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红星传奇-第9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民,让老百姓们回城。慢慢地,就有市民们陆续返城了。

    泰西地区的形势更严峻,日军近卫师团和装甲旅团驻防泰安,等待补充。这帮小鬼子刚从日本调到中国,一身的骄狂。虽然从青岛到泰安,一路上没少吃亏,特别是刘一民泰安城外烧掉了小鬼子的辎重车队,制造了惊天动地的大爆炸,把近卫师团和装甲旅团炸得魂飞胆丧,但是八路军一撤,这伙小鬼子又张狂起来了,他们认为自己只所以打败仗,是中了八路军的阴谋诡计。真要摆开阵势打的话,八路军不是他们钢铁洪流的对手。要不然,刘一民也不会率领主力仓皇难逃了。因此,这帮鬼子最猖狂,在等待补充的日子里,还不停地开着坦克、装甲车、汽车、摩托车四处扫荡。特别可恶的是,这帮鬼子知道自己不是警备部队,不可能在这里待时间长,没有着手修建据点,只是分兵进占肥城、宁阳、兖州、济宁,白天出门扫荡,晚上归营,烧房烧庄,见啥抢啥,犯下了累累罪恶。与之对阵的是八路军鲁西警备旅、泰安支队,经过几次战斗洗礼,泰安支队和鲁西警备旅都磨练出来了,成老部队了。面对小鬼子的扫荡,两支部队一东一西,围绕着津浦路和济南到肥城、宁阳、兖州的公路,不停地出动小部队伏击鬼子,一打就撤,沾点便宜就走。这样一来,近卫师团的小鬼子更抓狂了,报复的次数更多了。

    相对稳定的是胶东地区,驻防青岛的日军忙于恢复青岛周围地区,暂时顾不上胶东。而威海特别市八路军又一直没有攻占过,还处于日军海军陆战队控制之下。八路军胶东主力部队教八旅还在诸城、莒县之间待机,胶东警备旅在青岛周围待机,准备配合主力伺机重占青岛。胶东地区绝大部分控制在我党地方政权手中,唯一一点,就是胶东地区残存的部分***势力也开始慢慢复苏,忙着建立根据地,招兵买马。

    鲁南地区由于日军重兵集团云集徐州周围,洪超远指挥教五旅、新五旅、新四旅、鲁东南支队,肃清泗水、费县、临沂、郯城地区之残余日伪势力后,鲁东南支队退守鲁东南根据地,鲁南我军从徐州一线回缩,依托鲁南山区布防,大力巩固新开辟的根据地。

    赵捷率领的由教八旅的新八团、补充团和冀鲁边独立一团编成的新八旅,本身就是老部队,战斗力也比较强,从兖州一线撤退后,转入尼山地区,休整补充,巩固根据地。

    除了稳固的鲁西根据地、泰沂中心根据地和鲁东南根据地外,另一个形势比较好的地区是鲁西南地区。由于日军驻守鲁西南的第38师团奉命撤向陇海路,固守陇海路防线,鲁西南地区基本上处于真空地带,八路军鲁西军区司令员、教二旅旅长刘建立指挥教二旅、教六旅、鲁西南警备旅、新二旅横扫鲁西南地区,很快就控制了局势,开始大力建设政权,发展地方武装。

    我军南下部队突破陇海路后,连日征战,急需休整,刘一民率领骑兵旅和特战司令部、警卫一营去了豫皖边区,与彭雪枫会师,高原指挥的教一旅、新一旅、新三旅、新七旅、重机枪旅重机枪团、工兵旅舟桥团、防空旅防空二团、辎重旅一团,进入皖东北隐蔽待机。

