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有县官被称作“亲民之官”,其他都被称作“管官之官”,就是这个意思。
而问题就在于,氐人也好,匈奴人也好,鲜卑人也好,他们都缺乏足够的人才去当县官。你让一个勇士去震慑一个县内的反叛势力,这个很容易。
但是你让他收税,赈灾,审案子,维持地面,保证徭役,这些事情,对于他们就太难了。这些事情,除了读书人,又有什么人能干呢?
实际上,大部分县官,其实都还是汉人。所以别的人或许看不出来,但是楚瑜就知道,这样的统治基础是并不稳固的。
而就是这“亲民之官”,实际上在治理广大的农村是依靠的还是本地的乡绅、士族。所以,在江南也好,在关中也好,每当一任官员上任时,为了在任内地方上能治安良好、征粮顺利,首先都要拜访当地有名望和号召力的士绅,特别是德高望重的老者,即所谓地望耆老。
因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事实上当时占天下绝大多数地域的农村都是在士绅的直接管理下,是不折不扣的士绅治国。如果不跟他们搞好关系,他们当然不敢直接来对抗你,可是让你根本没法工作,最后直接走人,那是完全可以的。
这绝非偶然。因为从汉朝以来,士大夫的地位就逐渐抬高,到了后来,他们入朝为官,彼此呼应,形成了声势,就完全成了同气连枝的整体。从家庭背景看,大部分在中央和地方为官的士大夫本身就是在农村拥有土地的大地主和庄园主。这样的家庭在儿子自上学年龄起就让其在私塾或官学中接受正规教育,然后透过察举,或者孝廉等等方式,进入官场做官。在当官的时候,他们当然也就竭力扩大家族的影响力,给家族积累各种资源。
而到了他们退休离任之后,他们又重返乡里,一边继续着地主的生涯,一边发挥余热,调解乡里纠纷,维护地方治安,协助在任官员的工作。士绅与乡土的二重身份密不可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谓耕读世家说的就是这群人。
从教育背景来,士绅们一方面接受过国家的正统教育,儒家伦理、纲教伦常深入其心;另一方面从小生活在乡间,对地方上的风土人情、乡规民约十分熟悉,往往在二者有矛盾时采用一种园融、通达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使其既不违反大传统,具有大传统的合法性,也不有悖于小传统,具有小传统的合理性。
多少年来,楚瑜走南闯北看到的效果足够证明这样的有效性。从实际作用看,士绅在解决纠纷、祭祀仪典等重要活动中扮演着主导者的角色。乡村之中每逢婚丧嫁娶、祭祖拜神、二造纠纷等事,村长、里正往往会请有名望的乡绅主持其事,因为后者见识多、德望高,能让乡民信服。
可见,自古而来知识分子即在国家与民众之间起着协调和纽带的作用。
对于读书人来说,人生在世有三大事,谓之立德、立功、立言,其中以立德为首。因为对于他们而言,立言是利在千秋,即著书立作,流传后世;立功则是功在当代,即积极参与到各种现实的事务里去,来解决具体的问题,不管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还是披坚执锐带兵打仗,都是很好的事情;立德则是上述二方面的结合,这就是难度更大的了。
而楚瑜晓得,如今的现实,就是在江南之地的读书人,想立功基本没机会,因为门阀们根本把所有的路子都给堵死了。而在其他地方,想立言和立德业很难,毕竟,这些地方统治者们都是胡人,他们会用你,却很难信任你。更何况读书人都有正统的观念,为胡人效劳本来就很有压力,更何况全情投入呢。
正因为如此,楚瑜这样的人,才深深的知道段业这一手的厉害,段业自己是汉人,大家没有压力,凉州如今搞得蒸蒸日上,大家也都想去加入其中,也算做了一番事业。
更何况段业把读书人的地位抬得很高,这在乱世的吸引力,自然是不言自明。
“好了。”苻睿这个时候说道,“段业如今风头正旺,咱们难不成还去找他麻烦?”
“那倒是不必。”楚瑜调整了下心情,“不过我听说,最近段业要去长安。”
“去长安干嘛?”楚瑜奇道,“难道为了真除刺史的位置?他就不怕肉包子打狗?”
“这是有风险。”楚瑜说道,“可是既然谁都知道有风险,如果段业还敢去,还能全身而退,他的声望只会更高,这么划算的事情,段业一定会做的。”
“倒是这么个道理啊。”
“不过”楚瑜顿了顿,道,“一直有传言,说段业想去求婚!”
“喔?我怎么没听说。”苻睿有些奇怪。
“是段业想向苻宝公主求婚。”
“这样啊。”苻睿摸了摸下巴,“你说我是什么态度好呢?”
“王爷您想怎么样呢?”
“我啊!呵呵呵。”苻睿笑了,“史记我还是读过的,里面最精彩的一章,我觉得是鸿门宴,既然刘邦敢去,段业也敢去,我为什么不能去?”
“您也想回长安?”
“我为什么不回去!”苻睿笑道,“他们都觉得我肯定不敢回去,呵呵呵,包括我的好哥哥,他也不信我敢回去,那好,我就要回去!既然段业想当我妹夫,我当哥哥的看看妹夫总可以吧?”
“这”
“而且我不带兵回去!”苻睿坚决的说道,“不仅不带兵,而且,我要让天下人都晓得我苻睿敢回去面对他,呵呵呵,你说这样,我的名声会如何呢?”
