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并虎-第4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眼见着袁术都逃跑了,山丘上参与仪式的众文武,又哪里还敢再逗留,皆是四散而逃,场面显得极为混乱。

    然而,未等这些百官全部安然下山,曹纯便领着一千虎豹骑向山上冲锋。

    面对曹纯虎豹骑的铁蹄和刀枪,这帮文武百官哪里还敢再下山,纷纷跪地求饶乞降,以望能保住身家性命。

    对于这些投降的“百官”,曹纯根本没有一点兴趣,他现在最在乎的还是袁术本人。

    于是,曹纯只是对着众人急问道:“袁术在哪里?!”

    面对曹纯的喝问,众“百官”只是惶恐俯首,皆是没有回应其所问。

    眼看着众“百官”默然不答,曹纯却是当场暴怒,直接举枪刺死一人,便又喝道:“再不回答,休怪我继续杀人!快说袁术在哪里?!”

    曹纯话音一落,不远处却是响起一个声音,叫道:“袁术在此!”

    此声一出,所有人皆是一骇,都不禁寻声望去,却见到袁将陈纪领着几人,抬着一个身着皇袍的尸体走了过来。

    原来,刚才见到夏侯渊、曹纯领军来袭的时候,袁术的部将陈纪便知道淮南已经彻底败了。

    所以,在袁术舍弃百官而向东面下山之时,陈纪便心中一动,想要将袁术擒拿住,再亲自把袁术献给曹军,以此换取他陈纪的性命和富贵。

    只是,袁术也不愧为坐镇一方的诸侯,在得知陈纪居然背叛了自己后,他也悍然拔剑与陈纪相斗,想要硬杀出一条生路来。

    然而,陈纪毕竟是武将出身,虽然武力并非当世一流,却也不是袁术能够胜利的。

    在二人短兵相接之后,陈纪却是不小心将袁术刺杀,故而才有了现在陈纪抬着袁术的尸体的场景。

    确认了袁术的身体之后,曹纯也是一片怅然,只叹道:“袁术本为豪杰,却妄自抗击朝廷,如今称帝不足一日,便又身死魂陨,着实令人唏嘘可笑啊!”

    (本章完)

第781章 平定淮南() 
    随着寿春城陷落、袁公路身死,整个淮南的文武将士,也再无任何抵抗的念头了。

    一时间,整个淮南的土地上,袁术的旧部文武,不是选择向曹操投降,便是选择溃逃隐居。

    而曹操彻底接手袁术的淮南之后,才发现淮南早已经是千疮百孔、风雨飘摇,简直可以用烂摊子来形容。

    原来这些年里,袁术麾下的大军年年征战,可袁术自己又不懂休养生息,以至于淮南早已经库空粮断,而这也是袁术军始终没有军心士气的最主要原因。

    看着这几乎是百废之土的淮南,曹操却也显得头痛不已,他好不容易解决了袁术这个南方隐患,却又不得不面对淮南这个糟蹋之地。

    如果放着淮南的烂摊子不管的话,那么要不了多少时间,这淮南就会匪患丛生、叛乱不断,其引起的动荡局面,甚至比袁术活着的时候还要麻烦。

    可如果全力整治淮南的话,这又是一个花费浩大的工程,以曹操现在的钱粮积蓄,恐怕填不平淮南的建设所需。

    这样的情况下,岂能让曹操不感到棘手为难?

    最后,曹操还是决定要好好治理淮南,毕竟淮南土地的肥沃程度,在整个中原也是数一数二的,绝对不能就这么弃之不管了。

    然而,对于淮南这个销金窟,曹操也不敢一次性投入太多,只是把徐州和豫州的部分粮税,拿来支援淮南的局势。

    于是,曹操便任命华歆为淮南长、王朗为寿春令,共同负责淮南的民政建设。

    知识,曹操的内心之中,还是有一个忧虑,那便是更南方的江东,因为在那里还有一个比袁术更让人在意的孙策。

    如今,袁术虽然被解决了,可是有小霸王之称的孙策,却依旧活跃在江东,随时有可能领兵过江袭取淮南。

    对于曹操的担忧,谋士董昭却是有其他见解,便向曹操说明道:“曹公,江东孙策并非此时之虑,其必不敢现在就兵犯淮南的!”

