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夏侯渊的兵马便时常面临这样的情况,举师五千自廪丘发兵,在寿张超过步骑混杂的泰山军,接着疾行至良山北道,收到斥候的消息时清点兵马,部下还剩两千七。
剩下的人不是丢了,三十里后行军的泰山兵里多了两千人,全给他兜着呢。
混战几近半个时辰,张辽的满编斥候营本有两个曲,如今尽数投入混战中后仅撤出九百多人,尽管他们听到山那边传来的行军声想要逃离战场寻找友军,却大多被曹军斥候缠着走脱不得,仅有三百余人游曳在战场外,即不敢舍了袍泽逃跑,也不敢留在原地被敌军大部所杀,只能隔着百十步不断给手弩上弦,抽准时机便放上一阵。
斥候手弩的威力不提也罢,这种为了让骑兵在马背上能够在冲锋中射穿敌对轻骑兵皮甲与马覆面的兵器弩力不过半石,百步之外打在皮甲上大约,大约能把敌军吓一跳。
吓一跳之后还要手舞足蹈着高声叫。
这可就远远比不上曹军斥候配发的硬弓了,那东西是实打实的射程八十步,就算抛射百步,一旦命中了皮甲也挡不住,咬上便要见血。
所以与其说游曳外部的燕军斥候是在环伺,并时常以弩矢打击敌军士气,倒不如说他们是在恐吓陷在阵中的己方袍泽与敌军斥候,并不断向天祈祷,己方将军尽快抵达战场。
就这么祈祷着,夏侯渊将着黑压压的兵马席卷风尘掩杀过来根本不用什么战术,就把大队兵马铺开了像蝗虫般扫过战场,张辽军的斥候便不见了。
有些躺在地上再也站不起来,外围的那些则面对敌军庞大兵势做鸟兽散。
“张文远的兵?”
夏侯渊可不是没打过几次仗的夏侯惇,他从起兵时便追随曹操,先后参与数次大仗,不论是讨董、平黄巾还是袭击豫州,都有他参战的身影,究其根本说来,是曹军中的大将了。
在击败燕军斥候后,军卒逼问出这是张辽的兵,令夏侯渊感到惊讶莫名张文远,难道不应当在范县吗?
曹仁去濮阳,他来良山北走阳谷,李典和乐进袭击范县,曹操坐镇中军准备挥师北上。
这一切的战略目的,可就是要对范县的张辽军形成合围,现在张辽怎么会出现在在良山北道!
这说明什么?
夏侯渊面色青白,招来骑手道:“去廪丘告知孟德,曹子孝未能诱敌,张辽识破了我们的计策。”
第九十五章 驰北道()
“跑了?”夏侯渊望着官道上随处可见的辎重与兵甲,哭笑不得地对斥候问道:“你查过这些车辙马蹄印,张辽跑了?”
环刀斜插在地,粗壮的手臂拄着刀柄,夏侯渊摘下兜鍪,抬手从脖颈直揉到头顶。满是老茧的手掌给予脖颈粗砺的触感,让他不自觉地扭动头颅发出骨节拧动的声音,回首看着远处被捆绑着跪成一排的燕军俘虏,没好气骂道:“砍,全部砍了,张辽当得是他娘什么将军,闻风而逃?”
摧枯拉朽地击败斥候队不能让夏侯渊感到一点轻松,张辽出现在这里并且单单斥候队便有上千军卒,意味着黄河以北的燕军即便不是尽数东走也要有十之八九。他的偏师过来不是作为主力与张辽作战的,这令他倍感心惊神行将军这种心态变化对部下军卒而言最直观的感受便是整整半日他们才赶了二十里路。
这个路程对普通步卒而言已经是正常行军,但对夏侯渊的兵而言,这是慢到不能再慢的速度,甚至让他们有些不习惯。
这都因为沿途小心翼翼的夏侯渊认为张辽的大军会对他造成无比的威胁,他即担心独自被张辽击溃而想放慢行军速度来等待于禁的泰山军赶上,又希望能率先一步发现张辽部在良山北道的踪影。
就算是曹操应对张辽都不会托大,在廪丘告别曹操时,因为预料了战局中会出现的各种情况,曹操专程叮嘱他,若与张辽狭路相逢,尽管这种可能微乎其微,可一旦与张辽相逢无论怎么慎重都不为过!
