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如同他们的长官,让自己士兵朝天上放空枪把子弹打完一样,这种在德军或者法军里面,看似不可能的行为,在意大利军队里面,却还有很多很多。
而现在,斯蒂芬想要依靠那群自身难保的意军看来是没有可能了,他们能依靠的,只有自己!
清新过来的斯蒂芬很快下令,让法军士兵尽量不要离开战壕作战,以保存自己的现有实力。
同时斯蒂芬还紧急将全师所有的迫击炮,全部集中在了3号高地的一线防御阵地之上,打好前哨战。
不得不说,法军在机动战上,表现的差强人意,但是在壕堑战中,他们还是有不少优秀经验理论的。
因为有防御工事的掩护,英军就必须使用迫击炮这样的曲射武器才能够打到战壕中的法军士兵。而同样进攻中的英军士兵,除了一小部分是因为人数太多,不能完全被坦克和装甲车遮挡,而被法军用机枪和步枪干掉外,其他大部分的伤亡,同样来源于法军迫击炮的轰击。
法军士兵手中的步枪和机枪,一直就没有停过,他们知道现在的形势很危险,但却不能突围。因为后方就是阿尔及利亚的东部油田,所以他们必须守在这个小高地上。
而他们生还的希望,却还只能寄托在那不靠谱的意军,能够打破英军的包围圈,占领英军进攻部队的侧翼。
现在法军士兵们只能机械地发射子弹,尽量长地拖延3号高地被英军攻占的时间,最好拖到慢吞吞的意大利人赶到为止。
战场上的子弹横飞,各种炮弹的爆炸声此起彼伏。由于这个小高地的上修筑的防御工事只有两道,第一道防线上最多也只能同时容纳两个营的兵力进行防守。
一旦人数多了,就会因为密集过度而增大不必要的伤亡。
因此,斯蒂芬是一个营一个营往前线战壕里上添的。这就是所谓的添油战术,一个营打光了另一个营又上。
这种战术实际上在防御战中是兵家大忌,但是斯蒂芬少将确实也没办法,因为3号高地只能让这点兵力施展开来。而且依照法军对阵地战的深刻研究,这样的打法都已经是当下最适合的打法了。
再加上从4号高地撤下来的两个连,加上在英军先头部队包围3号高地之前,就已经撤到了3号高地上的侦查连,还有原本部署在3号高地左侧,因为遭受了损失而撤到了高地上的两个连,加上二团的阵地被英军装甲部队突破后撤回来的一百来号人。。。。。。此时的三号高地上,已经是拥挤不堪。
原本只有2个团防守的这个3号高地,如今已经挤满了几乎整个第五殖民地师剩下的士兵,也幸亏斯蒂芬事先修筑了不少隐蔽部和防炮洞,这才勉强容纳下了这么多人。
而因为整个高地上已经人满为患,那么剩下的所有没有参战的法军殖民地部队都成为了预备队。他们必须在前线两个营出现了伤亡后,再替补上去维持这个高地上的两道防线。
其实所有的充当预备队的黑人士兵们心中是非常惶恐不安的,第5师所有的白人军官们,也在尽力给士兵们打气。
可这样的效果其实并不好。实际上,这些殖民地征召的士兵能坚持到现在,已经是奇迹了,说到底,他们也只不过是临时招募到的新兵,许多军事训练并不到位,战斗力也不算强。
要不是贝朗特安排了法国白人军官来控制队伍,要不是斯蒂芬这样的法国军官,对于壕堑战深有研究,修建了大量不错的防御工事,只怕,英军也不必花费如此多的力气了。
而现在的斯蒂芬少将根本没时间去安抚士兵们的情绪,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指挥战斗。
八营被他安排在了小高地的东面进行防守,七营则被安排在东面。因为英军的进攻是全方位的,根本没有主次之分,所以法军的部署也是均匀分布。
因为黑人士兵太多,所以法军白人军官,最多只能下发到营一级规模。这也是贝朗特麾下的殖民地部队,最少得以营为基础作战单位的原因。
虽然斯蒂芬手下三营的现在剩下的四门25毫米反坦克炮,因为炮位是属于半地下的状态而相对目标较小,但是英军的炮兵还是根据炮口的火焰迅速确定了这四门反坦克炮的具体位置。
基本上,英军的炮弹也都准确射向了这几门反坦克炮的所在方向,但不知道是运气好还是英国炮手的准头较差,几乎没有一门反坦克炮被英军直接命中。
所有的炮弹都是在这些反坦克炮的炮位周围爆炸,巧合的全部避免了直接命中。
尽管前线运气不错,但斯蒂芬少将在指挥部里还是心急如焚。
虽然这个高地上因为他的坚持而修建了相对完备的防御工事,但是这很可能也只能延缓第五师被全歼的时间而已。
目前七营的伤亡已经接近一半了,八营的伤亡情况也少好到哪里去。
斯蒂芬在前线时,已经看到英军进攻部队已经距离最前面的战壕已经不足四百米,而且英军坦克和装甲车还在不断地推进,而阵地上仅有的两门反坦克炮,已经渐渐阻止不了英军坦克和装甲车前进的步伐了。
斯蒂芬少将叹了一口气,亲自到前线安排预备队分散进入了战斗位置。
分配完所有士兵后,他弯着腰准备沿着战壕回到自己的指挥部时,一发坦克炮弹就在他前面大约5、6米远击中战壕发生了爆炸。
巨大的冲击波将他倒推在地,炮弹的爆炸声也让他的耳朵暂时失去了听觉,嗡嗡嗡地直响。
士兵们看见斯蒂芬少将倒地不起,在他身后不远处的几名法军士兵放下枪跑了过来,抱着斯蒂芬少将大喊:“将军,将军,您怎么样?有没有受伤?”
