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纵兵夺鼎-第5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拉起一支两万人的军队,甚至扩到三万都毫不费力

    就是嘛,除了这些东西,剩下的还需要什么轻兵的毛皮大袄、木杆长矛,齐活儿了

    “这平汉王啊,不是投奔燕某,他是在与燕某做买卖呢”

    燕北笑着将书信随手丢到案上,洒然笑道“平汉王想做买卖,那就得有个做买卖的样子,要官要钱要武备,燕某都给他,更他更多他要陇西太守,打通张掖郡,燕某就许宋扬陇西太守,五年郡中赋税自取强兵事;拿下敦煌交给凉州府,两千套镶铁皮甲就是他的,重开西域商路,让凉州府能再造西域都护,两千套镶铁皮甲,一千五百强弩一千五百檀弓,给他;打下蓝氏城,燕某再给他两千套镶铁皮甲与剩下的弓弩哈哈哈,告诉平汉王,一路向西,别回头”

第二百二十二章 战船() 
    燕北并不在乎那点兵甲,得到的越多,他的乐趣便越来越少,以至于他完全将宋建的书信当成个笑话在看。快乐这个东西真奇怪,他与人所拥有的能力有关,以至于难度守恒。过去得到几匹马对燕北而言是很困难的,所以一旦得手,便能让他乐上好几天;现在夺取一块土地是很困难的,所以一旦得手,也同样能让他乐上好几天。

    但是得到几匹马,再都不会让他感到快乐了。

    饥饿的人得到什么都是美食,饱腹的人即便看见熊掌也只会感到涨肚。

    应当应分,这种心态让人失去太多快乐。世上能想明白的人很多,事儿到自己身上时又是另一番模样,圣人尚不能制、何况凡夫。

    不过很快,他就能收获更多的快乐。

    身负重伤的麹义被送到下邳,经过医匠医治已无大碍,尽管上不得马舞不得矛,但伤势亦未曾恶化。这是最好的结果,麹义不能统兵,陆上兵马大权便尽数交由徐晃,紧跟着,徐晃便对据守广陵的袁氏发起最后的大举进攻。先头兵马渡过淮水直下淮阴,接着兵分两路攻入广陵。

    两路兵马以白马湖为界,左路为徐晃亲自领主力大军南下兵锋直指广陵北部的平安、东阳诸地,意在坚壁清野,对广陵郡治广陵县步步紧逼;右路以华雄为将统帅步骑攻向东南,夺取射阳与盐渎登岸的水卒连成一片,便可拿下高邮、海陵,最终与徐晃部兵马对广陵形成合围。

    何况还有南方扬州的孙氏船队于大江之上对汪都等地袭扰,可谓四方之师动如雷霆。

    不给袁氏留下丝毫腾挪躲闪的位置,事实上袁氏也再无机会腾挪。袁氏曾以小博大,起于渤海而抗衡冀州,声势威势力压韩馥,险些便可取得冀州根基,不幸却为燕北这么个石头中蹦出来柴米不进的家伙所破,没如愿取得冀州,还被燕氏从冀州驱逐出去。

    那个时候的袁绍像很多过去的士人一样,盲目相信朝堂力量、依仗于政治声望而轻视兵力武夫,以至于被他们所瞧不起的燕北一战而败、再战再败,不过区区渤海之战,却把袁绍这样的天之骄子打落凡尘,像是比武时袁绍才摆开架势便被粗鲁的燕北当头一掌劈得满面开花。

    丢人极了!

    袁绍在那一战被打改,倾心武力,随后接二连三地对冀州挑战,一场仗他们打了快十年。十年里袁绍不是没赢过,他抢回过南皮、驱赶过田豫,只是最后都毫无例外的输了……他一直在扬短避长,用他不擅长而燕北擅长的方式去进攻燕北。他有渤海而燕北有幽冀,故而燕北胜;他有草创的青州而燕北有经略良久的幽冀故而还是燕北胜;再到后来,他用草创的徐州去抗衡富有天下的燕氏,能赢么?