    听董昭如此言语,曹操却是问道:“公仁(董昭字),孙策有小霸王之名,其又是袁术的女婿,现今我曹操夺淮南、杀袁术,他孙策岂有不复仇之理?”

    董昭连忙解释道:“曹公,袁术冒天下之大不韪而行称帝之举,此事便受世人唾弃鄙夷,称之是反贼也不为过!”

    “若是孙策此时领军攻来淮南为袁术复仇,必是承认了自己与反贼共伍的态度,其必定也会背上反贼之名,故而孙策若是个聪明人,便绝不敢打着为袁术复仇的名号,反而会尽量撇清自己和袁术的关系。”

    “此外,如今张羡、黄祖分别领军攻伐江东,以孙策之实力想要退败这二人之军,想必也非短时间可以做到的。”

    “若是江东局势不稳,孙策更不敢舍本而逐末,又岂会出兵淮南?”董昭自信地言道。

    听完董昭的一番分析后,曹操果然眼前一亮,心中也变得安定了起来。

    当即,曹操采纳了董昭的建议,并不在淮南驻留太多军伍,只留下了八千精兵屯驻于合肥一带修建堡垒要塞,并命乐进和吕虔二人为守备合肥的大将。

    而孙策得知淮南的情况后,果然表现的如同董昭的预料一般,不但公开表示袁术称帝的大逆不道,并且还将袁术派人送来的大将军印绶和命书,全部奉交给了曹操。

    此外,为了让曹操减少对他孙策的攻伐之心,孙策更是写表奏文送至许昌,向汉帝和朝廷夸赞丞相曹操的功绩和威德,以宣示他孙策的俯首之心。

    随着孙策这一连串的举动,曹操内心对江东的担忧,也暂时消减了许多。

    最后,曹操只留下了少数的军伍在淮南,便领着麾下的大军返回许都去了。

    回到许都之后,曹操立即将从袁术那缴获的国玺,奉还于汉帝刘协的面前。

    看着这失而复得的国玺,汉帝刘协的眼中也是炽热一片,连内心都不禁产生了久违的激动之情。

    不止是汉帝刘协感到激动,连朝中上下的百官文武,也觉得无比的热血沸腾。

    此前,汉帝刘协虽然有天子的身份,但是却没有国玺这个天子的实物象征,因此朝中文武皆对此感到遗憾和愧疚,恐世人借此而指责天子失德。

    现在,有了这枚国玺在手后,刘协的帝位将更加不受质疑,这对在许都朝廷为官的众人而言,可谓是一道猛烈的强心剂。

    就在朝中上下百官,皆对国玺复归汉帝而感到喜悦的时候,掾属官刘馥却是于朝堂上表奏,道:“丞相剿灭逆臣袁术,又获归作为社稷重器的国玺,可谓是立下了天大的功绩,如此功绩便是封王也不为过,陛下何不封丞相为大汉的诸侯王?!”

    听到刘馥这番奏言,朝中上下皆是一愣,所有人都没想到刘馥居然会说出如此话语来。

    一瞬间,汉帝刘协和文武百官,尽皆侧首看向丞相曹操,却见到曹操面色淡然的站立着不动,眼观鼻、鼻观心,就是不作言语。

    看着曹操这副举止,朝中不少文武立刻反应了过来,立即意识到刘馥所奏之言,正是曹操暗中嘱咐安排的。

    突然,朝中许多官员也纷纷出列,尽皆为刘馥的奏言表示赞同,道:“臣等附议刘掾属所奏,丞相功绩显赫,可封拜为王!”

    眼见着朝中众官,皆奏请封曹操为王,坐在皇位上的刘协,却是有些面色苍白、头下冷汗。

    如今,曹操本就是当朝的丞相,兵权、政权同时都握在手中,可谓是真正的权倾朝野了。

    如果再加封曹操为王,那岂不是更加助长曹操的威势,说不定今天曹操能当王,明天他曹操就能当皇帝了呢!

