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个。”
苻宏暗叹一声,道:“第三个法子便是让城别走。”
“让城别走?”
“不错。”苻宏声音有些低沉,“如今时局不利,对我们来说,最珍贵的不是土地城池,而是兵马,土地丢了可以再夺回来,兵马军队打没了,想再培育训练,就很费时候,可我们没那么多时局,因此如果河北不可守,不如放弃河北,命长乐公集中全部兵力,让出河北给慕容垂,然后从九原南下,先与关中之兵夹击慕容冲,确保河东之地,然后退回关中,闭关自守,同时再出一军出潼关,接应石越将军,确保河南交通线的安全。”
第217章 终做抉择()
苻坚一时有些沉默,没有表态。
因为苻宏的法子,说白了,就是在这种危机的时刻,优先保军队,可是那就意味着河北这种富庶的地方就要拱手让给慕容垂!换句话说,几乎是连打都不打就直接让慕容垂完成了复国大业,这从情感上来说,实在是有些难以接受。
苻坚和慕容垂现在的感情略微有些复杂,在淝水之战之前,二人名分是君臣,情感上近乎朋友,苻坚在慕容垂面前从来没摆帝王的架子,逢年过节都要派人问候送礼,而淝水之战后,当慕容垂在护送自己安全回到大军中后,又派人把自己在乱军中走散的姬妾送回来,而自己却以要回去扫墓为名没有跟随自己,苻坚就隐隐觉得要出问题了。
事实上,慕容垂十几年前投降他开始,到今天,关于慕容垂早晚必反,一定是大秦祸害的话,苻坚都听腻了,听烦了,从信任的王猛邓羌,到苻宏苻丕,从晋国的使者到其他投降的国君大臣,几乎所有人都异口同声这么说。理由也是简单的可怕,燕国本来就是慕容垂的,慕容垂因故才没有得到大位,可是枋头一战击败不可一世的桓温,早就让慕容垂在燕国上下取得了无上威望,而后来因为被迫害而不得不投降苻坚,也让他的命运多了几分悲情色彩,鲜卑族的上下从来没有因此怪罪过他。
更何况,慕容垂从来也没掩饰对故国的怀念,这在苻坚看来,是光明磊落,坦坦荡荡,可是在其他人看来,这是嚣张到连狼子野心也不掩饰了。
拉锯了这么多年,其实苻坚已经累了,如今,慕容垂终于走出了这一步,自己要怎么做?
群臣,太子,都在看着自己,看自己怎么做决定,可是话已经到了嘴边,苻坚就是说不下去。
男人间的感情,有时候比男女之情,更加折磨人。
苻宏却不能沉默了,时间紧迫,他身为太子也是责无旁贷,现在的情况必须马上做出决定了,因此苻宏直言道:“父王,三策儿臣已经说完,请父王定夺。”
“请陛下定夺!”群臣呼啦啦都跪倒一片,事实上苻宏已经把能够想到得法子都说出来了,也只能在这几种办法里想辙了,他们也没啥好提意见的。但是不论是哪条,天王您得表态啊。
苻坚抬起头,看着殿内那些神色焦急中却有些期盼的臣子,心里也是五味陈杂,起码目前,这群人还是忠于自己的,可是以后呢?,慕容垂之前的十年是个尽职到了极点的臣子,是自己手中一把锋锐无比的长剑,可是还是背叛了他。
谁能保证这些人不会呢?
看来,只有自己的儿子靠得住啊,当苻坚把目光挪到了苻宏身上时,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冒出了这个想法,虽然他迅速就压制住了,可是这些想法,就像有毒的种子一样,一旦埋下,就很难清除。
“永道。”苻坚顿了一下,“你的意思呢?”在作出重大决定前,苻坚还是习惯性的征询下他人的意见。
“儿臣以为,上策还是确保大城,与石越将军靠拢,保证东线有我们的一个军事集团在就可。”苻宏鲜明的表示了自己的态度。
苻坚把目光投向苻睿,苻睿不等苻坚开口,就说道:“儿臣却以为,河北兵精粮足,足可一战,一战不打就放弃河北,对于军心士气影响太大,一旦各地豪酋以为朝廷软弱可欺而纷纷效仿,怎么办?一旦慕容垂拿了河北还不收手,怎么办?”
