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坦白讲,关绪清就一直在等一个机会给冯相华,让他立下大功将来提拔他的时候相信也不会有什么人不服气了。
“好,朕令你前去传朕口谕率领两个师由军舰掩护从横滨登陆,直接突袭东京。让陆毅伟在名古屋向横滨正面同时进攻,为你吸引掉一点兵力。”关绪清不加思索的命令道。
“谢皇上,臣定不辱使命拿下东京。活捉天皇。”
自从中日战争打响到现在,冯相华一直在京师负责传送战报,帮着军机处分析战况。这个就是为了战争而生的将军早就被勾起了馋虫,如今终于能上前线了,怎么能不让他高兴。一时之间倒也没有发觉皇上把这个天大的功劳给了自己。
而其余如恭亲王、李鸿章、彭玉麟等都看的非常明白,小皇上又扶植了一个自己的亲信。他始终把军权牢牢的控制在了他自己的手中,虽然自己如今仍然是军机处大臣,可是皇帝并没有给他们任何实权,对他们仍然是不信任啊。
“李鸿章,替朕拟旨。让严复、邓世昌将舰队分成两队,一队护送军队偷袭横滨,一队向金泽佯装增兵。”关绪清对这李鸿章说道。
“喳。”
“告诉严复,佯攻舰队如果不敌就直接退回东海守住对的补给线就可以了。不要硬拼。”关绪清叮嘱道。
“遵旨。”
“六叔,麻烦你去电报房给赵秉钧发个电报让他在大肆宣扬清军要从朝鲜调兵攻击金泽,从正面突破的重兵集团。”关绪清继续安排道。
“喳。”
“玉麟,你看看还需要做点什么?”关绪清认真的询问这个沙场老将。
“皇上英明,算无遗漏。臣没有补充!”彭玉麟低头说道。
“好,那分头办差去吧,相华你回去准备准备马上启程吧。多久没见过你父亲了?”关绪清询问道。
“臣回国之后一直都没有机会拜见父亲大人。”
“嗯,此去你父子即可团聚,不过战场上先分帅与将,再分父与子。你可明白?”关绪清对冯相华的指挥能力没有任何的怀疑,但是想起他那个火爆脾气的老爹还真怕冯相华压不住他。
“臣明白,如果家父违抗军令,臣也定斩不赦!”冯相华坚定的说道。
“好,去吧。”
第143章 大清妖狐()
赵秉钧到达已经有半个多月了,他是在撤出朝鲜之后就立刻随部分朝鲜原东学党叛军一起去了。在路途中早就混熟了。
赵秉钧一口纯熟的德语和朝鲜语轻易的掩盖了他的身份,在清军占领朝鲜捕杀东学党叛军之时,与赵秉钧一起逃往的那些叛军都庆幸自己的选择。然而对如今的战况也都持悲观的态度,毕竟在朝鲜人心目中大清永远是高高在上的天朝大国,而只是跟朝鲜一样的小国。只是最近几年才发展了起来,但是与大清这样有着深厚底蕴的国家比要相差很多。
在东京的一个酒庄内。
“兄弟,你可知道清朝的部队要从朝鲜向登陆,地点就在金泽。从而对的防线两面夹攻,听说马上就要突破防线打到东京了。”赵秉钧神秘的对身边的一位朝鲜原东学党叛军小头目李东国说道。
李东国等大了牛眼问道:“什么??你是说真的吗?”