    只是,如今百官皆顺服于曹操,他刘协这个名存实亡的皇帝,又如何能够扼制曹操称王的意愿呢。

    就在刘协感到无助且无奈的时候,尚书令荀彧却是站了出来,表情严肃地言道:“高祖曾与天下立下誓言,凡非刘姓者不得封王,若是丞相被封拜为王,天下人必定群起而抗之!”

    (本章完)

第782章 魏公曹操() 
    就在尚书令荀彧话音一落,朝堂上的百官皆是瞬间一骇,尽皆猝不及防地凝视着荀彧,似乎有些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话语。

    这尚书令荀彧,竟然在反对曹操封王!

    对于朝堂中的所有人而言,包括坐在皇位上的刘协,都一度认为曹操和荀彧的关系,属于那种鱼水交融的信赖关系,否则曹操也不会把荀彧任命为掌管国政的尚书令一职。

    可是,曹操、荀彧二人这种亲密莫逆的君臣关系,似乎在此时出现了一些异样的征召。

    一直对曹操效忠操劳的荀彧,居然表现出了反对曹操的态度!

    对于荀彧的反应,位于百官首席的曹操,也是忍不住眉目一挑,露出了微微诧然的神色。

    不过,曹操毕竟是当世人杰,在稍微的诧然之后,便立即恢复了镇定。

    只见曹操也同样出列,对着汉帝刘协表奏,言道:“陛下,尚书令所言极是,我曹操并非汉室宗亲,岂有封王的道理?”

    眼见曹操也不愿领封称王,汉帝刘协也不禁长舒了一口气,当即对曹操夸赞道:“丞相为国分忧,功绩甚大,虽不得封王,却也不能不封赏。”

    “既然如此,就封丞相为……”言及此处,汉帝刘协却是语气一顿,因为他也不知道如今这种地位的曹操,又该受到何样的封赏。

    赐金送锦?封侯拜相?加官进爵?

    这些似乎都不足以为封赏了。

    忽然,就在汉帝刘协不知所措的时候,掾属官刘馥再次出列奏言,道:“陛下,出于礼制规矩,丞相虽不能封王爵,但却可足以封公爵!”

    果然,听到这刘馥的又一次奏言之后,刘协恨不得现在就要把则刘馥砍了。

    刚才进奏建议封曹操为王的是他刘馥,现在进奏建议封曹操为公的也是他刘馥,难道非要让曹操踏入王公贵胄的地位才罢止么!

    未等刘协发作,朝堂上的百官,再次纷纷出列进奏,表示附议刘馥的奏言。

    而这一次,连尚书令荀彧也不再表态了,因为荀彧的心中很清楚,今日曹操对这王公之位,肯定是势在必得的。

    如果他荀彧再继续阻拦下去,非但他自身会有危险,恐怕还会导致刘协和曹操彻底撕破脸皮,为刘协引来杀身之祸。

    眼见着朝中竟无一人反对曹操称公,刘协也只能选择屈服,无奈地布下召文,封曹操为魏公,以陈留、济阴、山阳等三郡为魏国封地,建宫殿于陈留城,享有诸侯国的仪制。

    封拜曹操为魏公之后,刘协的脸上也是阴沉一片,刚刚那国玺归朝的喜悦,也瞬间彻底消去了。

    待朝议结束之后,荀彧却是主动来见曹操,似乎有什么话语要说。

    见荀彧来见自己,曹操非但没有高兴,反而语气不善地问道:“文若,刚才朝堂之上,百官皆愿我曹操封王,何故你却不愿呢?”

    荀彧亦是不卑不亢,态度严肃地说道:“曹公今日可以称王,明日是否就可以学袁术称帝了呢?!”

    听到荀彧如此顶撞自己,曹操顿时无比愤怒,忍不住大叫道:“文若!你怎敢如此猜度于我!”

    “如今丁靖坐拥河北和雍凉,连益州和西域也即将被其掌控,如此情势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