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08大军阀-第7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日本政府眼中,西园寺公望的资质和身份几乎可以与当年晚清时期的李鸿章相比。

    毕竟西园寺公望是与伊藤博文齐名的明治九元老之一,虽然此行会让西园寺公望大感耻辱,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也只能硬着头皮拖着老迈的身躯前往中国。再者,这场战争的失败已经意味耻辱,还有什么能比这更让人委屈呢?

    至于两位日本皇族亲王,与西园寺公望相比反而没有任何可圈可点的地方,完全是为了衬托日本天皇对这次谈判的重视。

    中国外交部在收到这份接洽会名单之后,不得不承认确实感到很有面子。

    当初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日本政府主动点名指姓的要李鸿章前往日本和谈,但这次中国一言不发,日本政府已经主动派出西园寺公望和两位皇族亲王前来,可见若不是实在走投无路了,也不会如此自甘委屈。

    很快,中日外交接洽会的消息先在上海传得沸沸扬扬,随即又在整个中国引起不小的反应,纵然中国老百姓们对日本人的诚信仍然持怀疑态度,可战争终归不是好事,能够尽快结束那是最好不过。不仅如此,一些时政圈的人士都认为中国现在应该把精力集中到南亚,帮助周边小国独立复国,建立以中国为首的亚洲新势力。

    舆论的声浪渐渐扩到全世界,中日外交接洽对欧洲战场的影响同样不小。

    德国大军在巴黎与英法联军僵持了八个月之久,凡尔登战役到目前也没有任何进展。

    如果从军事角度上来说,事实上德**队已经处于一种疲惫之态,再也没有像之前拿下马恩河战役那样一路高歌猛进。相反,英法联军反而成功阻挡住德军的步伐,在军事实力上渐渐初露几分优势。

    只不过对于外界那些不懂军事的星斗小民们而言,他们看到的仅仅只是德国攻占巴黎首都,几乎吞下了三分之一的法国领土,因此才会认为是同盟国占据绝对上风。

    民间的意识最终会影响政治观点,所以在政治角度上来看,同盟国确实风头正盛。

    然而,随着亚洲战场几经波折的局势最终一锤定音,整个欧洲政治层面再次遭到撼动。

    而这种撼动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又体现在军事上,在巴黎和凡尔登两线上的英法联军士气受到严重的挫伤,协约国阵营之一的日本国居然被中国打败了,并且中国现在正在向南亚蔓延,法属殖民地早已经被毁,用不了多久就会轮到印度和海峡殖民地。

    面对这样的大局影响,哪怕是最基层的士兵都会生出危机感。

    相比之下,同盟国的士气却有整体上的提升,无论是奥斯曼土耳其还是奥匈帝国,尽管这两个国家参战的规模还不足德国的十分之一,而且之前的处境一直不太理想。但经过这次中国大获全胜的刺激之后,两个国家都得到了不少的鼓舞。

    在这种浓厚同盟国占优的气氛熏陶之下,一直按兵不动的意大利终于做出了反应。

    自欧洲大战开战以来,意大利虽然是同盟国阵营,可从始至终都没有参与任何军事行动,相反一直在协约国和同盟国两大阵营之间摇摆不定。如今的意大利在欧洲的国家地位是最弱小的一位,甚至可以说没有之一。在欧洲列强眼里,意大利的国家实力还不如塞尔维亚和土耳其,而且以大部分国土临海的地理区域,随时都能遭到英国海军侵袭,意大利是不可能经受住如此漫长的消耗。

    所以对于意大利而言,他们首先要确定的就是不与英国为敌。

    除此之外,意大利同样是需要快速发展,通过古老但有有效的殖民方式来扩大国家实力,但因为本身国力不济,这种殖民扩张的方式只能借助其他列强大国来得以实现。

    这次欧洲大战,虽然危机重重,可却同样有很多机遇。正是意大利这种贫弱国家一赌国运最好的时候。

    开战之前,因为德国先一步向意大利开出一系列条件,并且允诺提供一笔战争经费,故而先行宣布加入同盟国阵营。可与此同时,意大利并没有忘记暗中跟英法两国保持联系,向英法两国讨价还价。正因为如此这种投机行为,才让意大利从开战到今天都没有遭到战争影响,相反还得到英法两国积极的回应。

    一年之前,德国开始与中国建立秘密合作。这是因为欧洲大战爆发一年之久,在此期间意大利竟然不发一兵一卒,这让德国感到非常失望。

    威廉二世不仅渐渐开始忽视意大利,甚至还将原本打算资助意大利的战争经费转而资助到中国。这件事给意大利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再加上意大利与奥匈帝国存在长期已久的利益矛盾,当时意大利几乎已经决定向协约国倒戈。

    只可惜就在意大利政府不断催促英法两国尽快落实优惠条件时,因为中日战争的爆发,英国不得不转而加大对日本的资助,以图帮助日本在最短时间里打垮中国,然后派遣舰队到地中海来参加欧洲大战。而这最终导致要暂缓与意大利的谈判,只希望能暂时让意大利保持现状,既不偏向同盟国也不偏向协约国。

    意大利一下子被英国和德国两边漠视,举国上下显然一种非常尴尬的境地。

    无奈之下,意大利政府只能选择继续保持僵持局面,一边甘愿在同盟国阵营里占一席之地,一边又不发兵参战,就这样继续观望。

    当中国元首吴绍霆在一九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发布震惊国际的“卅日通电”,宣布中国加入同盟国阵营,并以同盟国阵营身份向日本宣战之后,这对意大利造成了第二次冲击。

