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国色-第4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

    欧阳询听萧铣先谈恩情,不由暗道不好,一般此必为拒绝的铺垫。

    但萧铣笑了笑,却出人意料地道:“朕只想知道赵王称帝,又立前朝帝女为后,此次出兵讨伐李唐,倘若胜之,下一步是不是也要如李唐般,横平天下呢?”

    萧铣这么问,令欧阳询一时难以回答。赵国击败了李唐后,那么横扫四方乃是必然的,如此萧铣又何必帮助一个未来的敌人,但是若说没有,则又显得太假。

    欧阳询本来想说,若是赵国击败李唐后,与梁国两家划江而治,一南一北各自相安。但看萧铣的神色,就知道这话肯定骗不过他。

    欧阳询琢磨了一番道:“当年炀皇帝没于江都后,天下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隋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但鹿只有一头。陛下您不也是志在涿鹿吗?”

    萧铣点了点头:“此话不错。那是不是也可从你这番话中认为赵主,真有一统天下之心呢?”

    欧阳询索性默认了反问道:“陛下不妨想想,相较于窦建德和李密的下场,李唐和我大赵两国,哪国得鹿对梁更有利呢?”

    萧铣沉默了一会,欧阳询心底打鼓。不知自己这番话是否得罪了萧铣。

    “说得好,”萧铣神色一敛,喜怒不动于色淡淡地道,“来人!”

    殿内内侍连忙上前道:“陛下。”

    “宋王,岑侍郎到了吗?”

    “正在殿外等候陛下的召见!”

    “让他们进来。”

    不久一文一武两名梁国臣子来到萧铣面前。萧铣指着二人向欧阳询道:“这位岑侍郎,其祖父在梁国出仕为官,出任吏部尚书。现在其孙也出仕我萧家,现任中书侍郎,朕的诏书皆由他而出,这位是宋王,起兵之初,若非他来投,朕焉能有今日。”

    欧阳询当下连忙道:“久仰大名!”

    欧阳询倒不是谦虚,这岑侍郎。乃是岑文本,才气纵横,他当年在江都时就听过他的名声,眼下严然为梁国文官第一人。而这宋王名为杨道生,萧铣起兵之处,对方就攻下了南郡,率军归附。

    自董景珍。张绣二人先后为萧铣所杀后,此人就乃是萧铣麾下很受信任的大将。

    岑文本倒是笑了笑道:“舌如箭,笔如刀,听闻欧阳兄书法当世无双也就罢了。没料到言辞亦是如此了得,能为赵王委派出仕梁国作一任说客,岑某佩服佩服!”

    欧阳询知岑文本讽刺自己来游说梁国,不过他倒是不动气道:“微微绵薄之词,焉能动得了梁王之心,陛下心底早有成算才是。”

    萧铣道:“李渊策反我大将周法明,夺我四州之地,又以李孝恭,李靖,徐绍为将,沿江大造战舰,早有伐我梁国之心。眼下李唐又围攻洛阳,我与王世充虽没有交情,但唇亡齿寒的道理是知道的。”

    欧阳询顿时面露喜色。

    杨道生道:“好啊,我们受李唐的气早已久了,能出这口鸟气实在太好了。”

    萧铣道:“宋王,我就令你以一万人马,攻打襄阳,打通洛阳以南通道。”

    出兵襄阳啊,欧阳询心道这不是正好。

    岑文本道:“陛下,李唐李孝恭,李靖大军就驻扎在大江上游,若是宋王北征,唐军顺流直下,那该如何是好?”

    萧铣道:“无妨,令文将军率军驻扎清江口,扼守上游要路即可。”

    岑文本还待再劝,这时候殿外一名文官入内向萧铣道:“陛下洛阳紧急军情!”

    萧铣,岑文本都是不说话了,欧阳询暗道,萧铣的出兵本就是在模棱两可之间,这时候若是不好军情,岂非影响萧铣出兵的决心。

    萧铣当下道:“念!”

