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并虎-第4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丕看着徐庶也是一惊,亦是诧然地笑道:“你们竟然是鹿门书院的学子啊!”

    原来,那天晚上诸葛亮、徐庶等人,前去繁梦坊游玩之时,所遇到的四个非凡的青少年,正是曹丕、曹彰、曹植三兄弟和河内司马家的司马懿,而突然惊吓到庞统的小少年,也正是曹丕的四弟曹植。

    只是赛马比试就要开始,根本没有时间给徐庶、曹丕二人叙旧。

    在互相见礼之后,二人便各自驾上马背,调整好自身和战马的状态,准备全力以赴地御马比赛。

    咻……

    只听一声响箭飞空的声音作信号,徐庶和曹丕当即蹬马前跃,一下子从驰道的起点急奔而出。

    随即,二人如同两道闪电,化作了两道快影,在驰道上并肩而行。

    虽然曹丕只有十四岁,但是作为曹操的儿子,其文识和韬略自是不凡,并且这御马之术也超出许多人。

    因此,在面对徐庶这样的顶级游侠,曹丕在赛马的起步阶段,却是丝毫不露下风。

    见到这曹丕虽然小小年纪,却能够和自己并驾齐驱,徐庶的脸上也露出赞许之色。

    不过,为了取得比赛的胜利,徐庶的脸色很快就恢复了肃然,当即向着曹丕叫道:“我要全力以赴了!”

    言罢,徐庶两腿紧夹马腰,双手控制缰绳,使胯下马匹能够全力奔驰。

    眼看着徐庶御马的速度越来越快,曹丕也有些焦急了,却是更加迫不及待地猛鞭战马,想让战马再跑得快一点。

    只是,因为曹丕鞭抽的频率过快,以至于胯下战马奔跑节奏紊乱,反而难以用最快速度奔驰。

    就这样,徐庶和曹丕的距离是越来越大,不一会儿就把曹丕远远甩在了后面。

    结果自然也变得毫无疑问,这第一场的赛马比试,以徐庶的完胜作为终结。

    (本章完)

第710章 论学…御(2)() 
    待徐庶御马冲过终点的时候,众鹿门师生顿时惊喜地沸腾了,皆在欢呼雀跃着,以此表达对徐庶旗开得胜的欢喜。

    看着徐庶拔得头筹,坐在校场中央席位上的丁靖,却是笑着言道:“那取胜的鹿门学子好像是名为徐庶,他的马术倒是精湛过人,不错!不错!”

    听着丁靖的夸赞,赵云也点了点头,说道:“主公,那徐庶的马术的确不错,但是我看曹丕的马术也同样不差,只是他心性还是急躁了一些,故而才出现了巨大失误,否则就算要输,曹丕也不会输得如此之惨。”

    丁靖言道:“确实如此,还好蔡邕院长最懂因材施教,今日曹丕在赛马上所暴露的缺陷,蔡邕院长肯定也看在眼底,我想他一定会帮曹丕改正弥补的。”

    就在丁靖和众文武谈论赛况之时,曹丕也一脸垂头丧气地牵着马匹,缓缓回到了本院师生的面前。

    “院长,我辜负了您的重托!”

    曹丕低头走到蔡邕身前,语气极为难过地言道。

    蔡邕拍了拍曹丕的肩膀,并没有责备他的意思,而是笑道:“比赛本就有输有赢,但是只要你的心还没有输,那么就还有再次取胜的机会!”

    蔡邕话音一落,其后的众师生也纷纷应和,皆是在开导曹丕,竟没有一人对曹丕输了比赛而有怨气。

    见师长和同窗如此抚慰相亲,曹丕的内心是更加感动,亦是恢复了决然严肃的神态,从失败中迅速走了出来。

    ……

    很快,第二场赛马比试,就立即开始了。

    这一场的比试中,鹿门书院派出的是武将世家出生的霍峻,而晋阳书院这边拍出来的,则是曹丕才十二岁的弟弟曹彰。

    此时,鹿门书院的徐庶刚刚力拔头筹,所以当霍峻看到曹彰这个小小少年之后,却是不免有些自大轻视。

    “晋阳学院派你这个黄毛小子来比试,莫非是欺辱我鹿门书院否?”忽然,霍峻看曹彰头发尚黄,便忍不住冷声这问道。

    面对霍峻冷然凛冽的气势,曹彰虽然年纪很小,却显得不惧分毫,反而用更加威猛肃杀的气势反驳道:“赢你,我这个黄毛小子便足够了!”

