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对已经开始动摇的蒙古将旗,陆长生直接一拉马头,斜斜的疾冲而去。而一千血骑也是更不停留,直接凿穿而过,再一次的斜转马头,直直的追随在陆长生之后。
此时的蒙古骑兵,已经是完全丧失了一战的胆子。一千人就能如此势如破竹的凿穿蒙古五千骑的军阵,而且更是行有余力的再次冲杀而至,这种战力也是完全让蒙古统领丧失了战斗的信心,一见这个满身血肉的屠夫再次冲杀而至。这个蒙古统领根本就不再停留,直接吹响号角,还想组织余部缓缓退却。
但是他不仅高估了自己麾下的士气与混乱程度,更是高估了自己的号召力。本来就没有什么斗志的蒙古骑兵,一听到撤退的号角,顿时如蒙大赦,根本就不理会统领的指挥,原本的败退也是立即转变成了溃败。大军溃败,纵是孙武复生,诸葛在世,也是只能徒呼奈何。更别说一介单靠血缘而爬来来的蒙古统领,他祖先留下来的光辉根本就无法在这种情况下还能护佑着他。
而他也是十分明智的直接扔下将旗就跑,军心已乱根本就无可奈何。
“杀!”
无论多么强大的敌人,一旦溃败,也跟绵羊没多大区别。而作为胜利者,血骑自然是如同打了鸡血一般,在后穷追猛杀!数里距离下来,蒙古人的尸体也是直接铺满一路。最后才在满清骑兵的接应下,狼狈不堪的躲在大军后面。“尔等胡儿,今日可识得汉家好儿郎?”虽然面对着以十万计的满清大军,一千血骑仍然是纵横往来,在距离大军不远处怒骂挑衅,根本不拿清军当一回事。
第434章 国运之战()
泥潭蚂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快更新裂明最新章节!
皇太极铁青着脸看着远处耀武扬威的血骑,这种场面原本是他们对明军经常发生的。但是被人如此原封不动的还回来,是个人都不会觉得有什么愉快的成份在内。
他双手轻轻压了压,制止了一众满清将领愤怒的请战声。他心中完全明白,就算此时将派遣大军将这一千人活脶了也是超不了任何作用,这一千骑兵已经用实际行动为汉人树立了信心,那就是一汉足以当五胡!而这恰恰是皇太极极力要压制和摧毁的,可惜一个强势的易飞的出现,却是让汉人将要走向坟墓的荣光再次出现复兴的希望。
这伙骑兵并不算什么,可怕的是这股信念,一旦汉人完全从心底认同了这股信念,那他们将战无不胜!再现大汉朝的荣光,也不再是痴心妄想。不比宋以降之后的汉人,在对上草原民族一副战战兢兢的样子。在宋之前的汉人,对于草原上的民族是有着完全的心理优势,他们坚信自己是最强的,这也是宋以前的汉人始终在草原民族前傲然自立的原因所在。就算最艰苦的时间,五胡乱华时代,就算北方大地沦陷,就算北方汉人几乎被屠戮一空,但是汉人依旧不肯屈服。
出来一个强势的冉闵就几乎让乱华的五胡死伤殆尽,要知道当时五胡的人数是远超于汉人的。但是那个时候的汉人不是以一当五,而是以一当十!一纸杀胡令断送了五胡的辉煌,浴火重生的汉人以万余步军就能抵挡十万,甚至数十万的草原骑兵,这是何等可怕的情况?!若是真的让汉人信念重塑,那对于所有游牧民族都是一种灾难,拥有强横武力再加远超于游牧民族的文化和武器装备,皇太极实在看不到游牧民族还有什么希望。
也许到了哪个时候,汉人真正的就变成庞然大物,真正做到了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了吧。
