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色警戒之民国-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树生爽快地一笑:“陈团长如此气魄,树生恭敬不如从命。”

    看到刘树生答应留下来;陈绍神秘的一笑,当然是惊喜,青霉素的发明虽然是公司的,但却会依靠这位刘姓爱国医学家的手。

    毫不客气的说,自己的幸运是遇到一个归国的医学高精尖人才。而刘树生的幸运,是从此将会因为自己,蜚声海内外。

第十二章 兵营演讲() 
1914年;12月1日

    第二天陈绍便带着刘树生前往作战实验室;带他到生物科学家的实验室中;这个科学家是前几天刚刚培养出来的;生物医药专业;陈绍取名药一;是个中级科学家;自从那天把青霉素的提取方法给他;那家伙便窝在实验室;连实验室大门都没有出去过;吃住都在里面。刘树生看到实验室里面的仪器;连招呼都没有打;直接跑到仪器前面;东摸摸西看看;嘴里还在念道:”好东西;太完美了;这些东西就是牛津大学的实验室都比不上。”

    看着一脸沉醉的刘树生;陈绍到药一哪里交代了几句;然后就走出了作战实验室。

    回头望了望实验室;里面已经快住满了;看来真的要再建立一所实验室。

    也不是陈绍之前没有注意到;而是现在只能建一所实验室;就连士兵训练中心;和维修工厂都建不了。士兵训练中心能让一个新兵短时间就变成3级士兵;而有了维修工厂便能生产分基地了。不过问起陈红为什么建不了;回答就是千篇一律的不清楚;或者条件不够请自行摸索。陈绍也就无奈放弃了;不过有一点是可以知道的;如果真的建起了维修工厂便可以马上生产基地车。

    保安团训练兵营中;偌大的射击场上,保安团士兵穿着草绿色的作训服以最端正的坐姿席地而坐,黑压压的一大片,神情严肃,认真无比地听着台上的陈绍讲课;今天早上是一个礼拜一次的保安团讲课时间;预备役除了在外面站岗和巡逻的之外;其余的也都要来产假。主要是向士兵们传播政治信仰。

    “……为什么说现在的社会是一个吃人的社会?原因很简单,它让人活不下去,它让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陈绍原本多时的备课笔记最后还是被扔了,而是选择了这种最随意的方式,给台下的民团军官和士兵们讲课。“日出而作日落才息,我想这里不少战士入伍前,都是过着这样的生活。不过,我要选几个战士来回答几个问题,看看究竟这样辛苦劳累的生活,换来的结果是什么。”

    随即,陈绍反背双手喝令道:“一连三排双号出列!”

    “敬礼!”一个21人小队保安团士兵动作矫健地跑步来到校阅台上,敬了军礼后,挺着笔直的军姿等待他们的团长问话。

    “立正,稍息!不错,出操迅速,动作整齐,军姿严整,有一股军人之气。”陈绍夸赞了两句,超规格的训练章程是以军官带头做到为基础,任何人都必须通过考核的。通过不了的,就只能去待遇差得多的民团预备役,甚至连听课的时候,预备役的士兵都只能坐在离校阅台最远的地方。

    对于这些没有经过严格意义上的战火考验的保安团士兵,陈绍也没有着急,事情总要一步步来,做到目前力所能及的最好就是好事。

    陈绍一身戎装,经过半年的军事训练;原本普通的身材;越发强壮起来;而且力气大得陈绍自己都莫名其妙;同样是半年的训练;按照基地给出的数据;自己也已经达到3级士兵;接近特种兵。

    壮硕的身躯,笔挺的军官服,锃亮的军靴,让他平添了几分威严。

    “入伍以前,家里能够吃饱穿暖的士兵,出列。”

    “……”

    没有任何一个人出列!

    “入伍以前,家里没有受过乡绅地主狗腿子欺负的士兵,出列!”

