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征战天下-第1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很自信,他提的条件,方方面面都想到了,面子给足,里子要够,他相信吕光没有拒绝的理由,毕竟白白拿到四个县,而且能孤立张掖,不用折损士兵耗费钱粮,这样的好事为啥不干?

    吕光一定会答应我的!孟恺自信的想到。

    进了上午那间大堂,却不是济济一堂,只有一个青年人正在那里看着书,那个人孟恺事先也做过功课,是吕光目前身边的大红人段业。不过孟恺很诧异,其他的人到哪儿去啦?

    见孟恺进来,神色惊诧,段业起身笑道:“孟先生来啦?请,请坐!咳,来啊,上茶!”

    孟恺有些迷糊的坐到了宾位,自然有小校送上茶水,而段业则是一脸亲切的问道:“孟先生休息的可好?吃饭可还习惯?”

    “呃,承蒙关照,孟恺一切安好。”孟恺说完,看见段业一脸含笑看着自己,心里有些发毛,道:“节下方才不是说下午谈判么?呃,如今这是”

    “喔。”段业“恍然大悟”,“节下等人军务繁忙,而段业过去是参军主管军中文牍事务,如今又是虎翼将军也通军事,加上节下厚爱,愿意授权与段业,段业敢不效死?因此呢呵呵呵,这谈判的事儿嘛,段某就是全权代表了,孟先生呐,咱们可得多多亲近。”

    孟恺的嘴撇了又撇,终于忍住了拂袖便走的冲动,吕光这也太欺负人了!我堂堂的孟先生来你不祭三牲开坛沐浴来对我便罢了,怎么自己都不露面?派这么个人来应付?

    可是形势比人强,你不谈人家就打,很简单的事情,孟恺想大丈夫能屈能伸,为了能有机会一展长才,这些事儿也就只好先忍忍了。因此孟恺挤出笑来,道:“无妨,无妨,既然段参军能够做主,那自然也成。”

    “孟先生果然是痛快人。”段业抚掌笑道,“既然如此,咱们就好好谈一谈,说起来啊,您这个文书,方才我们早已仔细研读过了,您一共提出了十八款要求对吗?”

    “呃,是的。”孟恺有些纳闷。

    “那就好,谈判,谈判,当然要谈,既然孟先生也能做主,段某也就不客气了,来,您先看看,我方一共提出了十七项修正案,然后还有九大款二十四小款的条陈,孟先生可以仔细研究一下。”

    说完段业就拿出足足两寸厚的纸出来,孟恺当时就傻了。

    “这这”孟恺脸上抽抽了半天,才能说出顺溜的话来,“你们你们怎么还拿出了这么多苛刻的条款?这还怎么谈!”孟恺只看了几行就觉得有些头晕,便愤愤把条陈扔在了桌子上。

    “哎,孟先生,你这样就不对了嘛。”段业依然满脸微笑,态度极好,“谈判呢就像做买卖,你可以漫天要价,我自然也能坐地还钱,不是吗?再说了,买卖不成仁义在,你说你急个什么劲儿啊?啊?”

    说罢,段业又把那叠纸赛回到孟恺的手里,“孟先生,您来一次也不容易,您可是承载着几万军民的希望,肩负着四位县尊的重托,您可不能白来啊。”

    这句话打动了孟恺,好容易得到了这个机会,难不成就这样灰溜溜的回去?

    孟恺虽然有名士的名声,可是偏偏缺的就是机会,因为之前凉州一直无战事,也不需要他这样学纵横术阴谋诡计的人才,虽然他多次拜访各地官员,也取得了不小的名声,更拿到了不算太少的车马费,可是孟恺的志向岂在于此?

    昔日苏秦佩六国相印,张仪破六国合纵,声望不仅冠于当时,美名更是传扬千秋!可是苏秦落魄时妻子不下织布机不理会,嫂子不认他做小叔,张仪没发达前更是被昭阳毒打差点丧命,这样的挫折他们都忍下来了,自己面对的这点事情,又算得了什么呢?

