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车道直通西域。
骑在马上,段业看着尚算完好的长城,心中感慨万千。
长城,永远是中原汉人心中天然的屏障,自从战国时秦,赵,燕三国修长城以来,历经增修,虽然五湖入塞,可是今天,在江南汉人心中,长城之内,依然是失去的国土,迟早都要夺回来!
放眼看去,玉门关已经近在咫尺,难道在这里,还要大打一仗么?
可惜,这一次,让段业失望了。
玉门关关城全用黄土夯筑而成,如今城门大开,士卒们列队两厢,玉门关守将张统亲自出城,一身白衣,带着官府印绶,宣布投降吕光,手下军马全由吕光节制。
吕光闻言大喜,当即宣布张统依然镇守玉门,所有将士均有赏赐,并且毫不怀疑的只带着段业等几名僚属进城,显示了对张统的绝对信任。
张统本来还有些疑惧,但是见吕光举止自若,谈笑如常,手下也都个个轻松,这才放下心来,于是夜里大宴,宾主尽欢,张统上下也就真心投降了。
玉门关不战而开关,河西震动,吕光趁机传檄河西各郡,要他们立即归附,和他合兵一处勤王,这下子,才引起了梁熙足够的重视。
话说那头,凉州首府姑臧,这些天城中真是军心浮动,民心不稳,大街小巷,茶楼酒肆到处都是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好像天要塌下来了似的。但是,各种谣言的共同点,都是吕光马上就要打过来了,那吕光从西域调回来百万大军,个个身高一丈多,见人就吃,见东西就抢。已经开始有富商开始打包袱准备跑路了。
去往刺史府的大街上;骑着快马的将士来往不断,四座城门均有军兵把守;百姓出入也要经过严格盘查,整个姑臧城笼罩在一片战争的阴云之中。
这时,无计可施的凉州刺史梁熙,才晓得杨翰的预言已经成了现实,可惜现在有什么用呢?如今杨翰在高昌被斩杀的消息已经传回来了,高昌,伊吾,玉门三道关隘,都没有起到作用,眼下吕光过了玉门关,想必很快就有人会主动效仿张统主动去投降,凉州可以说已经岌岌可危了。
坐在刺史府大堂的虎皮交椅上,梁熙一筹莫展。他愁眉苦脸的对站立在大堂两边的文武官员道:“列位大人,我原想吕光无王命怎敢私离西域,又怎敢占我凉州。如今看来,他眼里连天王都没有,更何况我?也怪我优柔寡断,没有听杨太守的话,及时派兵镇守高梧谷口和伊吾关,致使杨太守兵败被杀,又丢了高昌。今日得到噩耗,我才如梦初醒,奸贼吕光的嘴脸也昭然若揭。如今张大豫虽然战败,却依然据守一方,吕光也已经步步紧逼,我梁熙自问镇守凉州10年来,虽然不敢说多么贤德,也算爱民如子,轻徭薄赋,厚待百姓,各位,你们说,我们应该怎么办?”
而今看来,这仗是非打不可了,列位大人看这仗该怎么个打法?”
堂下的文官见问都低下头;武官把头扭向一边。很明显,他们是不再看好这位使君大人了,吕光的兵,是这群人能够抵挡的了的么?有不少人已经开始准备,啥时候给吕光输诚了。
梁熙的长子,紧急被召回的鹰扬将军梁胤见无人答话,急忙上前道:“大人!军情紧急,再议下去恐怕要失去战机,现在我们乘吕光在玉门关休整之机,立即调兵酒泉,准备与叛军决一死战。只要守住酒泉,何愁凉州不保?”
