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走出这个车间,看着外面林立的车间,无数的水车,刘基不由感叹道:“真是壮观!”
“伯温先生,这还不算壮观,如果你到太平钢铁厂去看看,那里更壮观,数十丈的高炉,如瀑布一样的铁水,还有水力传动的锻打铁锥,让你看完之后更是激荡不已。”刘浩然笑着接言道。
“太平钢铁厂?”
“是的,现在这里使用的钢铁都是从那里冶炼锻打出来的。那里一个月可出铁数十万斤,钢数万斤。”刘浩然欣然地答道。
虽然这点产量对于后世来说,只能算是乡镇企业,但是在这个时代却是件了不起的事情。刘基等人以前做过元廷的官吏,或者对民政有过了解,知道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
“这就是江南制胜的秘诀和保障。”刘基最后叹然道。
“钢铁、火药和信念是我们江南制胜的关键。”刘浩然微微一笑接言道。
最后走出军器局的枪炮厂,宋濂等人是兴奋不已,尤其是章溢和叶琛,此二人一个长于民政,一个擅于军略,看到江南实力如此雄厚,自然激动不已,有这些做基础,江南自然能百战百胜,他们心里对自己正确的选择不由叹息不已。
不过刘基却有点索然,脸上看上去没有太多的兴奋,更多的是思考,还有一点点失望。
“国用,伯温先生怎么了?他难道对江南的这些枪炮、钢铁工厂不满了,认为是旁门外道吗?”刘浩然悄悄地问道。在他想来,最有可能持此想法的应该是看上去像老学究的宋濂,他可是以治学闻名,在刘浩然的印象中,这时候的文人,学问越高越刻板,当然了,朱升、陶安那种大才不在此列。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宋濂并没有腹诽这些东西,想来他再学究也清楚兵器、钢铁对于一个势力来言意味着什么,礼义靠嘴巴和笔墨去讲,胜仗却是要靠双手和钢铁去争取。但是他没有想到最保有期望的刘基却有点异常了。
冯国用远远地看了刘基一眼,转头答道:“伯温先生志向远大,以经纬天下、匡扶乾坤为己任。但是他仕途艰难,在元廷官场上累次受到排挤,最后郁郁隐居山林。此次他答应出山,想来也打算一展抱负,只是今日参观一番,伯温先生可能有点失落了。”
冯国用的话说得有点隐晦,但是刘浩然细细一琢磨,慢慢明白过来了。刘基精于天象地理和术数,这两样东西在古代传得非常神秘,几乎有惊天地泣鬼神的作用,成为辅助帝王的专用知识。而刘基精于此道,也是他引为自负的地方。也正因为如此,加上刘基擅于战略,多于计谋,所以在历史上才被老朱同志器重。
其实古代的天文术数说简单些就是建立在物理、数学基础上的一门学科,也就是说刘基对物理、数学有一定的研究,但是见过江宁枪炮厂之后,刘基以往的信心大受动摇了。刚才所见所闻,非天工难以成就,而这一切据说都是在刘浩然指导下完成的,这让刘基震惊之余又为自己的前途有些担忧起来。
刘基最自负的除了文学和谋略之外,就是天象和术数,这也是自古大谋士的拿手好戏,三国的孔明不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能造木马牛车连环弩吗?古代谋士学习科学技术,一般都会把它弄得神秘无比,也算是为自己增加筹码,与一般的工匠划清界线,刘基也是如此。但是今日一见,刘基觉得主公刘浩然这一套玩得比他高明数十倍,在古代人眼里,能弄出这些东西的人,无一不是知晓天文地理的高人。
