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国色-第3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重九见有人在下面争对自己,心底有数,这不是李唐,就是李神通派来混入城中奸细,一般百姓如何有这么大胆量质问自己。若真的放他们出城了,城内底细就为李神通,王薄了然了。李重九给侍卫使了个眼色,他们会意立即去搜索说话出声之人。

    李重九站在车驾上,面对众百姓高声言道:“城不会破!孤敢在此担保。”

    “空口无凭啊!”

    李重九看向说话之人的方向,言道:“孤乃一国之主,与阁下相较,这条命孰轻孰重,你也可晓得吧。我既不怕死,坐镇在城中,你又有何惧之呢?”

    此言一句,下面反驳之人不再出声。

    李重九言道:“众位子民,皆是黎阳城的百姓,孤知道我们汉人子民,皆是安土重迁,若非为战乱所苦,何必迁离呢?这点是孤的不是,攻取了黎阳,以至惊扰百姓,但孤率十万铁骑南下,就是为了结束这乱世而来。”

    说到这里李重九顿了顿,言道:“方才那人说得空口无凭,但孤要在这里,向诸位百姓承诺,只要我李重九为赵王一日,所以黎阳城的百姓三年之内,皆可不征,不调,不租,不役。”

    “赵王说得可是真的?”一名皓首白发,满脸沧桑的老者,抱着怀中婴孩,双目颤颤的看向李重九。

    李重九言道:“君无戏言。”

    老者闻言脸上露出安心的笑容,言道:“前年许军破城,我的儿媳被许军看上拉入军营再也没有回来,儿子又被抓了壮丁,没在了魏县,眼下就我这老汉还有这苦命的娃娃,若非兵荒马乱,老汉怎会带着这两岁大的孙儿出城,既然有赵王这句话,老汉就放心了。我这就带着孙儿回家。”

    说完老者先迈一步,身后的百姓看了皆是纷纷掉头。

    “孩子他娘,回家了!”

    “回家,不知门栓了没有?”

    “不说走时,那两件破家什不带了吗?怎么还惦记着。”

    “唉,破家值万贯啊。”

    李重九默然看着百姓们熙熙攘攘的背影,这时一旁侍卫言道:“奸细已是抓到了,王上是否审问。”

    李重九言道:“给我撬开他们嘴巴,看是王薄,还是李神通的人。”

    白马渡河边。

    浊浪排空,对岸就是黎阳城所在的黎阳渡。

    从白马渡望去,黎阳渡上只有区区几艘水船,丝毫不见重兵防备的迹象。

    王薄在站在白马渡口,心情很好,踌躇满志的以马鞭指着滔滔黄河,对左右笑着言道:“李神通居然来派人来求我出兵,我眼下都不知道我王薄现在,居然有在他们眼底有这么重的分量。”

    一旁将领言道:“大当家,李神通的价码不错啊,可以干一票。”

    王薄笑了笑,言道:“你不懂,宇文化及是我们的大主顾,李神通也是我们的大主顾,两边眼下都出价要我攻李重九,夺下黎阳仓。我王薄不会作亏本买卖,他们漫天许诺好处,但我们在地上等半天,也没看到空中砸下一两个铜钱来。”

    “没见到真金白银前,凭什么要我们弟兄去拼命。”

    众将听了都是哈哈大笑,都言大当家果真谨慎,弟兄们自叹不如。

    王薄当下问道:“我们大军要攻打黎阳城的消息,放出去了吗?”

    一名文士打扮的人笑着言道:“回总管的话,早放出去了。我两万大军,加上李唐的两万,左右包夹而来,黎阳城现在早就是人心惶惶了。总管这一招攻心为上的计谋,实在高明。”

    王薄冷笑言道:“李神通,宇文化及都是草包,若是我有一日攻陷了黎阳仓,凭着城内几十年也吃不完的粮草,又凭什么来看李神通,宇文化及的脸色。”

    文士言道:“总管是否要在黎阳招兵买马?”

