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吕光这才注意到段业还在这里,笑了笑,道:“那么,今晚的宴会,也是需要准备一番的,本节不打算在龟兹重新设立那么多官署,有些事情,你便多担待些。你看如何?”
“卑职领命!”
吕光的话,无异是一种信号,很明确的信号。段业终于有机会插手到这些事情了,而事实上,行政上的事情看起来琐碎,其实却最是有技术含量的。如何调和鼎镬,如何处理各方面关系,如何调动资源,如何让团队工作,这些能力,都是段业极为欠缺的,而却是当一个领袖不可缺少的。如今终于有了这么一个机会,可以堂而皇之的去锻炼。
段业终于等到了一个好消息,告辞而去时感觉浑身都轻飘飘的,而吕光看他的背影的眼色,也是意味深长。
江陵刺史府。
南郡公桓玄大步流星的推门进来,阖府上下,也只有他,敢于如此不顾规矩,谁让他,是桓温大人的幼子和继承人呢?
“叔父!”桓玄对端坐在那,闭目养神的一名中等身材的老人行了礼,愤然说道:“叔父!果然不出所料,谢安果然拒绝了你的好意,说什么三千精锐,不多不少,还是留在荆州比较合适,他还让侄儿给您带话,说东线的事儿,他自己能料理的了,不需要咱们操心!哼,真是不识好歹,我堂堂南郡公,主动任他差遣,他却这般矫情。”
桓冲已经六十多岁了,虽然看起来长的比较憨厚,远不如哥哥桓温和侄子桓玄这样英俊逼人,可是他目光平和而审慎,处事沉稳而有度,因此桓温死后,也就是靠着桓冲,还能保住桓家的势力,没有树倒猢孙散,更是靠着他的威望,少主桓玄才能在5岁袭爵依然能控制住局面。
如今国家有难,桓冲便让桓玄带3000精锐去支援谢安,守卫京城,但是出发前,桓冲也知道,谢安八成是会拒绝的。
见年轻的桓玄依然愤愤不平,桓冲笑道:“你如今才十五岁,已经是国家最耀眼的明星了,但是十五岁也不小了,该沉稳一些,谢安呢,是个老谋深算的家伙,大哥当年也奈何不了他。我让你去,一来是历练你,再者呢也得给足面子,国家有难,我荆州方面不表示也是不行。至于谢安,呵呵呵,他这一手,高明的很呐。”
桓玄脸色稍微好看了些,道:“五叔,我不明白。”
“你这次去了,虽然是让他差遣,可是他和你都知道,你却是指挥不动的,是也不是?谢安呢也只会用北府,不会用你的,留你在建康,也很是麻烦,还不如把你打发回来呢。”
桓玄似乎是懂了,点点头,道:“既然如此,那么我们这边,还是先守住荆州比较好。五叔,那3000人马,我已经分派到宜都和竟陵了。”
“嗯。”桓冲赞许的点点头,“巴蜀南下的水军已经到了建平,如今襄阳来的水军顺着汉水也是蓄势待发,我们的大军必须随时做好准备,绝不能让两股水军会合。”
“是。”桓玄点头,“可是叔父,谢安在东边,能挡得住么?光符融的大军也有三十万,他北府满打满算也就是八万人,能讨得什么好?”
