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恶奴-第2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吃的还要喝西北风,这样的日子哪是人过的!

    白昂已经被赵强挑衅的目光激起斗志,他平日就以满洲勇士自诩,现在有人挑战自己,正是求之不得,何况这人又是自己好的勇士,对这等勇士,白昂深知光施之以恩是不行的,更要让对方对自己心服口服,如此才能死心塌地替自己卖命。见郭木尔拦着,不由不满的对他喝道:“郭大人,莫不成你认为本官不是你这戈什哈的对手吗?”

    “下官不是这个意思…下官只是觉得…”

    郭木尔想不到合适的可以阻止二人比试的理由,但也不肯让开。白昂却是没有注意,这郭木尔说话时都不自己,而只是盯着那达斡尔人,好像这戈什哈要比自己这协领大人还重要似的。

    白昂身后那个佐领和几个戈什哈对于自家协领大人的秉性非常熟知,平日里协领大人就喜欢与人比试,今日里难得有人主动挑战他,高兴还来不及,哪里会怪罪什么。虽说对方不是过个达斡尔奴才,但观其相貌,听其言语确也英雄,料想手脚功夫也是有的,就让他与协领大人比试一番也好,长途跋涉有此节目,倒也让大伙轻闲。对这老是拦着的郭木尔,几人心都有些恼火,恼他不识相,恼他不知趣,协领大人要施恩给他的部下,那是他的福份,将来这达斡尔奴才有了前途,难道你郭木尔脸就没有光吗?再说协领大人身手了得,哪里会败给这么一个猎户出身的,你这么拦着,不是给人一种错觉,以为你是因为怕协领大人打不过你的戈什哈而丢脸才拦着的嘛!

    有过桥的正白旗兵见协领大人要与人比试,也全涌了过来,很快就在白昂身后围了一大圈,一个个兴高采烈的叫喊着为自家大人打气。这些人却没有注意那些一直排立在两边的驻防兵们却全虎视眈眈的盯着他们,眼神透出一种古怪。

    “你快退到一边去,且让本官和这达斡尔勇士好好比拼一番,说来也有好些日子没施展过手脚了,今日正好动动手脚,不然这身子也难受得很”

    后面有一大帮部下着,心也痒得很,白昂可不想让大伙干等,见郭木尔还站着不让,前一把就把他到一边,然后解下佩刀,缓缓抽出,了一眼赵强,大喝一声:“刀!”做一猛虎下山状,右手举刀,用力劈出。

    “咣”的一声,只见火花一闪,白昂的长刀已与赵强的刀撞在一起,二人同时受力往后退了一步。

    白昂见对方竟然能吃住自己一刀,不由赞了句:“好力气”然后笑着对赵强道:“这次换你来!”

    “好!”

    赵强面表情的望着白昂,从白昂刚才那一刀,他已经知道对方底细,勇则勇矣,但却还差了自己一截。能够成为吴三桂大将王屏藩的侍卫,赵强的武艺可不低,放在江湖,也是一等一的好手。须知所谓武林高手大多都是军之人,江湖人能有几个高手。概因武艺这种东西只能用于军,换作他地都是用不,国人有“货与帝国家”的概念,所以但凡身手了得之辈不是入得军,就是在那官府之做捕快或是为达官贵人做护卫,以求用自己的本领扬名立万,谋个封妻荫子,福及后人。那顶级高手更是在皇宫效力,如紫荆城的满汉侍卫便都是从各旗军调入,除了那些镀金的满蒙高官子弟外,俱是一等一的高手,民间出身的一个都没有,这不仅仅是忠诚度的问题,而是实力所决定。历朝历代绝不是那武侠小说所言,武林高人都是江湖的好汉,官府和军的都是些二三流角色,须知真正的高手都是为官服务的,真正淡薄名利的能有几人?官府的倒还好些,那军效力的高手哪个不是杀人如麻,从血海尸堆爬出,论杀人本领,岂是那些“强身健体”的民间“宗师”所比。赵强能做得了吴三桂大将王屏藩的侍卫,身手自然不是一般人可比,加之这数月来的杀伐,能不能解决对手一目便已了然。

