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回北魏-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帝站起来踱步良久,说道:“二郎所请,为父已知,待为父仔细想想,再做答复。”

    “今日叫你来,为有一事要告诉你。你母家外舅张绍由武阳令转授乐安太守,现暂居在主客令张彝家中,你明日可去探望。且先去吧!”

    拓跋慎不及多想五年未再见过的母舅张绍的事,站起来,长揖道:“是,儿告退。”

    皇帝等拓跋慎出了皇信堂,回到御床上坐下,问冯诞道:“以王舅看来,子慎此请,可行乎?”

    。。。。。。。

    拓跋慎出了皇信堂,不再去想去南朝的事,反正该说的都说了,成不成只看皇帝的意思,如果皇帝坚持不肯,那就只能说是天意使然了。

    现在他只想去看看五年没见过的母舅张绍。这五年来,拓跋慎没有得到这个没见过多少次的舅舅的的消息。可是皇帝要他明天再去,现在也只能先回中音殿了。

    回到中音殿,拓跋慎先去见了冯清,说了明日要去看看外舅的事,至于去南朝的事,这事未必能成,就懒得说了,再者,冯清肯定不愿意他去,还是瞒着吧!

    之后又去了清潇院中,禀告了曹贵人明日出宫的事,然后去卧寝中,取出一个放在枕头下的木盒,这里面放着拓跋慎生母张嫔生前留下的一些写给母家人书信,这些信直到去世前都没有送出去,因为张家当时已经是人丁不旺,平城之中根本没有亲人留居,所以这些信只能放在一起存着,是拓跋慎在收集母亲遗物的时候发现的,这些年都当作宝物收藏起来,放在枕头下面,都没有打开过。

    说起母亲张嫔的出身,拓跋慎以前还问过。他的母亲也属于“平齐户”。

    “平齐户”就是献文帝在位年间所征服的,原来由刘宋统治的青齐地区的豪族和民户。

    刘宋猪王刘彧即位以后,刘宋孝武帝刘骏的儿子刘子勋不服,起兵夺位,当时刘子勋声势浩大,刘彧的地盘一度只限于建康周围。当时清齐之地也为这件事站队,时任徐州刺史的薛安都站在刘子勋一边。刘子勋被镇压以后,薛安都心中不安,派人去建康请成,声称自己愿意面缚请罪。刘彧不顾萧道成等人劝阻,派遣重兵去迎接愿意“面缚”的薛安都,薛安都当然不会真去面缚,于是转头向北魏请降。

    北魏见机会难得,派遣了慕容白曜领军进入青齐,和薛安都等人一起攻打效忠于刘宋的郡县。张嫔的祖父张谠当时担任东徐州刺史,属于当地土人,刘宋败退以后就投降了北魏,因为他官高职显,所以当时北魏给他的虚礼待遇也很不错,仅次于薛安都和毕众敬等人。

    除了张谠,还有清河崔氏的崔道固等人都是因为势穷力屈才投降的,比不得薛安都等人,所以朝廷把他们全部迁到了平城,只给他们虚官和爵位。这些原来抵抗过北魏的民户被迁到阴馆县居住,在那里设置了“平齐郡”,凡是被迁到平城附近的原青齐民就被称作“平齐户”。

    平齐户开始的地位都很低,属于被观察,改造人群。后来时间长了,朝廷为了安抚他们就征召一些过往历史还算好的青齐豪族女子进宫,张嫔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召进宫的。也正是因为“平齐户”的出身,她才在生下拓跋慎之后,被升为嫔而不是像高照容那样成为贵人。

    宫禁之中规矩甚严,不是谁都有像冯家姊妹一样的母家,家势不好,自然就要循规蹈矩,战战兢兢。张嫔进宫以后,只有在逢年过节大朝会那日才会见到家人,连话也说不尽兴,心里面的千言万语也只能写在纸上。

    张绍是张嫔的第二个哥哥,她在母家排行第三。两人的父亲都是张谠的长子张敬伯,自从张谠去世以后,张家接连遭受不幸,接二连三有人故去,到现在,全家人户还不足十人而已。说起来被称为清河张氏豪族一支,实际上早就衰落了,张绍这个县令做了七年,才得以转为太守,对此时的张家来说,已经是走了大运了。