“嘘”赵秉钧按住了近乎疯狂的李东国继续说道:“你小声点,这是我在大清做生意时认识的一个当兵的军官跟我透露的,让我赶紧离开。我跟你李兄你情同手足,又带小弟从朝鲜来到。大恩不言谢,我在德国还有些亲人。这样把,你跟我一起去德国吧。在这里太危险了。”
李东国慢慢的平静了下来,深吸了一口气道:“多谢你的一番好意啊,可是我身位东学党人不像赵兄生意人可以来去自由。不瞒赵兄,如今人对我们这些从朝鲜到来的东学党人监视的相当严密。前些日子安其焕将军就因为给在朝鲜的老母亲写了封家书就被人抓了起来,嗨人是不会放我们离开的。”
赵秉钧思索了片刻,凑到了李东国的耳边轻声说道:“大清如果无法战胜,会给我们这些朝鲜人定下通敌罪,大清如果攻破,东学党人还是乱党,一样会被剿杀。所以在横竖都是个死,还不如想个办法逃出去。”
李东国对着赵秉钧认真的说道:“如果赵兄真能带我离开此地,这辈子我做牛做马定报答赵兄。”
“咳,赵兄说的哪里话,小弟我一介商人有何能力带赵兄离开啊?不过要离开又有何难啊!”赵秉钧故作神秘的看了看四周。
李东国先是被赵秉钧前半句话泼了一盆冷水,又被后半句话点燃了希望。急忙拉扯着赵秉钧的衣角说道:“还请赵兄给小弟指条明路啊!”
“李兄放心,你我情同手足我能看着你羊入虎口吗?”赵秉钧压低了声音继续说道:“如今为何扣着你们不放啊?不就因为你们有家人在朝鲜,而如今朝鲜已经成为大清的一个省了。理论上讲你们这些当兵的都是大清的军人,不防着你们才怪呢。”
李东国叹了口气,“是啊,就是因为这个我们才无法离开啊。”
“可是,我刚刚不是说了嘛。大清要从朝鲜运兵来到金泽,这不正是你对人效忠的大好时机嘛!提供如此重要的情报,相信人不会难为你了吧。”
“话虽如此,但是赵兄的这个情报”话语之间李东国对赵秉钧的情报持怀疑态度。
“这个兄可放心,小弟敢用人头担保消息绝对正确。你只管邀功,人在知道之后定会派军舰前往金泽增援。到时候东京防备松懈,咱们就可以逃往横滨直接搭货轮船去德国了。”
“人会相信吗?他们的士兵虽然退出了朝鲜,但是在朝鲜还是有不少眼线的。”李东国用难以置信的眼光看着赵秉钧。
“呵呵,就算是谎话,说的人多了也就成了真话。何况,这是千真万确的事情。”赵秉钧自信满满的说道。
李东国慢慢的点了点头,目光开始从迷离逐渐变成了坚定,朝鲜过来的东学党人如今在东京的可有不少啊。
“陛下,据朝鲜情报人员汇报,清军在朝鲜的部队分发弹药、赶制干粮,像是有所动作啊。”伊藤博文说道。
“噢?海由我们控制着,他们在朝鲜的部队能有什么作为?”明治天皇说道。
伊藤博文皱着眉头继续说道:“陛下,大清在长崎不断的增兵,源源不断的进入我大。长此以往对我们相当不利,而东海由大清的舰队控制着,我们舰队长途跋涉不便远距离攻击。如今他们居然想一口吃掉我们,把朝鲜的部队直接运到我们重兵防守的金泽后方,妄图前后夹击。如果真是这样,对大来讲未尝不是件好事。”
“此话怎讲?”明治天皇疑惑道。
伊藤博文微微笑了笑,说道:“清军如果从朝鲜运兵来金泽,必然将通过海,只要在这里截住他们,就能一举歼灭清国的舰队,我们甚至可以到达东海切断在清军的后勤补给。”
“可是,这个情报是否准确呢?”明治天皇还是疑虑的问道。
“如果光从朝鲜清军的动作上的确无法肯定,但是如今在东京的前朝鲜东学党人都在传清军要登陆金泽了。”
“他们是怎么知道的?”明治天皇更加疑惑了。
“呵呵,他们人虽然在,但是他们的家人都在朝鲜。任何的风吹草动当地的百姓应该是了解的最清楚的。”
