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化工大唐-第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惜别。

    赶着牛车直奔菜市场,正行间看见一家规模不小的油坊,叫“胡氏油坊”,陈晚荣心想用植物油做香皂只需要过滤一下,把里面的油角子去掉就行了。而用猪油做香皂还要经过前处理,相对而言要麻烦些,要是这家油坊里的植物油够多的话用植物油来做更省事。

    主意一定,把牛车停在油坊前,迈步进了油坊,一个颏下留有一丛胡须的中年男子正在柜台后面打瞌睡,陈晚荣清咳一声,中年男子睁开眼,堆上一脸的笑容:“请问客官,您是要买油?”

    “我要好几百斤,你有吗?”陈晚荣狮子大开口。

    做买卖的哪会怕大主顾,中年人笑道:“有有有!客官,您是要麻油,还是要杏仁油?红篮花子油、蔓菁子油、苍耳子油、乌桕子油小店全有,客官,您要哪些?”

    陈晚荣对唐朝的生活还不够了解,心想能有三两种就不错了,没想到掌柜如数家珍般说出这么多名目。唐朝竟有如此多的油类陈晚荣还真有点吃惊,笑道:“哪种最多,最便宜,我就要哪种。”

    “客官,我胡三海绝不瞒你,最便宜的是乌桕子油,那玩意是从树上榨出来的,一般没人吃,所以小店做得也很少。最多的当数麻油了,不过价格稍微比乌桕子油贵一点,但不多。”胡三海给陈晚荣介绍起来。

    麻油就是胡麻油,是张骞从大宛带回胡麻,在西汉大量种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种植物油。在西汉以前,日常生活主要是用动物油,从西汉开始正式有了植物油,为老百姓的生活水准提高做出了贡献。

    胡麻在古代种植量大,相应的胡麻油的量也就不少了。

    “行,给我来四百斤。”陈晚荣略一思索报出数量。

    “四百斤?”胡三海给吓了一大跳,差点跳起来,惊奇的打量着陈晚荣:“客官,请恕我多一句嘴,您要这么多油做甚呢?”

    告诉他不是不可以,但没那必要,陈晚荣不答所问:“有没有?”

    胡三海想了想这才道:“客官,实不相瞒麻油只有三百来斤。要不,我再给您点别的油。”

    “不用了,就麻油,有多少要多少。”陈晚荣心想三百斤也不少了,要做好几天。

    “客官,您请等着,我给您过称。”胡三海交待完,冲里面吼一声,出来两个一身是油的伙计,帮着过称。过完称,把油桶搬到牛车上,陈晚荣付了钱,辞别胡三海赶着牛车去了。

    麻油里面含有大量油角子,过滤就可以除去,要过滤就要用到布,陈晚荣去布庄买了一匹麻布这才回家。

    有了小黑犯牛疯一事,陈晚荣格外关注官道上是不是有身着红色的女子。还好,直到回到家小黑也没有犯牛疯。

    要是在以往陈晚荣回家,陈老实夫妇大老远就来迎接了,今天却是静悄悄的,没见人影,陈晚荣不由得有些奇怪。来到房前,只见门大开着,陈王氏正在桌边忙活,至于忙什么陈晚荣离得有点远看不清。

    “娘,我回来了。”陈晚荣从车上跳下来。

    陈王氏忙放下手里的活儿,一脸的笑容迎出来:“晚荣,你回来啦!猪油买到了?”

    “娘,我没买猪油,买的是麻油。”陈晚荣知道她会问,给她解释:“娘,用麻油一样可以做香皂,比用猪油还要方便些。”

    陈王氏心头正犯疑,听了这话也就释然了,笑道:“晚荣,来,先搬下来。”两人合力把油搬下来,放到屋檐下。

    “晚荣,你赶路累了,先去歇着,娘去把车下了。”陈王氏赶着小黑去下车了。

    陈晚荣应一声,进了屋,只见桌上摆着一朵朵好看的布花,不由得很是惊奇,快步上去拿起一朵,入手颇沉,一块麻布包着一块四四方方的东西,陈晚荣不用想都知道这是香皂。

    让陈晚荣惊奇的不是香皂,而是这布花。这布酒杯大小,折得实在是好看,样式别致,比起陈晚荣在李清泉那里看到的点缀鲈鱼脍的布花还要好看。唯一不足的就是这布花是用麻布折成,布料不是上乘,破坏了其美感。

