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国色-第5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铁血之下的另一面。李世民大举提拔有功之臣,也就是这一次帮助自己在玄武门之变中出力之人。

    李世民当下以宇文士及为太子詹事,长孙无忌、杜如晦为左庶子。高士廉、房玄龄为右庶子,侯君集为左卫率。程知节为右卫率,于志宁为中舍人,褚亮为舍人,姚思廉为洗马。

    昔日秦王旧党都得到了重用。并将齐王府抄家所得的金帛什器,赐给立下大功的侯君集。

    为了缓解之前杀戮造成的影响,李世民还替李渊宣诏,将文武官五品已上先无爵者赐爵一级,六品已下加勋一转。令胆战心惊的百官微微放心。

    此外一贯是李渊心腹的老臣裴寂,萧瑀,支持太子的封德彝,李世民也是给与礼遇。并且李世民将尚书左仆射裴寂的食邑,从五百户加至一千五百户。众人都知道裴寂在时,多次为难李世民,并支持李建成,但李世民却厚遇于他,令朝中官吏都是安心不少。也可以见得李世民的手腕。

    现在无极殿中,李世民负手立在大殿上。李世民身着太子冠冕。但举手投足间已是有了天子气度,大唐众臣都是俯首在一旁。

    这一个月,李世民入主无极宫以来。所谋处事,无不井井有条。不仅安定了李唐因李建成之死的分裂,而且李唐下坠的国势,也是有了好转之态。

    天生英睿之主,莫过于此啊。这一点就是最厌恶李世民的人,心底也是如此想着。

    李世民从大殿下转过身来道:“眼下孤太子监国,一切之事百废待兴,百官可各上封事,备陈安人理国之要。”

    李世民一语之下。殿下群臣纷纷建言,他们都是想极力在这位太子面前表现一番。以往李渊用人。重阀阅,论出身。同时对于裴寂这样随他太原举事的元从功臣优厚有加。

    而李世民不同,唯才是举,不重阀阅出身,而重能力。

    众臣当下纷纷发言,朝廷上一片各抒己见之象,李世民见到这一幕笑着点了点头。

    “报!陛下,中书省急件!”

    “念!”

    “赵国大将苏定方,偷渡河阳,袭击河内,我军大将李神通在苏定方与王马汉两面夹击之下,已是丢失河内。李神通败退三十里,上表请求陛下增援。”

    这消息犹如一瓢冷水,浇在正兴致勃勃议论的李唐群臣的头上。

    群臣们不由想到,又是这样,每当李唐局势稍稍好转之时,赵国的攻击就来到了。李重九真是一刻安宁也不给眼前刚刚继承李唐太子的李世民。这才稍稍稳定一下局面,李重九就不顾同时对渊盖苏文和林士弘两边用兵,集结了人马来攻打李唐。按道理说现在赵国也是没有余力才是。

    但是李重九就是进攻李唐,不让李世民顺利的整合李唐内部。

    “太子殿下,崔敦礼来报,庐江王李瑗不愿意听诏至长安。”

    李世民听了道:“庐江王李瑗,乃是宗室,本没有什么战功,但蒙父皇信任用之,委以一方大将,眼下居然拒绝听宣。”

    见李世民怒色满面,在场众臣都是心底有数,李瑗与李建成一贯交好。眼下李建成一死,李瑗自然担心李世民秋后算账。听说是李元吉降赵后,亲自劝说自己这位叔叔,让他不要听宣至长安,本来性子懦弱的李瑗,这才大起胆子,拒绝李世民的召见。

    房玄龄道:“太子殿下,李瑗在河东乃是重将,若是逼迫太紧,他随时可能会降赵,眼下我们只有暂时安抚。”

    “此事先放一放。”

    杜如晦道:“太子殿下,眼下这里倒是有一封捷报。”

    “杜爱卿还不快说来。”

    “诺,”杜如晦道,“今年五月西突厥应李重九之邀,派军肆掠廓州兰州,秦州三地,而李重九亦派梁师都,率党项,稽胡人马攻打河州,结果我军大将杨恭仁,柴绍设伏击败西突厥大军,以少胜多,降其众上万。西突厥统叶护可汗不敌,已是派人至长安来求和了。而赵军见西突厥战败,也是退兵了。”