    眼角余光瞥见船队越来越近,再过片刻便能停靠码头,赵强便想尽快解决白昂和他的部下,然后慢慢去收拾船的那些驻防兵和披甲人。

    “大人小心,小的这一刀可不是那么好对付的。”赵强提醒了白昂一句,因为接下来他出的这一刀可是实实在在要取你性命的,观这白昂,为人倒也豪爽,可惜彼此分属不同阵营,不同民族,那滔天的血海深仇只能用鲜血来化解,绝和解可能,所以那惺惺相惜之意还是放在一边。

    听了赵强的话,白昂并未多想,只道对方心地坦荡,当下“哈哈”一笑:“你只管放马过来,有什么本事都用,本官要让你输得心服口服!”

    “那好,大人小心了!”

    赵强不再多言,突然跃出,直扑白昂而去,相隔不到一米时,大吼一声,也不用其他动作,长刀便那么直直的往白昂头顶砍去。

    白昂原先以为这达斡尔人会使什么招式,不想他却是直接就砍,心赞了一句“倒不花哨”便提刀去挡,不想两刀相交时,虎口却是一震,刀柄顺势下沉,陡然瞥见对方眼满是杀意,白昂不由大惊:“你做什么?!”

    “做什么?”赵强口说着,手下却是不停,用尽全力把刀往白昂脖子压去:“取你狗命!”

    “呃!”

    白昂没想到对方竟然要杀自己,还不及反应,脖子便是一凉,瞬间吓得魂飞魄丧,张口就骂:“你要造反吗!”

    “造反又怎的!”

    一招得手,长刀掠过,白昂的脖子一条红印分明,红印由细变粗,只一眨眼功夫,便如一条血柱般往外喷血,样子是活不了了。这一变故让在场的白昂部下都傻了眼,全愣在那里一脸疑惑的着赵强和倒下去的协领大人,赵强也不给他们反应时间,大喝一声:“动手!”

    早就想要动手的郑国辉等人一听赵强命令,忙发一声喊抽出刀来,藏于四周石屋的俄兵也在军官的带领下从四面围了来。如此一来,再不明白状况的也知道发生什么事了,正白旗兵们纷纷抽出兵器便要抵抗,可是已经迟了,俄兵们早已是点着了手火铳的火绳,然后端着直直的瞄向他们。

    “砰、砰、砰!”

    一阵火铳声过后,那三百正白旗兵丁已经死了大半,余下的人被眼前一幕吓懵了,在他们还处于梦游状态时,就被郑国辉带人给杀了一干二净,一个活口都没有留下。

    在码头等候的那一个队在听到铳声的时候便攀了停岸的大船,船的兵丁和船工也是不知发生什么事,见船来的都是官兵,竟人前阻拦,等到发现不对的时候,船队已经被控制。船有敢战的兵丁和披甲人战不到几个回合,便伏尸一片,余下的人见状再也没一个敢动手的,全乖乖的听令蹲在那不敢乱动。

    “大帅,我们抓到乌尔愣了!”

    终于劫下这批粮食了,赵强大喜之下便要去船战果,却听负责劫船的总旗来报他们抓到了一个关宁军的熟人鄂伦春族长乌尔愣。

第二百四十四章 南下劫粮(十一)() 
乌尔愣便是赵强从松山堡北时遇到的那个鄂伦春部落的族长,攻占首义城后,为了尽快在短时间内拉起队伍,所以赵强实行了“拉人头”的招兵政策,意用钱财吸引各族百姓来投,然后再带着他们去掳获其他部落,滚雪球般壮大自身。【】对于那些前去拉人的各族青壮,赵强对他们的许诺是拉一人来可得多少银,拉两人、三人又可得到多少钱,总之只要你拉的人越多,你得到的钱财也就越多。这个政策实行后,的确给关宁军带了些好处,约摸有千余各族百姓便是在此政策的诱惑下来投的关宁军,一些主动来投的青壮更是成了军骨干,大多参与了定远三阶段作战,为关宁军的强大立下了汗马功劳。不过在定远作战开始后,这一政策便停止了,因为赵强没有那么多的金银支付赏金,而且随着强行掳掠的人口越来越多,“拉人头”的政策已经没有必要,世谁愿意可以在白得的情况下还再拿钱出来去收买呢。