    “三日前,李世民焚掉虎牢关退兵往洛阳方向,现在赵国十万大军已挥师直奔洛阳。”

    好啊,欧阳询一时激动差一点喊出声来。

    岑文本怔怔地道:“李唐居然连虎牢关都不要,难道真的放赵军直抵洛阳城下与王世充会师?”

    萧铣站起身来喜道:“此事真是做得极好。”

    说到这里萧铣看向杨道先道:“宋王,李唐已陷入进退两难之境,无论如何一定要攻下襄阳懂了吗?”

    “是,襄阳啊。”

    欧阳询听了萧铣的话,心底琢磨,萧铣之前让杨道生攻打襄阳,可能只是牵制,但听闻赵军攻陷虎牢关后,却是下令一定要攻下襄阳,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以三国时的荆州九郡天下中的地位,若要从荆州下江扬,重在江夏;若要安定荆州,则重在江陵,而若要进取天下,则重在襄阳。这也就是为何在东晋南朝时期,据荆襄上游强藩巨镇,屡屡能更迭南朝政权,而从隆中对中说从荆川两路讨伐中原,襄阳乃是关键。

    以荆州地理位置,襄阳,江陵,江夏都是重地,现在萧铣是得陇而望蜀。萧铣听说李唐在洛阳战事,急转直下,真正动了要取襄阳的心思。看来对方也不是偏安一偶的人物,而是真正有志于天下。

    现在洛阳城下,李唐,大赵,郑国已是三家交兵,而梁国也是加入,这场戏真正越来越精彩,但无论如何梁国出兵已成定居,欧阳询想到自己出使任务成功,不由暗自高兴。(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lwxs520 ……》

第五百七十章 城下之战(第二更)() 
春雨已是小了不少,嵩山北麓的山脚,松林密布,在春雨的浇灌下,一片郁郁葱葱的景色。扎着绑腿的赵军士卒正在前行,赵军队伍犹如长龙一般,望不见首尾,而李重九按马持鞭看着远方的丘陵。

    一旁士卒搭盖了一个临时的行营,李重九下马脱掉蓑衣,坐在一张交杌上。士卒们抓着一张羊皮地图的四角,铺到李重九面前,地图上密密麻麻,划了好几个箭头。而一旁薛万述,张玄素,姬川三名文官也是脱掉蓑衣,匆匆来到行营见过李重九。早有士卒将炖好的姜汤给三人奉上。

    “郭士衡的前军前进到哪里了?”

    “半日前突破巩县,在城南与唐军交战,唐军失利后退却,原郑军投降李唐的巩县县令倒戈,巩县已是收复,现在郑军前锋正朝偃师前进。”一旁薛万述向李重九禀告。

    “攻下偃师后,就可以抵达洛阳城下了,没料到郑军还有点实力。”姬川笑道。

    张玄素沉默了一阵道:“不,我看王玄应,郭士衡危矣才是。”

    “张爱卿,怎么说?”李重九问道。

    张玄素道:“以唐军的实力怎么可能被郑军击败,若是二人败了,尚好不会大损,若是胜了,必是诱敌之计。”

    李重九点点头,当下众人商议了一阵,此时在黄河北岸,徐世绩,王马汉的两万人马,势如破竹。

    淮安王李神通一路节节败退,连续攻下新乡,获嘉两县。李神通损兵折将,退至河内城与刘德威部会合,才遏制住败势。而徐世绩的前锋苏定方已是率军,攻至距离河阳不足三十里之处。

    一旦攻下河阳,意味着赵军随时可渡河,援救洛阳。若是李重九今日仍是被阻在虎牢关前,那么徐世绩的两万大军。却可以先行一步,不仅可以解救洛阳,而且身在虎牢关的唐军,还随时有后路被切断的危险。

    薛万述道:“唐军总管黄君汉已败,李唐在河北只有潞州行军总管刘德威一支,其主要兵马都在河内,镇守河阳的兵马并不多。徐。王两位大将军攻下河阳,绝不成问题,但就是看河阳唐军能坚守多久。”

    李重九用马鞭指着地图道:“程名振的水军和苏定方精骑,合击河阳势在必行,河阳我军一定要拿在手中,让徐世绩。王马汉继续率军深入,不必理会河内的李神通,刘德威的唐军,调转南下,沿河而进攻下河阳三城,就为大功。”

    “诺!”薛万述当下替李重九起草文书,命人渡河送至徐世绩军中。

    处理军务后。李重九方才闭目养神一会。

    “急报!”

