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周氏三国-第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尚‘嗯’了一声,放下车帘,驾车的周良连忙赶着马车先行。

    周坚连忙接过随从递过来的马缰,上马在侧随行。

    这时,左边的车帘掀起,韩氏一脸激动地望着儿子,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

    周坚给韩氏回了个一切安好的眼神,韩氏立刻就笑了,车帘放了下去。

    进了宛城,马车径自驶到太后官邸后院,早有仆佣等候在院中,将周尚及吴氏、韩氏迎进了上房,待所有人都退下手,只有典韦持戟瞪目,守在门口。

    周坚上堂,依旧大礼参拜。

    周尚这次却没吭声,也不让周坚起身,打量着跪在地上的周坚,目露复杂之色,在他的十几个子女当中,长子周坚无疑是最出众的,不论文才武略,都远胜其余诸子。

    若是不走歪路,将来必定能将门楣发扬光大。

    唯有攀附阉党一事,始终令周尚耿耿于怀,不能释怀。

    周尚虽然不是愚忠之人,但对宦官却委实深恶痛绝,然而最为看好的儿子,却为求功名攀附了宦党,让他成为了好友同僚的笑柄。

    吴氏则在一边,目光扫向周坚时,脸上带着一丝冷笑。

    韩氏坐在下首,自周坚进门后,目光就没离开过儿子身上,想说话,却又不敢。

    周坚心里有些忐忑,跪的时间越长,心里就越不安。以他两世为人的经历,如果这世人还有他怕的人,也就只有这一世生养他的父亲周尚了。

    一来周尚对他有生养抚育之恩,委实待他不薄;二来而且周尚为人正直,周坚对这个父亲也很敬重,实在不愿父子相离,如今却惹的父亲不快,不免心下忐忑。

    “起来吧!”

    半晌,周尚在叹了口气,挥了挥手。

    周坚起身侍立一旁,恭声道:“孩儿行为不俭,累父亲大人操心了。”

    周尚虽然极力克制自己地情绪,这时却再也忍不住怒众心头起,冷然道:“你也知道你行为不俭,这些年来为父是怎么教你的,你竟敢攀附阉竖,如今还有脸见我?”

    周坚默然,这种事情没有什么好分辨的。

    而且周尚明显正在气头上,说的越多,错的也越多。

    吴氏则一脸的幸灾乐祸,只是很快就掩饰了下去。

    韩氏心里一跳,有些担忧地望着儿子,嘴皮动了动,想说什么却又不敢说。

    “我周氏以孔孟传家,以忠孝持家,累世忠良为国,始有今日之门望。你就算想求取功名,也自会有故旧为你举荐,怎么能攀附阉竖。”

    周尚简直是痛心疾首,好似爆发地火山,将周坚狠狠痛批了小半个时辰,直说的口干舌燥时,压抑了快三年的怒火这才发泄地差不多了,连忙喘了几口,大口喝茶。

    周坚垂手肃立,被批的差点额头渗汗。

    不过,还好。

    挨了这顿批,也就雨过天晴了。

    要是父亲什么也不说,那可就更难受了。

    周尚将心中地不快都批了出来,这才挥挥手。“你先下去吧!”

    周坚不敢多说,连忙告退了出来。

    韩氏望了望门口,实在忍不住了,连忙起身道:“老爷,妾身告退。”

    吴氏顿时眉毛一挑,要说什么,不过好似想到了什么,又忍了下来。

    挥尚挥挥手,韩氏脸色一喜,连忙也告退了出来。

    出了上房,就见周坚站在天井中,正和周晖在说着什么。

    周晖看到韩氏出来,连忙上前长长一揖倒地,恭声道:“小侄拜见婶母。”

    韩氏展颜道:“子安也来啦,快免礼吧!”

    “谢婶母。”

    周晖直起身,微笑道:“三叔及婶母来了南阳,小侄自当前来拜见。本来小侄也该出城迎接三叔及婶母,怎奈午后去了外县,来不及赶到,还望婶母恕罪。”

    韩氏笑道:“子安何罪之有,快去见你叔父吧!”

