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万户侯-第3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豫只能和李清达成妥协,按惯例由右相李清来任吏部尚书,李泌只能退一步,做了太子詹事,却留了个尾巴,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李泌从朝班里走出,他先向李清微微拱了拱手,这才对李豫深施一礼道:“陛下,臣以为前相杨国忠使用大钱,以一文抵五十文,又降低开元通宝的含铜量,此举已在民间造成严重混乱,使物价飞涨、百姓生活愈加困苦,臣曾在长安走访了百户商家,其中九成商家都抵制大钱,百姓更是避之若鬼,陛下,微臣建议立即废除大钱,诏令收回天宝十一年所铸的铜钱,以稳定我大唐的币制。”

    说罢,他将奏折举上头顶,有宦官替他接了过去,李豫翻了翻,欣然一笑,他回头问李清道:“右相以为太子詹事的建议如何?”

    李清心中暗暗冷笑一声,李泌所言虽有理,但他写成了奏折,这就不是什么建议,他已经越权了,看来李豫始终对不能重用李泌而耿耿于怀,竟不顾殿中监的议题安排,自作主张让李泌率先发言,这才做了几天皇上,便开始心急了。

    李清不露声色,他站起来微微一笑道:“其实太子詹事的建议并未完善,可否让臣来补充?”

    李豫的脸上略略闪过一丝不自然,但他依然笑道:“右相请说!”

    李清走出朝班,向李泌略略颌首道:“太子詹事切中了时弊,我完全赞同,但在实际操作方面有待商榷,主要是该怎么废除,是一道旨意下立即废除,还是应徐徐废除?我以为币制关系民生重大,任何一个大动作都会使百姓的生活受到冲击,应尽量减少这种不必要的震荡,大钱是要废除,首先是停止大钱铸造,然后渐渐地收回熔解,否则一道令下废除,那百姓手中的大钱该怎么办?谁来补偿他们的损失?”

    李泌默而无言,听李清说到最后,他又立刻反驳道:“相国,李泌并非是要损害百姓的利益,他们手中的大钱可由朝廷兑回。”

    “臣反对李詹事所言!”朝班里大步走出一人,正是户部尚书第五琦,他满脸不悦地瞥了李泌一眼,向李豫躬身一礼道:“陛下,请准臣发言!”

    李豫见他出来反对,心中暗暗叹了口气,李泌越了权,看来要惹众怒了,自己只想让他出头,却有点欠考虑了,货币法度的制定本来就是户部的事,现在第五琦要说话,他又不得不准,李豫只得勉强道:“第五爱卿请讲!”

    第五琦一步转身,目光炯炯地盯着李泌道:“我不知太子詹事有没有看过左藏的帐簿,现在朝廷还有多少存钱可用?告诉你,还有八十万贯,可收兑大钱需要多少钱呢?需要二百万贯,

    朝廷现在百废待兴,可钱就那么一点,若都拿去兑大钱,那别的事还要做吗?百官俸料、收购粮食、招募士兵哪样不用钱,亏得右相将柜坊被抢的钱都追了回来,否则还得赔出一笔钱去,这区区八十万贯怎么够用?”

    本来第五琦就对李泌的越权异常不满,现在李泌又踩了他财政拮据的痛处,他如何不恼怒,无意中嗓门便大了一点,声音在大殿里嗡嗡回荡。

    “这。。。。。。”李泌有点哑口无言了,他瞥了一眼李清,见他笑而不语,不由心中一叹,皇上确实有些过急了,无奈之下,李泌只得退一步道:“陛下,臣赞同相国之意见,大钱确实应徐徐收回,不能操之过急。”

    其实李泌知道李清手中应还有一大笔钱,都是从杨家各房中抄来,虽不知数量,但傻子也能猜到至少有数百万贯,但李清最后只交给左藏五十万贯,其他的钱都不见了踪影,虽然大家都心知肚明,但有些话却不能说。

    李清等人退回朝班,大殿里一片寂静,刚才的一场交锋,不少大臣都有点看出了眉目,皇上是有意让李泌主导这次朝会,却被李清反击了回去,众人都不禁为李豫暗暗担忧,这才上位几天,便想走自己的路,毕竟还是嫩了点啊!