    想通了这一层,孟恺便坦然接过,正色道:“方才是孟恺操切了,既然你们提出了这么多条陈,说明还是有足够诚意的,我们便来好好谈一谈吧。”

    ”这个绝对没有商量的余地!屋兰县必须免掉三年的赋税。”孟恺梗着脖子大声说道。

    “三年?你知道三年赋税是多少钱吗?节下恩准免1年已经是破例了,屋兰县本来就富庶,据段某所知所缴赋税占了张掖郡颇大一个比例,本来就不该免。”段业慢条斯理的说道。

    “那是什么时候的老黄历了?如今屋兰县连年遭灾,老百姓已经很苦了,你们还要收税,这是把老百姓朝死路上逼!”孟恺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

    “不要危言耸听,作为百姓,缴纳赋税是天经地义的,谁敢不缴纳,就是叛乱!我们可是有兵!”段业阴测测说道。

    “你有兵!可是你挡不住屋兰县13000人的怒火!”孟恺也是毫不让步。

    二人唇枪舌剑,引经据典,孟恺还是有几把刷子的,对于这些县的具体情况那真是倒背如流,军马钱粮,士绅大族,各处关隘无一不知,而且动不动就搬出圣人的教化来压人,还不时以全民皆兵顽抗到底来威胁,看起来咄咄逼人。

    而段业虽然由于时间紧迫,准备的没有他充分,可是段业的目的本就不是辩论赢过他,加上段业后世各种辩论看了很多,辩论尤其是诡辩的技巧简直是门清儿,对付孟恺这种还是绰绰有余。

    二人吵了半天,口干舌燥,最后段业终于做无奈状,勉强让步,于是这个条款也就算过了。

    “骊县绝对不许驻军!”段业一边说一边挥舞着拳头,“原则问题,是绝不可以让步的!”

    “这也是我们的底线,段先生如果不让步恐怕是不行!”

    “如果我坚持呢?”

    “你坚持也没有用!”孟恺似乎是吃定了段业,得意洋洋的喝了口水缓解下口干舌燥。

    “那就不用谈了!”段业愤然起身,大步朝外走。

    孟恺傻了,方才他大展神威,扬眉吐气,逼得段业在两个问题上勉强让步,让孟恺觉得神清气爽,这辈子都没有这么有成就感过,可是如今段业要是走了,可是就表示谈判破裂了,那方才费那么大力气不是就白干了吗?

    这可不行!孟恺忙拉住段业,道:“段参军,段参军,有话好好说嘛,咱们还是有得谈,有得谈啊。”

    段业早就等着呢,唯恐自己走了孟恺要是不拉,可就大条了,好在这小子还是识趣,段业也就就坡下驴,佯装极不情愿的坐下。

    “呵呵呵”,孟恺笑了几声,“您看,这原本有得军队,也不能放任他们自生自灭不是?如今既然归建,他们都是本乡本土的人,也不想背井离乡了,好多人岁数也不小了,反正一共也就3000人,不如就驻扎在这里嘛,也能协助你们弹压地面,维持治安,多好的事儿啊。”

    “不行!”段业斩钉截铁道。

    “好好好,1500人,行不行?”孟恺略作让步,“就留1500人,不拆散他们,由原先的卒长旅帅管制,当然,你们也可以派监军,来负责这儿的防务,好不好?”

    “一个人也不行!”段业斩钉截铁说道:“孟先生若再在这个问题上纠缠,那么我们也没什么谈下去的必要了,来啊,送客!”

    “哎”孟恺忙摆着手道:“好好好,这条依了你们,可好?”