    袁绍自己也是知道的,一直是守势、守势、守势,可他退避一步,燕氏便多走一步,此消彼长他越来越弱、燕氏越来越强,以至于演变为如今的局面。

    广陵,五方是水。北边白马湖、西面洪泽、东面大海、南面长江,白马湖自古便是沟通南北的交通要道,过去吴王夫差调用民工开凿邗沟,前些时候为了快速调兵,广陵的陈登还把白马湖和津湖中间修了一条马濑沟……沟修好了,袁绍也退进广陵,哪知道紧跟着燕军的徐晃就扼守住白马湖东面入水口,还从燕氏水军调来两艘楼船锁住河道。

    两艘大楼船屯着两个校尉部的兵,往马濑沟里一横船首接船尾便将整个河道封住,广陵兵远远见到盘亘河上的两头庞然大物便望而生畏,再垂头看看自己身下的小走轲,颇有螳臂当车之感。

    到底,只是一个郡。

    以一大郡抗一州,还姑且有些可能,但以一小郡抗一国?开什么玩笑!

    燕氏在十年前建起第一艘楼船,用了半个幽州的力量造了三年有余,那艘楼船是燕北赏给田豫的座舰,也是燕氏水军远征高句丽时的旗舰。那艘楼船能乘两千余兵,乘风破浪横行东海,是十年前整个世界最大的战船!

    即便如此,于现在看来,田豫的楼船仍然太小了,因为在后来燕氏又造出更大的战船。因为在这个时代,以对撞、跳帮肉搏为主的水战中,船舰的大小与承载水兵的数量直接决定了水战中的力量。

    如今燕氏最大的战船名为定海,可载员额五千五百,装配石砲与弩机,拥有非凡的杀伤力与震慑力。因用于海上航行,战船分甲板上三层甲板下三层,虽有六层但因船底为九分舱,实际只有五层,而用于作战的则仅有甲板上三层而已,甲板下两层则为船夫操桨所用。注重载员,可远程航行并投送兵员,是名副其实的万石战船。

    燕氏过去也做过更大、以河内楼船形制的战船,载着两千船夫试航时因甲板上五层射台太高而被海风掀翻,摇摇晃晃被吹进暗礁海域,等找到的时候只剩下四百多船夫侥幸逃生。

    后来汶县海船监的匠人们就不再想着造更大的战船,甚至连楼船也不多建,只是一年一艘意思意思,主要力量还是放在斗舰、艨艟上。一体的龙骨,使海船更加结实。何况在零星水战的常识中,楼船在河内作战能快速震慑敌军抢占优势,但艨艟和斗舰才是作战的主力。

    与其发展更大的战船,到还不如在思虑如何在海船上安装威力更大的石砲、射程更远更加精准的巨弩……这是战争进化的趋势。战争的唯一艺术,就是让敌人死在进攻的道路上。

    陆战还是水战,都一样。

    过去野人用石头打仗,先用投矛再用弓箭,接着有了弩,秦国用强弩取得天下,如今战场上到处是弓弩的身影。最早人们乘船放箭,接着用船撞船,现在燕氏在战船上装载石砲强弩,哪怕是小船,都已经强于天下旁人。

    凡举目水泽之地,无人能挡燕氏兵锋!

第二百二十三章 鱼死网破() 
    一郡对抗天下,这种事情让任何人去想,都好比痴人说梦,尤其是当今天下这种情况。燕氏的在北方的经营是恰到好处地步步为营,如今在黄河以北经营短则数年长则十数年,早已似千年老树的根茎深扎大地。不要说现在广陵郡不能对抗燕氏,就算是十年之后,同样对抗不得。

    除非燕北死了天下大乱,又或者继位者是个四六不懂的混蛋弄得天下满是怨气,否则这天下之事,大约就是如此了。

    刺杀燕北?

    这事是真可行,而且还真有成功几率,但那仅仅是几率而已。首先是赵国关防,寻常人便不得通过,直接将七成刺客挡在国门之外;就算侥幸突过关防,并避过北方向南方接连不断输送军械粮草的后备军,可诸多郡县的关防依旧紧锁;没有户籍、不住驿所、就连买点吃食都偷偷摸摸,若带着强弩当场就会被人报官,若不带强弩……如何混进宫里都是头等问题!

