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对于朱可夫,斯大林并没有去责怪,是中华太神秘了。相反他觉得朱可夫做得不错,虽然有些方面还略显急躁,但已经比苏联其他将领好很多。这带你斯大林还能看得出来,不然他也没有办法走到今天这一步。如果说这场战争不是朱可夫在指挥,换成任意一个苏联将领,那结果指挥更加悲惨。
斯大林对朱可夫的提议很心动,但为了大局着想,斯大林也只有断了这个想法。这场战争必须要尽快结束,亚洲距离莫斯科太远了,并且亚洲比起欧洲来说,也落后了不少。苏联的目光应该放在欧洲,亚洲是鞭长莫及。
在斯大林心中有一点最重要,苏联在远东只需要一个敌人就够了。比起和日本为敌,斯大林很不想和中华为敌,答案众所周知。而且斯大林更加的讨厌日本,加上中华都没有提及远东那一百五十平方公里的土地,而日本则是在库页岛的问题上左跳右跳的,很不安份。并且还仗着新主力舰富士号,搞出双方海军对峙事件,这些都让斯大林极度不爽。
远东的兵力一方面是要防止中华的突然攻击,一旦中华突然进犯,好歹有兵力挡住,让国内有足够的反应时间。而另一方面就是时刻打算要收拾日本,要是和中华签订协议,那斯大林就有底气去收拾日本人了。省得老是担心中华在后面虎视眈眈。
底线很简单,明年之前要和中华达成和平协议,最好是一份都不吃亏的和平协议,双方减少在边境的驻军,给两国减减压。而和平的前提是,朱可夫要坚持到西伯利亚最冷的冬季,让中华方面不想打下去了。
为了更好的实现自己的目标,斯大林现在也很想给朱可夫一点支援,但奈何如今国内坦克还都在生产线上。坦克没有办法,斯大林直接给驻守在莫斯科的两个重炮师发电,并且把能凑起来的放空炮都集中起来,命令他们立即乘坐火车走远东铁路,赶往恰克图。
整理了下思路,斯大林便将自己的意见发给朱可夫,只字不提怎么处置朱可夫。这让不少想要看朱可夫倒霉的苏联将领感到很失望,朱可夫窜得太快了,自然有人嫉妒,也有人怕他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人生百态。
接到斯大林传来的电报,朱可夫心中便有了决定。先前还想出动空军和中华空军较量下,在得知坦克部队陷入下风后,朱可夫打消了这个想法。当时朱可夫也有想过,要是苏联的坦克部队失败了,空军的力量必须保存下来,不能再挥霍了。结果朱可夫感到很庆幸,辛亏当时没有真正的出动空军,不然还要据守一两个月,这点他仅凭陆军,实在是很难。
当看到斯大林电报中提到给他送来的那些援军,朱可夫心中大定。有了两个重炮师,加上放空炮和空军,他很有信心守下去。
(未完待续)
第三百零八章 陈绍的想法()
朱可夫和斯大林之间的电台通讯根本瞒不住中华的电子情报部门,对已经掌握对方密电代码的中华方面,苏联之间的通讯,就是一张敞开的大门,根本毫无秘密可言。
不到十分钟,朱可夫和斯大林之间的通讯内容就被破译出来,直接摆在粟钰生面前。后者看完以后轻笑道:“马上给汉京指挥中心发过去。”随后在心中补了一句:自己的处女秀要结束了,朱可夫,期待下次继续和你在战场上相见。
虽然粟钰生心中是这样想,但他清楚战争并为结束。只不过接下来不需要他事事亲自过问,应该给下面人一点发挥的机会。大致的方向给他们就行,既然苏联铁定要守下去,那就只能借此来练兵了。多给士兵们增加一点实战的机会。
“向坦克集群问问,检修完毕了没有?”粟钰生开口道。
中华坦克集群虽然战胜了苏联坦克集群,但自身损失也不小,毕竟苏联占了很大的数量优势。几十辆中国虎趴窝,后面又有近百辆中国豹趴窝,甚至有一些中国豹被击毁,毕竟比起中国虎坚强的防御力,中国豹弱了很多。被连续击中,照样会被摧毁。
一分钟后,询问完的通信兵回道:“坦克集群声称,此时还在检修中,除了少部分坦克可以再次参与战斗外,其他的坦克都需要大范围的检修。”
“告诉他们,把能用的坦克集合起来,马上赶往第三条防线,同时命令后面的步兵战车和悍马团也立即赶往第三条防线,晚上统一行动。拿下第三条防线,使其成为我们的前进防御阵地。”
汉京国防部指挥中心里,陈绍等人正坐在指挥中心里听取前方最新战果。虽然中华也损失了一些坦克,但结果还算完美。苏联一千多辆坦克都被消灭了,也证明中华此刻的坦克技术还很先进。
特别是对陈绍而言,t…34意味着什么他很清楚,中国虎和中国豹虽然名字听上去很像是德国的虎式和豹式,但里面很多东西都和后世的虎式和豹式不一样。一个是外观造型,一个是整体数据,差了很多。有这样的结果,并没有出乎陈绍的预料。更何况苏联此时的t…34还是初期的76,不是85那种类型,有这样的战果不足为奇。薄皮t…26就是给中华坦克部队增加荣誉的,并没有什么可取之处。
这场战争不单单是一场边境的荣誉之战,胜利之后,里面的价值是无法估量。这些只有陈绍一人清楚,其他人只是知道其一。一款用了十几年的坦克,已经可以被淘汰了。这是陈绍最直接的想法,但他也不想把所有的坦克都无故毁坏。这场坦克之战,陈绍打算为自己的坦克做一次宣传,争取把所有的坦克卖出去。
而买家,陈绍心中已经有了答案,轴心国,德国绝对会买,这点毋庸置疑。陈绍还想把生意做向意大利,日本想要也可以,只不过不会现在就卖给日本。至于其他国家,要买的多多益善,他都会来者不拒。
中国虎和中国豹的优势越来越小了,不趁机多卖点钱,以后只会变成一堆废铁。再加上这两款坦克都不是陈绍心目中中华二战使用的主站坦克,这两年就要被淘汰,不卖留着做什么呢?