    皖东北地处安徽省东北部,与江苏省交界,所辖范围包括泗县、五河、固镇、盱眙、嘉山、凤阳、宿县、灵璧、定远九个县,拥有67000平方公里的国土,200多万的人口。其境内河流纵横交错,水运方便,地理条件十分有利于抗日军民开展游击战争,不利于日军机械化部队的行动,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由于上次八路军实施牵牛战术,日军重兵集团南下追击,皖东北地区也经历了日军大扫荡。教导师主力撤回山东后,日军强化了对占领区的统治,皖东北地区自然是日军强化治安的重点地区之一,各县城全部沦陷,日伪军在交通要道建立了许多据点,把个昔日美丽的皖东北变成了日伪的大后方。特别是武汉会战结束后,第五战区部队在大别山区坚持斗争,皖东北地区已经没有一支正规军了,只有一些我党组建的地方游击队和***的几个县长组建的地方武装在坚持敌后斗争。

    武汉会战结束后,安徽省政府派第六行政区督察专员盛子瑾返回皖东北,组织敌后抗战。盛子瑾为了在皖东北站住脚跟,请求安徽省抗敌动员委员会选派一批人员随他前往。**安徽省委宣传部长张劲夫抓住机会,选派江上青、赵敏、周邨、谢景鸿、吕振球、李艺兰生、王毓贞王韶等7名党员组成秘密的**皖东北特别支部简称“特支”,由江上青任特支***,赵敏任组织委员,周邨任宣传委员,随盛子瑾前往皖东北。“特支”赴皖东北的任务主要是:团结盛子瑾,开展***工作;发展党员,统一地方党组织;发动群众,培训抗日骨干;组建抗日武装,开创皖东北抗日民主根据地。

    由于刘一民的到来,历史发生了变化,象历史上坚持淮南抗战的罗炳辉,由于红九军团改编成了陕西抗日特区保安师,驻守陕西,就不可能再担任新四军副军长、五支队司令员了。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中央一催再催,刘一民也多次给新四军军部去电,在西安时还和项英认真谈了谈,但新四军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成立江北指挥部。只有高敬亭的四支队活动在皖东地区。

    现在八路军教导师南下部队主力进入了皖东北,虽然是隐蔽待机,但南下部队四个旅加上重机枪、防空、工兵、辎重四个配属指挥的特种团,总兵力达五万人,在皖东北展开后,除了没有攻打日伪军固守的县城和重要据点外,广大的皖东北农村,实际上已经落入了八路军的手中。

    现在,刘一民完成对彭雪枫部的补充后,率领特战司令部、骑兵旅、警卫一营和师野战医院前线医院,夜过津浦路,到了皖东北的宿县地区,已和高原汇合。

    厉文礼的投敌,给刘一民敲响了警钟。

    还有一个情况也让刘一民担心,那就是冀察战区司令、河北省主席鹿钟麟在胶济路战役后,趁着日军收缩兵力之际,进入了南宫,正和陈再道、宋任穷他们打擂台呢!

    要知道,历史上冀南这个时候还没有经历过日军重兵集团的大扫荡,各种名目的杂色武装多,鹿钟麟是1938年的9月份到的南宫,八路军坐镇南宫的是徐向前,和鹿钟麟斗智斗勇,最后挤走了他。现在徐向前远在晋中,冀南地区各杂色武装也被自己整编的差不多了,又经过了日军重兵集团的扫荡,我军损失惨重,不知道陈再道和宋任穷他们有没有挤走鹿钟麟的本事。要知道,鹿钟麟可不是一个人来的,他身后有河北民军张荫梧部、有石友三部、孙殿英部,还有一个光杆司令孙良诚。搞不好,冀南很快就会成为国共交手的反顽战场。

    冀察战区司令鹿钟麟到了南宫,苏鲁战区司令于学忠也到了鲁西,而且在鲁东行辕事变发生后还给了厉文礼一个鲁东挺进纵队的番号。看来,于学忠很快就要东进进入鲁中南山地,依托鲁中南山地坚持持久抗战。

    说来也怪,历史上于学忠部是从大别山的鄂豫皖地区出发,越过陇海路、津浦路进入鲁南费县地区的,现在可能是遇到了八路军教导师与日军激战,于学忠改变了行军路线,改由相对安全的鲁西地区入鲁。