第77章 拜访张家() 
第二天辰时末,拓跋慎才带着陆光从清潇院中出发,他昨日来了清潇院以后就没有再回中音殿,而是留宿在这里,与曹贵人聊到了深夜才回去睡下,是以第二日起的有些晚了。

    到了止车门后,这里已经停着一辆牛车,还有几个将要跟着他一起出宫的内宦。这是昨日皇帝说了这件事以后,拓跋慎出殿时拜托了张瑁为他准备了牛车,牛车平稳又慢,最适合在人数众多的城内驾车,而且陆光还要一路步行跟随,牛车更方便。

    张绍为什么会借住在张彝家中,拓跋慎并不清楚,能到了借住的交情,想来不是兄弟就是亲友,可是母亲张嫔以前没说起母家有个叫张彝的人,所以对于张绍和张彝是什么关系,拓跋慎也迷糊。

    带着这个疑问,拓跋慎还特意去了白台,调阅了张彝的资料查看,张彝不是什么尚书,镇将之类的高官,所以他的资料也不是什么保密型的,是以拓跋慎能轻松拿到这些档案,不过也都仅限于表面上的,能见人的档案,那种不能透露的,人家自然也不敢给他看,再说拓跋慎也不需要。

    在仔细看过张彝的资料之后,拓跋慎才明白过来,原来张彝也与“平齐户”有些许关系,他们家和母亲张嫔母家一样,早年都是祖上跟随慕容德一起去的青齐的,有可能还会是同族也说不定。张彝的祖上张幸还做过慕容氏的东牟太守,后来在刘裕破灭南燕的时候,带着家族人众和一些东牟百姓一起投靠本朝,算是早期投效的功臣。可能在当时就与母亲外家有渊源也说不定。后来外曾祖在投降并被迁到平城以后,两家又亲慕起来。至于母亲没说起与张彝家旧交的事,可能是因为母亲并不认为张彝是同族吧!毕竟当今社会上,那些地方家族为了壮大家势,就喜欢和同姓通宗,这种情况也得到了社会上的承认,像荥阳郑氏,指的是郑羲一家,可是如果有同姓郑氏的非郑羲家族的少年子弟在外说自己出身荥阳,别人就会把他当作郑羲的族人而不会去深究到底是不是。这种情况很普遍,说白了就是互借声势罢了。

    张彝家在哪里,拓跋慎不知道,幸好张瑁也想到了这一节,给他安排的几个随从里面有一个对平城的各个里坊分布大致通知。张彝的平陆候邸所在倒也清楚,在用了半个多时辰,走走停停之后,总算到了张彝家。

    说起张彝平陆侯的爵位,有个有意思的地方,就是拓跋慎外曾祖张谠的爵位也是平陆侯,这也算是本朝的一大特色了,可能是因为都是出身清河张氏,所以朝廷才这么封的,像这种爵位名称相同的也不止清河张氏一家。

    拓跋慎命令将牛车停在路边,自己下了车,吩咐陆光进去通报,就说清河张氏故人子弟来访。他现在穿着胡服,冒充清河张氏子弟不合适,会被守门人当作蓄意找事的。

    张家的奴仆得了陆光的话,自然要出来看一看,见拓跋慎虽然面生,却衣着气势不凡,很可能是大家子弟,于是进去通报。只片刻就出来说道:“家君有请。”说着就在前面带路。

    拓跋慎和陆光二人跟在张家奴仆后面,穿过前院后过了二层门户才进了张家的正堂。

    张彝和张绍此时正在接待两位前来探望张绍的清河故交来客,张绍来他家已经三日了,从昨日起就有不少以前出身青齐郡县和一些张绍交好的友人前来拜访。今天一早又有两位清河崔族故旧同来,本来张彝打算先陪着张绍一起去拜访中书侍郎高聪,没想到又来了客人,只能先把去高聪家拜访的事放一放再说。没想到刚刚招待崔家兄弟不久,水都没喝完一盏,又得到门仆通报有本家的故旧少年子弟来访。