“梁胤!唉,你弟弟已经在淝水前线战死了,如今我们梁家的重担,也就落在你肩上了。”梁熙说着说着,就又老泪纵横起来,大堂内的文武见刺史大人这幅模样,不少人都都是顿生恻隐之心。
不管怎么说,梁熙作为一州的刺史,也确实算是个好官,不论是对百姓,还是对官员,都算仁厚,如今看他伤心,也纷纷上前慰藉。
梁胤身为人子,在这个时候自然也要选择坚强,选择给父亲打气,好说歹说,梁熙才擦干眼泪,神色变得坚定起来。
“梁胤,为父不听你和杨太守的忠言,置边关十万火急的文书与不顾,才有今日之败。为父近来夜里常常睡不着觉,白天又觉头疼;身体也不如以前。看来,这保凉州的重担全落在你和列位大人的肩上了。”
梁胤听了,眼神一闪,微微低头,道:“父亲大人何出此言,您是凉州的主心骨,只要您坚定信心,我凉州还有精锐数万,粮草可支五年,只要我们战术得当,众志成城,就一定可以打败吕光!”
“是的!使君!我们一定可以!振威将军姚皓站出来,沉声道:“使君,末将虽然驽钝,但是麾下万余人马,愿为使君效死,为凉州百姓尽忠!”
别驾卫翰也朗声道:“当此时也,正是我辈尽节之时,我等受天王厚恩,使君厚爱,如果此时不振臂而战,有何面目居于人世?使君,你下命令吧!”
有了带头的,剩下的就好办,众文武纷纷表示,愿意为了使君上刀山下油锅,当然了,有真心的,有被感动的,也有趁机耍下嘴上功夫的,但无论如何,梁熙也感到大为振奋,看来,和吕光还有的一战嘛!
第149章 决计抵抗()
见堂内文武一改方才的死气沉沉,梁熙信心大增,看起来自己并没有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嘛,张大豫被秃发部一顿胖揍,一时半会应该喘不过气来,眼下自己应该可以集中力量对付吕光。那吕光据说也是先锋入关后队还在高昌,只要给他迎头痛击,挫了他的锐气,想必凉州各郡应该还是会站在自己一边。毕竟,自己是天王陛下委任的刺史,天王就算打了败仗,那也还是天王嘛。
想通此关节,梁熙沉声道:“梁胤,如今情势危急,我命你署理征西大都督,全权负责抵御吕贼之事,姚皓、卫翰,犬子年轻,二位年高德劭,文武双全,老成持重,由二位辅弼犬子,想来必能击溃吕贼,我命二位为副将,并尽起五万大军,与吕光决战!”
“遵命!”三人齐齐下拜,接受了任命。
这时候,卫翰想了下,说道:“如今吕光已经过了玉门关,敦煌也是守不住了,不如尽起大军驰援酒泉,酒泉城本就有兵,粮草充足,我军一部入城确保城池不失,一部屯扎城外,形成掎角之势,如此退可以阻吕光与坚城之下,进可以一举击败吕光,如此才为万全之策。”
梁熙摆摆手,道:“此乃细务,自此,西征之事,一切由你们三人负责,本官对你们充分信任,完全授权,只要你们认为可以做,便去做,报与我知晓便好。”
卫翰感动的眼泪汪汪,连连表忠,堂内其他文武见梁熙终于振作起来,也纷纷七嘴八舌开始献策,一时间倒有那么些齐心合力的意思。
梁熙却仿佛开了窍一般,再次下令:“另外,派人去请河湟秃发部首领秃发思复鞬,和张掖临松卢水胡人首领沮渠罗仇兄弟,让他们各带本部人马,前来酒泉助战。”
“大人。”梁胤却有些急眼,正要说话,却被梁熙摆手道:“就这么决定了,大行不顾细谨,先顾西面。”
“是。”梁胤悻悻遵命。
接着,梁熙想了想,又对站在下面一言不发的武威太守彭济道:“姑臧的防务就交给彭太守了。”说罢,梁熙一直死死盯着彭济,看他的表情。
彭济闻言,这才迈步来到大堂正中,施礼道:“守卫姑臧乃是下官份内之事,使君但请放心好了。”
文武各自委派了任务,梁熙这才回到桌前,振臂喝道:“天王陛下遭遇挫败,正是国家危难之际,我等本该戮力同心,镇守西陲,那吕光居然敢擅自东归,徒生事端,这已经是赤裸裸的造反了!本官已经将他的反迹着人800里加急上奏天王,恩旨不日便将下来,本官希望,各位大人,各位将军,在此危难之际,只希望各位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与本官共抗此獠!”