楚瑜没有想到,他居然想出来了如此疯狂的打算。
可是仔细一推敲,却不得不承认他说的很有道理,的确是这么回事!这是一个很疯狂,很大胆,但是也很有可行性的办法。
“王爷,我赞成您!”楚瑜想好了之后说道,“不过虽然我们不怕,但是也要以防万一,我们还是要进行一些布置”
第763章 格局(11)(2)()
“不!”苻睿斩钉截铁的说道,“这一次我就要反其道而行之,我就不做任何布置,看看我的好哥哥想不想得到,就算想到了敢不敢动手!”
地一百一十九章格局(12)
楚瑜惊讶的看着苻睿,可是,苻睿神色坚定而自信,眼神里,一副不可动摇的执着,让楚瑜知道,这个事情已经是不可避免了。
“放心吧,先生!”楚瑜说道,“我这么做,当然也是有些冒险的,可是这个事情,不冒险点,不行的,算算风险和可能得到的好处比,我觉得还是大大划算的。”
“大人,您这么做,我当然支持您。”楚瑜说道。
“如此,我们长安见!”苻睿自信的说道。
”不过“楚瑜还是有些担心,”对段业您是不是有些轻视呢?“
”哪里有啊!“苻睿道,”你就放心吧,段业年纪轻轻,赤手空拳就能够打下来那么一片基业,这个人我是佩服的很呐,哪里敢去轻视他啊?我还真的希望,在长安能够会一会他呢。“
楚瑜听了,心中暗叹,看起来,苻睿还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一想到这里,楚瑜都有些担心了。
姚苌的军队,还是偃旗息鼓,不动声色的通过了凉州的边境。按照计划,他们将要从凉州的东南方向横穿过去,然后翻过祁连山,进入河湟一代。到了那里,他们再一路南下,从川西北的雪山翻过,最后进入成都平原。
段业自然一路上都派兵监视他们,不会给他们任何偷鸡摸狗,浑水摸鱼的机会。
毕竟段业这么做也是冒了风险的,过去凉州几乎就没有外来势力,如今,把这些羌人给放了进来,担的风险那是真心不小的。
但是一路上姚苌父子的确是规规矩矩,没有闹出任何问题。
回报的人告诉段业后,正在下棋的段业却笑道,“他在凉州不闹事,恐怕去了河湟就要闹了。”
崔浩听了,也说道,“正是如此,大人,不如我们就趁机把他们给做了吧。”
“你小子,这么年轻,倒是心狠手黑啊!”段业笑骂道。
“如今天底下的局面已经到了要一触即发的地步了,大人,再不动手,恐怕就是我们被人家动手了啊!”崔浩道。
“不不不。”段业道,“姚苌,姚兴的水平,我心里有数,他们有小聪明,没有大智慧,这次这么好的局面,居然能够被苻宏逼到走投无路,也算他们的本事了。”
“大人您也认为是走投无路?”
“这倒不全是。”段业放下一枚棋子,“不过,苻宏这厮也没有安好心,无非是想玩玩驱狼吞虎,祸水西引罢了!只是我会上他的当?”’
“您倒是南引了。”崔浩笑道。
”话不能这么说。“段业道,”在凉州,我收拾了姚兴,苻宏高兴,除却心头大患,我却没好处,我如果不除去他们父子,就他们俩那种白眼狼的个性,在凉州一准不断给我惹麻烦,横竖要亏钱的生意,我是绝不做的!相反,把他弄到河湟去,我是肯定不亏,可是秃发部不一样,那是他们的地盘,羌人和他们也多少都有关系,如果吞了姚兴姚苌,那么整个西胡几乎都在手上,他们可赚大了。“
崔浩沉吟了一下,道:”大人,您不担心,如果秃发部“
崔浩话没有说完,可是段业当然懂得他是什么意思。
崔浩无非是想暗示,秃发部的实力也不容小觑,现在图一时之快,借刀杀人,让秃发部把姚兴等人吃掉,固然很省事。
但是秃发部如果发展壮大了,恐怕也是尾大不掉。
崔浩之所以没有明说,那也是因为秃发灵是段业的房中人,自己再怎么和段业推心置腹,恐怕关系也远那么一层,自己说的太明白,那是招记恨。
段业缓缓说道,”你不必担心,大事和小事,私事和公事,我分的非常清楚,没有半点模糊的空间,这个事情我心里有数。“
”如此甚好。“崔浩心里舒了口气。
也不能怪崔浩担心,毕竟,姚苌父子所在的羌族历史悠久,也算源远流长,上古时代,他们就曾是古东方大族,形成于雪山高原地区。从传说时代的三皇五帝至春秋战国之际,羌人的嫡系姜家就在中原政治、经济等领域始终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华夏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严格说起来,羌人可以算是胡人,但是因为商周时代的传承,汉人们对羌人的认同度也不算低。
而他们和秃发部的鲜卑人之间的关系也很是密切,这样一来,如果他们联合起来,就足以构成对段业的强大压力,如果他们对抗,由于两个民族本来就走得近,需要的只是一战定胜负决定谁做头。
而这一战一旦定了结构,那么失败的一方是很容易认输的,这样不仅不会元气大伤,反而会实力更上层楼。
果然不出所料,这一次姚苌姚兴父子,就是玩了一出假途灭虢的把戏。
他们之前,早就在乐都城布下了钉子,自己在来到乐都附近时候,突然发难,想给秃发部来个中心开花。
但是很遗憾,早有了准备的秃发部却反过来玩了个十面埋伏,一番血战下来,姚苌战死,姚兴被俘,数万羌兵全军覆没!
一战下来,秃发部声威大震,一时间威震陇右河湟!
但是段业却还是一点不担心。因为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