    周晖答应一声,又行了一礼,这才进屋拜见周尚。

    至于没到城外去迎接,实则是周坚怕父亲落脸难堪,没让他同去。

    韩氏目送周晖进了上房,这才上前抓住周坚手臂,好生将周坚打量了一番,本来心里是很欢喜的,只是不知怎么的,眼圈就红了,抹了下眼睛问道:“吾儿离家三年,在外面过的可好,听说你跟着皇甫嵩将军领兵上了战场,没少受伤吧?”

    周坚一边将亲娘往西厢房让,一边笑道:“母亲放心,孩儿是将军,不是小兵,上了战场也只是指挥兵卒杀敌。至于冲锋陷阵,自然不用孩儿亲力亲为。”

    韩氏一介妇人,哪知道战场是什么样子的,闻言松了口气,“这就好,这就好。”

    进了西厢房,早有两名婢女上前伺候,端上茶典后,侍立一旁听候。

    韩氏打量了屋中几眼,又看了看侍立在旁边的两个婢女,明显不是儿子妾室,当时就说道:“吾儿即已加寇,且贵为一郡之守,怎得不纳几房妾室?”

    不怪韩氏这么问,要知道在这个年代,男人三妻四妾可是社会发展的主流。

    有钱有势的人,哪一个不是三妻四妾。女人的多少,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男人的身份地位,在所有人的观念里,只有那些没权没势的男人,才养不起妻妾。

    韩氏也不例外,自然是希望自己的儿子多纳几房妾室。况且儿子现在可是两千吏的封疆大吏,位高权重,要是不纳个十房八房妾室,那可是会被人笑话的。

    周坚道:“纳了一房妾室,待孩儿唤来拜见母亲。”

    说罢吩咐侍立一旁的婢女,“叫青妍过来。”

    婢女福了福,连忙下去叫青妍。

    不多时,青妍款款而来,进门拜倒在地,向韩氏行大礼。

    韩氏拉起青妍好生打量了一番,才喜不自禁地道:“好,吾儿果然好眼光,连妾室也是万中挑一,来,快坐到边娘身边来。”

    青妍扶着韩氏落座,两个女人很就找到了共同话题,韩氏也顾不上理会儿子了。

    周坚在旁边候了一阵,见娘亲心思不在自己身上,就悄然退了出去。

    晚上,周坚在内院摆了家宴,周晖也带了妻儿前来。

    周晖的妻子郑氏出身平县氏族,长子周怿已满十岁,只比周弟周瑜小两岁。

    韩氏身为妾室,本来是不能上桌的,不过自母凭子贵,周坚如今贵为一郡之守,韩氏自然也水涨船高,和吴氏一道上了桌。

    席间周尚和周晖讨论一些对时局的看法,吴氏、韩氏、郑氏不时的聊上几句。

    周坚见周怿不时的偷偷打量自己,就摸了摸他脑袋,问道:“看叔父做什么,是不是有话要跟叔父说?”

    周怿瞅了瞅周晖,见父亲没注意到自己,这才凑到周坚身边,小声道:“小侄不想跟父亲念四叔五经了,小侄想跟叔父一样当将军。”

    “哈哈!”

    周坚忍不住笑起来,“好,那我跟你父亲说。”

    周怿吓了一跳,急忙道:“叔父千万别说,父亲会骂我的。”