接下来是群臣各自表态,自然是大多数人赞同苻宏的意思,但是也有部分苻睿的死党和一些老顽固以认为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土地不能白白放弃,偏偏守土有责这种说法很容易占住大义,因此他们的声音格外高,一时间朝堂上居然又吵了起来。
“天王昔日运筹帷幄,无数将士抛头颅,洒热血,才打下了这片江山,如今打也不打,你们就蛊惑天王和太子殿下要放弃,你们是何居心?”
“对啊!你们是不是早就和慕容垂有所勾结?”
“王大人,你不要血口喷人!”
“血口喷人?我说的难道不是事实吗?”
“哎呀,各位息怒,有话好好说嘛”
大殿内就像菜市场一样吵成一团,可是大家早就习惯了,因为苻坚登基之初就曾经说过,言之无罪,畅所欲言,百花齐放,才是朝廷的新气象,如果大臣们之间都不能坦诚以对,这朝廷还有什么前途?因此秦帝国的官员们在公开场合胆子都是很大的,什么都敢说。
可是此刻,苻坚颇为烦躁,国家都到了这个地步了,他们居然还在吵吵不休,现在苻坚很想叫来站殿将军,把这群人全部给打出去!可是做惯了宽厚任君的苻坚,终究是拉不下这个脸,只好看着这些“股肱重臣”们吵得脸红脖子粗。
“够了!”太子苻宏突然大吼一声,他实在忍受不了了,几个月前,为了要不要出兵南征,朝廷上也是吵了很久,当时包括自己在内,大多数位高权重且有远见的人都主张不能南征,就算南征也不能御驾亲征,可是这群人在朝廷上吵了很久,耽误了时间还没劝住苻坚,当时苻宏就觉得,在最重要的军国大事上,就根本不能用这种手段。
群臣一听太子发飙,一时都有些发愣,而苻宏趁机大声道:“如此大事,事关我大秦国运,请父王乾纲独断!”
众臣恍然,这种责任重大的事情,还是领导负责比较好,因此也不吵了,所有人都齐声道:“请陛下乾纲独断!”
苻坚欣喜地冲着苻宏点点头,道:“朕意命苻丕都督河北诸军事,节制太行山以东,黄河以北全部兵马,以中山,邯郸,邺城三城为核心,尽调关外诸军入卫,着即下敕!”
“遵旨!”群臣同声高呼,总算有个决定了,而苻宏却是暗叹一声,不出所料,父王还是选择了这个办法,可是其实,苻宏内心还是主张应该把军队撤回来保护关中,可是这话他说出口就已经需要很大勇气了,又怎么能坚持?