无论付出多大,无论死伤几许,必要灭掉易飞!皇太极在心底暗暗的发誓着,看着一众情绪快要失控的满清文武,皇太极也是禁不住的一脸失望,争这种一时之气有何用处?但是当皇太极目光扫到多尔衮时,却是发现多尔衮也是一脸的震惊和杀意,没有来由的,皇太极明白多尔衮也是与他想的一样。同为英雄也许惺惺相惜,但是同为枭雄则注定不死不休!对于这个多尔衮,皇太极也是忍不住心中充满杀意,但是心中突然出现的一窒也是让他的杀意潮水般退却。
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皇太极明白自己可能没几年好活了,但是几个成年的儿子中间,也只有豪格还象点样子。但是这种有勇无谋,而且刚愎自用之人显然也不是一个好的领导人,要是他坐上皇位,估计第一件事就是与多尔衮火并吧。若是真的如此,那大清也就完全玩完了。而多尔衮却是最象自己的人,能够在绝境中忍耐,而且也会以大局为重,也许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够在自己死后带领满清走向辉煌吧。
“阿马泰,领兵驱散他们。”皇太极语气十分的萧索,几乎是有些气力不足的道。
“喳!奴才遵旨!”阿巴泰兴奋的施了一礼。
“慢着!皇阿玛,儿臣愿意去尽斩这伙明军!”豪格一向自负勇力,自己这边有十万人马,对方只有一千血骑而已,这不是明摆着送人功劳么?当然不肯便宜了别人,此时也是主动请撄道。
一见到豪格出头,皇太极眉头一皱,却也不得不点了点头,最后更是嘱咐道,“速去速回,将之逐走便是。”
“皇阿玛安坐片刻,儿臣这就去将那汉将首级摘来!”豪格闻言却是不喜,觉得皇太极也是太小看于他了,猛的跪倒于地郑重的道。在他看来这可是一个在众人面前露脸的大好机会,若是能够让这伙耀武扬威的汉人尽数斩于刀下,他豪格的名声自然也是大涨。
这已经不是在听令了,而是近乎于下了军令状了!就算以皇太极的沉稳如山,也是险些一口逆血冲至喉咙,被这不识好歹的儿子给气的半死。半晌后,才疲累的挥挥手,看都懒的看他一眼。
但是豪格却是丝毫没有注意到皇太极那如同吞了一把苍蝇的脸色,只是兴奋的应命而去。看着一脸激动的豪格兴冲冲的点齐兵马,皇太极和多尔衮脑海中也是同时冒出了一个词,“蠢货!”
事实上,豪格去的快,回来的更快。一千血骑见到一万余正蓝旗建奴齐出,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回应,直接拉马便走。豪格怒火万丈,却是根本无法追逐一心离去的一千血骑,等到血骑已经远远逃进了大营之中,豪格也是被气的破口大骂。这些明军刚才不是牛气冲冲的吗?为何连一战的勇气都无?
但是不等豪格骂完,大营也是鼓角齐呜,五千血骑快速的出营。而另一侧,万余镇西军步军也是缓缓靠近而来,一万五千镇西军可不是豪格这点人马能够拿的下的,豪格再不敢耽误,直接拍马而回。
等到他讪讪的回到大军之中,却没有等到预料中皇太极劈头盖脸的臭骂,却见皇太极脸色如常,似乎一点也没有看到自己那狼狈样子。但是豪格也是吃惊的看到,皇太极竟然已经跨上了战马,努力挺直着他那肥胖的身体,而一众满清将领也是早已经各回各位。就连一向与自己最不对付的十四叔多尔衮,也是正襟危坐于马上,根本不向自己看上一眼,更谈不上什么夹枪带棒的讥讽言语了。
这种不刻意的无视却是最大的羞辱,若是换了平常,豪格早已经与多尔衮干上了。但是他目前的心思全部集中在了那缓缓移动向前的华盖了,皇阿玛这是要……御驾亲征?
此时多尔衮平静的转过了头,声音平静的让豪格都有些吃惊,“肃亲王,速速整顿军马,这是我大清决定国运一战了!胜则我大清万世长存,败则万劫不复!”
