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此同时,时间的选择也是十分重要的。中国人的第一波突袭40分钟后,正是人的精神最为疲劳的时候,经过一天的劳累,所有人的精神都已经到了极限。特别是普通的平民。由于他们过分相信所谓的地域原因,所以在空袭的时候,大部分市民还躺在床上,地面的高射炮和探照灯也没有及时的打开,以至于中国人在上空投弹的时候几乎没有受到任何的干扰。
而中国空军的损失却相当小。经过初步的确认,第一波空袭只损失了三架飞机,其中第76轰炸机联队第三大队投放的炸弹非常不巧的正好命中了位于其下方的另一架隶属于第二大队的战机。这架倒霉的飞机立刻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火球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中。这也是中国空军在阿伯丁损失的唯一一架轰炸机,一架损失的轰炸机则坠毁在苏格兰的法夫海峡。当时它是在高空转弯的时候,遭遇地面火力的射击而坠毁。此外还有一架海军航空兵的新型空中格斗机坠毁,它的原因令人更加郁闷,主要是飞行员在黑夜中高速飞行的时候无法分辨天空还是海洋,从而一头栽在了冰冷的北海里。但毫无疑问,第一波空袭的损失是微不足道的。当第一波空袭结束的时候,英国人这才醒悟过来,他们纷纷的从家里爬起来,加入到救火和志愿者救助的行动中来。不过,他们还不知道,更大的危机已经到来。
其实在凌晨1点30分,当中国空军的飞机刚刚编组完成飞往英国的时候,帝国海军航空兵部队的轰炸机组成的第二攻击波次也已经升空,在北海海域进行编队。随后,这支庞大的机群非常顺利的飞往舍得兰群岛的三号地区,在那里他们将会和海军航空兵第二第三第七战斗机联队前往阿伯丁。
由于龙军的雷达干扰继续有效,这个编队并没有遭到多大的损失。但是,在邓迪特上空,他们遭到了英国高射炮火力的袭击,虽然没有遭到惨重的损失,但是仍然有几架飞机被击中被迫返航。这样一来。原本制定的轰炸计划受到了一定影响,从而延误了一些行程,他们一直到第一波空袭结束以后的15分钟,也就是5点18分才赶到目标上空,足足迟到了30钟。
5点20分。第二波次的轰炸机最终飞临了阿伯丁这个还在燃烧的城市,素来和空军部队有着强烈竞争关系的海军航空兵们此时的心情都非常急躁。因为第一次空袭引发的大火使得这些机组人员在极远的距离上就可以用肉眼观察到自己的目标,这也意味着他们的“对手”的任务完成的非常出色。这样一来,挑战就更大了。
海军航空兵的第二波轰炸机群一律采用常规的轰炸引导战术,由空军第3轰炸引导中队具体执行轰炸引导任务。
第1250章 烈焰熔城()
5点22分,负责进行“盲视引导”的战机,依照机载的对空搜索雷达投下了第一枚指示弹。
5点26分,海军航空兵第四联队联队长的指挥机到达了目标上空。熊熊燃烧的大火和腾起的浓烟使他很难看清自己的攻击目标区。
1分钟后,另一个海军轰炸机的指挥官,指挥第七联队也到达目标上空。这两架指挥机在一边咒骂空军的所作所为之外,还得迅速决定了主力机群的投弹目标区域。
在经过简单的交换意见之后,他们决定,首先扩大投弹的目标区域。由于现在开始刮着东南风,所以,他们决定从东南角的阿伯丁火车站附近开始攻击,然后再向已经在燃烧的区域投弹。这样一来就能够更加迅速的毁灭这座城市。从而完美的完成任务。
