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恶奴-第1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量,不知什么时候,关宁军形成了一条不知的约定,士兵抢劫而缴获所得的财物,在没有交时,要拿出一半交给军官,不然就要被惩罚。不过,就算只剩一半,士兵们也非常知足了。其实这个情况,赵强也有所耳闻,因为这种规矩在当年吴军十分普遍,可以说是不成的军纪,出于对老部下老兄弟的照顾,赵强不准备对这个行为进行约束。

    军纪的问题齐壮与胡旺都对赵强提起过,夺下雅斯克的当天,赵强也到一些士兵敲诈乃至明抢当地居民的财物,但现在一切初创,不可能将军政制度建设完毕,而且也没法要求士兵们能有一颗高度自觉的心,所以,除了明令禁止奸淫掳掠被允许的除外,有关士兵抢劫财物的争论被暂时搁置。

    七月初七,定远作战第二阶段开始,作战目标是先前制定的多伦禅城与额尔古纳城。

    现在关宁军所控制的地盘大抵相当于后世俄罗斯位于外兴安岭附近的土地,因没有精准地图在手,所以赵强也说不出这个地带到底是哪,只能凭感觉知道个大概方位。根据对俄罗斯地图模糊的印象,赵强觉得应该是海兰和雅库茨克之间的俄国领土。但有一点他确信,那就是他现在所占领的地盘绝对是大明奴儿干都司曾经统治过的区域,并且在公鸡头北面。

    多伦禅城位于精奇里江下游出海口,根据地图显示,距离后世海参威不过百里,多伦禅往东是大海,库页岛便在那片海域,而从库页岛乘船渡海只一天航程,就可以到达千岛群岛,日本与俄国争议的北方四岛便在其内。没有海军,甚至连个内河水师都没有,所以赵强不会愚蠢到现在就把目光投入到茫茫大海,希望能够赶航海时代的脚步。从多伦禅往北,气候便越来越冷,通古斯高原便位于那里,如果道路条件允许的话,可以一路北直到进抵白令海峡,运气好的话,赶冰冻封海,倒是可以来一次美州旅行。

    如果一切顺利,没有出现任何困难,赵强一点也不怀疑,可以让关宁军多一支爱斯基摩联队。

    当然,这些只是一些赵强个人的幻想,实际多伦禅城及周边约有数十万平方公里土地,并且大部分人口集在多伦禅以南方向,即靠近朝鲜、海参威地区。其地资源丰富,并且有出海口,虽然暂时没有打造海军的念头,但出于对外贸易、走私、人口迁移的打算,赵强还是决定着力打造那里,使其成为关宁军剌向满清的一把尖刀。出于寄于夺取多伦禅的重大战略目的,赵强将夺取多伦禅城的任务交给了胡旺的第一步兵联队。

    作战会议,赵强两次对胡旺强调,只有占领多伦禅,赶走沿海殖民的俄国人,关宁军控制地盘才将不再是一个纯内陆地带,运动范围也更广,将来南下时也不再局限于从黑龙江或吉林挥师,而可以从多伦禅以南方向突入关外,如果有可能,甚至还可以强迫朝鲜与关宁军再结一次“兄弟之国”。

    在强调时,赵强突然意识到自己好像在重演通古斯野猪们的发迹史,好像当年老野猪皮就是从多伦禅以南发迹,然后慢慢吞并明朝土地的。历史告诉赵强,努尔哈赤向明朝开战可不是所谓“七大恨”,而是千年一遇的小冰河时期正好降临在明末,女真人是法在严寒生存下去,才铤而走险想到大明淘金的。现在,小冰河时期已经过去,冬天时虽然还是很冷,但至少不会让人法忍受。

    “占领多伦禅后,第一步兵联队立即分兵攻取罗刹人的小据点,逐步往南进,但是,一定要避免被朝鲜或者鞑子发现你们的存在。”

    说到这里,赵强有些口渴,端起茶碗“咕嘟咕嘟”喝了几口,然后对着胡旺重一点头:“必要时候,你可以制造人区,把所有生活在那里的部落居民全部往北迁,不愿搬迁的就全部处死,绝不能让满清和朝鲜知道我们已经钻到他们的眼皮底下!”