    听着曹彰带有挑衅的言语,霍峻只觉得受到了奇耻大辱,当即心中蕴怒难抒,整个人都气得微微颤抖。

    咻……

    忽然,一道响箭再次升空,第二场赛马的比试也正式开始。

    只见霍峻和曹彰二人同时蹬马奔出,在赛道上风驰电掣地猛冲着。

    霍峻和曹彰二人,皆是驾马的好手,为了让马匹施展更快的速度,二人直接以身低伏在马背上,以求降低重心、减少阻力。

    赛马奔驰之余,鹿门书院的霍峻,却是忍不住侧首旁视,想看看和自己比试的那个黄毛小子,到底被自己甩到了后面多远。

    只是,令霍峻万万没想到的是,在他侧首旁观的视野中,只见曹彰也驾着战马飞快奔驰,竟是与他霍峻并驾齐驱,丝毫不落半点距离。

    眼看着自己并没有甩开曹彰这个黄毛小子,霍峻心中不禁更加觉得愤怒和羞耻,顿时格外卖力地驾驭战马,想要将曹彰遥遥甩开。

    只是,在霍峻奋力驾马疾驰的同时,心中却一直怀有顾忌,总是忍不住分出注意力去观察曹彰,想知道曹彰到底有没有被自己甩开。

    如此情况下,霍峻却是难以保持专注的心神,驾马奔驰之时也显得有些不够流畅,速度难免因此受到了影响。

    然而,他霍峻难以保持专注的状态,可与之同场比试的曹彰,却至始至终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用最快的御马速度冲过终点。

    正是这种专注的态度,让曹彰的眼中只有战马,只有赛道、只有终点,身周的其他一切都与他无关,达到了完美的心无旁骛之状态。

    如此两相对比之下,霍峻虽然比曹彰年长好几岁,但是在两军对阵的心境上,却还是差了许多。

    最后,曹彰以领先霍峻一个马身的成绩,取得这第二场的关键胜利,为并州学院成功拌回了一分,使两院暂时打成平手。

    顿时,并州学院这边一片欢呼雀跃,曹彰这个获胜者,更是被众师生举起,上下抛接以表庆贺。

    看着并州学院一副激动喜悦的样子,鹿门书院却显得有些消沉了些,所有人都露出了惋惜的神情,只叹霍峻如果再用力一点点,或许胜利就落到鹿门书院这边了。

    然而,一切的叹息都改变不了胜负结局,司马徽立即将目光放到了石韬身上,一脸庄重地言道:“广元,一切就看你了!”

