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英两国就香港问题的谈判就此划上句号。
《中英两国关于香港问题公约》一经签订,中国媒体在第一时间登载了条约的大致内容。中国将在数天后,也就是1900年10月1日收回香港!这一惊天的喜讯立即点燃了国人压抑已久的爱国热情,全国各界百姓以各种形式欢呼庆祝香港的回归。
在重庆,人们用自制的各种小纸船,放上一块小蜡烛,聚集在长江边上,放入江水中。数以万计的盛着灯火的纸船缓缓沿着水流流向三峡、流向武汉、流向上海,最后流入东海。
在上海,数十万市民自发涌向上海市政厅所在地,欢乐的人群高呼着各种口号,同上海市的要员一起高唱着帝国国歌。
在福州,兴奋的人群汇集成长长的人流,沿着闽江两岸舞着龙狮、放着鞭炮。
在广州,百姓们在海边欢乐地跳着唱着,最后遥望着咫尺之遥的香港齐喊:“香港,回来了!”
北京,上百万来自全国各地的百姓聚集在天安门前,眺望着天安门城楼,眺望着城门前旗台上高高飘扬的龙旗。当关续清携着及军队高层集体登上天安门城楼时,无边无际的人群立即暴发出震天的欢呼声。良久,欢呼的人群依然没有停止的迹象。
关续清只好不等人群稍微安静下来,就径直走到扩音器前,向百万群众挥手致意。
“今天”,关续清顿了一下,下面的人群也逐渐安静了下来,他继续说:“我们在这里欢庆香港的回归,每一个中国人的心情都无比激动,因为我们都看到了一个母亲,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孩子。在外漂泊了51年的香港就要回来了!”
说到这里,他的语气开始激昂起来:“为了实现这个长久以来盘桓在帝国心头的理想,我们看到,无数帝国的军人赴汤蹈火,冒着枪林弹雨勇往直前。我们看到,无数的农民辛苦地劳作,为帝国的强盛贡献自己一份力量。我们看到,无数的工程师、专家,孜孜不倦地工作,为了提升帝国的科技实力,宵衣旰食。朕今日代表帝国和军部感谢你们,你们是帝国真正的钢铁脊梁!”
“当然,我们也看到,无数将士倒在了战场上,长眠在海底深处和地下,他们用自己的鲜血换来今天帝国的荣光。曾几何时,中国是一个倍受凌辱的国家,是列强眼中的羔羊,甚至只是一个地理名词。曾经有很多的仁人志士试图用较温和的方式换来中国的复兴,试图使中国重新走上万朝来贡的中央之国的道路。但他们的方法却只换来了军阀割据、民生调落,国家进一步地衰败下去。无数的事实证明了,只有帝国真正强盛起来,才会在世界上有一席之地,朕要做的就是为中国谋求一个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位置。欢呼吧,为中国的强盛,欢呼吧,为香港的回归!”
整个天安门前爆发出震天撼地的呐喊声和欢呼声,从这一刻起,全北京、全中国的百姓陷入了帝国崛起的无限憧憬之中。
解决了香港问题之后,关绪清这几日精神颇佳,这一日专门把康有为召到宫里来下棋,宫里能够娱乐的东西不多,即使有也要随时注意着做皇上的观瞻,下棋是一件即可愉悦身心又不失君主风范的娱乐活动,所以历朝历代以来都颇受皇帝的喜爱。关绪清喜欢和康有为下棋不是因为对方棋艺有多么高明,而是因为康有为其人虽然有时未免有些迂腐,但服有诗书,对于古今历史以及政论文化都能信手拈来,最难能可贵的是,康有为从不借着下棋向皇上献媚争宠,而是时不时能提出一些真知灼见,甚至能当面向皇上谏言,这份文人的守和气度是关绪清非常看重的。因此关绪清一直都把康有为视为清流派之中的能臣,说白了也就是康有为是能在自己头脑冲动的时候给自己浇凉水的人,这样的人,唐朝有一个魏征,以后就再也没有听说过了。
皇帝执白,康有为执黑,两人一开始还是像往常一样,谁都不说话,落子如飞,小小的棋亭里充满了棋子落盘的清脆响声,但随着棋盘上面棋局的展开,黑白双方逐渐开始进入短兵相接的境地,于是双方的旗速渐渐缓慢了下来,有时候甚至下一步棋都要思考上好几分钟的时间。
关绪清捏起一粒白棋,凝着眉头说道:“你对朕这次收回香港是怎么看的?”