    “是,师团长,末将一定完成任务!”胡旺“霍”的一下立身而站,不容置疑扬声叫道:“第一步兵联队将是关宁军的先锋,将是一颗永远也拔不出的钉子,狠狠钉在鞑子的眼皮底下!只要师团长一声令下,末将及所部定一马当先攻入关外!”

    胡旺的自信让在座的一众军官有些眼红,现在第一步兵联队可是全装火器,而且还配有火炮、侦察兵,内兵员都是打过几次仗的,战斗力可以说是全军之最。胡旺领第一步兵联队单独出师多伦禅,而且师团长的意思,好像要把那里建设成为关宁军的第二个刀锋,并且除了防范满清,还有虎视朝鲜的意思。身为军人者,建功立业可是大丈夫的不二之选,想到胡旺日后可以挥军攻入一国,齐壮等人不由眼热万分,因为去打额尔古纳城可不是什么好差事。

    额尔古纳城在额尔古纳河的游,发源于大兴安岭西北方向,流经呼伦贝尔草原,下游地区是满清势力范围所在,全长约九百多里。从额尔古纳城往南,就是黑龙江流域,往西北则是尼布楚,往北则是西伯利亚原始森林。生活在沿河流域的除了蒙古人,鄂温克人,还有一些白族、锡伯、回人。

    之所以占领额尔古纳城不是什么好差事,只因为占领了额尔古纳城,也只能控制周边,而不可以沿河而下,那样就等于提前与满清决战了。

    赵强要占领额尔古纳河的目的只在于将关宁军控制地盘形成东至大海,西至黑龙江以北,切断黑龙江流域俄军与其他地方的联系,使其成为挡在关宁军之前的石头,而不是要现在就去主动攻击清军和蒙古部落,那样的话,对于初创的关宁军绝不是一件好事。

第一百四十七章 定远作战(二十一)一更() 
攻打额尔古纳城的任务交给了第一骑兵联队,赵强给齐壮的交待是占领城池,控制周边,保持守势,俄国人也好、蒙古人也好、满清也好,在他们没有主动进攻前,第一骑兵联队不与之进行任何接触。【】只配合步兵联队清剿占领区内各族部落,进行大规模人口迁移,并在民曹与军曹接收人员抵达后,帮助他们完成对占领区内的建设,尽快让新掳获的人口转变为关宁军的兵源。

    雅斯克离额尔古纳城有数百公里之遥,若以步兵联队前去占领,耗时太久,所以额尔古纳之战以第一骑兵联队为主,第二步兵联队派出四个大队及两千民夫沿骑兵联队前进方向铺设交通驿站,保持情报传递的畅通与快捷。有关民夫参与交通驿站建设的事情,赵强在会后写了一封信给民曹的魏季与军曹的郭飞,让他二人从古里河及定远二城抽调相关民夫随同第一骑兵联队西进。

    第二骑兵联队的作战任务是切断各地俄军据点的情报传送,让分散于各地的俄军变成瞎子、聋子,摸不清状况,不明白到底发生什么。“不许一个罗刹人自由来往于他们的据点!”这是赵强对第二骑兵联队交待任务时的原话。

    因第二阶段作战目标虽然只是两座俄军的大型据点,但所处区域面积极广,俄军建立的小型要塞与据点约有数十个,所以此战不单单是简单的城池争夺战,而是一场彻底的清剿战,关宁军不单要占领大的俄军据点,还要扫荡一切有俄国人存在的地方,对于那些隐藏在密林的部落,也要尽最大可能迫使他们臣服,从密林走出来,成为关宁军的战士。因此,赵强最后将参战联队合组为两个支队,即胡旺的“东进支队”,齐壮的“西进支队”。一应战事与相关军民建设全部由支队长负责,在彻底消化占领果实前,支队长将是最高权威。换种话说,齐壮与胡旺将分别成为东路与西路军的土皇帝,他们可以决定两路兵马的命运,也可以决定占领区内所有居民的生死。