    “晚荣,你爹去联系木匠做盒子,娘在家里没事做就折点花。”陈王氏从屋外进来,给陈晚荣解释:“娘是想我们去长安卖香皂,可得好好准备。长安是天子脚下,有学问的人多,他们的眼光高,不是好东西瞧不上眼,要是能折点花点缀一下就更好了。”

    包装是一门学问,好的包装可以使产品卖得更顺利,对这话陈晚荣打从心里赞赏,道:“娘,您说得很对!我明儿去买些丝绸回来,用丝绸折出来的花肯定更好看。娘,您教我折。”

    陈王氏拿起一块布,做个示范。陈晚荣聪明人,跟着做了一遍也就会了。娘儿俩参详一阵,小小的改进了一下,布花就更加好看了。

    到了晚上,陈老实回来了,不无得意的告诉陈晚荣盒子的事情搞定了,要陈晚荣放一百二十个心,准不会误事。

    用植物油做香皂的区别就在于要过滤除去油角子,其余都一样。接下来几天,三人动手做香皂,现在是香料、包装、添加剂豆粉样样俱备,做起来特别顺利,不几天就做了接近三百块。

    就算每块卖一贯钱,就是好几百贯,陈老实欢喜不禁,要陈晚荣再去买些原料回来做。陈晚荣把余钱一数,剩下不到二十贯了,去长安还需要一笔钱用做“活动经费”,没再去采购原料。

    现在香皂已经不是初制之时能比了,香味更浓、性能更佳。根据陈晚荣亲身试用的体会,加入豆粉洗澡之后身上发干引起的不适已经大为降低。更有一桩奇特处,那就是香气经久不散,好象撒了香水一般,香味数日仍存。真没想到中国古代香料品质如此上佳,陈晚荣对吴兢非常感激。

    本钱有限,不能做得更多,但陈晚荣力求精品,功夫做得很足,直到三月初一才全部做好。三月初一下午,陈再荣也回来了,简单的开了个家庭会议,陈晚荣和陈再荣一致决定:三月三这天非常热闹,陈老实夫妇一辈子也没怎么出过远门,更没有见识过三月三的热闹劲,一家人都去长安!

    陈老实自是不用说,欢喜得脸上泛红光。陈王氏也不图这个,不过爱子有此孝心,哪能不让她感动呢,激动得流泪。

    三月初二用过早餐,略一收拾,把门一锁,陈再荣赶着牛车,载着香皂,一家人高高兴兴的直奔长安而去。

    为了便于搬运,陈老实特的做了几个木箱来装香皂。望着装得满满的箱子,陈晚荣信心十足,心想“我是万事俱备,只等机会!明天就是三月三,我会好好干一场!”

第80章 古都长安() 
长安的大名陈晚荣不知道听过多少回,早就仰慕无已,巴不得早点赶到长安好好见识一番中国历史上久负盛名的古都。

    陈再荣也想早点赶到长安,赶得特快。小黑天生就喜欢奔跑,这一来正对它的性子,跑得异常轻快,一点也不象车上坐了四个大活人似的,和拉空车没有区别。跑到高兴处,还不时欢吼几声,很快就过了宁县。

    一过宁县,车马陡然增多,拥向长安。长安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都市,其吸纳力惊人,必然会有很多车辆驶向长安,这点陈晚荣一点不惊奇。让陈晚荣惊奇的是,其数量竟然如此之多,冠盖相望,连绵不绝,一眼望去全是奔驶的车辆,好象一条长龙,滚滚涌向长安。

    这种景象太有震憾力了,陈晚荣尽管见多了现代都市高峰期的车流,也是不得不感叹:“好多的车呀!”