第218章 挽救危亡()
大秦帝国虽然在淝水一战里遭到了重创,可是比历史上的结局看,由于晋国北伐早了几个月,由于段业窜错吕光东归早了1年,更因为苻坚回长安早了小半年,因此秦帝国的骨架还在,一旦苻坚恢复了自信,采取了果断措施,秦帝国的剩余力量开始迅速动员。
石越不等诏书到手就已经率军东撤了,苻丕也在谋士们讨论了整整一天一夜后终于下决心,宣布邺城,中山,邯郸三城戒严,禁止任何兵力调动,然后苻丕还马上修书一封给慕容垂,信里倒是没有对慕容垂大加挞伐,而是温言相劝,历数苻坚多年来对慕容家族的厚待,还多次表示相信慕容垂的忠贞。
收到信得慕容垂并没有表态,而正在这个时候,苻坚的诏书和带着慕容垂家眷的马车也到了,慕容垂力排众议,还是亲自出马,以臣子之礼接了诏书,然后厚宴款待一番后才把使者礼送回去,还表示不日就将上书给天王陛下。
也许是感情牌起了作用,也许是慕容垂还没有准备好,反正据斥候的消息,慕容垂的大军人数越来越多,将领们喊打喊杀也是越来越不顾忌,可是慕容垂终究还没有举起反旗。
此外,据报,慕容垂和慕容德兄弟最近吵了好几次,可是他们吵架自然要把不相干的人赶走,因此也没有探听到他们究竟说了啥,可是声音传得实在太远,虽然听不真切,却可以断定,他们一定是吵架。
不管怎么说,这是好消息,慕容垂晚动一天,就给苻坚多了一天,他最需要的便是时间!时间!马上就要过年了,过年期间妄动刀兵的固然不会太多,而一旦撑过了最危险的半年,只要那些造反的没弄出什么大事情,处于观望里的地方实力派和士绅们,终究还是会站到自己这一边。
同时,苻坚毫不含糊的下达了总动员令,号召天下军队入关勤王,勇士川,成都,天水,安定等等各地,只要还没有遭受兵灾没有人造反的地方,当地的地方官都奉诏,只留下了守备部队,其他所有的军队都有军事主官率领,开始日夜朝长安进军。出乎苻坚意料的是,除了慕容泓慕容冲翟斌等地已经事实上叛乱外,其他地方居然没有异议,散布与各地的二线部队开始源源不断的朝长安汇聚。
同时,之前被苻坚分散到各地以加强统治的氐人,离长安进的也在里正或者部族头领的带领下自动朝长安赶,离的远的也立即动员起来,结坞戍卫,组建民团,开始为保卫他们的国家而准备战斗。
另外,太子苻宏亲自走入民间,在关中募兵,许以厚赏,各地勇士民壮纷纷从军,旬日而得军六万,更让秦帝国朝野上下震惊的是,关中的汉人,很多人并没有为晋军即将到来而欢欣鼓舞,因为三十年前桓温大军已到灞上,百姓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结果换来的却是桓温的冷漠,最终还灰溜溜的跑了回去,这让关中父老大失所望,从此对秦帝国,对苻坚颇为支持,如今苻坚政权陷入危难,而肆虐的却是鲜卑慕容家族,两害相权取其轻,他们当然毫不犹豫的站在了苻坚一边。
于是,短短几天,两万汉家好儿郎加入了苻宏组建的奋武军,很多甚至是全家所有的壮年一起加入,以表示抵抗到底,决不妥协,绝不留后路的决心。
消息传开,关中军心士气大振,朝野为之欢腾。
新年快要到了,按照惯例,苻坚带着王后,太子,公主们要走到宫城门口,给全城百姓们问好,这一般是天子和百姓沟通的时候,过去的无数次,苻坚都是自信的来到这里看着百姓们的笑脸,听着他们的欢呼,可是这一次,苻坚却是觉得五味陈杂。
百姓们来得很多,依然是盛装,依然是有组织的站着,如今太子苻宏主抓长安城大小事务,把这一切组织的井井有条。
一切都行礼如仪,祭祀天地,祈求丰收,求天赐运,求地庇护,悼念英雄,展望未来。而由于组织良好,加上在坏消息连续传来后,最近一段时间却一直是好消息,不论官民,如今都有种否极泰来的感觉,因此气氛似乎比过去都要好。
站在皇宫前面玉阶上的苻坚,看着下面一片欢欣鼓舞的军民,看着身边的大臣们眼中重新燃起了热忱,心中也是激荡异常。
朕才45岁,朕还有起码二十年时间,朕还有完整的关中陇右,塞北云中,山东辽东等大片土地,还有数十万军队愿意为朕效死,还有能干的儿子!朕一定能力挽狂澜!一定能!
谢安,慕容垂,让你们得意一时,又何妨?最终一统天下的,还是朕,也只能是朕!你们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