    “当真?”段业眉毛一挑。

    “君子一言!”孟恺郑重点头。

    “好。”段业终于笑了,“那么我们进行下一款吧。”

    “早该如此。”孟恺也笑了。二人都在这个回合的交锋里拿到了自己想要的,因此都十分开心。

    二人就这样,为了每一个细节问题而锱铢必较,一点点鸡毛蒜皮都要扯半天皮,以把椅子坐穿,茶水喝干的精神在这儿穷耗。这本来也就是段业料定的事情,因此也没什么其他感觉。可是对于孟恺来说,他却觉得有前所未有的快感!

    要知道,自己只是个书生,没有兵没有钱粮,就凭这一张嘴,已经在这谈判桌前为张掖的百姓争取到了多少利益?多少实惠?挽救了多少人的生命?这可是大功德啊!再说了,面对眼前这个阴险狡诈的段业,自己虽然没有多少政治操作的经验,可是唇枪舌战,一点不落下风吗,一样经常逼得他让步嘛!这说明什么?这说明自己还是很有政治天赋嘛!

    这样谈下去,孟恺相信自己一定能带回去一个让大家都满意的最终结果。

    毕竟谈判这种事情,开始都漫天要价,孟恺也没指望自己开始的条件就能被无条件接收。那样的话吕光也就不可能闹到今天这个地步了。这样一来,自己便瞬间成为整个张掖的英雄,自己的名字将会更加响亮,无数人都会以自己为荣,到那个时候,还怕没有明主来三顾茅庐?

    孟恺要醉了!

第195章 意外收获() 
只可惜,孟恺始终不知道的,是理论如果不联系实际,那么就是渣。

    一下午谈下去,孟恺看起来似乎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那个狡猾的段业不断的被迫让步,有时候还被自己驳斥的哑口无言,这种成就感实在是让孟恺激动不已。而段业似乎多次想让谈判破裂,但是总是在最后时刻在自己一点精巧的细微让步下就只好继续,这让孟恺对自己更加自信了。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就在他和段业谈的乐和的时候,酒泉城数万大军同时出城

    同时,吕光的斥候开始在凉州各大城池里以张贴小广告的决心大肆张贴告示,内容当然很简单:大军就要来了,各地官员们你们听好了,不投降就成仁,投降的话保证你们以及全体居民的人生财产安全并且免除一定赋税,不投降顽抗的话就打过来,梁胤大军败绩就是前车之鉴!而且会对胆敢抵抗的人进行清算!会对胆敢抵抗的城池征收巨额税赋!

    总之,千言万语就是一句话:识相的就赶紧投降!

    其实这就是另一个版本的传檄各地,只是没有派使者直接劝降,却是段业的主意,因为上一次派出去到酒泉的那个人,其实和段业关系还算不错,后来宋皓为了表示抵抗到底的决心砍了他的头,段业一直觉得很内疚,因此为了避免无辜的牺牲段业才有此提议,吕光看段业提出的张贴布告的法子也是可行,也就允了,不过这却造成吕光幕府许多文士对段业非常感激。本来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是规矩,他们要是出使什么的也没什么怕的,可是宋皓坏了这个规矩,就让这些人心里发毛,而段业既然帮他们说话,自然让他们受用。

    当然了,如今河西就算富庶,识字率也非常低,段业本也没指望城里的普通百姓能够看懂,这文书本就是给当官的和识字的豪绅们看的,事实上他们才是真正说话算数的人。

    但是意外总是有的。

    张掖郡的日勒县是丝路古道的必经之地,为当地一个极其重要的军事要塞,因为其地处河西走廊狭窄的蜂腰地带,只要在这里建城,就可以死死扼住河西走廊,因此历代都在这里驻军,梁熙当时为了增强防务还在这里设置了典军都尉,由自己的亲信李信担任典军都尉,日勒县有军2000人,民24000余,其中百姓多半是为了军人服务和在这要道做生意的。

    本来,李信由于受了梁熙的大恩,因此到现在为止对梁熙还是忠心耿耿,但是这个人有个毛病,就是急性子,之前四县企图归附的事情他自然没有参与,但是也很警觉,本来早就想点齐本部军马杀将过去,把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