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领主天下-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人正是李自成。之前要杀他的那两人却是程九伯和他的外甥。若是没有王效彦的及时赶到,他此刻早已经魂归地府了,去造阎王爷的反了。

    李自成听这一行人识的自己,便是心生警惕,但是旋即又想到人家刚救了自己,应该不会有什么歹意的,于是也颇为英雄的道:“朕正是大顺皇帝。多谢几位壮士搭救之恩。不知几位壮士从何而来,怎么会如此凑巧的赶来搭救于朕。”

    这李自成也是瘦驴拉硬屎,倒驴不倒架,此时到了这步田地了,还是自称为朕。

    确定了李自成的身份,王效彦也不多话,直接道:“那好,还好没有救错人。你要谢也别谢我,回头有机会的话谢谢我们将军吧,是他派我们来搭救你的。”

    李自成一听奇道:“真是奇怪,你们将军是谁?他怎么会知道朕今日会在次遇险?”

    王效彦一脸骄傲道:“你听好了,我们将军名讳是上萧下毅,他老人家能掐会算。一个多月前掐指一算就知道你今日会在这里遇险,所以才命我等千里迢迢的赶来相救。还好幸不辱命。”

    萧毅的名字李自成根本就不知道,更别说王效彦说的什么能掐会算了。王效彦的话让李自成更加的困惑了,让他不由的觉得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阴谋。

    王效彦也是懒得跟他废话,直接掏出一块令牌交给他道:“我们将军说了,他救你并不是因为你是什么好人大英雄而救你的,而是念在大家都是汉人的份上才救你的。你虽然干了不少错事,但是打起鞑子来也算是条好汉。将军还说了,你现在虽然不知道他的名字,但是用不了多久他的名字就会名扬天下。到时候你自然会知晓。你要是有心报答的话就好好的跟鞑子干上几仗,别再跑了。日后若是有事,可以用这块令牌来找我们将军。”

    王效彦说完将令牌往李自成手中一塞便带着众人离开了,剩下一脸问号的李自成原地发呆。

    后来他们就沿着湖广北上,想按照萧毅的吩咐在江南地界上打听下消息,没想到后来就听说了有一支神秘的军队接连几次大败清军,而这个军队的头领就是姓萧,他们的旗帜正是一面血底金狮的旗帜。

    昨夜他们又遇上了十几个从滁州城里逃出来的清军溃兵,砍了几个后一问才知道滁州被人半夜攻破了。他们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过来一看,果然看到了那面熟悉的金狮旗帜。

    这王效彦的口才不错,把个事情讲的是跌宕起伏,听得萧毅也是感慨不已。不过想到自己终于救了李自成这个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反贼一命,也是觉得颇为自豪,很有成就感。

    “你这小子,简直就把老子说成一个神棍了。”想起了这个,萧毅对着王效彦笑骂道。

    “大人可不是神棍,我看是神仙才对,要不怎么就能知道那李自成会在那里遇险。”王效彦经过了这一回,更是心下对萧毅崇敬的无以复加。

    看着王效彦那一脸崇敬的表情,萧毅终于知道这小子为什么总是在自己面前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了,看来不仅是把自己当成杀神,而且还当成一个能掐会算的杀神了。这样的人那个人不害怕。

    对于自己在下属心目中的这个形象,萧毅不能改变也只好接受,他总不能告诉王效彦自己是从三百多年后来的,所以才知道这些。而且史书上得记载也不见得就一定是真的,自己也是抱着碰运气的办法去做的,没想到还真是让自己给蒙对了。

    萧毅不知道的是谢虎子在王效彦的熏陶下,再经过了这次的事情验证,也是早已经把他当成了偶像了。

    “这次的任务你们完成的很好,大家都很辛苦。回头你到萧英那里去领一千两银子,和这次出任务的兄弟们一起分一下。这些人以后都属于你的军统局了。这也是你的基本班底了,一定要善加利用。”萧毅知道光靠个人威望和武力震慑是不够的,还得让手下的人跟着自己有奔头,有前途,二者结合起来才是驭下的王道。