    王薄言道:“有何不可吗?”

第四百九十七章 摆了一刀() 
王薄顾盼左右,用马鞭指着黄河对岸的黎阳言道:“就算进不能夺取天下,也可以据此黎阳仓,向李唐,宇文化及他们多要些本钱,将来弟兄们公侯万代,是不用发愁了。”

    众将听王薄这么说,皆是纷纷点头,言道:“总管说的有理,弟兄们就指着总管发财了。”

    正待这时王薄军斥候将领前来禀告,言道:“启禀大当家,黎阳城内埋伏的弟兄,已是有消息了。”

    王薄闻言双目一瞪,言道:“说什么消息?”

    此人言道:“城内传出消息,自大当家的放出要攻打黎阳的风声后,黎阳城城内数万百姓们畏惧大当家的威名,都是要抢着离城,赵军不许故而派兵镇压,结果军民冲突,死伤了上千人啊。现在黎阳城虽仍为赵军控制,但赵军不得不派兵驻扎各坊,还关闭了各街坊门,不许人出入,对百姓严加监视。细作说了,城内已是聚集了一般不忿的百姓,只待大军攻城,就来个里应外合。”

    一旁众将听后无不大喜,言道:“总管此乃天助我军啊,赵军派兵镇压百姓,城内动弹,正是我军攻城夺下黎阳的机会。”

    王薄也是先是一喜,之后双目一眯,言道:“不对,我听闻这李重九倒是有几分手段,怎会贸然激起民变,消息是怎么传出的?”

    斥候将领言道:“是城内秘谍,将消息写在纸上,捆绑在风筝上,扔过城墙来为薛老三下面的细作拿到的。”

    王薄言道:“混账,既是城内戒严,消息怎么会这么容易传出来,还绑在风筝上,守城的士卒都是瞎子吗?这竹筒上暗语对吗?”

    “对的。暗语一个字都是不错。”

    王薄双眼一翻言道:“将竹筒拿给我看。”

    说完对方将竹筒递给王薄,言道:“总管。你看。”

    王薄将竹筒看了一遍,皱眉言道:“什么时候薛老三那帮手下字写得那么好了?简直可以当教书先生了。”

    斥候将领将竹筒上的纸看了一遍,言道:“总管,真的此事绝对有可疑。”

    王薄怒道:“不是可疑,薛老三那蠢材。被手下人卖了都不知道。这是要诱我军攻城的。”

    听二人对话,王薄麾下大将也将事情弄清楚了,不由身上都是出了一层冷汗。一人言道:“好险啊。若非大当家的精明,差一点被蒙在鼓里。这李重九好卑鄙,好狡诈,这是设下个圈套,让我们来钻啊。”

    王薄冷笑一声,将竹筒掷在地上,言道:“机关算尽太聪明,可惜李重九还是小看了我王薄一筹,我偏偏不上这当。传令下去,大军准备渡河!”

    众将听了皆是一惊言道:“大当家的,黎阳城不是个圈套吗?怎么还要往里面钻?”

    王薄言道:“谁说我要去打黎阳了,我们仍在黄河两岸布下疑兵,做出攻打的黎阳城样子,给李神通。宇文化及一个交代,至于我们过黄河,当然是要打打武阳郡的秋风,总不能让弟兄们空手来一趟。有句话叫什么来着。”

    听王薄这么说众将皆是一乐。一人言道:“贼不走空。”

    王薄点点头言道:“不错,但我们眼下不是小贼。而是大贼,走吧。这黎阳城爱谁去谁去吧。”

    “可是,李神通约我军五日后并击黎阳城,大当家如何答复他呢?”

