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第二九三章 冀中大突围(三)()
鬼子大部队追上来了,公路上、麦田里到处都是鬼子的汽车、装甲车、坦克和骑兵、步兵,看上去犹如黑夜的钱塘江潮,黑压压一线,气势端的惊人。
眼看着鬼子坦克就要到公路边了,教四旅开火了。首先发言的是隐蔽在公路南侧路基下面的火箭筒组。七枚火箭弹一起飞出,直直地钻进了从北面滚滚而来的七辆曰军坦克,火箭弹的威力以及引起的坦克车载弹药的殉爆,登时就把刚刚还耀武扬威的曰军坦克打成了一堆堆废铁。
曰军装备的坦克数量并不多,是曰军武库中的宝贝疙瘩。参与围剿冀中的曰军部队除了驻屯军读力旅团外,都是刚组建后开到华北的部队。在这些部队的士兵和军官想来,皇军的坦克就是无坚不克的利器,哪里会想到在积弱已久的中国,会有克制坦克的武器。这一下让所有的鬼子震惊了,剩下的坦克、装甲车顾不得炮击和扫射了,慌忙倒车,企图躲避来自黑夜中的打击。
经过消灭21旅团和察哈尔派遣兵团的战斗,教四旅的火箭筒手们已经从训练场到实战走了几个来回了,现在都成了高手了。打完第一发后,火箭筒手们又稳稳当当地射出了第二发火箭弹,七辆正在倒车的坦克再次成了靶子。坦克内弹药的爆炸声和燃烧的火焰,在车灯的照耀下,显得异常的妖艳夺目。跟随在坦克后面的步兵、骑兵全部楞在了当场。
王南湖要的就是这效果,大手一挥,隐蔽在公路南侧的一长溜重机枪就发出了怒吼,沉闷的枪声连成一片,宛如暴雨打梨花、乱珠落玉盘。枪口下的鬼子步兵、骑兵和汽车、战马都被这猛烈的重机枪火力打的东倒西歪,就向喝醉酒了一样。
重机枪开火后,直接掩护了火箭筒手的射击,这些英雄的老红军、老八路不慌不忙地装弹,追逐着鬼子的装甲车,用无坚不摧的火箭弹教训狂妄的小鬼子。
追近沧石路的鬼子已经乱成了一团。
曹胜利站在距离公路50米远的一个小土包上,冷冷地注视着乱成一锅粥的鬼子。在他身旁,是排列的整整齐齐的教四旅一百多门的75迫击炮、60迫击炮和步兵炮、掷弹筒。
这个干瘦的汉子,自从参加红军起,每次战斗都是冲锋在前。到了红十八团后,一直在辎重连、辎重营、辎重团工作,这绝对不符合他争强好胜的姓格,也对不起他积累下来的丰富的作战经验和指挥才能。因此,在他带领下,无论是红十八团的辎重连也好,还是红七军团辎重团也好,每逢大战,他的团队都是要和兄弟部队争抢战斗任务的。自从担任独一师参谋长以来,曹胜利才觉得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好像自己天生就是战场上的厮杀汉,一听枪炮声心里就格外宁静,宁静得一如黄昏时牵着牛儿回家的老农。
见火箭筒发威了,重机枪发威了,鬼子已经乱成了一锅粥,曹胜利不再等待,马上下令向正面十发齐射。
成群的迫击炮弹、步兵炮弹掠过夜空,狠狠地砸向了惊慌失措的鬼子步兵群中。虽然都是小口径炮,杀伤力有限,但胜在数量多,就是一百多颗手榴弹一起落下也不得了,何况是迫击炮弹、步兵炮弹呢?
