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闯王,这是真的?好机会,若是杨嗣昌退兵,咱们就联手先把左良玉给做掉了!各位兄弟以为如何?”张献忠这数次没少吃左良玉的大棒,这次眼见官军可能解围而去,忍不住的撺缀道。
“这个左良玉可是咱们同行,怕是不好逮住这孙子吧?”罗汝才一向与张献忠交好,闻言也是愿意助上一臂之力,但是他的马军少,说这话时也是将眼光瞄向了正中端坐着的李自成。
“无妨。既然八大王开了金口,自成既然在此,自然会相助一臂之力!”李自成心中大骂罗汝才,但是口中却也不得不大包大揽的道。
“闯王就是仗义!”张献忠笑的合不拢嘴,有了李自成近万马军相助,这次就算揍不死左良玉,至少也能让其元气大伤。
“东奴既然出现在京畿,想来杨嗣昌不退也得退兵。现在大家商议一下,如何在杨嗣昌退兵之后各自行动的方略。”得知官军可能随时撤围而去,众人的情绪顿时也是高涨了起来,没有人看到,李自成说到建奴时,眼中那警惕和敌视。
……
察哈尔人一路溃逃,不断的向着朵颜草原而去。但是他们的救命稻草,此时已经不在了草原之上,而是再一次掉头杀向大明京畿。
六月中,京畿再一次戒严,此时原本躲在宣府镇的杨国柱,虎大威、王朴等人也是被朝廷公开赦免无罪,领他们再一次进京勤王。但是二镇大军在唐水河畔已经损失大半,三人身边所领之军,虽经补充,但是却也是不到数月前的一半。而且最为可怕的是,这三人的麾下也是从上到下都是再也没了精气神。
数千人奉旨碾转南下,刚刚到达昌平,就被清军数万人的数字吓的踌躇不前。虽然杨国柱极力镇压,还是逃走了近三分之一。至于虎大威,这人本来就是一个勇猛之人,唐水河畔之时,他的麾下损失最为惨重,跟随杨国柱突围之后,身边更是仅仅剩下了十数个家丁,差点成了光杆司令。这次入卫,原本就无钱无粮的他,更是因为朝廷之前隐然的治罪之意,宣大方面更是不肯给予他钱粮重振军队,因此这次入卫,他身边只有最后的数百人。这些都是他带了多年的兵,彼此之间的关系早已密不可分,根本无人逃离。
而王朴,根本无需在乎军士逃亡。而且似乎也是因为他头一个逃跑,这才使宣大二镇的士兵还未进入京畿就已经没了战力,杨国柱、虎大威只能勉强于昌平城外安营扎寨,最起码在重振士气之前,是不要想着再向前去了。
宣大军因为愤愤不平,所以迟迟不来,但是另一路最近的山东兵却是根本在练习如何行军和安营扎寨。近六千的山东兵在山东总兵官刘泽清的带领下,每日行程不过二十里,便直接扎营。一个月下来,他们的大军还未走出山东,更别说遥不可及的京畿地区了。
而河南总兵更是随杨嗣昌出征剿灭流寇,根本无力他顾,等在京城的崇祯也是有些悲凉的发现。与上次建奴相比起来,这次大明更加的悲惨,已经一个月了,他甚至连一个勤王军的旗号都未发现,他目前似乎一个可用的军队都没有!宣大军实力大损,而且士气低落,但是依旧快速的前来勤王,虽然士兵哗变,但是得知情况的崇祯也是并不怪责,甚至心中还有深深的悔责。
但是山东总兵的拙劣表现,似乎在嘲笑朝廷如今也是只能如此的看着,根本拿不出有力的表示。尽管崇祯一直在想如何将刘泽清五马分尸的办法,但是到了最后,崇祯也只能在心底一叹,如何山东完全依靠刘泽清镇压地方,否则山东很快就会成为一团乱麻。这也是为何刘泽清如此肆无忌惮的原因,因为崇祯根本拿他没有丝毫办法。而最后一支强兵山西兵,山西总兵易飞,崇祯则根本不抱以任何希望,先不说易飞已经领军杀入草原,就只说卢象升一事,崇祯就觉得易飞八成的可能与刘泽清一样,纯粹在路上磨时间,根本不可能再如同上次一般日夜兼程前来勤王。卢象升的离去,似乎比崇祯原本所想最坏的后果更加的糟糕,似乎随着卢象升的离去,大明原本最后的一点血性也是消失了。而且已经完全寒心的大明武将如今已经不是再阳奉阴违了,似乎已经开始出现公然不放朝廷在眼中的情况了。
第364章()
最快更新裂明最新章节!