    石韬点了点头,立即深呼了一口气,牵着战马向驰道上走去。

    第三场赛马比试,鹿门书院实在无骑士可用,只能派出石韬这个略擅骑术的人来。

    反观并州学院这一边,却是派出了一个十八、九岁的学子,并且这学子长得身长腿短,一看就是那种便马善射的人才。

    此外,这名学子不但身型天生矫健,而且脸上还长着碧眼紫须。

    这般形貌奇伟的人物,一出场就惊呆了不少人。

    原来,这并州学院派出的第三场学子,便是作为孙坚之之、孙策之弟的孙权。

    看着这场比试的对手是孙权这样的雄伟人物,石韬只觉得心头微微一颤,竟是掌心不由生出汗渍,显得有些惶恐不安了起来。

    很快,孙权和石韬微微见礼之后,这第三场的赛马比试,也正式开始了。

    只见孙权果然不愧为继承了父兄之勇,在跃马踏出的一瞬间,就跨出了数米的距离,从一开始就甩开了石韬一大截。

    眼见着孙权领先在前,石韬的内心也是一急,立即疯也似的纵马追赶,却始终难以发挥出胯下良驹的最快速度。

    很快,奔驰在赛道上的孙权,更是一马遥遥领先,将石韬甩到了数十米之外。

    然而,虽然孙权已经稳操胜券,但是他的神色表情,却没有一点放松自若的样子,仍旧保持着百分百的认真和专注,绝不给对手石韬丝毫的机会,将胜利的筹码牢牢紧握在手中。

    (本章完)

第711章 论学…射() 
    孙权一点疏忽大意的机会都不给,石韬想要反败为胜,却是更加没有可能了。

    而结果也丝毫没有意外,最后孙权取得了第三场比赛的完胜。

    就这样,第二项关于“御”的比试,并州学院以两胜一负的战绩,再次取得了第二分。

    而两院论学的第三项,便是君子六艺中的射,也就是比试射箭。

    因为射和御这两项,皆和武斗有关,故而排在御马之后,也显得合理有条一些。

    在第三项比试开始之前,丁靖照理开始作开场白,以便将射箭比试的规则传达给两院师生。

    只见丁靖看着两院师生,高声宣讲道:“君子六艺中的射,也名为五射,分别为白矢、参连、剡注、让尺、井仪。”

    “白矢,即指箭矢射出之后,要力度适当,且恰中目标,以使箭中草靶之后,尚且能够刚刚露出箭头过靶;参连,即指射箭之时,应该先发一箭矢中靶,后即接三跟箭矢连续而去,且箭箭中靶,以至于看上去,就像是一根箭矢射中草靶;剡注,即指箭矢射出后,箭飞行的状态中,箭尾高、箭头低,徐徐行进的样子;让尺,即指臣与君比试射术,不得与君上并立,应退让一尺;井仪,即指连射出四根箭矢,每支箭矢射在草靶上的位置,必须要上下左右排列得像个井字。”

    “总之,在君子六艺中对射的要求上,可谓不但是要箭术精准好看,而且还要讲究谦逊和退让。”

    “今天我们要比试的‘射’,却也应该具备精准和谦逊这两个要点,现在我再说说射箭比试的规则。”丁靖继续言道,“和上一项的‘御’比试一样,这‘射’的规则也很直接。”

    “射箭比赛正式开始前,双方所用的弓箭,皆是军中的制式步弓长箭,并无强劣好坏之分。”

    “射箭比赛中,两院依旧各派三名学子,分别射三种不同距离的草靶,这三种距离分别为六十步、七十步和八十步。”

    “请两院学子注意,每名学子只能挑战一种距离的草靶,且不能再挑战其他距离的草靶,每名学子有三次射箭的机会,最后统计所有箭靶的正中数,正中总数最高的学院,将取得此次‘射’之比试的胜利。”

    宣读完射箭比试的规则后,丁靖又继续说了一句,言道:“由于并州学院取得分数领先,所以为了表示谦逊,应由鹿门书院先射,两院可有异议?!”

    随着丁靖话音一落,并州学院的师生率先齐声言道:“我等无异议!”

    鹿门师生听得并州学院愿意让他们先手射箭后,众师生的内心也不禁有些感动,当即向着并州学院恭敬一礼,毫不扭捏接受了并州学院的谦逊。

    ……

    ……

    ……

    这一场“射”之比试中,鹿门书院也是背水一战了,如果这一场再输了的话,那么这论学恐怕就彻底凉凉了。

    只是,鹿门书院毕竟是专修文治的学院,在武治一项上确实有些拿不出手。

    好在鹿门书院位于荆襄,院内的学子也多是荆楚之人,所以在御马一项上可能稍逊风少,但是在射箭一项上却不会太差。

    毕竟荆楚之地,山泽猛兽巨多,人们大多掌控射箭之技以自保,也因此在历史上,荆楚的神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