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旭将额头的乱发一拨,然后拿出几张麻纸来,言道:“侯爷,这是我和几位书办,穷十ri之功,又三ri不眠不食,整理出了三十六个声类字,二十五个韵字。”
周旭如此,亦是十分欣喜。
李重九看了纸张上,满满写着,端透定泥,jing清从等字。
要知道隋唐时,中原汉话后世言语不同,中国言语,历经上古,中古,近代三个不同阶段。
隋唐语言乃是中古汉语,其话音不可以用,现代拼音中啊,哦,鹅,依,呜,吁来表达。现在李重九所讲的中古汉语,近于类似现代很多地方方言,如闽南语中就存有唐音。
譬如很多古诗,现代汉语读不押韵,但用地方方言一读,即可押韵。
李重九看了一下,随便说出一个汉字,周旭即可用一个声类字加上一个韵类字,组成他的读音。
如此教习时,可以先认这六十个声韵母字的发音,即可在标注之下,念出每一个汉字的读法。
李重九十分欣喜,言道:“此真是天下之幸,周先生,我就让你为怀荒镇蒙馆的教谕,为百姓教谕树人,从寒门之中选拔人才。”
周旭听了神se振奋,拱手言道:“多谢将军,吾当鞠躬尽瘁。”
次ri,草原之上大雪簌簌而下。
四周一片天寒地冻,怀荒镇城门四闭,无人出城。
即便是李重九正在训练的一府府兵,也只是在驻地校场里,简单cao练,没有出城she猎。
大雪正是读书天。
李重九当下传令下去,在怀荒镇之中,招收五十名未满十六岁的孩童读书发蒙,此乃是义学,不要束脩。
而府兵之中,除了必要的留守以外,凡是队正,队副,旅率,旅副,校尉以上将官,皆必须到蒙馆报道。
至于奚部的将校,也被强制拉入社学,当然他们不是识字,而是请通突厥语和汉语的人,教授他们汉语。
至于周旭周教谕,则聘了三个书办,一并担任学究来负责教学。
蒙馆就设立在,鹰扬府衙旁边,李重九十分恶趣味地在蒙馆上面题字,名为希望蒙馆。
开馆当ri,周旭带着五十名孩童先对着孔子像祭祀一番。
而那些军汉们则是各个头大如斗,一个个叫嚷着与其叫他们舞文弄墨,还不如他们对付一百个突厥勇士。
不过军令如山,在李重九严令之下,所以人硬着头皮来到蒙馆里,规规矩矩地坐着,听周旭授课。
此外,李重九还申令,这些军士若在完成蒙馆三个月学习,最终考核不合格者,一概在一年内不可晋升,这一下所有人都老实了。
于是可见在大雪纷飞的ri子里,怀荒镇的蒙馆之内传来了朗朗读书声。
在一片清雅的濡音之中,伴随着汉子们粗豪的嚷嚷声,而一旁的番馆中,一群奚人则是用极重的胡音念着汉话:“杀!杀!杀!”
“缴械不杀!”
每到这时候,在一旁窗外凝听的李重九脸上,即露出了一抹笑意。
这些寒家出身的孩子们一个个都知道读书的机会是多么不容易,故而脸上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而平平虽没办法如其他孩童般念出声来,但是一双眼睛也是瞪得大大的,将一字一字听在耳里。
至于那些军汉们则是,明白这关系到他们晋升,尽管一个个是抓耳挠腮,干咬笔头的模样,但是都不敢怠慢……
希望蒙馆,都是白天上午授课,放学之后,周旭则是将千字文默写一遍,并在每个字上都标注下上下字的切音。
周旭作韵书实际上又有个大问题,他是上谷人,所以带着严重的地方腔,不说与当时京洛一地的官话有区别,与后来金陵洛下音更是差了悬殊。
但李重九也不管这么多了,先赶鸭子上架再说。
待十ri后,六十个声韵字教习完毕,蒙学的孩童,就开始教授他们千字文。
而军官们,则是教他们一些简单的军令。只是要求,他们在三个月之后,能认识千个汉字,能看懂简单的军令。
隆冬时节,正在怀荒镇全城紧闭,为来年作准备的时候。
一行手持节杖的骑兵,却踏破了积雪来到怀荒镇门下,言道:“快开城门,我们是东都来的,给冠军侯传旨!”