崇祯十二年七月末,兴和。
再向前,便是大青山了。大青山,在汉人与游牧民族的对抗之中,也是渐渐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汉人多次出塞,都会路经这里,历史上有名的卫青、霍去病等都是由此而前,而汉人衰落之时,大青山也是游牧民族南下的重点地带,带来的破坏和杀戮也是极为惨重。
西行数十里,一路但见荒山野草,点缀一些灌木与桦树,一片塞外荒凉景色,因地势起伏不大,还是容易推行。不过因沿途水源少,这日消耗随军饮水不少,特别军中马骡,更是喝水大户。大军开始在一些浅山与谷地中穿行,大片密密草甸,深及马腹,一片片的杨树、桦树、落叶松,在谷山层层叠叠。
此时野草衰黄,道路黄叶堆积,甚多鼠穴,马行其上辄踣,车辆更是难推。不过山中多瑰丽彩色,有时可见泉水溪涧冒出,可为大军补充饮水。这些地带,都是可藏人马之处,军中哨骑,尽量扩大搜索范围。将士们前行也是警惕四顾,前方的夜不收已经传来情报,大青山与东阳河一带,出现了鞑子骑兵的活动身影。
而到了这里,山川巨变,不再是一望无际的平坦草原,而是山川地理无比复杂的多山地带。而且从数日前开始,也是出现了众多蒙古其他部落的游骑兵,虽然他们并没有敢于冲至大军附近,但是他们的出现也是代表了这一带的蒙古人也是即将出现。
而最为关键的是,易飞也是彻底的失去了察哈尔人的踪迹。也可以说是半月前,在察哈尔人三千人的拼命下,察哈尔人的大部队已经消失在易飞的面前。随后的追逐下,察哈尔人更是渐渐隐没于大山之中。入山追剿,虽然也是可以进行,但是无论如何也是不可能比地头蛇察哈尔人更加快捷。
这一战,察哈尔人算是基本上玩完了,妇孺老幼基本上被一网打尽。而且漠西草原也是丢失殆尽,更是男丁折损了近六成,已经永远失去了再次崛起的机会,只能沦为其他蒙古部落的附庸,这个蒙古人中的黄金家族也是完全走向了没落。
收获众多的物资和人口虽然让易飞欣喜,但是却是也比不上得到一个强大的盟友给易飞带来的喜悦。随着俄布木出现在草原上,以往被察哈尔人压迫的土默特蒙古人也是欢呼的聚集在一块,在以归化城为中心的漠西,土默特人已经再次站了起来。
虽然如今的土默特人丁口稀少,论其战力来说,他那刚刚组建的骑兵队更是只有寥寥的三千人,而且还都是牧民。但是易飞相信,只要自己的大军还在草原上停留数个月,那土默特人就会真正的控制住宣大二镇之外的草原。
在血骑的配合下,满清再想轻易的通过宣大入寇就会变得再无可能。这也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护山西镇的有些空虚的北方,不用再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在北防御。可以将更多的资源投向目前急待解决的宣大二镇!