    一名骑兵来至行营停下,战马身上都是泥泞,对方翻身下马向李重九道:“陛下,郑军前锋在偃师以东中伏了,唐军将郑国太子,郭士衡都围住了,正被攻打,形势岌岌可危!”

    张玄素一语中的。此事也并非出乎李重九意料。

    薛万述道:“陛下,王玄应虽是咎由自取,但看在盟军的份上,我们不能坐视,当立即派兵马救援,否则郑军就完了。”

    李重九站起身来,负手看着远处的山峦。却没有说话。

    姬川也忍不住道:“陛下,救兵如救火,一刻也耽误不得。”

    李重九回过头来道:“不,我军按兵不动!”

    李重九此言一处。薛万述,姬川都是大惊,但是张玄素却是露出略有所思的神情来。

    偃师于洛阳以东不过二十里。对于王玄应来说偃师对于郑军而言是一个福地,当初他们就是在这里击败了李密了,令李密入主中原的计划失败了。但是眼下对于八千郑军而言,此却成了死地。

    因为下雨的缘故,洛水暴涨,河岸边水流湍急。但见河岸两侧,身着玄甲的李唐骑兵,从密林河谷之中杀出。而郑军丢盔弃甲,沿着河岸而逃,李唐的骑兵于马上不断张弓搭箭,向郑军射去。

    唐军骑兵箭无虚发,郑军士卒仓皇奔跑之中,不断背心中箭扑到在地。待追击至近前时,唐军拔出马刀于马上劈砍逃亡之中的郑军。洛水河岸边不见洛神,唯有目睹郑军士卒不断被唐军劈落下水。有的郑军眼见唐军追至,竟不顾涛涛洛水,直接跳入水中逃生,反而被激流卷走。

    河岸边郑军死伤,惨不忍睹。李世民悠然看着这一切,击败这股郑军对于他而言实在太轻而易举了。

    这时大将侯君集策马而来,将一颗人头掷于地上道:“此乃是郑军大将郭士衡,与我交手不过三合,即被斩了。”

    李世民看了一眼地上的首级道:“什么郑军大将,在你面前也不过是插标卖首之辈罢了。”

    侯君集得李世民夸赞十分高兴,这时另一员唐军大将程咬金也是策马而来道:“殿下,其余郑军都向我们投降了,只有太子王玄应,几名郑国官吏,还有数百名郑军都退在山上了,末将问是不是要活得?”

    “那还用说?”侯君集道,“抓拿了王玄应就可以让他迫王世充献城投降。”

    程咬金道:“好啊,某明白了,待某去拿他。”

    “慢着!”李世民喝止了程咬金。

    程咬金见李世民阻止他,不由一副火急火燎的神情道:“秦王殿下,等什么,若是等赵军援军来,老程我这煮熟的鸭子就要飞了。”

    李世民看了程咬金一眼微微笑着道:“孤就是要等赵军的援军!”

    侯君集,程咬金二人一愣,随即恍然。

    侯君集道:“秦王要以王玄应作饵,来围点打援,这实在是妙计啊!”

    程咬金将马槊往地上一顿道:“好啊,这赵军人马援军一到,我老程又可以杀个痛快了。”

    李世民道:“不错,李君羡,柴绍已在洛水岸边埋伏好了,侯君集你率部迂回山后,一旦赵军入了圈套,就扎进口袋,而程知节你率人马围困王玄应,待赵军一到,就佯装不敌后退,将他们引至口袋里。”

    “诺!”侯君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