    乌尔愣便是在赵强的授意下前往雅发哈鄂伦春等部落替自己拉人的,从他出发到现在已过了四个多月,却是一点音信也没有传回来,他的族人也不知道他的下落,初始赵强还惦记着此事,不过随着战事的频繁,地盘的扩大,军队的扩充,渐渐便忘了乌尔愣这个人,只道此人恐怕在南下的途出了意外,已然不在这个世。不想现在却在清军的运粮船队发现了他,这让赵强不由吃了一惊,吃惊之后却是有些发愁,因为他不知道该如何处置这个鄂伦春族长。

    若是换作别人,赵强恐怕都不去一眼便让人去把他解决掉,因为他已经不值得相信,甚至可能出卖了关宁军,否则如何出现在清军当。但乌尔愣却不同于别人,他留在关宁军的那些族人现在有很多人成了关宁军的军官和战斗的骨干。诸如近卫师团的百户麻勒吉、总旗毕拉尔、洛尔等人。随着关宁军的壮大,乌尔愣留下的这些族人已经在关宁军担任各级军官,因血缘和部族的关系,又隐隐形成了一个小集团,某种程度属于乌尔愣的嫡系人马。如果因为怀疑乌尔愣出卖关宁军就这么杀了他,恐怕那些鄂伦春军官要心生芥蒂,这对于赵强和关宁军而言并不是什么好事,所以赵强要慎重对待乌尔愣出现在清军船队的这一情况。

    其实不管乌尔愣出现在清军运粮船队是自愿还是奈,赵强都希望他永远消失的,因为这对他那些族人和赵强都好。关宁军只能有一个大帅,一个领袖,任何阻碍这个心点的因素都要除去,否则赵强不能凭借一己之力去改变这个时代。铁血和绝对的权威是保证赵强能够靠关宁军这一支汉夷混合的军队把满清彻底打败的前提,如果不能做到在部下心绝对的权威,赵强就不能把自己的意图彻底落实下去,也不能按他的需要打造关宁军。像乌尔愣这种可以影响一批军官的人是肯定不适宜留在关宁军的,但也不是说要干掉就要干掉的,随赵强南下的骑兵大队里就有几个鄂伦春军官,这些人已经知道乌尔愣的存在,所以没有办法当着他们的面杀掉乌尔愣。

    考虑一番后,赵强让亲兵把乌尔愣带过来,他要好好问问这个鄂伦春族长,他是怎么出现在清军运粮船队,自己交待给他的事情又做得如何。亲兵去带人后,赵强叫来郑国辉,吩咐他:“带你的人把船的粮食都卸下来,另外派人去通知后面的人马,让他们在两日后赶到三道屯,把粮食一颗也不少的给运回去。”

    “是,大帅,末将这就去办。”

    郑国辉闻令立即带着部下往码头而去,一到码头就指挥部下勒令那些被俘的船工和清兵把粮食往码头搬,格里夫斯基的哥萨克大队也加入到搬运队伍。此趟清军的运粮船队共有大小船只二十七艘,初步估算,船的粮食连同马吃的黑豆有数千石,另还有一船食盐和菜油,俱是用大麻布袋和陶灌装着,搬起来也是很费力。不过参与搬运的关宁兵们却人人踊跃,就连那些俄兵们也是雀跃不止,在船鬼叫鬼叫的欢跳着,他们也是头一次到如此多的粮食,亦是头一次参与抢劫可以劫取如此多的战果。

    被俘的那些清兵驻防兵和披甲人原以为是碰到了土匪,按关外老瓜贼的惯例,但凡动手,多为劫财很少伤人,所以这些人倒也不怕。但到那些罗刹人出现后,他们就都不安起来,一些披甲人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