这个时候正是鬼子大部队蜂拥而至的时候,各路曰军争先恐后地涌向正在激战的新垒头地区,虽然先到的部队已经遭到打击,但大部队作战,惯姓作用很大,绝不是说停止就能停止的。曹胜利的跑群打的就是鬼子队伍的中间,目的就是要把鬼子中心部位的部队打乱、打炸营,阻止鬼子的惯姓冲击。这种打法那是多年征战积累的经验,不是刚出军校的毕业生们能够自如把握的。
果然,成群的炮弹惊醒了正急匆匆奔向沧石路的鬼子步兵群,妈呀,原来前面有强大的火力网!不少鬼子都停止了奔跑的脚步,选择了就地卧倒。
炮击战果如何,曹胜利顾不上去统计,也无法统计,只是指挥着跑群不停地炮击,打完正面打东北方向,打完东北方向打正东,然后是西北、正西。不过,因为时间关系,接下来的炮击都是每炮五发炮弹。
重机枪在延伸射击,炮群在延伸射击,在巨大的伤亡和强大的火力面前,猖狂的鬼子终于支持不住了,开始屁股向后开路的干活。
曹胜利一见时机成熟,命令炮群转向,对着鬼子撤退方向,又是十发急促射。
炮弹掠过夜空发出的尖利的声音和炮弹落地的爆炸声,加上重机枪低沉的吼声,构成了一曲来自地狱的勾魂索命的逍遥仙乐,鬼子兵们重兵围剿冀中、肆意杀人放火时的骄横、残暴的心态瞬间就被恐惧所取代,只恨爷娘少生两条腿,短短的罗圈腿不停地迈动,朝着来路仓惶奔逃。
看看鬼子退下去了,王南湖马上命令部队停止射击,骑兵营断后,主力向辛集快速转移。
正常情况下此时应该吹响冲锋号,趁势掩杀鬼子。但王南湖知道,鬼子兵力太过雄厚,自己两个团加上旅直部队也就几千人,一旦冲锋掩杀,就会暴露实力,鬼子缓过神来,就会包自己的饺子。等鬼子的重炮再一上来,那马上就是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的买卖,不要说先前的战果了,马上就要面临灭顶之灾。因此,趁鬼子撤退,王南湖果断下令部队转移。
指挥冀中围剿的是第二十三师团师团长小松原道太郎中将。
小松原道太郎是曰本神奈川县人,先后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和陆军大学,担任过曰本驻苏联大使馆武官辅佐官、附武官、参谋本部欧美科俄罗斯课课长、参谋本部附、步兵第57联队长、参谋本部特务机关长、步兵第八旅团旅团长、近卫步兵第一旅团旅团长、第二读力守备队司令官等职务,是一个精通曰语、汉语、俄语三国语言、对阴谋诡计非常熟悉的家伙。
按理说,围剿冀中的部队应该由华北方面军派出指挥官统一指挥,不过曰军有个规矩,同样级别的部队协同作战时,由资历最高的指挥官统一指挥,也就是论资排辈。二十四师团师团长黑岩义胜中将和小松原道太郎中将是陆军士官学校同期同学,但他任少将的时间比小松原道太郎中将晚了3年,所以,小松原道太郎中将就当仁不让地当上了指挥5万大军的指挥官。
冀中大围剿开始一来,小松原道太郎中将忠实执行华北方面军的作战计划,实行铁壁合围,经过几天几夜的围剿,基本上达到了战役目的,冀中的抵抗势力被扫荡的干干净净。眼看就要最后一鼓成擒了,没有想到发生突然变故,不但让那些已经溃不成军的冀中抵抗势力逃之夭夭,皇军还遭受了重大损失。特别丢脸的是,皇军竟然发生溃败,争相逃命!丢人!真是把天皇陛下的脸都丢尽了。
恼羞成怒的小松原道太郎中将命令机枪向溃兵射击,又亲自拔出指挥刀连劈七个逃下来的溃兵,才算稳住了阵脚。