    “多谢大人的赏赐!属下一定为大人肝脑涂地吗,再所不辞。”王效彦一脸激动的道。

    “你要是肝脑涂地了,我可是没有了特务头子。好了,你也累了,下去休息吧。没事的时候好好琢磨一下你的军统局的工作该怎么展开,过两天给我拿出个章程来”

    “是,大人,属下告退!”王效彦躬身退了下去。

    “军统?锦衣卫?我倒要看看是我的军统厉害还是大明的锦衣卫厉害!”萧毅喃喃自语道。

    

八十三章 萧将军是好色之徒() 
徐秀才穿着稍微有点大的知州官服,头戴乌纱,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身前身后几十名银盔银甲的骑兵护卫着。

    在队伍的前面还有十几个举着回避肃静牌子的举牌手,在队伍的最前面,一人提着铜锣,边走边敲,另一人扯着个大嗓门不断的喊着:“知州大人出行,闲杂人等回避!”

    街上的民众们都被这动静吸引了,都挤在街道两边看热闹。

    人们心中都在想这知州不是已经被那个萧将军给关进了大牢吗,怎么又出现了个知州大人?难道那家伙又被放出去来了。

    为了看的更清楚,人们都使劲的往前挤,只是慑于那些银甲骑兵的威风,不敢太过靠前。人们都伸直了脖子使劲的瞅那骑在马上身穿官服的人是谁。

    “呀?那不是徐秀才吗?他怎么穿上官老爷的衣服了?”终于有眼尖的认出了徐秀才。

    “是啊,是啊,真的是徐秀才啊!”经那人一说,大家伙也都认出那骑着高头大马的就是徐秀才。

    “徐秀才怎么当官了?他早上的时候不是还帮着大家伙在念告示吗,怎么这一转眼的功夫就成了知州大人?”人们议论纷纷,都表示很是诧异。

    这个时候,那名喊着让众人避让的大嗓门又开始喊了:“肃静,肃静!秀才徐华,因为人品才华皆佳,又敢于自荐,所以被萧毅将军授予滁州知州一职,管理滁州民政适宜。今后凡是徐大人的政令,尔等务必遵守。若是有胆敢不遵号令,寻衅滋事着,严惩不贷。”

    这下子人们全明白了,原来是徐秀才胆子大,自己跑到衙门找萧将军要官去了。这才弄了个知州当。

    知道了事情原委之后,很多人很是羡慕徐秀才。但是那些自命甚高的文人士子则是个个愤愤不平,都在偷偷的骂徐秀才走了狗屎运,甚至有人还在骂萧毅有眼无珠,找个秀才当知州,却把他们这些举人老爷撇在一边。

    但是更多的人则是都是打听其他的官员招聘的事情。在他们看来,知州虽然被徐秀才抢走了,但是不是还有下面的同知,判官,吏目等职位不是都空着吗,再不行动就什么都捞不到了。

    徐秀才平时行的善,积的德这会子就看出效果来了。普通的老百姓对于徐秀才当上知州还是很支持的,都自觉的拿出鞭炮放了起来。这一路上鞭炮声就是不断,整的跟过年似的。

    徐琳正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缝着父亲的旧长衫,白皙修长的双手灵活的穿针引线,只是眉头却微蹙着,似乎有什么担忧。

    她正在为自己的父亲担忧。早上她看的父亲那貌似癫狂的样子总觉得心神不宁。

    正在这时,她家的院门“砰”的一声被撞开了,紧接着涌进来一个腰围差不多有三尺六的妇人。

    那妇人一进门就不停的喘着粗气,看起来刚才是跑过来的。

    “马婶,出什么事情了,你这么慌里慌张的?”徐琳看来已经对这位马婶的行为都习惯了,头也不抬的问道。

    “琳丫头,出大事了,你爹,你爹他……”马婶喘着粗气道。

    “呀!”徐琳听到爹爹出事,验证了自己的预感,不由的心中一慌,手中的针就刺到了左手的食指肚上,一颗细小的血珠瞬间溢了出来。

    徐琳虽然心中慌乱,但是还是很快的稳定了心神,急忙问道:“马婶,你说清楚,我爹他到底怎么了?”