    给两个支队配备的兵力及民夫分别为东进支队除第一步兵联队全部,还配有第二步兵联队的两个大队,另外征调一千民夫随同出发,计参战人员四千九百人;西进支队则是以第一骑兵联队全部,配以第二步兵联队四个大队兵力,外加两千民夫,计参战人员五千四百人。东西二路支队参战兵力及动员民夫共计一万零三百人,占关宁军总兵力及可动员青壮民夫的百分之七十。

    兵力占了一大半,权力也达到最高峰,在下达这项任命时,一些吴军旧部出身的军官有些疑惑,他们已经习惯听从赵强的命令,服从他的权威,现在赵强却出齐胡二人分担他的权力,不由得他们有些困惑。齐壮与胡旺二人也再三要求自己只负责军事行动,其他方面的事务请师团长另派人负责,不过却被赵强笑着拒绝了。他说“你们都是我赵某的兄弟,同袍,如果连你们都信不过,我还能信谁?大伙一起北,一起开创基业,现在刚有点成就,我就要收权,猜忌弟兄们,岂不是自掘坟墓!今天,我把话扔这,不单单是你们两个支队长,还包括你们这些百户、总旗,论你们的出身是什么,论你们先前做过什么,但是只要你们入了关宁军,替关宁军建功立业,你们就是关宁军的功臣。将来,关宁军所得到的一切都有你们的份!”

    “古人说,岂曰衣,与君同袍!在赵某眼里,众位兄弟就是我身之袍,心之肉,我等誓死与共,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关宁军不是我赵某的,它是众兄弟的,所以请诸位兄弟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把罗刹人赶走,大伙再南下解救受难的王爷旧部,一齐打回关内去!”

    “一齐打回关内去!”

    赵强的话让众军官感动不已,众人回想与赵强相处的时光,似乎这师团长真如他自己所言,时刻不将兄弟放在心。这些军官们大多识不了几个大字,当年在吴军也好,现在在关宁军也好,讲的就是一个义字,若不是赵强,大伙现在活得还是不人不鬼样,哪能有今天这般快活,这般有对明天的向往。

    士为知己者所有,士为救命恩人所用!齐壮带头站了起来,屈身下跪,众人见状,也一齐跪了下去,任凭赵强如何阻拦,他们都毅反顾的磕了三首,这间,包括那引起鄂伦春、索伦、达斡尔军官,甚至连蒙古百户巴根都跪了下去。

    ……………

    东西二路支队出发时,难得的起了风,吹散了连日来的闷热,让参战军士心情大好。简短的做了出征动员,全军共唱军歌后,赵强以师团长身份检阅了参战部队,随后下令出发。

    三通鼓声后,齐壮与胡旺两个支队长抱拳作别,此战二人一东一西,相隔千里,再次见面时,恐怕已是冬天。

    齐胡二人之前一个是王屏藩的亲兵队长,一个是小小的把总,二人统带过最多兵力不过数百人,现在却都成了独当一面的大将,麾下数千兵力,望着二人远去的身影,赵强唏嘘不已。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若不是自己来到这个时代,恐怕所有人都还是关外的奴隶,如何能有今日之事业。齐胡二人在不断的成长,自己也在不断的成熟,以前一直苦于大将之才,手下也大将之人,但随着经验的累加,以前的名小卒一个个都成为了高级军官,而且在历次战斗,他们的表现都可圈可点,由此可见,将帅之才也不定是先天培养的。想到这里,赵强有些高兴,自己幸好没有一般人的自大,否则事事要自己来,恐怕和兔儿岭一样,关宁军次次走在钢丝了。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齐壮和胡旺二人一东一西,可以预见,不久后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