    ……

    “入伍以前,家里能按时缴纳几十种苛捐杂税的士兵,出列!”

    “既然没有人出列,我们换两个问题。”陈绍站立不动,继续问道:

    “入伍之前,家里被逼的活不下去的士兵出列!”

    21个士兵里面,8个士兵两个正步走出列。

    “入伍之前,家里受过乡绅地主欺压的士兵,出列!”

    剩余的13个士兵里面,又走出了5个士兵。

    “家里有过老无所养,幼无所教,病无所医任何一种情况的士兵,出列!”

    最后8个士兵也全部走了出来!

    陈绍长出一口气,转过身指着这21个士兵,对下面的八百多名保安团士兵和1000多预备役说道:“吃不饱穿不暖,老人没有钱粮养老,儿童没有学上,生病没有钱没有地方医,受欺负没有人管没有伸张正义的地方,被各种苛捐杂税纠缠却无可奈何!这样的生活,你们告诉我,是不是吃人的社会!”

    “是!是!是……”一时间,保安团战士们异常愤怒的声音,震天般的响起。

    陈绍摆摆手,呼喊声立刻停了下来,他环视了一下四周,用一种前所未有的嗓门,带着一股霸气说道:“今天,我给大家申明一条:只要是我陈绍能管辖治理的地方,这个吃人的社会就不能存在!而我需要你们做的,就是刻苦训练杀敌本领,在任何人敢于将那个吃人的社会重新压到我们身上的时候,拿起你们的手里的钢枪,跟着我一起反抗!”

    说完,陈绍也不停留,径直转身走下台去,当士兵们还被他的训话愣在原地的时候,只见一营营长孔文鸿一个翻身跳上校阅台上;高声宣布道:“都有了!现在我宣布,经过团长与地主们反复谈判争取,今年清河村地区的地租全部减半!”

    “敬礼!”

    没有士兵敢独自欢呼,直到一营营长孔文鸿喊响了敬礼的口号,所有士兵不约而同地朝着那个正离开射击场的背影立正敬礼。

    有时候,信仰的产生就是那么简单,让身处黑暗的人看到光明,让绝望中的人们看到希望!

    现在保安团的各级军官都相继确定下来了。

    团长:陈绍

    一营保安团正式成员营长:孔文鸿

    一营一连长:冯天鑫

    一营二连长:钱四海

    一营三连长:毛大江

    一营直属炮连连长:孙晓

    二营预备役营长:黄白

    保安团直属炮营刚刚成立的:王云山

    这些人并不是陈绍特地挑选出来的;而是从一开始;这几个人的训练一直都走在别人的前面;而且他们每天晚上的文化知识学习也都很认真;进步神速;每月的大比武中都是名列前茅。还有一个王杰现在担任陈绍的秘书;帮忙处理一些工厂的事物;这小子头脑聪明;能轻易的吸收新的知识;所以陈绍就把他留在身边当个助手。一营的连长都是在保安团里筛选出来的;不但军事技能过硬;还要会组织团结士兵。预备役暂时不配备基层军官。

    前几天陈绍正式把名团武器的名称确定了下来;武器专利也申请好了。原本的毛瑟98k命名为中华b型步枪;勃朗宁wz。1928命名为中华q型轻机枪;m2布朗宁机关枪命名为中华z型重机枪。而外卖的武器装备陈绍没有改名字;原来是什么型号;对外宣称也是那个型号。

    保安团直属炮营清一色的德国105mm重炮;三个连共

    36门重炮;加上一个卡车连36辆卡车;一个步兵连;组成的;不过现在步兵连和卡车连还没有到位;所以人数还不是很多。

    离开兵营,陈绍心里久久难以平静。向民团的士兵们如此郑重承诺,承诺庇护,承诺包容,承诺责任,承诺以后的幸福生活,他心里却没有丝毫后悔。

    地租的事情,说是谈判下来的,不如说是陈绍亲自带人上门去逼的,虽然凡事留了一线,没有逼死以华士镇镇长为首的几个地主,但陈绍深知必有麻烦在后面;而且现在地里的粮食都可以收割了;陈绍有种预感;麻烦很快就会到来。如果不是考虑到杀掉这些乡绅老财影响太大,早把他们关起来了。