    最近长安街坊里有一些流言,说数百名皇子皇孙之死并非官府所言被叛军所害,而是另有原因;另外据随太上皇归来的羽林军说,太上皇的退位实际上是被李清率军逼宫,当时的场面非常血腥。

    现在李清手握大权,尤其是控制关中的安西军还在他手上,若李豫惹恼了他,说不定又要换新帝了。

    沉默了片刻,李清又上前奏道:“陛下,臣昨日和几个相国商量,当前最紧要之事便是稳定米价和难民潮、防止民乱发生,其次是在关中募兵,尽快平定安禄山的造反,臣前日已着令户部写出报告,请陛下开议。”

    绕了一圈,又回到了日程安排上,每日朝议的内容安排一般是由相国拟定,报皇上核准后,再由殿中监事先发出,在李隆基的晚期,就不再过问此事,基本上就由李林甫说了算,这就是李林甫能权倾朝野的一个重要原因,他能主导整个朝议。

    李清走的还是这一步,所有朝议的内容都是由他事先在诸多政事中选取,再交给李豫核准,最后由殿中监散发给参加朝议的各官员,让他们能事先准备,而不是皇上临时兴起说,‘各位爱卿有本可奏,无本散朝’,如果是那样的话,就等于是越过了相国,直接向皇上汇报,这属于越权的行为,在严密的官僚制度里这种情况应该是不被允许的。

    而今天议题有两个,一是稳定米价,另一个就是募兵,都是当务之急,李豫默默地点了点头,同意李清之说,他随即向户部官员的队列看去。

    苗晋卿深深吸了一口气,大步跨出了朝班,“陛下,臣有本奏!”

    他取出奏折,高高举过了头顶,一名宦官下来接过,转给了李豫,李豫一边翻看一边听着他的陈述,“这几日,臣从各个渠道收集来的情况来看,长安的粮食状况确实不容乐观,太仓的存粮约七十万石,这里面约五十万石是募兵用的军粮,不能动,其他要应付百官禄米、宗室开支,还有难民赈粥,所以臣最多只能划拨五万石到常平仓去,这五万石对平抑粮价实在是车水杯薪,再让我们看一看长安市面上的存粮,从西市各大粮肆和各坊墟市中的存粮来看,最多也只能支持五天,而且现在每日涌入长安的原市民及饥民就达两万人以上,从昨日起,各粮铺已经出现了惜售,黑市上的粮价已经突破每斗一千五百文。。。。。。。”

    苗晋卿语气平淡,但所有人的心里都沉甸甸的,李豫尽量克制住心中的忧虑,一直听他说完才问道:“那苗爱卿可有对策?”

    苗晋卿叹了一口气,沮丧地说道:“对策是有,但效果不理想,刚才第五尚书也说,户部准备拨出一部分钱到富户购粮,事实上从前天起,常平署已经开始收粮,但到昨天晚上一共也仅仅收到了二千余石,远远不够啊!”

    这时兵部尚书韦见素忽然插口问道:“那苗侍郎用的收购价是多少?”

    韦见素也是户部出身,而且也兼任过太府寺卿(自从李清开始,户部侍郎兼太府寺卿便已成为一种惯例,便于户部对财政的掌控),他对长安的物价规律十分了解,从苗晋卿刚才所说,黑市上的粮价已经突破每斗一千五百文,他便感到了不妙,他知道朝廷不可能用高于官价的价格去收购粮食,否则将出现粮价越来越高的恶性循环。

    果然,苗晋卿说出了让他最担心的价格,“八百文!”远远低于黑市价,这样一来,官府当然收不到粮食。

    韦见素摇了摇头,对李豫道:“陛下,若再不采取有力措施,恐怕长安会发生民变,这将极大削弱陛下的威望。”

    如果说苗晋卿的话使李豫深感忧虑,那韦见素所言就是让他坐立不安了,韦见素话音刚落,他立刻便接口道:“韦爱卿可有好的办法?”