“八万对三十万,总比等苻坚百万大军全来了要容易对付。而事实上,能击败苻融,大局也就定了。更何况,我听说,苻坚也想到前军来鼓舞士气,就等人递话呢,哼哼,到时候,我会送给谢安一份大礼的。”桓冲背着手,看着桓玄,亲切说道:“你也大了,这一次我们这边不是主战场,你立功的机会可能少了些。不过此战若胜,朝廷必然会趁机北伐,到时候就是你表现的机会了。”
“叔父,你就放心吧!”桓玄很自信,总是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而这,正是当年桓温,力排众议,把他列为接班人的原因。
第64章 寿阳()
“那么五叔,您看这一次,谢安能赢么?”桓玄到底年少,心里还是略微有些忐忑,当然,他在任何场合都不会承认这一点。
“能赢。”桓冲给出了肯定的答复。
“是小胜还是大胜。”
“大胜。”
“为什么?”桓玄有些不死心的问道,他确实没有料到,一直跟谢安不和的桓冲会答得这般笃定,
“因为,我相信谢安。”桓冲幽幽说道,“谢安如果败了,晋国就败了,覆巢之下无完卵,我们桓家能例外么?江左其他士族,能例外么?不能,所以这一次,谢安得到了所有人的支持,他如果不能赢呵呵呵,大哥当年也不会和他纠缠了这么久,加九锡都大费周章还没有做成。敬道啊,谢安身上,可是有很多你得学着点的地方呢。”
“哼!”桓玄年轻,沉不住气,道:“叔父您说的是,如今国难当头,我们自然和他戮力同心,等到这一次击败了氐人,哼哼,到时候,在跟他谢家算总账!”
“算总账,也得有算总账的本钱。”桓冲慢条斯理的说道:“大哥当年收复益州河南,三次北伐,胡人丧胆,内部一统诸军,外部威震天下,也没能更上一步,敬道,你说说看,你有什么?”
桓玄振臂道:“既如此,桓玄也要趁机立下大功,抵御秦军,守土抗战,自然是功劳,可是挥师北伐,光复国土更是功劳,到时候我若立下这等大功,他们还能如何?”
“呵呵呵”,桓冲笑了,这个侄儿就这点好啊,“他们呢。。恐怕会是有人掣肘你,说你的小话,散布你的流言,甚至通告你的情报给胡人,他们什么做不出来?”
“那我就亲手宰了他们!”桓玄的脸色有些狰狞,“这是卖国!这是背叛!这群冠盖们多年来做了多少丑事!桓玄虽小,难道看不懂么?叔父!有朝一日,我一定要宰了他们!”
“沉住气”,桓冲面部依然古井无波,“这些,以后再说,你以后,但凡有外人,不要这么冲动,面如平湖,而胸有惊雷者,方可拜上将军,你如今一激就跳了起来,这怎么成?”
“桓玄受教。”叔父端起架子,多年积威,还是管用的。
桓冲又说了几句,算是做个结尾,桓玄这时候却突然说道:“五叔,我想起来了,这一次寿阳怕是守不住了,谢玄就派了五千人,还是水军去救援,那寿阳城外可有二十万大军呢,这不是开玩笑呢吧。”
“二十万大军,派多少人去也不够打的,不派又不行,那会寒了将士们的心,谢玄这么做,高明的很呐,看看,这便是你要学的。”桓冲意味深长的说道。
“那我们救还是不救?”
“一座寿阳城,不打紧的,想必,谢安也这么认为吧。”桓冲舒服的坐下,道:“你且去歇息吧,明日一早,咱们阅兵。”
“是!”
寿阳城。
阳平公,王弟苻融已经等得够久了,方才才截获了增援寿阳却被困在硖石晋国龙骧将军胡彬的密信,要向朝廷告急,苻融当机立断,改变原本围城打援的策略,倾全力攻城。
号令一出,三军人人争先,先前早就憋着一股劲,如今全力释放出来,岂是寿阳城晋军所能抵挡?