刘基自认为文才比不过宋濂,计谋比不过李善长,治政比不过章溢,而擅长的战略他觉得比不过处处能让敌人被牵着鼻子走的刘浩然。唯一可以持仗的天文术数现在在一番参观之后被击得粉碎,所以有点患失患得,难道自己的仕途又会艰难坎坷。刘基非常清楚,君王是最现实不过的,你没有擅长的东西,他是不会重用你的。
想通这一点后,刘浩然走到刘基面前,悄声说道:“伯温先生,我曾经写过几个小册子,论述格物、制器等学问,想请你指点一二。”
刘基听完后不由眼睛一亮,过了一会,脸上现出微笑,拱手道:“丞相大才高论,伯温必当恭敬拜读。”
第七十九章 安庆()
四月二十日,安庆城下。近十万定远水陆大军已经把这座重镇包围了两日了,虽然没有发起进攻,但是城内军民已经人心惶惶,毫无守志。
陈友谅从采石矶逃到这里后,并无停留,而是直接回了江州。但是谁都看出来了,东征出发时的三十万大军只剩下一点残兵败将,新立不久的陈氏大汉朝被江南杀得大败。
陈友谅什么也不说,只是嘱咐守将李友信务必死守安庆,不容有失。援兵是没有,陈友谅只给了李友信一个精神奖励,授其为江浙行省参知政事。
送走陈友谅之后,李又信心里在发虚。三十万精锐大军说没就没了,连陛下都铩羽而归,叫自己如何抵挡乘胜而来、气势如虹的定远军?至于江浙行省参知政事,李友信随即就把哪颗大印放到一边去了。陈汉王朝的江浙行省就安庆、东流这么几块孤地,等于是个虚职,而且是个被用来顶雷的虚职。
不几日,江南水师杀到,大小数百艘船只将安庆南门江面上都挤满了,随即,池州水陆两师在赵德胜和陈德胜的率领下也赶到了。过了两日,常遇春率领六万精锐步兵团也赶到了安庆城下,终于把这座长江重镇围得水泄不通。
看着城外那一面面打出名号的将旗,李友信头大如斗。自赵普胜被杀之后,李友信就一直镇守安庆,做为陈友谅进攻江南的前沿阵地,所以对定远军上下也非常熟悉。光是一个赵德胜就已经让他叫苦不已,这员大将在池州可没少击败过来陈汉军队,连骁勇的赵普胜也在他手上吃过苦头。现在又多了一个勇名远驰大江南北的常遇春,还有击败自家水师的江南水师主力,李友信能不头痛吗?
主将怀惧迟疑,下面的将领们更是战战兢兢,心怀想法。他们怯战不出,躲在城里相互串联,准备不战而降。但是谁也不敢当这个出头鸟,众将将心思同李友信隐晦地一提,却被这位主将装聋作哑给糊弄过去了。众将们无法,只要各自遣人偷出城外,与定远军接洽。
但是也有志死守城的人,那就是偏将陈友德。做为陈友谅的堂兄,陈友德在信州大败之后,地位急剧下降,已经被陈友谅认为不堪重用最后被派到安庆军前效用,戴罪立功。
陈友德虽然被降职发配,但是做为陈家人,他依然保持着对陈友谅的忠诚。在安庆职上也一直诚诚恳恳,不敢再出一点岔子。后来安庆被围,他风闻守城众将的心思和动作后,便跳了出来,大骂那些怀有异心的同僚。可惜他手里不过三千余人,话语权实在不大,被降心似箭的众将们直接忽略,最后排挤到去守官库。
来回谈了两三次,双方价钱一直没有谈拢,守军开价太高,不但想保住自己的性命和家财,还想保住自己的部队。他们知道,这年头手里没兵权就什么都不是。但是定远军主将常遇春怎么会答应了。定远军的规矩一向是收降之后,降军必须全部进行整编,该遣散的遣散,该改编的改编,军官将领必须经过考核,合格的送到陆军学堂重新学习,再分配到指定的部队。
现在定远军处于优势,怎么容忍安庆守军在那里讨价还价。四月二十七日,常遇春终于恼了,通报江南水师,给安庆一个教训。