    到底要不要拒绝于学忠部进入山东呢?说实话,刘一民心里很矛盾。

    历史上八路军115师进入山东部队兵力较少,其中685团开辟湖西根据地,686团进入鲁南开辟沂蒙根据地。于学忠部进入山东后,与山东省主席沈鸿烈矛盾重重,与八路军也是有合作有摩擦。看历史的时候,刘一民就心生感慨,于学忠部和沈鸿烈部坚持山东抗战,应该说是立了功的。但是他们除了和八路军制造摩擦,内部也争斗不休,最后导致沈鸿烈挂冠而去,于学忠部也退出了山东,而且损失惨重。算算他们在山东的战史,竟然是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在搞内斗,没有与日军打过一场可以记入史册的胜仗。他们发展的地方武装,绝大多数后来都投敌当了伪军。

    这样的部队,在刘一民眼里,那纯粹是需要改造的旧军队。

    八路军115师进山东,两个主力团加上我党组织的地方武装,后来发展成了30万大军,纵横于白山黑水和华东大地。***留在山东那么多部队,最后落了个山东省政府到安徽阜阳办公。这里面的道理值得多少人深思啊!

    罗荣桓还通报说,原在鲁西南的吴化文的手枪旅和在豫北的海军陆战队、山东省政府留守人员在我军突破陇海路南下后,竟然越过津浦路进入了鲁南,在费县与沈鸿烈、张里元汇合,被扩编为新四师,主要承担山东省政府的警卫任务。

    手里有了部队,沈鸿烈的底气壮了。洪超远派人面见沈鸿烈传达刘一民电报精神时,沈鸿烈不但不撤销鲁南行署和收回对一些地方武装的任命,竟然摆出山东省政府主席的架子,提出山东要实行军政一体,各地税收应上缴山东省政府,待于学忠司令抵达鲁南后,统一划分防地,重新任命地方行政官员。

    刘一民看完电报气得直笑,这日军的铁路***线简直就是泥做的,自己有特战队,想过铁路易如反掌。想不到吴化文这样的部队也能越过日军的铁路线,看来小鬼子一门心思盯着自己,后方警备部队还没有完全到位。

    想想历史上八路军115师进入山东后,与山东纵队的关系也经过了几次调整,光是山东的领导人都先后换了几任,最后才确定115师兼山东军区,罗荣桓主政山东。这说明虽然是战争年代,虽然有铁的纪律,虽然有一心报国的忠诚,但人和人之间、政党与政党之间、不同体系的部队之间,都是有矛盾的。求同存异即可。

    想开了,刘一民也就不再想是不是堵住于学忠入鲁通道问题了,反而突发奇想,历史上于学忠部的111师就加入了八路军,这支部队后来在万毅将军率领下随罗荣桓进入东北作战,成了响当当的主力。就是吴化文部,解放战争时也举行了战场起义,加入了解放军。要是能搞好***工作,说不定于学忠部就会成为将来进军东北的先锋。这事值得认真研究。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糜集于徐州的日军重兵集团不上钩,而且有集中力量扫荡山东的迹象。如果日军重兵集团全力杀向我军任何一个根据地,都可能使该根据地蒙受重大损失。特别是泰沂中心根据地,那里现在办军工、办学校,搞的热火朝天的,可不能让小鬼子去抄自己的老家。

    好个刘一民,阵脚不乱,当机立断,下定决心,立即发动攻势作战,稳定山东根据地形势,进一步调动日军主力。

    根据这一思路,刘一民决心向陇海线、津浦线发动攻势作战,把小鬼子依托交通线建立的防线打碎,迫使日军主力四处救火,不断分兵,最后成为名副其实的交通线守备队。

    如果日军主力不上当,仍然按兵不动,依旧打扫荡山东根据地的算盘,刘一民的想法是调集山东主力全力南下,一直向南打,横扫江苏、安徽,一直打到长江边,把小鬼子开战以来在华中地区取得的成果彻底化为乌有。杉杉元如果还能沉得住气,那他就成日本的老大了,裕仁天皇估计也得给他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