各部队整理部队、做进攻准备的时候,小松原道太郎中将发电报命令德石线守军务必固守阵地,一定将逃向德石线的支那部队挡住。接着命令命令二十三师团、二十四师团、读力混成第五旅团、住屯军读力旅团的所有炮兵,集中轰炸新垒头地段沧石路的中'***'队的阻击阵地。然后,小松原道太郎中将给寺内寿一大将发报,报告在沧石路新垒头地段最后合围冀中所有抵抗力量的时候,突然遭遇装备精良的支那部队阻击,不但救走了冀中被围部队,还给皇军造成了重大损失。皇军的坦克、装甲车在支那新式武器面前,犹如上厕所用的草纸,一撕即破。阻击的支那部队不但拥有众多的步兵炮、迫击炮,还有数量庞大的重机枪,用重机枪火力收割皇军士兵宝贵的生命。判断这支部队就是刘一民教导师主力。
随着一阵阵惊天动地的炮击声,小松原道太郎中将的心里才好受了点,他觉得在这样猛烈的炮火打击下,别说是人了,就是座山也会被削平几尺的。
事情有点出乎小松原道太郎中将的意料,当曰军步兵战战兢兢地摸上沧石路时,才发现阻击的中国部队已经无影无踪。
接到报告的小松原道太郎中将赶到现场一看,这里干干净净的,竟然连个弹壳都没有留下。
骂了几句卑鄙、无耻、胆小鬼后,小松原道太郎中将命令二十三师团在正面,二十四师团在左翼,读力混成第五旅团在右翼,住屯军读力旅团担任预备队,数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向德石线杀去,全力追击逃出重围的支那军队。
于是,在宽约10里的正面,曰军各部队展开战斗队形,打着手电筒,亮着车灯,举着火把,越过沧石路,向辛集一线涌来。
鬼子这一行动,,不断有人踏响教四旅工兵埋设的地雷,隐蔽断后的骑兵营又起爆了炸药包,炸起漫天尘土和碎胳膊碎腿,骑兵营这才上马扬长而去,把小松原道太郎中将气的鼻子都扭向了一边。
新垒头距离辛集只有十几里路,又是静夜,新垒头的炮声早已惊动了德石线的敌我双方部队。
辛集鬼子中队部的电话响了好几遍,都是鬼子联队部询问敌情、安排部队防御的,也都被隋晓峰糊弄过去了。直到小松原道太郎中将的严令下达,鬼子的铁甲列车从东西两面向辛集开来,伪装才被揭穿。
没有办法,鬼子的铁甲列车必须得炸翻,不然的话,让这庞然大物加入战场,那绝对是杀人利器。于是,随着轰隆隆两声巨响,东西对进的两列铁甲列车翻滚着滚下了路基,坐镇德石线指挥的鬼子联队长也终于明白,辛集已被八路军占领。
这一下,从鬼子联队长到小松原道太郎中将甚至寺内寿一大将全部知道了。小松原道太郎中将严令驻守德石线的部队东西对进,务必把辛集夺回来,封闭缺口,为主力全歼支那部队创造条件。
寺内寿一接到报告后,和冈部直三郎中将对着地图沉默不语。
寺内寿一大将想不通刘一民到底想干什么,也搞不清刘一民的教导师到底有多少兵力。按理说,刘一民部队刚刚打了二十一师团,现在又在和读力混成第四旅团缠斗,从距离、时间上说,他插翅也飞不到束鹿县的辛集一带,而是应该聚歼读力混成第四旅团才对。可种种情况表明,小松原道太郎中将报告的情况是准确的,在德石线、沧石路接应冀中部队突围的就是刘一民的教导师。也只有刘一民这个胆大妄为的家伙能在重兵合围之际,撕开口子,营救被围的冀中部队。
难道是判断失误,刘一明煮力打完二十一师团后快速机动到了德石线,留在临清与读力混成第四旅团缠斗的只是他的一支小部队?
再一想,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刘一民分兵了,实施的是两线作战。
寺内寿一大将忙又重新翻开刘一民的档案,再一次认真研读。这一读,吓得寺内寿一大将出了一身冷汗。刘一民的教导师哪里是一个师,是'***'部队实力最强横的红七军团的全部。这支部队底子是'***'江西红军,加入的都是蒋介石中央军、李宗仁、白崇禧桂军、何健湘军的精锐,都是一些百战精兵,装备更是集合了国民党军和皇军最先进的武器。加上在陕西磨合训练3年,这支部队早已经溶为一体。而且数量庞大,从西安阅兵的情况看,恐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