    韦见素回头向第五琦略略歉了歉身,方才回答道:“昨日臣和右相商谈过此事,我们的意见都是一致,非常时期须用非常手段才能见效。”说罢他向李清点点头,示意后面由他来继续接着说。

    “韦尚书说得不错,是须用非常手段?”李清再次站了起来,向李豫施一礼,呵呵笑道:“打家劫舍应是京兆尹之事,韦尚书却推给了我,请陛下容臣再次越俎代庖。”

    李豫听他说得有趣,也忍不住微微笑了,刚才的烦闷之心被一扫而空,虽然他不喜欢李清独揽兵权不放,但在危急的时候见他出头,李豫心中还是感到了一种踏实。

    “右相不必多礼,但请直言!”

    “陛下,臣也是老户部了,臣知道长安的存粮虽然紧张,但也绝非象苗侍郎所言,只能支持几天,现在是六月底,按过去的经验,臣以为至少还能坚持两个月,关键是多寡不均!”

    ‘多寡不均’四个字从李清口中说出,大殿里顿时嗡嗡声一片,有的人心中轰然叫好,有的人却在暗中大骂,其实人人都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可谁也不敢说,恐怕满朝文武也只有李清敢说出来。

    李清扫了一圈大殿,见有人欢喜有人忧,他轻轻冷笑一声道:“所谓非常手段,其实就是用重典制乱,总结起来也只有三条,第一要打击黑市,请陛下立即下旨,凡胆敢私自倒卖粮食者,一律处斩!”

    “陛下,这是否太过。。。。。。”门下侍郎张倚立刻站出来反对。

    李豫却一摆手打断了他的话头,冷然道:“李相国所言正合朕意,准奏!”

    李清瞥了张倚一眼,见他满面通红地退了下去,心中不由冷哼一声,继续道:“第二条,严禁私囤粮食,户部可制定每户存粮上限,凡超过上限十石者,杖一百流放西域戍边三年;超百石者,家主处斩,家人皆流放西域终身为奴;若有超千石者,满门抄斩!”

    李豫见他的处罚一条比一条严厉,尤其是超千石者,这完全是针对宗室权贵而来,可长安的近一半的宗室男子皆已被处死,剩下的妇孺孩童只能是任他蹂躏了,其实那件事李豫也隐隐猜到是李清下的手, 不过这样能减少他的反对者,对他极为有利,他也乐意装糊涂,把责任推给了安禄山。

    只是他见朝臣中几乎有一半人都脸色大变,他也不敢轻易准奏,便迟疑一下继续问道:“那第三条呢?”

    李清听李豫语气有些犹豫,知道他的心中忐忑,便微微一笑道:“第三条便是为配合前两条的具体策略,将四匦放置于朱雀门下,鼓励民众互相揭发告状,一经查实,将重奖告密者!”

    。 朝会不知不觉进行了两个时辰,众多没有座位的官员已经站得腿脚酸麻,有的挂念家中存粮,心中更是焦躁不安,这时,朝议时辰已到,殿中监宣布散朝,待恭送完皇上,众人才三三两两各自回衙门,李清刚起身,却见韦见素笑着向自己走来。

    “李相手段毒辣,可把皇上吓坏了!”

    “主意是你出的,却让我来做恶人。”李清笑了一下,轻轻给了他肩头一拳道:“我来问你,你家有多少存粮,快老实招来,我好告密领赏去。”

    韦见素嘿嘿一笑,见左右无人,便低声道:“笨!我家若有存粮,我会出这个主意吗?”

    可他话音刚落,第五琦却从后面冒了出来,他悠悠叹了一口气,愁眉苦脸对李清道:“相国,你办法虽好,却害死我了。”

    李清一愣,“这是为何?”

    “八百文收一斗,一石就是八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