    王薄一乐言道:“你就答复李神通,就说我王薄到时一定会给他捧这个场子。”

    众将皆是闻言大笑。

    黎阳城之中。

    昨日的民变已是结束,为了安抚百姓,李重九从黎阳仓内取了十万石粮米,按口发放,黎阳百姓安定下来。

    李重九与薛万述,薛万彻二人商议军务时,将领前来禀告,言道:“王薄率军于白马渡大造木筏,其近万人马已是渡过黄河。”

    薛万彻问道:“李神通还在延津观望,这王薄竟敢孤军而来,莫非他真的没有中空城计,而真的要来黎阳城下来死磕。”

    薛万彻见李重九笑而不语,当下问道:“王上,是否让李文相部率领河北各县降军,速速来援黎阳。”

    李重九摆了摆手言道:“王薄不会挥军前来黎阳,他北渡黄河不过是为了取武阳郡而已。”

    薛万彻听了将信将疑问道:“王上为何做出如此推断。”

    薛万述一旁言道:“三弟,你看王薄若是真知道黎阳城有变,必是挥军立即疾袭,怎会大张旗鼓做出要攻打样子。否则我们平定了叛乱,王薄岂非坐失了机会。”

    李重九笑着言道:“真是因为王薄此人多疑而好利,但又不敢冒险,故而薛爱卿才设下疑兵之计,王薄果真不敢犯险。”

    薛万彻闻言恍然言道:“看来我们的空城之计,倒是真的瞒过了王薄,如此我们只需对付的只有李神通一路人马而已。”

    薛万述言道:“话虽如此,但李神通两万人马,虽攻不下黎阳城,但要退之,也是不易,万一战局再有变化,两家谁胜谁负倒是不好说。”

    李重九森然言道:“兵来则将挡,水来则土掩,李渊在长安城太远,我就找近在眼前的李神通晦气,来算算我们这笔旧账。”

    延津,李唐军营。

    李神通待得到王薄的回复后,当即从延津拔营。

    两万唐军遍布旌旗,向黎阳城大举压来。唐军这一次攻打黎阳,声势极大,也是李神通宣兵耀武的一战。

    李神通心知要抚定河北,必要得河北士族的支持。李神通请副手出身博陵崔氏崔民干出面,遍邀河北清河,赵郡两地的高姓门阀的子弟随军而行,以一睹唐军军威,也是震慑这帮人。

    李神通策马而行,随行的唐军衣甲鲜亮,精神抖擞,战马油光发亮,显露出一股百战精兵的气势来。这令李申通身后的世家子弟们看得各个都是惊叹之情,而李神通也感到脸上有光。

    以此雄师攻打黎阳城,只是一步,再拉拢河北大族为李唐效力,也是李神通更深一步的打算。

    想到大军出发前,李道玄曾向他质疑说,王薄此人全无信义,他答允之事,岂能当真。

    李神通当时不以为意的说,王薄此人却不会和钱过不去,何况宇文化及也对他下了严令。

    这时探马来禀,言道:“王薄军已是从白马津渡口,人马在黎阳北侧三十里布阵。”

    李神通心底大喜,面上却是淡淡的道:“知道了。”

    当下一旁出身赵郡李氏的人,拱手言道:“淮安王,平贼大旗一竖,河北诸侯云集,可谓是深得民望啊。”

    李神通捏须言道:“哪里,我李神通不过借助天子之威罢了。不过嘛。”

    李神通顿了顿言道:“李重九要取黎阳,也要先问我李神通答应不答应。我不答应他就不要想。”

    众河北士人见李神通霸气外露之状,当下脸上一片敬仰之状。

    当下李神通更加意气奋发,率唐军前往与王薄人马会师,到了王薄大营一看,但见王薄军大营修葺东斜七歪。李神通心底好生鄙夷了一番,心道草寇就是草寇,成不了气候。

    这时王薄军大将前来出迎,李神通听闻并非是王薄本人,不由不喜,心道我也乃唐军一方大将,王薄居然也不亲自出迎。

    李神通是个要面子的人,喜怒不形于色乃是基本修养,他对于出迎的王薄军将领,温言言道:“贵军真是军容肃然,不知总管现在何处?”

    这名将领言道:“总管已渡过黄河,现正在永济渠以东与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