这些只是这场战争最小部分的利益,陈绍最直接的目地还是为了心中的大战略在谋划,就算是斯大林不想挑起这样的争端,他也会挑起。不过有了边境那场冲突,加上政工入蒙以及华人遇害,让陈绍下定决心要让苏联好好出一次血。
斯大林要解放力量,这才是陈绍最希望看到的,只有斯大林把目光从中华身上转移走,才符合陈绍心中的大战略。这个大战略他已经谋划很久很久了,不管是德国的安德里还是日本的君山易,以及全世界无数的间谍,都是陈绍重要的棋子。整个世界就是一个大棋盘,而陈绍就是要控制棋局的走向,朝着自己理想的目标前进。
就在四人在指挥中心里谈论世界最新的军事动态时,粟钰生发来的电报也来到他们手中。陈绍最先看完长长的电报,里面有斯大林和朱可夫详细的对话。
看完以后,陈绍只是在心中一笑,并没有直接说话,而是把电报递给蒋百里,道:“你们都看看,看完之后说说你们的意见。”
等三人都传阅完毕,第一个看到电报的蒋百里率先开口道:“斯大林是不想打下去了,朱可夫也一样。这场战争基本上可以说是结束了。”
“防守吗?他们的盾有我们的矛厉害吗?恰克图军事要塞,对我们来说只是一个笑话而已,再强大的军事要塞,也挡不住我们的攻击。”蔡锷很有信心的说道。在他心中,也只要像法国的马其诺防线才是一个真正的军事要塞,恰克图这样的军事基地也能叫做要塞,实在是可笑。更何况他也很有信心,就是马其诺防线挡在中华军队面前,也会变成一堆废墟。
“他们的想法是很好,不过我们也部需要去和对方的军事基地硬碰硬,再弱的防线也有可能会葬送士兵的生命。苏联既然敢把恰克图称为军事要塞,自然也有他们的道理。加上北方寒冬将近,这场战争也没有必要再坚持下去了。”陈福钦想了想开口道。
“这场战争要不要打下去,现在还两说,是战是和,现在说这些都为之过早。而且斯大林还向朱可夫援助了不少力量,既然如此在战争结束前,我们还不能放松警惕。”陈绍道。
“陛下的意思是要把整个恰克图都占领下来吗?”陈福钦开口问道。斯大林支援朱可夫这点他也注意道,不过他并没有在意。那点武器装备,面对如此大规模的战争,根本就是杯水车薪,起不了多大的作用。
“不,恰克图正如你所说的,毕竟苏联人经营了那么多年了,现在要全部拿下我们多少都会遭受没有必要的损失。也无益于我们的战略,我不干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不过我们不能让苏联人感到轻松,最少要把恰克图外围的防线都拿下。并且展现出一副全面进攻的态势,加强我们的军事压力。”陈绍道。
“我明白了,陛下是要以恰克图逼迫斯大林站到谈判桌上。斯大林为了远东铁路的安全,是绝对不会丢弃恰克图,这点的确是斯大林的软肋。”陈福钦开口道。
蒋百里和蔡锷两人也点点头,陈绍这样一说,他们也都明白了。作为西伯利亚苏联方面最强的防御力量,这个苏联人构建的军事要塞,一直都是防御远东铁路不被拦腰而断的重要一环。要是没有这个军事要塞,斯大林估计连觉都睡不着,时刻都会担心这条远东生命线会不会被中华突然截断。毕竟远东铁路,距离中苏蒙古边界只有几百公里,只需要半天的时间就可以抵达。
这个威胁就像是一把悬停在斯大林头上的利刃,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落下。而恰克图就是一顶铁帽子,防御着斯大林的脑袋,不至于让他过多去担心头上的利刃会突然落下。要是这顶铁帽子没有了,那利刃就会长驱而下,直插脑袋。
“就是如此,斯大林想要我们主动和谈,我们偏偏不这样做,他想要掌握主动,我偏偏不让他如意。主动权现在是在我们手上,妄想靠一个还称不上准要塞的军事基地,要掌握主动权,他斯大林想得也太美了吧!”陈绍开口道。
“既然如此,我们就要尽快行动,哪里的天气随时在变化,要是严寒早一点来临,那就很有可能让苏联人得逞了。”蒋百里开口道。有了目标,那决策起来就简单多了。
“嗯,给粟钰生发报,把我们刚刚谈论的结果告诉他。”陈绍想了想又开口道:“现在苏联人已经丧失了防空火力,现在是该轰炸机出场了。能见度不行,那就低空轰炸,效果还会好很多。问一下气象部门,这几天边境地区天气情况如何了。”
陈绍话音刚落,陈福钦就开口道:“今后几天,蒙古边境地区的天气不会有大范围的改变,可以进行低空轰炸。不过以后天气可能会变得更加恶劣,到时候空军就没有用武之地了。”
“不要紧,只要接下来这几天可以出动就行,等恶劣天气来临,估计粟钰生都已经把活干完了。”陈绍开口道:“不过也要给空军发报,叮嘱他们,苏联人也有空军,不能大意,最好是先把苏联境内苏联的空军机场都给我摧毁了。再去轰炸苏联地面防御部队。”
指挥中心的决策,很快就出现在蒙古军区空军指挥部门的手上,也出现在粟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