    看着徐琳一脸的焦急,马婶知道这丫头误会了,急忙道:“你爹没出事,你爹当大官了,你爹成知州大人了!”

    一听这话,徐琳慌乱的心放下了,可是疑惑又来了。早上的时候自己老爹还在给大伙念告示,怎么这会就变成了知州大人?这到底是唱得哪出啊?

    她正想问的时候,却被马婶一把拉住往外跑:“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你跟我去看看就知道了。”

    马婶的胳膊比徐琳的腿都粗,一下子拉着她就往门外跑去,她甚至没有反应过来。

    二人刚跑去大门口,就看到护送徐秀才的队伍朝这边走了过来。等走近些了,徐琳仔细一看,那高坐马上,一身官服,笑容满面的不正是自己的爹吗!

    看到女儿站在门口看着自己发呆,徐秀才翻身下马,走到徐琳跟前笑道:“琳儿,爹知道你有一肚子的问题,回家后爹慢慢告诉你。”

    徐秀才拉着徐琳进了院子,萧英则留了几个人在此帮忙,自己带着其他的人回衙门去了。毕竟他这个亲卫队长的主要职责就是保护萧毅的安全,其他的事情都是兼职。

    “爹爹,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你快告诉我啊?”等到萧英一行走了,徐琳迫不急待的问道。

    “琳儿,莫着急。事情是这样的。”徐秀才将事情简单的说了一下。

    听了爹爹的话,徐琳是彻底放下了心,但是旋即又提出一个问题:“爹爹,女儿总觉得这事不妥。知州乃是从五品的官职,只有朝廷才能任命。这萧将军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来路,他给你的官当不当的数啊?”

    徐秀才一愣,没想到女儿竟然考虑的如此的周详,让他心中不由的有些骄傲。但是他历来对女儿都是和颜悦色,很多关于朝廷的事情都会说给她听,也会在一些事情上来询问女儿的意见。可以说他是一个在大明朝很少见的父亲。用现代的话来说要做民主父亲,而在当时却是个另类。

    “琳儿,今时不同往日。自先帝在煤山上殉国,鞑子入关一直到现在,朝廷一直龟缩于江南一隅之地,根本无心抵抗。现在鞑子已经占了江北的大半土地,而朝廷,而我们的皇上此时却仍然在南京城中醉生梦死。朝廷,已经不是当年的朝廷了,大明的亡国之象已经很是明显了。

    朝廷之中现在的忠臣良将寥寥无几,督师史可法大人尚被鞑子围困在扬州,黄得功侯爷此时依然在江左和左良玉的叛军以及鞑子另一路人马苦苦对峙。若是不出意外,扬州城不日即可被破。扬州一破,南京城就暴露在鞑子的铁蹄下。以南京那帮子老爷的脾性,被鞑子一吓还不是乖乖的就开城投降了。你说,这个朝廷还有救吗?”

    徐琳被老爹的话说的默然不语。她其实也知道一些外面的大势,只是内心还是受到大明正统的影响,所以才会觉得老爹的官当得不合法。

    “可是在萧将军和他的军队来到江淮之后,三战三捷,连续消灭了两三万的鞑子,又趁鞑子不备,半夜突袭滁州城,采用里应外合的方法一举攻破了滁州城,抓住了狗贼金励等一干鞑子的走狗。进城之后的表现你也看到了,对百姓秋毫无犯,而且非常的亲民,颇有贤者之风,大将之风。这样的人为父不去投靠还要投靠什么样的人。”徐秀才接着说道,语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