康有为一怔,没想到皇上会突然问到这个问题,抬头看了一眼,又低下头淡淡的说:“回皇上,臣以为这是意料之中的事,也是早晚的事。关键是要水到渠成。”
这一次轮到关绪清吃惊了,他本以为对方对皇上这一盛举大加称赞,没想到康有为竟说这是水到渠成,好像和皇上的关系不是很大,他有点儿生气,说道:“你的意思是如果换作是别人照样能会收回香港,对不对?”
“微臣不敢,但凡事冥冥中自有定数,历史发展到了那一步,香港自然是要收回的。”康有为表面上说不敢,但话里话外显然还是在坚持着自己的意见。
关绪清眉毛一扬,觉得这句话怎么听怎么觉得熟悉,于是说:“广厦,朕听着这句话倒是和你平日的言论有些不符啊,你平时不是极力主张天威震夷吗?”
“臣最近迷上了一个人”
“谁?”
“皇上知道德意志有个大哲学家叫马克思的人吗?”
“马克思?当然,朕不只是知道,而且还比较了解。”
“哦?皇上博览中外,臣望尘莫及。马克思有一个观点,叫做历史唯物主义,臣越看越觉得有道理。”
关绪清笑看着康有为,心想你康广厦也能接受马克思的学说,真是难得啊。“马克思的历史观是说历史掌握在人民大众的手里,资产阶级是封建主义的掘墓人,人类社会最终将会向着共产主义发展。”
康有为蓦然变色,这时才意识到自己说的话甚为不妥,历史怎么能掌握在人民大众手里,要是那样的话,把皇上置于何处,当下慌忙跪倒在地,叩首道:“臣罪该万死,臣语无伦次,万请皇上治罪!”
关绪清呵呵一笑:“起来吧,那也只不过是一种学说而已,况且人家说的有些地方还是非常有道理的,你不必自责。”
康有为谢恩之后,这才诚惶诚恐的坐回到原位,额角上的冷汗顺着脸颊不住的往下流,拈起一粒棋子来却颤抖着不知道该往哪落下。
关绪清仰面大笑道:“广厦,无妨的,不必有什么顾虑,朕喜欢臣下畅所欲言,要是让臣下全都在朕面前无所适从、道路以目的话,朕和历史上的那些昏君又有什么区别呢?”