二十七日午时,勇敢号一马当先,其余十六艘火炮战舰紧跟其后,在安庆南边江面上一字摆开。安庆城防在元军守将余阙手里时得到了极大的巩固,城外有三道深沟,被引入了江水,以为护城河,靠城江面上布满了栅栏木刺,防止船只从江面上靠近城墙,并起了几十座飞楼,可以在上面用箭矢压制进攻的船只。当年陈友谅、赵普胜为了攻陷这座城池,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耗费了数万将士的性命和鲜血才得到了这座城池。
后拉赵普胜和陈友谅又相继对安庆城进行加高加固,疏通护城河,密布木鹿栅栏,所以李友信等众人才会在这固如金汤的基础上跟定远军讨价还价。
勇敢号驶到离安庆城一里多外便打横停了下来,与十艘火炮战舰排成一线,用左舷对着安庆城。
水手在甲板上忙碌着,陈孝林站在艉楼上用单筒望远镜看着雄壮的安庆城,看了一会,他放下望远镜对身边的全书林道:“或许这是我们在长江上的最后一战了。”
“是的舰长。”全书林站在那里,望着安庆应道。根据最新的传报,光荣号前几日已经在江宁船厂下水了,正在做火炮、试航等测试。而其它两艘巡洋舰决心号、毅力号以及其他四艘武装商船预计会在六月份之前陆续下水。按照这种进度,勇敢号会在安庆城打下来之后去和光荣号汇合。
从五月份开始,季风由北风转向南风,正是扬帆北上日本的好时节。刘浩然不会放过这个挣钱的大好机会,所以尽管有陈友谅水师的压力,他还是坚持让江宁、江阴造船厂日夜赶工。而在山贺显次郎的指点下,大批丝绸、棉布、瓷器堆积在刘家港,时刻等候装运。所以陈孝林知道,自己离开的时间不远了。而自己到日本转一圈,起码要三、四个月才能回来,届时估计长江水师已经逼近江州和武昌了。
“舰长,火炮准备好了!”全书林接到了火炮指挥官发来的信号,转头说道。
“那就开炮吧。”陈孝林接过一个水兵端来的茶,喝了一口平和地说道,这场战事只是火力威胁,没有多大的看头。
不一会,随着一声巨响,勇敢号船身明显一震,随即巨响声接连不断,而空中也布满了尖锐悠长的呼啸声。三十二斤和十八斤的炮弹把江边的飞楼打得木屑乱飞,支离破碎。这些由木头木板搭建的高楼在铁弹面前不堪一击,几发炮弹打中之后,失去平衡的飞楼便在嘎吱声中轰然倒塌。而上面的守军弓箭手在尖叫声中纷纷跌落,这么远的距离,让他们和手里的弓箭无用武之地,最后却随着飞楼一起同归于尽。
数十座飞楼很快在一片弹雨中损失殆尽。炮手们便移动炮口,集中火力轰击四座夹在飞楼中间的石砌碉楼。铁弹打着碉楼上,虽然没有像打飞楼那样轻而易举,但是那重重的一击不但击得石屑乱飞,尘土飞扬,连整个碉楼都似乎晃了几晃。碉楼是孤零零立在城外江边,没有城墙那么厚实和坚固的根基,所以在炮弹的轰击之下看上去非常危险。
不一会,飞扬的尘土已经把四个碉楼包围了,站在远处的江南水师只能听到炮弹撞墙时的沉闷巨响和碎石瓦砾瑟瑟往下掉的声音。而江南水师随即停止了炮击,各舰的水手们开始忙碌着给炮管降温,清理炮膛。现在不是接战交火,只是发炮示威,用不着那么拼命。
“舰长,已经打了十轮。”全书林禀报道。
陈孝林放下已经饮尽的茶杯,弹了弹衣服上沾到的硝烟粉末道:“休息一刻钟,然后继续,务必把这四座碉楼击毁。”
“是的舰长。”
过了一刻钟,勇敢号和其余十艘火炮战舰又不约而同地开始重新开火,巨大的轰鸣声和呼啸声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