    想着想着不知不觉的走到了种子基地;想到里面几个科学家正在研究种子升级的事情;既然走到这里;干脆进去看看研究得怎么样了。

    ”请出示证件。”

    无规矩不成方圆,基本上所有的重要设施都有保安团的人站岗;从一开始就严格的超乎寻常的规定,让保安团士兵也不敢破例放自己团长免检过关,仔细检查了证件后才放行。

    “老板!”负责种子基地的是一名高薪聘请回来的爱国留学生。叫安海;看到他和一群生化科学家一丝不苟地在那里检查简易温室的几样蔬菜种子生产情况,陈绍就不禁想起当初聘请他回来的场景。还记得詹姆斯从第一间战车工厂拿回他自己的装备时的样子;其中一个小盒子引起了陈绍的注意;一个类似心电图的东西;经过詹姆斯的介绍;他才知道那个小盒子就是所谓的测谎仪;陈绍厚着脸皮扣了下来。

    除了保安团几位负责人外,种子实验室、兵工厂和机械厂的几位负责人或主要研究员,是第一批被测谎的科技人员。陈绍采用了一种非常特别的单独聊天方式,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了实验。让他很满意的是,这些人不论国人还是洋人都没有任何问题。不论是因为超高待遇的工资,还是单纯的忠诚和服从,抑或因为陈绍的伯乐之恩而看到了充满诱惑的希望,这些人都很忠诚。

    既然回到了这个最有机遇的大时代,这个中国人最悲惨无助的时代,陈绍就不得不小心谨慎,因为他不能容许自己的建设事业出现任何哪怕一丁点的意外。而且这件事;陈绍严命小秘书绝对不能透露出去;自己也是决口不提。

    “安海,水稻种的最后检测结果怎么样?”陈绍蹲下身打量起在简易温室里涨势不错的两三样蔬菜,一边问道。

    “根据抽样检测,99%的种子活性都达到了经理你制定的技术指标。实验室里的麦种,也达到了95%以上的发芽率,长势都非常不错。老板,年初推广的新稻子下个月就要成熟了,这一批水稻种再推广出去,清河村的吃饭问题,可基本上就完全解决了。真是神奇的种子,我敢保证它们是划时代的发明。”

    安海兴奋无比地说道,留学外国四年,学的是生物学,根本没想到回国后有什么适合他的工作,只是当初一个叫肯尼斯的外国人信誓旦旦地告诉他将要在中国投资建立一个实验室,他才回来的。没想到,原来是中国人自己开的公司,还让他赶上了这么具有挑战性的实验。

    陈绍给他的稻种和一些技术资料,还有一群专业的科研人员;让他如痴如醉的日夜学习,别说回家,整个人连吃带住都搬到了种子场。

    “它们是不是划时代的发明不重要,关键是要能让食不果腹的人们吃得上饭。”陈绍感慨道。“稻种有没有发现其他问题?”

    ”没有什么问题;这个种子基地很神奇;什么土壤都可以模拟出来;我常常在想这个基地是怎么建设的?”

    ”没有问题就好;你就安心的研究你的种子;至于种子基地那是另外一个科研团队搞出来的;你也别问太多。”陈绍含糊其辞的说。

    ”行;我也只是有点好奇而已。”安海除了种子外;对于其他的事物没有太多的好奇;只是感到惊奇而已。

    ”还有;过几天;我让一些小学的学生来这里帮忙;顺便也学习学习。”

    ”嗯;老板;早该如此了;我们几个有时候确实忙不过来。”

    ”我会尽快落实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