新的攻击很快开始。中国海军航空兵在这次空袭中,采用的投弹战术依然是普通炸弹,随后投放燃烧弹,其中还包括一定数量安装定时引信的空雷和集束炸弹爆炸装置。这使得空袭的影响在轰炸机群离开之后可以持续影响很长一段时间。
在此之前,中国空军和海军分别研制自己的燃烧弹。中国空军率先研制了由白磷和橡胶混合溶液的炸弹。这种炸弹的前身是用黄磷和汽油混合制成的。但是中国空军嫌这种武器的威力实在太小,于是中国空军立刻开发了更加新型的白磷和橡胶混合溶液的燃烧武器。这种50公斤左右的武器,能够附着在建筑物上燃烧很长的时间,不过问题也很明显,那就是安全性和威力都不是很大。此外,中国空军还研发了另外一种燃烧弹,这种被称为“条形燃烧弹”的家伙,长55厘米,结构十分简单。最奇特的在于他可以根据情况的不同,添加其他的燃烧物质,比如汽油、橡胶、油类或者白磷混合物。其次,中国航空部有专门的机构通过航空照片的判读和对其他资料进行的分析,从而制定出具体的空袭实施规划。通过每个城市不同的特性制定出燃烧弹里面燃烧物质的配比比例。而海军制造的燃烧弹则充分的显示了海军的特点,由于白磷和黄磷等燃烧物质容易在潮湿的情况下变质,所以海军采用的燃烧弹是30磅的苯溶液加上橡胶。
不过,威力最大的还算中国安全局技术研发中心研制的凝固汽油弹。其实其原理并不复杂,只是在汽油或煤油中加入凝固剂使液体的汽油或煤油固化,这样在爆炸后可以使固化的油料附着在物体上或人的身体上燃烧,温度可以达到1000摄氏度。科研人员还在凝固汽油弹里添加活泼碱金属或碱土金属,金属与水结合放出的氢气又发生燃烧,提高了燃烧威力。
最要命的是,这种燃烧弹爆炸后飞溅到人身上的凝固汽油,就象猪油膏一样粘稠耐烧,如果人用手去拍打,那么越拍火越大,如果在地上滚动灭火会弄得全身都是,如果某人中弹后,身上着火较多,在奋力挣扎时很容易把燃烧油块甩到旁人身上形成二次杀伤效应。因此,对于凝固汽油弹的受害者来说,死是最大的解脱。另外凝固汽油中还有许多化学助燃剂,有些还加了在人体表皮燃烧后会残留大量巨毒的化学物质,通过烧伤创面的开放性创口进入血液会造成伤员血液中毒,这种中毒以现在的医疗条件几乎是无药可救。
这种武器的第一次应用是在阿富汗的坎布尔,不过,当时为了试验效果,在参加空袭的飞机中,有12架携带了这种威力巨大的武器,但是实战的效果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到惊讶,这并不是因为这种武器的威力过小,而是威力实在太大了。和白橡胶燃烧弹不同,这种武器的沾染性十分的强。不管任何的东西只要沾到都会燃烧,而且所释放的温度不是一般物品能够承受得了的。所以,当时的司令冯玉祥在看了鹿特丹的惨状之后,沉默了半晌,就给这种武器起了一个很可怕的外号地狱火。
这次第二波空袭的飞机中有百分之60的飞机携带着这种威异常残忍的武器。现在,他们即将让这座苏格兰北部的美丽城市彻底的变成一堆废墟。
当一枚枚形态各异的炸弹顺着风势掉落在阿伯丁的东南角的时候,立刻产生了很大的效果。只是在短短的一瞬间,一个个巨大的、不规则的火球从城市上空绽放出来。这是凝固汽油弹在空中爆炸的时候产生的形态。熊熊大火倏然而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火墙,通常对轰炸不利的天气,这回也帮了大忙。就在炸弹爆炸前的瞬间,火势迅速蔓延开来,风速增大到每小时二十八哩,将燃烧的碎片吹过防火线和沟渠,零散的火焰迅速汇聚成一片汹涌的火海,后续飞向目标的轰炸机在四十哩外就能看见火光。这些后到的轰炸机穿过滚滚浓烟,机身和玻璃舱部份都被牎诹耍ǖ彰糯蚩螅ㄖ锶忌盏牡难肚秩氩仗澹僚暗拇蠡鸹钩迤鹗汕看蟮钠鳎讣苷交鄢甯吡思盖С撸槿嗽贝幼紊系似鹄矗行┤嘶怪刂氐厮は伦危皇欠尚性庇斜;ね房幕埃蠊媸遣豢吧柘搿�
第二波攻击一共投掷了2100枚炸弹,包括1300枚100250斤的凝固汽油弹。在短短的半个小时之后,阿伯丁出现了中国空军飞行员预想中的火焰风暴。整个城市大约20-25平方公里的地方都燃起了熊熊大火,占到阿伯丁城的百分之60-65,更可怕的是,大火还在随着风势在继续蔓延。
现在的阿伯丁已经彻底陷入了火的海洋中,如同一个超级大火炉。帝国一名飞行员在当天的阵中日记这样写道:“当时的场景让我完全的震惊了。说实话,作为一个老兵,我从来没有见到过这种可怕的场面。整个阿伯丁被巨大的火焰给包围了,我们驾驶的飞机仿佛飞行在火的海洋上。灼热的火焰透过浓浓的烟雾闪烁着死亡的光辉。天空中,不停有类似于圣诞树一样的照明指示弹在空中绽放。这种场景实在是太壮观了。不,不应该这么说,应该说,这个场景实在是太可怕了。接着一个巨大的火柱从我们的前方升了起来。这是火焰燃烧的时候产生的火焰风暴。风暴的中心位置是我们攻击的重点目标,想到在那个人间地狱里面还有很多妇女儿童,我就无法自制的对我的战友们喊道:‘可怜可怜这些被你们抛弃的人们吧。’此时我已经无法形容我当时的感觉,同时也无法为我所作的一切辩护,因为这实在是太可怕了”
而当天晚上,在阿伯丁上空,英国空军的抵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虽然,那天总共有172架各种各样的飞机起飞,但是由于阿伯丁上空的雷达被干扰,失去地面和空中引导的战斗机很难补捉到敌人。虽然英国第二十战斗机群司令部一早就判断出了中国可能会空袭阿伯丁,但是,由于中国人欺骗战术的成功,使得英国人不敢轻举妄动。
道丁元帅在接到中国人空袭的情报之后,沉默了半天,最后下令,在没有判断出对方重点攻击的目标之前不得擅自出击。
这道命令则彻底的束缚住了所有人的手脚。苏格兰北部机场的数百架夜间战斗机只能静静的等在自己的机场内。
同时,随着中国空袭的进行,阿伯丁的大火也越烧越旺,有的夜间战斗机的基地已经能够看到阿伯丁方向传来的火光。那些英国皇家空军的夜间飞行员已经坐在战斗机的座舱等待出击的命令,而地勤人员也都已经准备就绪,但是在中国电子干扰机和铝箔带大面积的诱骗之下,英国皇家空军总部一直到最后都没有判断出中国人的最终意图。甚至,在第二波轰炸机飞到阿伯丁上空开始轰炸的时候,英国人仍然没有做出任何有用的判断。他们甚至认为,中国人这么仍然采取的是声东击西的战术。
准备攻击爱丁堡。英国皇家空军的一名夜间飞行员回忆道:“当时我在位于阿伯丁西南面50里处的维斯科尔郡的野战机场上的一架飓风夜间战斗机上。通过透明的有机玻璃窗子,我们已经可以看到中国空军的第二波次轰炸机开始投弹。天空中又开始不停的绽放圣诞树。我知道,阿伯丁正在遭到一场浩劫,敌人的意图已经很明显了。但是,允许出击的绿灯依然没有亮起。我们除了呆在机舱里面等待之外,别的什么事情都干不了。我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阿伯丁在继续的燃烧、燃烧”
当晚出现在阿伯丁上空的飞机寥寥无几。只有在最后,中国空袭大队离开之后,才有三架布伦海姆式轰炸机飞临了这座城市上空。其中一架载着英国皇家空军参谋处副处长马丁。吉布森上校。这位上校是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