豪格习惯性的就想反唇相讥,但是嘴唇蠕动一下,却是发现在这种肃静的气氛下,他也是什么也说不出口。眼睛看向皇阿玛的方向,努力的看了半晌,才看到皇太极的目光终于转到他的方向,从皇太极的目光中,豪格突然看出,皇阿玛那眼中的期盼和失望。
阿巴泰也是十分明智的缩了回去,对于这个以后极有可能成为下一任皇帝的豪格,阿巴泰也是十分识趣的不敢与之相争。阿巴泰是明智的,其他人也不傻。原本还在喧哗着想要出战的满清将领们一见到豪格出头,便即立即鸦雀无声,均不敢与之相争。
十万清军缓缓向前,镇西军步军也是早已经前队转后队,火铳兵在后押住阵脚,缓缓的向着大营而去。而背靠着宁武城的大营中也是涌出无数的人马,快速的向着还在半路的袍泽而去。在皇太极的方向可以看到,镇西军两万步军也是尽数出动,总共百余门火炮也是尽数随着而出。
数千血骑也是不断纵横往复,牵制着清军,努力不步军汇合于一起而争取着时间。但是清一色骑兵的满清显然不愿意给镇西军这个机会,皇太极处帅旗挥舞之间,数万蒙古骑兵也是快速向着五千血骑扑了上来!而数万满蒙联军也是缓缓将速度提了上来,以越来越快的速度扑向了镇西军步军。数万蒙古骑兵纠缠于侧,而数万满蒙联军也是斜斜的向前,试图将骑兵与步军分割开来,使其相互之间无法做相互支援。
看着已经不到三里的数万骑兵,汤莱心知已经无法再后退了。再退的话,一旦骑兵压上,很有可能就会就此溃败。中军一响炮响,正在缓缓后退的镇西军步军也是如同被看不到的绳子拉住一般,整齐的停步于原地,冷冷的看着数万铁骑压上来!
对于这种场面,他们并不陌生,数万铁骑同时奔腾而来的压力可谓无与伦比。没有见过这种场面的人根本就想象不出来是何等的可怕,那铺天盖地都是滚滚的骑兵,似乎天地间除了战马的奔腾后,再无他物。腾起的灰尘也是遮住了天地,天地间似乎只剩下那如同连绵不尽的闷雷般的战马奔腾声。
枪是冷的,心是热的!
也许这一战后,建奴就再不成气候了吧。也许这一战后,中华大地就再也不是异族的跑马场了。也有可能,这一战后,镇西军被连根拔起,所有努力都付诸东流!看着依旧在城下如磐石巍然而立的中华好男儿们,易飞心中也是豪情无限!
“儿郎们,城中留下二千人,其他所有能战之人,尽数随我出战!”
易飞一甩披风,紧紧握着手中的长枪,那充沛的力量感再次充满全身!
“誓为候爷效死!”
无数热血男儿狂吼着,整齐的举着长枪,向着城头那如标枪屹立着的身影欢呼着。
风在啸,骑马在奔腾,一望无际的骑兵如风一般的席卷向城外结阵而守的镇西军——那易飞忠勇的将士们。南城门洞开,一杆数丈高的大旗出现在城门之外,一个金灿灿的‘易’字大旗在寒风中咧咧作响,在这面旗帜后方,无数的汉家儿郎也是不断的向外涌出……(弱弱的问一句,可以说全书完吗。)
第435这章 危局()
最快更新裂明最新章节!
“攻!攻!攻!”
一万余镇西军步军齐声喝道,整齐的停下了脚步,脸色肃穆的看着滚滚而来的清军铁骑。
也许换了别的大明军队,这会儿早已经阵脚大乱了。但是这并不包括他们,见惯了满清数万骑奔腾场景的镇西军丝毫没有动摇,依旧坚守在他们的位置。清军冲锋的阵势虽然浩大而且壮观,但是对于见惯了人来说,也就是那么回事。
等会儿只要数轮打击之后,这些清军就该怎么来就怎么回去。更何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