如今的宣大二镇随着三镇总兵的兵败,如今也是处于最为虚弱的状态中,易飞可以通过蚕食或者明取,可以将这一强军之地纳入山西镇控制之下。坐拥宣大、山西虎视京畿,虽然想想就让人觉得激动。但是易飞却是不愿做个捅马蜂窝之人,也许蚕食和经济渗透是最好的选择。
如今的张家口可以说已经在自己的控制之下,西边的杀胡口这两个通往塞外的通道都是在自己的控制之中,也就是说通往辽东和草原的道路都在自己的控制之下,宣大的任何物资想要通往别的地方,都得自己点头才行。而且好处还是,自己不用担任任何罪名,只要在草原上抢劫就行,而且被抢的还无处申冤去。尤其是通建奴的八大家,他们的货物内容更是足以让他们全家死上无数次!
“候爷!京城急报!”
在易飞心中满意之时,一个疲累不堪的骑兵也是快速的奔行于前,在易飞面前滚鞍落马,将一封紧急公文举过头顶。
易飞并没有丝毫表情,伸手取过了信,但是片刻时间内,眼中的玩味也是俞加明显。信的内容,可以说让易飞都有些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事情发生在一个多月以前,也就是自己刚刚入塞之时,清军竟然又一次突入大明京畿!而就在大半年前,这伙清军还刚刚吃过自己的大亏,这刚刚过去半年,清军连伤口也未舔完,就又一次大军入寇。
而且最为可笑的是,大明依旧没有丝毫的抵抗能力,多尔衮如入无人之境,刚刚稍有恢复的京畿又一次被掳掠一空。各地明军根本没有丝毫的招架之力,毕竟能战的军队都已经要么被杨嗣昌带着南下,要么就是损失惨重无力出击。而京畿的虚弱也是让众多的军阀开始升起观望的心态,山东总兵便是以各种理由磨增着。
原本的勤王令一下,各国各地援军齐至的局面一下子没有了。在这份情报发来之时,距离清军入寇已经有的半个月了,但是各地勤王大军依旧丝毫不见踪迹。
“大明啊,已经完全没有了丝毫希望了。也许杨嗣昌可以成为你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吧!”易飞冷笑一声,任由这份情报落于地上,目光望向北京方向,眼中再没了一丝敬意,只有无尽的肃杀。
若是卢象升还在,易飞也许还会再一次入京勤王,但是事到如今,对于崇祯皇帝,易飞再也没有丝毫的同情。虽然这位堪称史上最勤奋的皇帝,但是这个皇帝也是证明了一句话,越帮越忙,越做越错。
至少大明在崇祯一直看不起的皇兄天启手中之时,还是一片的太平。虽然乱象已显,但是毕竟国家大体上还是比较稳定的,建奴虽然蹦哒的挺凶,但是依旧是一个旦夕可灭的小部落。国内天灾不断,但是人祸却是不太明显,起码老百姓们还是有一条活路。
而历史上最为人圬病的阉党主政,也是并不是完全没有一点可取之处,虽然极为严厉的打压东林党。但是出身草根的九千岁魏公公,还是知道要给百姓留一条活路,魏公公当政期间,虽然收的金银无数,但是他给天启的财政收入还是大部分从东林党身上收取而来,而且大力执行万历皇帝的盐监、矿监等政策,并未激化国内阶级的矛盾。可以说老魏没干出什么出彩的活来,最起码也并没有将国家搞乱。
而崇祯一当家,第一步便是应东林君子们之请,废除各地的盐监、矿监等,让国家收入大为减少。若说只是废除这些盐监、矿监等,是因为方始执政不懂利害受到东林党的蛊惑之下所做的昏招,那向灾民收税就是近乎愚蠢的行为了。至于之后的,向灾民收取历年来朝廷所免的赋税那完全只能以低能儿来形容他了。
至于之后下达的,收不到税便直接撤了当地官员乌纱帽的旨意,更是让人都不知道怎么形容他好了。这完全是害怕百姓不会造反,完全是一幅不逼反百姓就誓不罢休的样子。于是乎,天下灾害最重的陕西第一个举起反旗,如今在大明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