斯蒂芬只看见自己面前出现了一张模糊不清的脸,这张看似焦急的脸上嘴巴在一动一动的说着什么,但是他完全听不清楚对方在说着什么。
他使劲摇了摇头,试图扶着战壕壁站起来却没有成功。他的眼睛直直地看着天空,蓝天上的朵朵白云是那么的清楚,斯蒂芬想着这也许就是法军在阿尔及利亚的最终归宿吧。
耳鸣中,斯蒂芬却隐隐约约听见,自己指挥部里似乎传来了一阵欢呼声,他的参谋们仿佛在大声的反复喊着一个词。
“援军?!”
第五百一十五章 隆美尔亲率两个营()
斯蒂芬没有听错,那个词的确是“援军”,援军到了!
说实话,斯蒂芬虽然听到了“援军”这个词,但他的心里,却一点也不相信意大利人会真的发起勇气,前来解围。
要是意大利人真的能打败包围3号高地的外围英军,他们也不至于一路被英军追着打,最终不得不请求阿尔及利亚的法军收留。
事实上,意军的反攻效果,却是一直都不怎么好。
一位差点被贝朗特枪毙的意大利少将,请求戴罪立功,借着老婆的表弟的老婆是墨索里尼情妇这层关系,没有被枪毙掉。
结果,两天后,本该出现在3号高地周围,带兵解围的那名意大利少将,居然出现在了英国人的阵地上。
当然,他没有占领英军的阵地。他直接带着意大利部队,到英国人那里投降了。
不过斯蒂芬还是等到了援军,德国的。
援军不多,总共就两个营。
但是,这支援军的分量却很重,他们由德意非洲集团军的集团军司令,德国上将隆美尔,亲自率领!
之所以隆美尔一个集团军司令,只带两个营前来支援,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隆美尔的非洲集团军,根本没有全部送达他的手上。
说是先期抵达的第15装甲师,其实说到底,也就一个装甲侦查营,一个步兵营,还有一个战防炮营做好了战斗准备。其他的部队,不是人还在来的路上,就是装备还在意大利的港口里堆着。许多装甲兵到了阿尔及利亚北部港口,但他们的坦克却还留在意大利的港口中,等待装船。
至于计划后期抵达的第30步兵师,听说倒是在路上了,其先头部队,已经跟着他们的汉斯中将,刚刚抵达阿尔及利亚首都,但是要等他们集结完毕,形成战斗力,也不是一时半会可以做到的。
于是,隆美尔这位集团军司令,手里正真能用上的,居然就只有一个侦查营,一个步兵营,一个战防炮营,外加一支后勤纵队。
后勤纵队是不可能派上前线的,除非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而战防炮营,机动能力也不足以让他们及时赶到前线。
要说隆美尔带来的这两个营,除了侦查营是靠自己的装甲运输车辆与豹式坦克开到战场,另外一个步兵营,还是借调的意大利运输车辆,随侦查营一起赶到前线。
结果,隆美尔的人虽然少,但是战斗力却是一等一的强悍。
只是一轮强攻,隆美尔就击穿了意大利人好几天都没能撼动的外围英军战线,击毁了4辆英国坦克,一辆装甲车,击毙击伤了英军百余名士兵,便打穿了英军的封锁,来到了3号高地左翼周边。
“无论是哪位指挥官,在进攻阵地的时候,突然发现在自己的身后,突然出现了一直拥有强大装甲武力的部队,想必都会惊慌失措吧?”
坐在自己的装甲指挥车内,隆美尔的嘴角,勾起一丝自负的微笑。
一个侦查营的尖端武力作为矛头,再加上一个步兵营随后推进,要打赢精力被进攻任务分散的英军后背,其实非常轻松。
“命令部队,按计划发起进攻吧。”隆美尔淡淡挥了挥手,命令道。
由16辆改装后的豹式坦克以三角阵型摆开,18辆同样经过了改造的轮式装甲车平均分散在豹式坦克的两翼,在这个三角阵型的内部靠后方向上,两个连的德国步兵,恰如其分的保持着步坦协同进攻节奏。
这16辆豹式坦克,并不是属于装甲侦查营的。那是隆美尔从一个尚未规建完整的装甲团里,临时抽调的坦克。
如果仅仅靠装甲侦查营的通讯坦克,指挥坦克,还有那些轮式装甲车,隆美尔手里的装甲部队战斗力,恐怕还真没多高。
正因如此,他才不管另外一个装甲团的完整性,强行将那个团先期刚抵达的全部16辆豹式坦克,一股脑的带上了。
就是这支被隆美尔临时拼凑出来的战斗群,呈锥形的插入了一块英军的步兵阵地,却表现出不菲的攻击力。
这是英军在和那些意大利人,和那些法军征募的黑人士兵作战时,所没有经历过的战斗。
德国人的步兵,拥有g43这种可靠性和精准性都很强大的半自动步枪,拥有豹式坦克这种,重量堪比法军b1重型坦克的中型坦克,还拥有比那些意大利军人,那些法军黑人征募兵,更为过硬到位的作战素质与水平。
英军本来对进攻法军殖民地部队把守的3号阵地,是当做十拿九稳的轻松活,虽然一时没有拿下,但这也仅仅是时间问题。
毕竟,以那些法军临时征召的黑人士兵,无论是枪法,还是战术执行力,都表现的非常幼稚。
和这样的对手作战,并不算太辛苦。
要不是斯蒂芬这位法国军官,对于壕堑战还有点研究,修建了不错的防御工事,单单凭法军征召的一个师黑人士兵的作战能力,是绝对不可能撑到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