    “柴爱卿,杨爱卿做得好!”李世民笑着点点头。

    “西突厥这等跳梁小丑,以为我大唐内乱,可以趁火打劫,但却自讨苦吃。若是以往定要好好敲打,但眼下赵国逼迫太紧,其可汗既有求和之意,就不要逼迫太紧了。”裴寂向李世民建议道。

    “裴爱卿此言差矣,”李世民当堂否定了裴寂的建议道,“西突厥这样趁火打劫之辈,若是就这样放过了,以后吐谷浑和西域各国还不更加放肆,孤要让他们知道得罪李唐的后果,命令杨恭仁,柴绍乘胜追击!”

    裴寂的意见被李世民拒绝,神色一僵,当下失落退下。

    “诺!”杜如晦当下领命退下。

    “虔州胡成郎等杀长史,叛逃梁师都,虔州都督刘旻率军追击,却让胡成郎逃脱,现已至赵境。”

    “此外细作回报,段德操也有不稳之势,此人乃是李建成心腹,乃是其余党,眼下也是拥兵自重,观望起来。”

    消息一道又一道传来,都是最近叛乱之事。李世民虽已是雷厉风行地斩除了一波人,但是李建成,李元吉余党的叛乱犹自不断。虽然大部分被镇压下去,但谁知道将来会不会又重新死灰复燃。

    退朝之后。

    内史令萧瑀回到家中,立即有人禀告道:“相爷,萧德言萧侍读来访。”

    萧瑀听了点点头道:“我更衣后,让他来内堂见我。”

    萧瑀到了宅里脱去朝袍,换上常服来到了内堂中。这萧德言也是出自兰陵萧氏,南宋名臣尚书左仆射萧思话的玄孙。

    在长安仕官的兰陵萧氏子弟不多,所以萧瑀对这位族侄也是十分亲近,两边时常也有走动。之前萧德言在太子李建成宫里任东宫侍读,这本是非常有前途的职位,但是而今李建成一死,一切都变了。

    萧瑀在内堂中见了这位侄儿,但见萧德言一见自己就哭着拜下道:“叔叔,请替侄儿做主啊!”

    萧瑀见了叹道:“我知你失了官制,此事你暂且忍耐。”

    萧德言道:“若是失去官职也就罢了,但若为人所辱,七尺男儿又怎么能忍下。”

    “怎么被人所辱了?”

    萧德言道:“叔叔,自前太子被秦王所杀后,东宫臣属各谋出路。我之前也做过最坏打算,既是太子失败了,那么作为太子亲信的我,能不被清算也就罢了,就算仕途中断也无话可说,谁叫我站错队了。可是……可是,半个月前消息传来,以往东宫属僚纷纷起复,出仕为官,唯独我一人没有消息。”

    “开始我还以为是否消息慢了一些,后来东宫那些官位比我低微的人,都得到启用了,我还没有得到消息,当然我坐不住了去吏部询问。哪里知道吏部官吏对我多番搪塞,就是不让我见尚书和侍郎。”

    萧瑀道:“这倒是吏部不对,就算尚书侍郎不在,但也有主事在,连主事也不见你吗?”

    萧德言道:“是的,我忍不住了找吏部官员理论,吵架都没有用,只有回到家里,托人去询问。最后这才得知消息,原来吏部官员见我出身兰陵萧氏,就说眼下兰陵萧氏在赵国重用,这样人的若是启用了,将来不知是否成为赵国奸细,索性就不将我选官了。叔叔你说这气人不气人,我并非我自己生气,而是为叔叔你啊,我都被如此看待了,叔叔你在朝中的日子不久更难熬了吗?”

    “他李家有把你当作心腹来看待吗?”(未完待续)

第八百一十三章 萧瑀叛唐() 
萧瑀听了没有说话,沉默了一会道:“连你都被怀疑,看来我萧瑀,果真是身处嫌疑之地了。这李唐我是留不下去了。”

    “叔叔你的意思?”