    陈老实夫妇很少出门,象这样热闹的景象生平第一遭遇到,愣了愣才附和陈晚荣的话:“可不是嘛!”震惊过甚,连多余的话都没有,唯有一双眼睛在官道上溜来溜去。

    “哥,这算什么,从灞桥开始,那里的车马人流才叫多呢,比这多得多。”陈再荣扫了一眼有点不信的陈老实:“爹,我带您们去灞桥瞧瞧。”

    “好啊!”爱热闹是人的天性,陈老实想也没有想就应允了。

    陈王氏给了他一个大白眼:“老头子,你老大不小了,还跟个孩子似的。来长安是办正事的,不是给你玩的,别在那瞎嚷嚷。”

    二老难得出来一次,让他们见识一番也不错。更何况,陈晚荣一听陈再荣的话好奇心起,也想去瞧个究竟,道:“再荣,绕过去不会花多少时间吧?”

    “不会,以小黑这脚力,顶多小半个时辰。”陈再荣略一沉吟。

    天色尚早,就算去看看也不会误事,陈晚荣不无兴奋的道:“那我们去瞧瞧!”

    陈王氏提醒道:“晚荣,可不能误事哦。”

    “娘,您放心!”陈晚荣还没有说话,陈再荣就接过了话头:“灞桥送别可是一景啊,来了长安不去见识一番,跟没来一样。离别之人在灞桥分手,折柳相送,依依惜别,那场面才叫感人至深呢。娘,您得准备好眼泪,别到时没有眼泪哭得出来。”

    最后一句是在说笑,陈王氏很是欢喜,伸手把陈再荣衣衫的折皱抻抻:“这孩子,咋说话的?”

    陈再荣一拉绳子,小黑从岔路上折而向东奔去。宁县在长安的西北,陈晚荣他们本该从西面的开远门进城,而灞桥在长安的东面,是以要向东奔行。

    正如陈再荣说的,小黑脚程快,没有多久就来到了灞水。灞水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没什么概念,对于唐人来说灞水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因为经过灞水就到了长安。

    一座横跨灞水的木梁石柱墩桥格外显眼,四段圆形石柱铆榫相接形成一根石柱,六根石柱组成一个桥墩。灞桥长约一里,宽两丈余,桥上行人车辆多不胜数,秩序井然的通过。

    桥边有一个石墩,上书“灞桥”二字。用的是隶书,字迹苍劲有力,字迹尚新,只是石墩风化严重,应该很有些年头了。

    陈再荣的学问得到很好的发挥,给陈晚荣他们解释起来:“灞水本名滋水,秦穆公霸西戎改名灞水,并在水上建桥,叫‘灞桥’。现在这桥是汉代修的,历时数百年了。”

    陈晚荣恍然,怪不得字迹尚新,而石墩已经很破败,应该是唐朝采取了和我们现代保护古物相同的措施,把字迹重新着墨,才如此之新。只是石墩无法修复,只能一仍如旧了。

    打量着车水马龙,陈晚荣心潮澎湃。陈晚荣不是学历史的,并不是连灞桥的重要性都不知道。只要稍具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我们常说的“秦汉雄风,盛唐气象”都和灞桥紧密相关,可以说灞桥是中国古代辉煌历史的汇集处,经过这里的历史名人不知道有多少。

    秦始汉武唐太宗都曾经过这里,走向他们人生的辉煌。秦始皇那支无敌的军队正是从这里东出函谷关,奔赴山东战场,扫灭六国,一统华夏,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汉武大帝的爱将卫青霍去病正是从这里奔赴大漠,统率千军万军大破匈奴于大漠深处,写下了“单于夜遁逃”和“封狼居胥”的壮歌。惊才绝艳的名将李靖也是从这里出发,开始了他夜袭阴山,扫灭突厥的征程。

    灞桥对于陈晚荣来说就是一个圣地,来到此处陈晚荣激动难已。

    正在陈晚荣激动之时,只听陈王氏语含哽咽:“他们在那里折柳呢。”

    柳和留谐音,折柳相送有留客之意。长长的柳丝在微风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