康有所悚然点头:“皇上,臣满肚子都是文人气,只会谏言不会揣摩圣意,说出话来多有冲撞,还请皇上见谅。”
关绪清一挥手道:“唐太宗李世民把魏征说成自己的一面镜子,朕也想要一面镜子,你康广厦论才学论忠直都不次于魏征,朕喜欢还来不及又怎会责罚你呢。做皇帝的要时时自省,这才是为君之道。”
“皇上所言极是,历史上许多君王之所以治国无术就是在这自省两字上做的不够啊。”
关绪清来了兴致,问道:“广厦,朕喜欢听你说话,你倒是给朕讲一讲这历史上有名的昏君有哪些,也好让朕将来能防微杜渐啊。”
康有为正了正衣冠,一字一板的说道:“所谓以史可鉴兴衰,既然皇上见问,那微臣就露拙了,权作抛砖引玉罢了。历史上朝代更迭,皇帝众多,古时的皇帝由于年代久远,史籍多有散佚,臣不敢妄言,因此单说说这前明的皇帝吧,只是臣一家之言,有不妥之处还望皇上见谅。”
关绪清点点头,“这里没有外人,权作君臣闲谈。”
康有为这才引经据典说出一番历史掌故来,令关绪清大为震惊。
第428章 昏君?明君?()
康有为续道:“明朝的亡国,好像和历朝历代在昏皇帝手里亡国的规律不同,它是先在许多个昏皇帝手里都没有亡国,后来却在一个不那么昏的皇帝手里亡国了,这个皇帝就是崇祯。因此史家们就把它看成是天命。明朝中期就已经出现了几个昏皇帝。一个是英宗朱祁镇。他听信太监王振的怂恿,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冒险亲征北方瓦剌也先部落,结果在土木堡兵败被俘,做了俘虏皇帝。幸而后来于谦战败也先,也先才被迫把朱祁镇送回。朱祁镇再当皇帝后,反而把于谦给杀了。”
“荒唐,这倒是与当年的岳飞有些相似。”
“皇上明鉴。另一个是武宗朱厚照。他从来就不爱规规矩矩地做皇帝,不住正式的皇宫,而是在宫中另起新居,名为“豹房”,成天在“豹房”里和小太监、宫女们乐无度;又专爱练兵习武,带上军队到京城外面去游乐,到处乱抓美女。有一次,他在太监的怂恿下,带兵出大同亲征鞑虏,自己的大军死了52人,重伤了563人,只杀了16个敌人,他自己也差一点儿送了命。他却叫臣下报捷,班师回京庆祝胜利,并向京城的臣子们夸口说:‘有一个虏首是我亲手砍下来的。’他可以算是历史上的一位“耍耍皇帝”了。”
“还有一个是世宗皇帝,也就是那个被海瑞骂过的嘉靖皇帝。他迷信一位道士,一心想求长生不死,20来年不和臣下见面,听凭大奸臣严嵩、严世蕃父子把朝政弄得一团糟,可算是一位‘仙家皇帝’。”
皇位传到崇祯的祖父,神宗皇帝朱翊钧的时候,出现过短暂的中兴局面,但后来在立太子的问题上,他与群臣闹成了君臣对立的局面。于是,这位神宗皇帝从此就不上朝,不批阅群臣的奏疏,不和群臣见面,把立太子的事拖了十几年。到他死的时候,已有近30年不理朝政了。他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首屈一指的‘怠工皇帝’。就在他快死的时候,高祖已毫不含糊地消灭了明朝十万大军的主力,挥兵近了沈阳”
“好一个怠工皇帝,没有他也没有清朝的三百年基业啊。”关绪清感慨道。
“再往下就是一个最荒唐的皇帝,明熹宗朱由校。那时,外有我天兵侵扰,内有明末起义,正是国难当头,内忧外患的时期。明熹宗却不务正业,不听先贤教诲去’祖法尧舜,宪章文武’,而是对木匠活有着浓厚的兴趣,整天与斧子、锯子、刨子打交道,只知道制作木器,盖小宫殿,将国家大事抛在脑后不顾,成了名副其实的‘木匠皇帝’。最荒唐的是,这个皇帝还在皇宫里专门修建了一座街市,命文武大臣扮作贩夫走卒或是商贾,自己则扮作乞丐在街市上向他们要饭。真是荒唐到了极点了。”
关绪清哼了一声:“有这样的混蛋皇帝,难怪明朝灭亡!”他看着康有为说道:“这不是天命而是历史的必然。”
“是,明朝是一个昏君辈出的朝代,这样的王朝不灭亡还等什么呢?”
关绪清似笑非笑的盯着康有为道:“广厦,朕想问你一句心里话,希望你能直言。”
康有为不敢怠慢,拱手道:“皇上见问,微臣自然不敢有半句虚言。”
“你觉得朕是个昏君还是个明君?”
一句话不要紧,康有为的脸色刷的变得煞白,没想到皇上竟然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局促间竟无从对答。
“怎么?你康广厦腹有四海,这么一个简单的问题也不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