夏侯渊期待着当于禁率部赶到时能够与张辽展开一场大战,从而取得东郡争夺战的胜利,并奠定河北暴雨之后率军北渡争夺冀州的基础。
但这在他们行军至疑似张辽大部先前停驻休息的官道时都化为泡影。没有伏击、没有迎击、没有追击,等待他们的只有一片狼藉的官道与密林,混乱的车辙马蹄印无不透露着这里曾发生一场仓皇的撤退。经熟悉追踪的斥候仔细探查,官道与林地间有兵马向两旁山林中奔走并毫无掩盖的踪迹,但这两条踪迹在三五里内的密林里绕了几圈便又回到官道上,而向西北方向——就是张辽军来的方向,五六里地的行迹被草草掩盖,接着穿过山道向东北走了。
那是阳谷城的方向。
对夏侯渊而言,就像漆黑的夜里舍门响起,心中惊恐断定是进了贼人,躲在门后攥紧双拳准备与潜入者分个生死提心吊胆一整夜,天亮了发现那只是只迷路的花猫。
被轻视,满地的狼藉都仿佛在嘲笑他的谨慎。
夏侯渊不论如何都想不到张辽会如此果断,整个斥候队说不要就不要了,从这扎营官道的布置来看何止是壮士断腕!夏侯渊闭着眼睛便能将半日前张辽收到消息后的所有布置算个清楚。
张辽的疑阵简单却需要急智,认为自己会全力追击,所以没有把时间花在布置疑阵上,从一开始便没打算和自己交兵,或许他并未识破曹军的布置,仅仅是和曹操想到一起,想要绕过良山袭击曹军腹背,却没想到在这里遇到自己。东西两路三五里长的疑阵不过是希望自己的斥候在林子里兜圈子消磨时间,张辽只打算依靠这些拖住自己半个时辰,丢下辎重是为了轻装简行,他要去阳谷。
“这个张文远,还真难对付!”
夏侯渊不禁大悔,若他没这么小心,或许能强行军后能赶在张辽后面咬住他的尾巴啃下一块,可惜蹉跎半日什么都晚了,这会张辽八成已经跑进阳谷城,再想野战便难上加难,只得对军卒摆手道:“也罢,传令今夜全军休息,让于文则的泰山军行得快些,再派人告诉曹公情况。”
张辽躲进阳谷城,夏侯渊便真没办法了,就算阳谷是座小城没有护城河,那也是城池。张辽部下军卒比他和于禁加到一处还多,强攻是不可能的,如果张辽不再出来,恐怕等到曹操率军赶来,他们还没攻下城池呢。
不过夏侯渊想不到的是,张辽远比他想象中还要难对付。
就在夏侯渊于良山北、渠丘山南的官道上扎下营地的同时,越过纵贯十余里的渠丘山,张辽正牵提长刀牵骏马在山道间缓缓行着。在他的身后,拐过山道,是数不尽燕军士卒高举火把一言不发地埋头行军。
“公台,从这条山道穿过去,能到良山北道的东入口?”
陈宫翻山路同样疲惫,靠着树干打开水囊向口中灌着,对张辽点了点头,说道:“张将军,在良山下我们有两万军队,为何不就地设伏,一定可以击溃敌人,何必要穿越渠丘山。你将阎将军留在阳谷,带走五千兵马;卑将军领骑兵绕山而奔,在良山北道的东面与我军汇合,这太险了。”
乐进李典的进攻令张辽部下军队蒙受六千有余的损失,再除去前往濮阳的阎志,即便燕北授下节杖,张辽所能够节制的兵马也不过还有堪堪两万,再经过此次分兵,卑衍统领骑兵绕行、阎柔率胡骑封锁良山北道西面向阳谷城的出口,张辽的本部便只剩八千余,里面还只有很小一部分是骑兵。
如果在良山北道的东入口偶遇曹军,则势有不利。
“公台认为,在北道作战,能够获胜?”
