施:每日以热水浸泡手脚,再用鸡蛋蛋清敷面,以使粗糙的毛孔紧缩。
至于这黑里透着红的脸膛,五木只能使出绝招了。
“这里能搞到牛奶吗?”
诸葛亮点头,这倒不难,周围农户有人家中有耕地的母牛,汉人不喝牛奶,只有野蛮的匈奴人才喝,要来干嘛?
“洗脸洗手洗脚,美白。”
诸葛亮已经完全接受了五木的形象设计思想,不再有异议,只是被五木折腾得有些累了,诸葛亮问道:“如此可乎?”
“恩,这回差不多了。”五木点点头,上下打量着诸葛亮。
“咝怎么总感觉还少点什么?”五木凝着眉,脑袋歪过来扭过去看着诸葛亮,就是想不出到底缺少了什么。
诸葛亮被五木看得不知所措,两手不知该放到那里,不停在身前相互揉搓。
五木伸出双手,“啪啪”拍击几下自己的脑袋,“唉,忙中出错,还是忘了一个重要的东西,不行,我还得去新野一趟。”
第270章 五木 家务活我来()
五木和布店店主一起赶回新野,小猴子自然要跟着。
五木此行的目的,是要为诸葛亮赶制羽扇。五木发现,诸葛亮换上新行头后,人变得挺拔飘逸了,但是空着一双手十分不自然。若是把双手背到身后,显得老气横秋;放在身前,又显得拘谨,暴露了诸葛亮最大的缺点——不够成熟。如果让他手上拿一样东西,就会好很多,而最适合拿在手里的,自然是扇子。
扇子有很多种,团扇、芭蕉扇之类肯定不合适,让诸葛亮这类东西,太离谱了。大团扇相吻合的形象是:袒胸露腹,盘腿而坐,时而挥舞团扇驱赶苍蝇蚊子,时而在身上搓搓泥球,或者是伸手入怀抓虱子。这样的人怎么会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诸葛军师?是个抠脚大汉还差不多。
可以选择的只能是折扇和羽扇。这个年代,已经出现折扇,只是技术尚不成熟,制作工艺也比较落后,打开来粗陋,合拢上粗陋笨重,拿在手里不显儒雅,倒像一件凶器。
羽扇此时也不常见。说“不常见”是针对东汉人而言,对于五木,就似松平常了,电影电视画册里,诸葛亮不都是拿着羽扇吗?五木曾玩票于古董界,对羽扇还是有些了解的。扇羽不易保存,无法流传后世,但古董扇柄五木还是见过的。
讲究的扇柄是用兽骨、兽角、玉石或象牙制成,这类材料贵重不易找寻,而且和诸葛亮的整体形象也不搭。五木给诸葛亮设计形象是隐于山野间的青年才俊,若是使用过于名贵的材料,反倒不和谐。
除了上述材料,只有竹木可选。竹质过轻,拿在手里,显轻浮张扬,还是选用沉稳压手的硬木合适,低调而沉稳。
扇羽的选择,五木颇费了一番心思。此时正值冬末,大量候鸟开始北归,新野多沼泽,许多候鸟将此处作为中转休息之所。雇佣当地农户捉鸟取翎不是难事,但选用什么样的羽毛做扇羽却要动些脑筋。
按说,羽扇以纯白为最佳,但五木为诸葛亮设计的基础色调就是素白,再拿上一把白羽扇,就略显单调。五木选择了鹤尾羽,经选、刷、洗、理、修几道工序,每羽尺长一寸二分宽,以扇柄为中轴,两侧对称,各排列五只鹤羽,用竹签穿翎管绑扎成型。
没花多少钱,低调大气上档次的羽扇就制成了。
这种羽扇,选用的鹤羽上下皆黑,中间寸许亮白,时人不懂这种羽毛有何好处,五木却偷着乐了半天,这可是后世有名的“玉带”羽翎。诸葛亮成名之后,这种“玉带”羽扇也随着身价倍增,成了一种引领时尚的奢侈品,此乃后话,不提。
做好几把羽扇,五木终于要告别新野了。
布店店主帮了五木许多忙,五木自然要好好感谢一番。客套话说完,五木告辞,颇通人性的小猴子知道,这回可是要真的和布店分别了。布店店主也和小猴子有了感情,眼中泪光闪烁,很是不舍。可是,小猴子终究还是要跟着五木走,小东西一步三回头,不停地向布店方向张望,脸上很有些“忠义不能两全”的悲情。
诸葛亮看到羽扇,虽觉得大冬天扇扇子有些搞怪,但拿着羽扇,的确能让自己增色不少。羽扇不仅解决了诸葛亮双手空闲的问题,还具有掩饰情绪的功用。
五木如大导演一般,指导着诸葛亮何时该羽扇轻摇,如何才能用羽扇营造出指点江山的效果。诸葛亮原本就具备这样的气质,经五木指点,便更具大师的“范儿”了。
五木满意地坐在榻上,诸葛亮头戴纶巾、身穿深衣鹤氅,足蹬时髦丝履,手摇羽扇,在地上踱着方步,认真地排练着。
“不错不错,非常不错!”五木满意地挑起大拇指。
得到“邓导”的认可,诸葛亮兴奋异常,不停地给五木端茶倒水,大献殷勤。
五木深深懂得,诸葛亮给五木拜年,准没好事。
“我说亮亮,你有话就说吧。”
“请叫我孔明。”诸葛亮和五木越来越近便了,偶尔也会开开玩笑,知道五木的学问并不大,诸葛亮和五木说话,也尽量用通俗的白话。
“好吧,孔明,说吧,别遮遮掩掩的了。”
“咳咳,邓兄,你所说的‘形象包装’已经做好了,咱们何时去投奔刘皇叔啊?”
五木白了诸葛亮一眼,叹了口气:“我说孔明啊,你还是太年轻啊。”
“年轻怎么了?有志不在年高。”诸葛亮对年轻、幼稚一类的话题比较敏感。
“别急嘛,”五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