“那大清的海军有什么动作没有?”明治天皇继续询问道。
“目前还没有发现,但是应该马上会有大动作。”伊藤博文思索之后说道。
“好,一旦发现清国海军有任何向海靠近的消息就马上调集舰队伏击他们的运兵路线。势必将他们一网打尽。”明治天皇以手握拳大力的敲打在桌上。
“是。”
在接到了关绪清的旨意之后,严复和邓世昌就谁突袭东京谁在海缠住敌舰展开了激烈的争吵。严复说要继续带领舰队对日主力作战,理由是对的超快巡洋舰有了一套“鱼雷分割”的战术。而邓世昌也同样希望能带领舰队对日主力作战,理由是严复已经打过一次了,轮也该轮到他了。
最终关绪清命令严复继续率领“长胜”、“不败”、“乘风”、“破浪”、“大清一号”、“大清二号”、“南吉”、“南祥”、“扬帆”、“飞鹰”、“海狮”、“广甲”、“广乙”、“广丙”、“经远”、“来远”、“靖远”、护送运兵船佯攻金泽。邓世昌继续带领“镇远”、“定远”、“济远”、“威远”从长崎出发突袭横滨。
终于两支舰队浩浩荡荡的向各自的目的地出发。
第144章 自掘坟墓()
“陛下,清军舰队出现在海域了。”伊藤博文匆匆的跑进了天皇的寝宫。
明治天皇急忙问道:“来了多少军舰?”
“比之前阻击我增援舰队要多出了俘虏的英国两艘万吨战列舰,还多了五艘巡洋舰,除了两艘德国巡洋舰之外,其余三艘航速都达到了18节。”伊藤博文对大清的每只军舰都如数家珍,“可是,那四艘巨型的铁甲舰没有在这支舰队中。”
“你是说大清从德国买的那四艘?”明治天皇问道。
“是的,看样子应该是留在东海防御补给线了。”伊藤博文分析道。
“嗯,大清居然集中了这么多军舰。看样子他们已经自大到一定程度了!既然这样,那就给他们长长记性,在海与我们大决战是多么愚蠢的决定。把东京的大和、武藏、葛城调往北海道和九州汇合。我们一次就把清国击垮。”
“是。”伊藤博文对胜利同样充满着信心。
不得不承认,拥有亚洲最出色的战列舰和巡洋舰。那些都是英国贷款给再从英国买的,这样讲也许有点拗口,简单的说就是英国提供给的。目的当然是想要牵扯大清在东面的注意,这样英国就可以窥视大清的西南各省了。
大清的舰队终于越过了东海,进入了海域。天还是那样的蓝,海还是这么的绿。如果不是所谓的称呼把这片大海分成了东海和海,这本应该就只是一片海域。
“将军,我们已经进入了海了。舰队是否按计划改变阵形?”一名士兵向严复报告。
“嗯,让乘风、破浪护航舰队左右,飞鹰、海狮在前探路,南吉、南祥、扬帆殿后,其余军舰不变。”严复举着望远镜边看边下着命令。
“将军,正前方八万海里发现黑烟冒出,可能有舰队。”观察塔上的士兵大声叫唤着。
严复愣了一下,什么?舰队这么快就出现了?看来小对这里的制海权看的比什么都重,甚至都等不及让我们去清津假装运点兵,顺便在港口加足燃料。就迫不及待的找我们决战啦?
“继续观察,是否舰队,有多少军舰。”严复仍然不太相信面前的就是舰队。
“是。”
另一边,在大阪。久违了的一对父子在沙场上又见面了。
“卑职第二师师长冯子才参见冯将军。”冯子才说着就单膝下跪行了个标准的清军军礼。
“父亲快请起来,你是要折煞了你儿子吗?”冯相华赶紧把父亲扶了起来,细细的看了看。四年的时间,特别是中英缅甸战争这段时间补给得不到保障,如今冯子才虽然还能带兵打仗,可是体力、精力明显大不如前。人也瘦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