    之所以说“卅日通电”能够震惊国际,是因为在欧洲战场陷入胶着战局之际,一个原本中立的国家选择站在同盟国一边,必然在气势和局势上极大的推动了同盟国一把。国际间的舆论一下子猜测纷纷,同盟国阵营士气也因此得到提升。

    意大利原本认为德国无法赢的这场战争,可中国的加入以及军事评论员对朝鲜战争的分析,一下子让意大利之前的预判动摇了起来。自从开始,意大利渐渐减少与英法两国的沟通联络,转而再次向德国要求援助和一系列许诺。

    恰逢那段时间里,德国利用空军严重破坏英法联军的后勤,进而在马恩河取得战略性的突破,因此更有信心加大对战争的投入。在一九一六年二月二十四日,威廉二世与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秘密签署了一份协议,因为这天正是西方国家的复活节,于是这份协议被后世称为“复活节协议”。

    这份协议里规定,德意志帝国将会提供一笔五年期的战争贷款计划,以及一笔十年期的经济建设援助计划。其中战争贷款计划是首开先例的“保率低息”贷款,也就是在保证恒定汇率的情况下,以最少的利息来贷款。

    不仅如此,协议还规定战争结束之后,意大利可以分得法国领土北部阿雅克肖岛,以及在同盟国全体保护之下取代沙俄帝国在北非的所有殖民扩张特权。

    之前协约国同样开出类似的条件,诸如贷款、减债和北非殖民等等,但一直以来都没有正式以条约的方式签署。不仅如此,协约国还忽视了意大利对梦寐以求的两个拓展方向的重视程度。其一正是临近意大利国土的阿雅克肖岛,其二则是隔着地中海的北非。

    纵然沙俄默许意大利在北非分一杯羹,但终归没有威廉二世来的霸气,除了签订正式的外交协议之外,还在协议中用“全体同盟国阵营保护之下”的字眼,这就让意大利感到非常有安全感和信任感。

    

第1112章 ,和谈前提() 
在拿到这份协议之后,意大利上上下下最终下定决心,准备成立两大军团。一路从法国西南方向入手,直接发兵偷袭法国南部重镇里昂,破坏法**队在南部的后勤基地。另外一路则经过奥匈帝国,协助奥匈帝国进攻塞尔维亚。

    当然,按照版图利益的情况来分析,意大利自然不会长途跋涉的跑去帮助奥匈帝国对付塞尔维亚。只是在“复活节协议”结束之后,奥匈帝国又派来专使与意大利签署了另外一份合约,那就是战后重新界定意奥边界,只要意大利协助奥匈帝国征服塞尔维亚,之前的意奥边境矛盾皆可让步。

    经过三个月时间紧锣密鼓的准备和策划,意大利在七月二十日不宣而战的向法国南部发起进攻。而这次进攻给协约国带来的打击自然是不言而喻,英法联军把注意力都放在巴黎和亚洲战场上面,因此这段时间几乎把意大利忘记的一干二净。

    意大利在欧洲大战开始之前发布的言论:三国同盟只合适于战略防守。这句话已经表明了意大利的立场,也给协约国埋下了一个先入为主的观念。可没想到这个欧洲最弱小的国家居然敢在背后捅刀子,一时间让英法联军乱了阵脚。

    里昂会战在四天之后爆发,法国大部分军队被德**队困在凡尔赛,英法联军主力部队又在巴黎西南部,能够应付意大利军队的只剩下里昂地方驻军。可是兵力悬殊实在太大,哪怕法国士兵能一对二都不足以挡住意大利军队的进攻。

    这场会战仅仅进行了十多天,严格的来说意大利军确实实力太差,几乎是里昂守军六倍之多的兵力,还有德国赠送的一批新式大炮,更重要的还是以“偷袭”的手段切入作战。结果硬是让里昂三个步兵团和两个后勤团拖了小半个月时间。

    不过,由于无法及时调动援军,里昂最终还是落入意大利军队手中。

    里昂失陷的消息一经传出,仿若是一枚重磅炸弹似的,在欧洲乃至全世界引起极大的风波。这匹隐藏许久的黑马,哪怕不是一匹好马,但终于在关键的时刻做出关键的事情,一举让这场世界大战倒向了同盟国一边。

    英国政府最先震动,随即白厅和外交部受到一系列达官显贵的指责,很多人都认为白厅错在战略预测,外交部则错在效率不够全面。

    正如一些不入流的军事家所言,亚洲的战略一开始就是失策,在中国南北战争的时候纵容吴绍霆政权,又在庆元会议事件时没能及时压制中国,导致中国瞬间崛起,直至威胁大英帝国海外利益的根本。

    而这次意大利突然杀出,几乎可以认为是外交部的耻辱。原本意大利已经打算倒戈站在协约国这边,却没想到因为外交部的忽视,以及事后未能及时做出安抚,竟然导致意大利做出如此突然的举动。

    八月一日,在各界指责的压力之下,英国外交部大臣爱德华格雷被迫辞职。

    同样是在当天下午,英国首相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也引咎辞职。阿斯奎斯的任期原本就只剩下了四个月而已,若不是因为压力太大,他是绝不会在这个时候选择辞职,毕竟只要能咬牙坚持下去,自己的任期就是圆满的,名声也不会因此而败坏。

    在很多年后,由后人撰写的阿斯奎斯传里却另有记载,阿斯奎斯的引咎辞职并不是为某些政客和重要军事官员背黑锅,相反是英国政府为了缓解国内基层矛盾。这也是为什么第一次世界大战能够继续拖延到一九一七年才结束的原因之一。

    就是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之下,中日双方的外交代表团从接洽转向了正式谈判。

    对于日本议和代表团而言,无论是意大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