验明正身后,李重九当下不敢怠慢,当下大开城门,率领鹰扬府上下重要官员,将领出门迎接。
李重九当下将一身,代表大隋五品高官的紫se戎服换上,分外夺目。
前来传旨的是门下省的官员,一见李重九亦是十分客气,一口一个冠军侯叫着。
当下进入了鹰扬府,门下省的官员看李重九所住条件简陋,不免又褒奖了几句,为国奉公之类的话……
于是李重九摆上香炉,门下省的官员当下肃然,朗声将诏书念了一遍。
这诏书乃是敕书形势,圣旨用黄麻纸所书。
众人听得仔细,主要是对李重九这次击败突厥,契丹战功的褒奖,褒奖的内容,乃是赐下三百匹锦帛,这并不算什么。
之后乃是怀荒镇鹰扬府开衙的许可,李重九正式授予正五品鹰扬郎将,一切府内官员可自己任命,到时候将之报给朝廷,朝廷再授予流品。
同时朝廷还给李重九,怀荒镇官吏补发了六个月的官俸,官俸是以禄米的形式发放。
因为李重九是外官,所以是按照治下户数多少比例给俸,此外封爵,还有五品官的福利享受,五十亩的职分田待遇。
第一百三十七章 走马上任()
大隋的官员给俸,为四种,分别是禄米,职分田,月俸,力课。
作为五品官李重九收入还算不少,杨广体念怀荒镇缺衣少食,故而特地着人特将俸禄,一概折算为米粮犒军。
这也算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当然最高兴的,还是杨广任命李重九为上谷郡通守,并负责平定盘踞于上谷郡境内,有历山飞魏刀儿聚集的十余万,ri益猖獗的流贼。
听到李重九加上谷郡通守时,周旭等人皆是大喜。
通守虽不比郡守,但在郡守不在时,李重九就等于是牧守一方的地方大员。上谷郡之中,属李重九算一把手。
周旭,姬川,刘易他们三人,他们本以为来怀荒镇戍边,这辈子要老死于此。但眼下一转眼之间,李重九成为通守,他们作为最早投入阵营的幕僚,亦然跟着水涨船高,不仅前途可期,将来甚至一郡的佐贰官,也是有望。
这并非是他们妄想,大隋开国之后,虽废除沿袭上千年之久的征辟制,将地方人才选拔皆归于吏部。
但毕竟多年来的制度还是根深蒂固,作为地方郡守,还是可以自行招募各郡的佐贰官,朝廷只是做个任命的形式而已。
不过周旭他们要想上位,这一切需要李重九先收复了上谷郡,平定了叛乱,才有可能。
李重九亦同样高兴,杨广此举,正是想要睡觉时,给你送来枕头。他正有心进取上谷郡,而这确实是一个光明正大的借口。
若攻取了上谷郡自己的地位,大不一样,不说每个男儿心底都有逐鹿天下的野心。
就算是退一步,李渊就是再介意自己寒门出身,也不会看在一郡之守的份上,将李芷婉嫁给自己。
到时候李重九与李渊,就结成同盟。
若是将来李渊,李世民夺取天下的大势不可逆转,那么李重九也没有必要,逆大势而行,先归附李家,作李家驸马爷也不错,最后再看看玄武门之变,从中是否能最后为自己找到一丝机会。
草原上民风彪悍,还是中原来得好,当下李重九,有几分迫不及待的想要前往上谷郡上任了。
李重九当即安排鹰扬府的人事任命交给门下省宣旨的官员,由呈上吏部报批。
除了副手鹰击郎将空缺,不可自己任命外,王马汉,昙宗,英贺弗,额托作为校尉报上,校尉皆是正六品。
长史空缺。
姬川为录事参军,周旭为司马,刘易为仓曹参军。
这个当然是走个过场形势,吏部一般是会同意李重九这些举荐的。
之后门下省官员在怀荒镇住了几ri后,又看了李重九蒙馆的建立,见了军官以及孩童一起读书,不由是啧啧称奇。
又听李重九用番人为军,不免又替他担心了一下,告诫李重九一番番人不可交心的道理,之后门下省官府这一番替天子巡牧还算满意,逗留了一番即返回东都向杨广复命。
李重九当然也十分上道的给他送去了一份不菲的程仪。
随着任命一下,怀荒镇之内,官吏也算是各司其位。虽大事小事不断,也算官员们可以自行解决。
加上草原上冬季已临,交通断绝,若是白毛风一刮,不可能有任何部落在此时候出行。所以整个冬季之中,暂不用担心有突厥,契丹部的人,前来攻打。
李重九让姬川他们三人,一并商议cao办怀荒镇内政,而府兵cao练则交由王马汉,昙宗,英贺弗,让他们自己负责。
至于戍军各有旅率看管,民户里也有党长,里正一级一级相互监督。
李重九完全可以安心放手,让自己手下代自己处理怀荒镇之事。
他决定乘着大雪还未完全覆盖,往上谷郡走马上任。
上谷郡眼下贼势虽十分浩大,连郡治所在的易县都被已被攻破,现在上谷六县之中,也只有飞狐县尚在据守。
准备了数ri后,李重九命令人赶制了一面旌旗,上书大隋上谷通守李七个大字。
制旗完成,李重九就带上额托,加上全部由甲骑组成的突骑团,从怀荒镇出发,前往上谷郡。
从怀荒镇往上谷郡,从地图上直接距离,应从最近的涿郡的怀来县走,但是这里有小五台山阻隔,军队一般无法翻山越岭。
故而李重九他们必须绕百多里路,从怀荒镇进入外长城,再从雁门郡的灵丘县,走飞狐道,再至上谷郡。
突厥来犯时,灵丘县遭到攻击最惨烈,全县几乎一空,这次李重九重返灵丘县时,仍是一片毫无人烟的样子。
而灵丘县县城,城墙残破,在突厥攻破后,三千军民皆是战没,而城池被突厥人放了一把大火,化为了废墟。
灵丘县虽十分残破,但地理位置重要,后来改名为蔚州,就是众人所知的燕云十六州之一。
此地也是后辽宋之间对峙的边境线。
过了灵丘县,就直接取道飞狐道渐渐前往上谷郡飞狐县。
扼守飞狐道的飞狐口,乃是太行八陉之一,自古以来就是山西出入河北的要道。
在此险关叠叠,山势陡峭,乃是太行山的最东端。
燕云十六州割让之后,北宋外长城的险要皆失,故而北宋朝廷只有以雁门天险,飞狐口一带,依靠拒马河沿线修筑了一条防御契丹的防线。
这一防线,失去了半个太行山,以燕山天险,故而宋与辽的作战之中,一直处于不利。
过了飞狐口,也就是一脚从山西踏入了河北,眼下已不是雁门郡,而是上谷郡之地了。
飞狐县位于雁门郡最东,拒马河绕县而过,直注入掘鲤淀之中,也就是今ri的白洋淀。
李重九两百甲骑到达时飞狐城下时,所见城池似不久之前,经历过一场惨烈的攻城战。
在满地残雪上,废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