    赵王宫内驻扎一营精锐、赵苑驻扎两营武士,更别说燕北身边常年有典韦这么个恶汉。

    派人刺杀燕北,倒不如终年虔诚祈求上苍降下神雷将此獠劈死来得好!

    陈登深陷忧虑之中,就算从人门客将他最喜食的生鱼脍端在面前,都不能教他提起丝毫食欲。早在徐州尚属陶谦之时,他便是主管徐州农事的典农校尉,刘备时期便做了广陵太守,及至袁绍攻入徐州,徐州这一亩三分地,仍旧有他们陈氏一份。下邳陈氏在后汉一朝,世代两千石,甚至做到太尉也是有时,在朝野都有不俗的影响力。

    等到天下大乱,更是尤其如此。

    过去汝阴的陈综、吴郡的陈瑀在位时,陈登两个叔叔和他管理着三个郡的土地,这样树大根深的宗族几乎可媲美一地个割据诸侯,即便如今陈氏大多因兵乱回到下邳老家,却仍旧有广陵这块沃土,仍旧是一方封疆大吏。

    可有的时候,就算你想两耳不闻窗外事安安心心地种田,都不可能。

    袁绍丧失北方的所有土地,被燕氏两路将军一路追打,直至退无可退,他手里只剩广陵。

    陈登觉得,自己危险了。

    “夫居此时,当战当降?”

    降,他不愿降。陈氏一门皆为汉臣,即便天下大乱仍能保一方太平,虽然把持朝政的那个人也是一样,靠着自己的力量保全整个北方不陷于战乱……但他与袁术没什么区别,无非运气更好、势力更强。

    都非汉臣。

    俗话说道不同不相为谋,陈登又如何能让自己投降燕北呢?

    袁绍就算再如何兵败,但他至少还是汉臣。他就算退到广陵,陈登也仍旧认为自己应该像对待徐州牧那样去尊重他。

    陈登的面前悬着一副广陵地形图,粗劣的很。毕竟不是谁都像燕北那样在丰富的逃跑经历中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观测地势之法,并将之教授诸将,进而相互影响成为如今燕氏舆图的前身。不过尽管粗劣,可广陵的每一条道路陈登都走过,单单看着一副地形图,手抚着图上细细的墨线,他便能想象出那个位置的山川形制。

    形式,并不乐观。

    “马濑沟被楼船封锁,战船不能行于上,燕氏当于此南下,先封洪泽再攻平安。”再往后,就该是决战了。陈登这么想着,再度向广陵之东看去,“田豫封锁海面已有月余,燕氏步军如攻城,水师当闻风而动,高邮亦不可保。”

    陈登的手以广陵县为中心划出半圆小圈,那是一片方圆百十里的土地,是广陵郡最后的安宁之土,也是最终决战所在。

    袁绍昨日与他把酒畅谈,问他父亲叔父都在下邳,如今为贼所获可还敢据城死战。陈登并未露出犹豫,回答掷地有声。实际上他心里也没有犹豫,燕北虽出身草莽,却从未做过因为谁据城死守便获罪妻儿老父的。

    何况……说实话陈登甚至没有多少信心能够确定燕北知道即将发生在广陵的这场战争,他决意赴死的这场战争。

    燕氏同时开战的诸侯太多了,天下十三州,燕氏独占七州并另开骊州,可天下不过十三州,燕氏却与四方诸侯开战,广陵亦不过为其中之一,还是最容易对付的那个,和天下诸州比起来,广陵又算得了什么呢?

    弄不好燕北都根本不知道这里的仗快打完了,兴许他最后收到的消息才不过是麹义为了讨黑山贼身负重伤呢!

    不知道也好,至少不会因此害了去官在家的父亲与叔叔。即便陈登以聪慧闻名,此时此刻,据万众之兵抗十倍士气高涨之敌,兵马器械皆不如人,又根本没有口舌之利可逞的机会,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