    萧瑀摆了摆手道:“想我萧瑀乃是梁朝天子的儿子,隋朝皇后的弟弟,当今尚书左仆射,又是天子亲家翁,也是落到这个田地。既然李渊,李世民不要我了,我就去投奔赵国。赵国风闻司的人求得老夫不是一日两日了,而且萧皇后也是多次写信于我,劝我降赵,保我一生荣华不衰。怎么样侄儿你愿意不愿意随我去?”

    萧德言听了萧瑀这么说当下道:“叔叔,侄儿正有此意,眼下李唐江河日下,要期望李世民扭转乾坤,这实在太难了。此人虽有项羽之勇,刘邦之谋,但是李重九也是当时枭雄,何况眼下赵国连灭突厥,高句丽,解除了北境和东部的忧患,眼下只要林士弘一平,天下三分已有两分,下面就是全力向李唐用兵的时候,我看这一战李唐凶多吉少。”

    萧瑀抚须道:“正是如此。这样我的背叛才有意义,我正想看到李世民得知,当朝尚书左仆射投靠赵国时那一刻的脸色,这也是李家父子不重用我的后果。”

    萧瑀说到这里,露出恨色。

    当夜萧瑀下了决定,次日就向朝廷告假,往长安郊外扫墓。而在路途之上,萧瑀则是由风闻司的人接应骤然从长安离开,前往赵地。

    萧瑀叛唐的消息,并没有隐瞒多久,第一个发现萧瑀失踪的是尚书省的书吏,此人得知萧瑀一夜未回长安后,立即禀告了李世民。

    李世民闻之消息后顿时震怒。一面封锁消息,一面派人去抓拿萧瑀。

    但是当朝尚书左仆射失踪之事,又怎么是封锁消息可以隐瞒得住的。小道消息不断爆出。特别是长安派人前往渭水,黄河沿河抓拿后。消息更是走漏。

    长安的官员不少人都已是听说了萧瑀叛唐降赵的消息,连当朝宰辅都是叛变赵国了,这件事实在是非同小可。越是遮掩,越是瞒不住,这对朝堂上的震动,就犹如赵国温彦博,魏征,王珪三人之一投降了李唐一般。

    李唐朝廷上的震惊可谓不小。更何况萧瑀身为宰辅,掌握得李唐机密也不少,这一降赵。李唐的国内局势更是毫不遮掩地展露在赵国的面前。现在李唐朝堂上下必是人心惶惶,萧瑀降赵之后,那么李唐官吏里还有哪一个是可以信任的,此刻都是人人自危。

    加上李元吉,萧瑀,萧德言一并降赵之事,李唐官吏不知道明日还有谁会宣布降赵。官员们都是在提心吊胆中渡着日子,但表面上在李世民维持下长安城内还是维持一个安定的样子。

    就在这看似安定朝局下。玄武门事变的导火索,杨文干本人,正式在庆州宣布造反。

    这一消息。犹如烈火点燃下的干柴,顿时将李唐河西的局势瞬间点燃。

    两仪殿内,李世民端坐在龙椅旁,一旁龙椅空无一人,但谁都知道李渊此刻已是不可能再回来坐在龙椅之上了,所以一旁的李世民已是大唐的掌舵人。

    两仪殿里灯火通明,李世民的心腹重臣都在向李世民奏事。

    房玄龄向李世民道:“延州总管段德操,庐江王李瑗,拒绝奉太子殿下诏令。返回长安之事也是在朝堂中悄悄传遍,不过这二人尚好。虽是反对太子殿下您,却没有公开表露过叛变的意思。但是杨文干却是公然举兵叛乱。他打出的旗号,竟是要起兵杀太子殿下,替李建成报仇,迎回陛下掌管大唐!”

    李世民道:“杨文干此人愚昧不明,对于这样人的,孤没有话好说的,传令下去拜侯君集为左武卫将军,出兵讨伐杨文干,再派灵州都督杨师道,从灵州进击,两面夹攻。孤要以雷厉风行之势,扫平杨文干,杀一儆百!”

    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