对此陈宫没有丝毫疑虑,就跑回来的斥候所说,那支打着夏侯旗帜的曹氏军队仅有不过几千兵马,就算其后还有大部,兵员也不过万余,不管怎么看张辽如果在后面伏击,都能斩获足够的战果。
但张辽摆摆手,仍然提着长刀向前走着,过了很久才说道:“与那支军队交战,是可以获胜的。但敌人有了防备,争胜会让军卒受损颇重。他们是曹氏偏师,张某却是燕军主力,击偏师而损主力,不值。”
“现在我知道敌人在哪,他们却不知我在何处,他们想进攻我却不知我所守,也不知我想进攻的地方何在,他们便不会防御从后背击溃他们,再去寻找曹操。如果一切顺利,当河水平稳主公南下,这场仗便胜了。”
第九十六章 勇猛精进()
劝降,很多时候是个脑力活计。
燕北将赵都传来的书信放在一旁,说客孙综对审配的劝降又失败了。要想劝降颜良文丑,必先让他们有个台阶下,而燕北认为这个台阶就是审配。其实现在他们三个到邯郸以后就不太像囚犯了,就像不言而喻的默契,燕氏军卒看守着他们,但他们同样可以自由活动,甚至还为三人配了重木制的兵器与坐骑,供他们活动身体。
唯独一点,便是他们不能自由出入宅院。这也已经足够了,赵王宫的从人给他们送去书简,甚至还会斟酌着挑些战报与天下局势递给他们,好让他们不用堵塞耳朵蒙蔽试听。
燕氏对他们的防守不算严密,但这种时候,他们也不会逃走。
转眼自袁氏丢掉渤海至今,已经有几年了,这几年里他们对袁氏而言就像死人,离开赵王宫,他们也无处可去。似乎三人心中仅剩的尊严,就是在这种不言而喻的默契下,不投降燕北,仍旧作为袁氏的家将、俘虏留在赵国。
赵王留给孙综的使命便是隔三差五地去对他们劝降。其实燕北对此心知肚明,三人绝不会因孙综的游说而投降……几年俘虏,劝降对他们而言已经成了一种获取自尊的仪式,从最早的厉声呵斥到现在能够与孙综把酒言欢,他们熟悉看守自己每一名军卒,甚至时常还叫到一处饮酒,但绝不会因此投降。
这也是燕北尊敬他们三人的方式。
他擅长操纵心术,自然知晓三人当今古井无波的面容下是怎样进退维谷的心灵交战。过去袁氏一度雄踞二州声势滔天,与曹氏并肩,是世间仅次于燕氏的第二大诸侯,这是他们报有忠义的基础。但到现今,随张颌困韩猛于乐陵,麹义收三郡于青北,袁氏渐显日薄西山之态,这种时候他们更不能降。
袁氏强盛时尚且不降,难到袁氏式微,便能降了?笑话,若就此投降又算什么士!
缺少契机,缺少让他们为袁氏献出最后一丝忠义的契机。在这个契机到来之前,他们无法投降。
冀南暴雨渐渐小了,管亥在帐外磨着那口燕北送给他的双手大环刀,转头对帐中喊道:“大王,他们还不投降吧?降又不降,逃又不逃,这算什么事,倒不如一刀砍了来得痛快!”
“古时候贤良长者说过,君子成人之美。燕某既不缺养人的这几口饭、几匹马,又何必做这等恶事。他们要全忠义,哪怕不为燕某所用,燕某也要为他们全了!”燕北走出军帐,抬头看着阴蒙蒙的天,轻声道:“雨停了,但看样子还要下,不知你兄长的船能不能及时调来。”
管亥应了一声,心中也多忧虑。说实话尽管投入燕氏麾下几年,他却仍旧不习惯这样的生活。过去发兵不发兵,行船不行船都不重要,哪怕天时地利尽失,除了纰漏也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