随着响遏行云的万岁声响起,寿阳城的各处城门,被同时冲破,杀声震天的秦军欢呼着冲进城去,城里残余的晋军虽然誓死抵抗,与秦军展开了巷战,可是敌众我寡,晋军虽然士气未丧,却挡不住同样士气高涨的秦军。
督战的平虏将军徐元喜,见大势已去,正待抹脖子殉国,却被蜂拥而至的秦军缴了械。同时城里的安丰太守王先也被俘虏。
苻融淡淡的笑笑,便下令各军,抚境安民,不得滋扰百姓,同时派勇将梁成率领五万精锐驻守洛涧,在淮河中布防水栅以阻止东晋水军西进,处理完一切后,苻融想了下,便提起笔,给他的哥哥,也是秦国的天王苻坚写了一封信。
信很短,只有十二个字:贼少易擒,但恐逃去,宜速赴之。
苻融的意思很明白,如今东晋留了十余万大军盘桓在荆州,最精锐的北府横亘在淮南,打开了寿阳,就等于把晋国整个的防线撕开了一条口子,有必要在这里重点突破,一举将淮泗一代的晋军冲垮,一旦切断荆州与扬州方面的联系,到时候处于压倒优势的秦军便可各个击破,天下可定。
苻融虽然一直反对攻晋,但是陛下既然决定了,作为最忠贞的臣子和最得力的弟弟,作为秦军的前锋,自然要全力以赴。
还好,姚苌的水军在巴东已经取得了优势,慕容垂的军队已经攻克了郧城,如果他们能迅速会攻江夏,上游即定。眼下看起来,他们很老实,并没有出工不出力,苻融也就放心了。
仔细想想,觉得没什么问题,苻融便叫来亲兵,吩咐以八百里加急立即把信送与御前。
转折点,便是这封信。
南边已经进入摊牌阶段,胜负就在几日了。可是消息离传到西域还很远。星夜赶回的刘裕等人,也刚刚过了姑臧,基本是赶不上这次战役了。
龟兹城里的段业,晚上便要去参加龟兹城易手后的一次重要的宴会。自从鸿门宴以后,中土大地上的宴会,从来便不是为了吃饭喝酒,而是有着政治目的。
有的是拉拢,有的是威胁,有的是部署,有的是决裂。龟兹城的宴会意思太明白了,士卒们既然封刀了,说明已经不再屠杀了,安民告示既然已经张贴了,说明以后要怀柔了,那么本地最高领导人自然要宴请城里有威望的人,安抚他们,并且通过他们,完成对龟兹城最后的征服。
他们里,安分的,便要加官进爵,或者给予其他好处,不安分的,或者还有其他念想的,一小撮死硬的立即杀掉,来杀鸡给猴看,剩下不坚定的,慢慢软化,争取,收拾。
说白了,不过是胡萝卜与大棒政策,听起来简单,后世几岁小孩也知道,可是操作起来却实在很难。
段业这时候做的工作,便是整理各方人员的材料,根据其态度,过往表现,来确定如何对待他们,并且指挥一帮文书草拟请柬,同时布置宴会相关事宜。当然了,这些段业还得报吕光审核,但是这些工作,却也是非常有实际意义的,因为,权力的实际运作,便在这里面。
第65章 夜宴(1)()
事实上,自从王朝开始建立,权力就已经通过层层的代理来运作了。皇帝不可能直接管到百姓做什么,他只能管大臣和将军,大臣们管地方官,将军们管中下级将佐,然后地方官管乡绅望族,将佐们管什长伍长,再通过他们直接落实到人和事。
这一套能够运作的原因,是皇帝是政权的象征,某种意义上是君权神授,享有利益的分配权和一切的解释权,他通过让渡权力和利益换取大臣们的效忠。此皇帝一下,一层层官僚全是这样,一代代王朝也均是如此。难怪有人说,华夏自炎黄而来,除了后世,没有哪一个王朝的王权能够下县,行政末梢根本触碰不到县里的具体事务。
就好比吕光,他当然是这十万大军的最高统帅,可是他似乎很难管到具体一个士卒的事情,他虽然生杀予夺,一言可以定人生死,可是很多事情还是要通过副将,参将,长史,参军来朝下贯彻。而这些人再凭借吕光的授权指挥书办,将佐以及更基层的人,最终完成事务。
段业不缺乏头脑和智慧,更对未来的事情的走势有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