    “家君,客人到了。”奴仆先进去报道

    张彝张绍和两位崔氏客人这才陆续从坐床上起来。一起向着门外走去。刚刚听到门仆说是张家故交子弟,又是个少年郎君,所以他们也没有出去迎接,以为是哪家故交因故不能亲自来拜访,所以派了家中子弟前来致意的。不过现在人也经到了,再坐着就失礼了。

    拓跋慎站在堂外,看见张彝等四个人走出正堂。虽然已经五年没有再看见阿舅,拓跋慎还是一眼就认出了四人之中的张绍,快步上前长揖道:“甥慎拜见伯舅,伯舅在外五年,未想今日方得再见。”

    张绍跟在张彝身边一起出了正堂,看见拓跋慎后初时还觉得面善,毕竟五年时间,拓跋慎的变化有些大,张绍都有些认不得了。待见拓跋慎拜倒,这才明白过来是谁。顾不得拓跋慎皇子的身份,一把抱住拓跋慎,未及说话又松开拓跋慎,侧身一边还礼道:“殿下千金之体,下官岂敢受礼。”话音中微带激动。

    张彝在旁连看带猜,也认出了拓跋慎,来不及给崔氏兄弟多做介绍,礼拜道:“下官张彝拜见二殿下,殿下屈尊驾临,下官有失迎候,有罪。”

    站在一边的清河崔氏兄弟听了张彝话中点明面前少年郎君的身份后,也躬身礼拜。他们今日连袂来访,本来是想一来拜访,二来看看张绍有没有带来清河家中的消息,实在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二皇子,他们现在还属于中级官员,进宫的机会不多,再加上拓跋慎多是待在后宫,前朝无事一般又不去。所以并不认识拓跋慎。

    四人把拓跋慎迎进堂中后,拓跋慎压下心情情绪,看了看崔氏兄弟,问道:“未知二位是何名家?我阿舅久在外任,多年未归,二位可是我家阿舅至交?”

    崔氏兄弟对视一眼,正准备回答,一旁的张绍就道:“这二位是下官故旧,清河崔门高第。”

    指着左边的长须中年道:“这位是现任著作郎的崔光崔孝伯。孝伯现在秘书监奉命修国史。”

    “原来是李秘丞僚属。我与秘丞相交甚厚。”

    “下官官卑职微,蒙陛下不弃前嫌,授予官禄,舔为李秘丞僚属,得为朝廷效微薄之力。”

第78章 心迹() 
拓跋慎辞别了舅舅张绍和张彝,崔光,崔亮兄弟后,坐车回宫的上,想着刚刚和舅舅等人说的话。这才发现,原来这两位清河崔氏兄弟只能说是清河崔氏的偏支,就此时他们的家势来说,实在算不得什么高门,舅舅称他们高门,实际上因为张家和崔家一样处于衰弱时期,抱团取暖的话。

    本朝真正的清河崔氏,本来指本朝初年的崔逞一支,崔逞的祖上就是被曹操以“腹诽”罪杀害的崔琰的长子崔谅,他曾经担任过御史中丞的高位,崔逞被烈祖斩杀以后,清河崔氏的主支就转移到崔宏崔浩父子一支,但是崔浩后来被族诛绝后。于是清河崔氏的主支又重新转移到崔逞后裔崔休一支,崔休就是皇帝后宫之一崔嫔的兄长。

    崔光和崔亮的祖上是崔琰的第二子崔钦,他们兄弟这一系被称之为崔氏的“清河青州房”,这一支比起清河崔氏的正支,显得人口繁盛的多,崔谅那一支因为频繁在政治斗争中遭到杀戮,反倒是青州房为南朝守土,自霸一方,远离建康政治而繁盛。

    青州房自从进入本朝以来,仕途之路只能说刚刚开始,那个崔光的著作郎,只是个中低级官员,崔亮的议郎和崔光差不多,比起崔休那一支差了不少。说起来崔光他们和崔休同样是崔琰的后代,本来应该更加亲近才是,但是因为相隔年代太远,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