    周坚心下暗笑,听话的孩子很难有出息,虽说有些片面,但实事上大多数有大成就的人小时候都不是什么乖孩子,这是性格决定的,谁都无法改变。

    什么都听长辈的,任由长辈安排,就很难行成自己的性格。

    不独断专行,虽然能避免少走歪路,但也很难有大成就。

    周坚这一世虽然从来没反对过父亲的安排和决定,但那都是些小事,大事上他始终都有自己的主见和决定,就比如攀附张让求取功名,根本就不会任由别人安排。

    周怿受周晖影响太大,将来要想有一番作为很难。

    不过教育子女这种,自己也不能给周晖给什么意见,毕竟不是长辈。

    在宛城休息了一宿,次日一早,周尚就带了周坚备下的厚礼,趁马车出了宛城,前往乔庄向蔡邕给儿子下聘提亲。

    如果是别的事情,周尚根本就不会千里迢迢的跑来南阳。

    但育子成家,顶门立户乃为人父者之责,纵然儿子再怎么不肖,儿子成家立业这样的大事也不能置之不理,不得不来了南阳。

    到了乔府,乔玄和蔡邕早就得到下人回报,就在院中等着。

    蔡邕当世大儒,名传海内,周尚为表敬重,而且这次又是来给儿子下聘的,马车过了石桥,就下车步行,随行的周坚的一众亲随自然不能再骑在马上,却下马步行。 

第125章 下聘() 
乔府,

    “尚见过乔公,见过先。”

    周尚进了门,疾行几步,向乔玄和蔡邕长长一揖。

    乔玄扶起周尚,微笑道:“元憬不务多礼,自皖县一别至今,已过年余,不想今日能在南阳相见,可谓世事无常呐!”

    蔡邕也叹道:“公祖所言甚是,方今世道不宁,天下群匪四起,人有旦夕福祸,还不知道这天下什么时候能太平下来。”

    感慨了一番,乔玄才将周尚让到堂屋,分宾主落座。

    至于带来的聘礼,只有下人搬了进去,蔡邕嘴唇动了动,最终却没说什么。

    周尚一直在留意蔡邕的表情,见下人搬东西时蔡邕没说什么,才稍稍松了口气,既然蔡邕没有当场制止,想来问题不大,应该有戏。

    仆佣们奉上茶典,流水般地退了出去。

    乔玄问起了庐江和皖县现状,周尚据实回答。

    得知匪寇未平,庐江境内依旧有匪贼作乱时,乔玄不免长嘘短叹。

    世道越来越乱,纵然如乔玄,曾为当朝太尉,也有了朝不保夕的感觉。

    感慨了一阵,才问周尚,“元憬不远千里来南阳,应该是有事吧?”

    周尚忙道:“不敢有瞒乔公,实为劣子婚娶之事尔。”

    说罢又对蔡邕道:“先生之女才貌双全,尚在皖县时,便有意与先生结为奏晋,然自问不敢高攀,怎奈愚子多番相求,非蔡小姐不娶。古自忠孝有三,无后为大,为了香火传承之延续,尚不得不厚着脸皮向先生下聘,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蔡邕沉默不语,心里还有些犹豫。

    要说他对周坚并无多少恶感,甚至在皖县时,对周坚还十分欣赏,要不是因为老早就选定了卫宁,周坚也算是最中意的女婿人选了。

    唯一让他难以释怀的,就是周坚攀附阉竖一事了。

    蔡邕之所以负罪逃亡,就是因为受了阉党所害,对宦官可谓是深恶痛绝。

    乔玄看了眼蔡邕,沉吟了下,道:“伯喈,吾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蔡邕道:“公祖但讲无妨。”

    乔玄笑道:“周子渊当世才俊,周氏也是当世望族,门楣不差,实是东床快婿的最佳人选,与琰儿门当户对,才貌相配,元憬即亲来南阳下聘,伯喈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蔡邕喟然道:“吾不能释怀者,唯其攀附阉竖一事耳。为求功名,不择手段,与德行有亏,难保日后不会做出什么有辱门风的事情来。”

    乔玄抚髯道:“知耳而后勇,年轻人犯点错误在所难免嘛!”

    周尚也忙道:“先生所言甚是,然愚子虽曾攀附阉党,但今已改过自省,且与阉党公然决裂。论才智,愚子虽不敢自比先贤,但也不差了,还望先生垂就。”

    就算对儿子还有些意见,但这个时候,身为父亲,也不得不给儿子说好话了。

    蔡邕犹豫了好一阵,才喟然叹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