“唯使君命是从!”众人齐声呼道。
散会之后,梁胤又请姚皓、卫翰二位将军留在大堂商议调兵等事宜。彭济见没有点到他,便很快走出了大堂。卫翰看了,本想说点什么,可是话到临头,最终还是没有说出来。
从各郡调兵的文书当时就拟好了,十几个去送达文书的亲兵也连夜出了四座城门,骑着快马驰向四面八方。文书中详细约定了在酒泉会师的日期,以及调兵的多少。梁胤还以刺史的名义给秃发鲜卑首领秃发思复鞬和临松卢水胡人首领沮渠罗仇二人写了信。给二位首领送信的亲兵还带去了梁胤准备的许多贵重礼品。在信中梁胤以晚辈的口吻,感谢他们多年来对朝廷的忠诚,对凉州军事方面的帮助,希望他们这次能够多带精兵强将来酒泉助战,并言明所需粮草、军费等皆由凉州刺史府支付,对有功将士将按功劳大小奏请朝廷封赠云云。
其实,梁胤也不知道朝廷还能不能够靠得住。但是,除了靠朝廷的名义,还能靠什么呢?那些胡族酋长,本就是桀骜不驯的人物,如果不是当年大秦天军的势头摧枯拉朽的把张家五十年的经营化为乌有,他们恐怕现在还在天天闹事呢。
商量到了深夜,姚皓和卫翰二人这才告辞离去,而梁熙则已经躲进了书房,说一切由梁胤处理,连刺史的印绶和调兵的令符也给了梁胤。梁胤知道父亲的用意,是在给自己树立威望,因此只好满含热泪的接了下来。
这天晚上,梁胤几乎一夜没有合眼,他并不是因为自已少年得志,不到30岁就被任命为大都督而兴奋;而是因为重担在身,敌强我弱,没有必胜的把握。弟弟战死的消息,至今依然让他的心如石磨一般的痛苦。如今梁家虽然还有几房子侄,可是梁胤知道,那些人都是酒肉之徒,父亲真正能够信任的,也只有自己了。
再则,自已从来没有统帅过这么多的军队,指挥过这样大的战役。再说从各郡匆忙调来的兵马,能否在作战时同仇敌忾,齐心协力,共同抗击强敌呢?父亲把指挥调动凉州兵马的大权授给了自己,而自己又缺乏作战经验,人又年轻,各郡的将领会听自己的命令吗?他们会不会刁难自己?或者临阵退缩,见敌强大而举戈投降呢?
“唉!”睡不着的梁胤长叹一口气,也难怪父亲的白发添了不少,身体也一日不如一日了,这千斤重担落在谁的肩上,谁不是如此啊!看着天花板的雕饰图案,精美绝伦,室内的熏香和煦温暖,可是如果吕光大军一来,这一切便都没有了!就算为了这一切,梁胤也不能容忍自己失败!他默默对自己说道:父亲把抗击强敌的重任托付给自己,便一定要尽心尽力,为父分忧,誓与酒泉共存亡。等各郡兵马齐集酒泉后,我首先要对各路将领分工明确,对作战不力,丢失防地,或不听军令者,一定按军法严惩,决不姑息。只有这样,才能整肃军纪步调一致,同心协力,共抗强敌。梁胤想着想着,在不知不觉中竟然昏睡过去。
第150章 酒泉之战(1)()
话说那头,吕光取了玉门关城,传檄凉州各郡,果然各地大震,敦煌太守姚静,晋昌太守李纯举郡投降了吕光,各地流贼四起,纷纷打着迎接西征军的旗号抢掠百姓,攻打城郭。不过,这些都没有决定性作用,因为酒泉太守宋皓,将吕光派去劝降的使者斩杀,头颅挂与城头,将其他随从全部割掉耳朵打发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